網路新聞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網路新聞(Netnews)
目錄 |
什麼是網路新聞[1]
網路新聞是指綜合運用文字、圖片、圖像、音響、動畫等手段,藉助網路平臺和網路技術對新近發生的事實所進行的報道。網路新聞具有交互性,其信息量大,傳播迅速快捷。
網路新聞的產生與發展[2]
網路新聞是突破傳統的新聞傳播概念,在視、聽、感方面給受眾全新的體驗。它將無序化的新聞進行有序的整合,並且大大壓縮了信息的厚度,讓人們在最短的時間內獲得最有效的新聞信息。不僅如此,未來的網路新聞將不再受傳統新聞發佈者的限制,受眾可以發佈自己的新聞,併在短時間內獲得更快的傳播,而且新聞將成為人們互動交流的平臺。網路新聞將隨著人們認識的提高向著更深的層次發展,這將完全顛覆網路新聞的傳統概念。
隨著有“第四媒體”之稱的互聯網的成熟和迅速擴展,目前全世界已有200多個國家和地區聯上了網際網路,共有近2億6000萬網路用戶,而且現在每隔半小時就有一個新網路與網際網路相聯,每過一個月就有100萬新的使用者加盟,只要具備上網條件都可以發表真知灼見,所以網上新聞信息也以漲潮般的速度發展,僅以WWW方式提供的信息平均每過53天就翻一番。1987年,世界上第一家網路報紙——美國的《聖何塞信使報》(San Hose Mercury News)創辦,開拓了網路新聞的新紀元。以互聯網為依托的網路新聞傳播業開始呈現出反應快、針對性強、方式靈活的加速發展態勢。在美國,從《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華爾街日報》、《洛杉磯時報》、《芝加哥論壇報》、《時代周刊》、《新聞周刊》等著名報刊到地方性小報,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上網浪潮。而我國20世紀90年代中期以後新聞的上網數量急劇增長,報刊、廣播、電視、通訊社等各類新聞媒體已經在互聯網上全面“開花”。
網路新聞時效性強、跨國界傳播、費用低廉、自主選擇性強、列印方便、保存時間長等優越性也逐漸顯現出來,更加激發了新聞上網的積極性。在國內,眾多媒體網站加大投入紛紛改版甚至一改再改,在新聞和信息內容提供、網路服務功能提供、基礎設施的改善,包括寬頻的多種廣告形式廣為宣傳自己等諸多方面,全方位地呈現出前所未有的新面貌。“網路時代對新聞傳播的衝擊”、“傳播媒體在全球化趨勢下如何保護中華文化”、“網路新聞的問題與自律”、“網路新聞管理”、“網路新聞的自我成長”、“網路新聞與商業網站的關係”、“網路新聞的採編規律”、“大型新聞網的運作”、“網路新聞版權保護”、“網路新聞人才”及“網路新聞網站的技術”等作為重大的研討主題,帶動了“網路新聞學研究熱”、“網路新聞傳播教育熱”和網路新聞傳播研究熱”。同時開通了“現代傳播評論”新聞傳播學術網站。
隨著網路新聞不斷增長的需求,越來越多的傳統媒體從業人員正在轉型成為網路記者。網路記者除了具備必要的新聞從業技能,還需要具備一定的網路技術知識和操作能力,掌握英語,能夠輕鬆自如地收發電子郵件和上網獲取信息,並且能夠熟練處理文本、照片、圖表、音頻和視頻等材料。網路記者將成為從文字處理到信息網路技術等領域內交叉工作的複合型人才,這將使網路新聞在質和量上都有一個飛躍。
網路新聞的特點[3]
①在信息容量上
網路媒體突破了傳統媒體對時空的限制,可以發表更為詳盡的深度報道和背景資料。
②在時效性上
它採用了24小時連軸滾動式的發稿模式,的新聞,或對某一新聞作持續的報道。只要點擊電腦,就即時播報世界各地
③在傳播方式上
它利用網上傳播的交互性特征吸引讀者的關註,而不再像以往那樣依賴於通訊社提供的各種各樣的新聞源,或者有賴於記者在新聞事件或突發事件發生後趕赴現場作報道。
網路新聞的積極面與消極面[3]
1.網路新聞的積極面
網路新聞是一種即時化、個人化、交互化、多媒體化的新聞傳播形式,具有不同於紙質新聞、廣播新聞和電視新聞的全新特性。正是這種媒介特性在大眾傳播中的日益生動展現,不斷深化著人們對其積極面的認識。
(1)新聞時效的迅速便捷。隨著社會的進步,人們對新聞的時效性要求越來越高,實時傳播新聞對於網路媒體則是舉手之勞。
(2)新聞信息的海量內容。報紙受版面、廣播電視受時段的限制,要求的是精選精編,而數字化使網路只要有足夠的伺服器,便有足夠多的空間容納哪些可粗可精的新聞信息。這充分體現了網路新聞承載超量信息的優越性。
(3)新聞形式的超文本結構。多媒體是網路媒介的核心因素,從這個意義上才能更本質地把握網路新聞的媒介特性。
(4)新聞傳播的雙向互動。多媒體平臺上的信息傳輸具有雙向互動性。受眾不僅可以接收信息,而且也可以以傳播者的面目出現,把自己認為有價值的信息傳播給別人,並隨時發表自己的見解,形成了網上信息的發佈、反饋、再發佈的迴圈往複過程。
2.關於網路新聞媒介特性的消極面
網路是影響現代社會發展的一把“雙刃劍”,對網路新聞媒介特性的分析也要兩面看。
(1)公信力與權威性低。目前,一些網路媒體為“爭奪眼球”,製造轉發虛假新聞和有害信息;一味追求經濟效益,致使專業新聞廣告化、商業廣告新聞化。正是那些混淆視聽、誤導公眾的信息,損害了讀者的利益,也損害了網路新聞的名聲。
(2)輿論導向多元化。網路新聞的自由、開放、交互和滲透性傳播,促進了政治文化的民主化、社會化、高效化與國際化。但是由於其對國家信息壟斷的打破、統一輿論的瓦解,衝擊著主流意識形態的主導地位。特別是一些錯誤、腐朽、落後的東西在網上的傳播,造成了錯綜複雜的局面。輿論導向正確是福,輿論導向錯誤是禍。
(3)侵權涉法問題多。網路新聞的內容浩繁蕪雜,網路媒體的守門人功能很弱,法律賦予作者對其作品所享有的發表權、署名權、修改權、使用權等等屢遭踐踏,加上網路新聞資料的可長久儲存並易於檢索,任何人的隱私上了網路新聞都難免後患無窮。網路新聞傳播過程中的法制化管理有待進一步加強。
網路新聞存在的問題[2]
網路新聞傳播過程中受眾接受信息的心理機制和行為機制發生了一系列新的變化。這些變化對傳統的新聞寫作方式提出尖銳的挑戰,認真研究網路新聞寫作的特殊性,掌握網路新聞寫作的特殊技巧,對於提高網路新聞傳播的質量,增加網路新聞傳播的影響力具有重要意義。
1.在網路新聞的運作觀念上,重量輕質
多媒體性及全時觀念欠缺,當前許多中文新聞站點普遍存在著內容簡單、空洞的現象。經常閱讀網路新聞的讀者就會發現,不少網上新聞都是標題大、內容少,有的新聞甚至只有短短的一行字,缺乏實質內容;而有關背景也交代得不清楚,使讀者無法從中獲益,因此新聞的價值不高。網路新聞最大的優勢就是其多媒體的特性,但是目前中文網路新聞多數還是以文字為主,聲頻或視頻材料很少。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一方面是因為網路技術還不太成熟,另一方面是製作和消費成本高,在很大程度上阻礙了多媒體網路新聞在中文網路市場的迅速普及和發展。此外,全時觀念的欠缺也限制了網路新聞的高時效和即時發佈的特性。一些大型網路新聞站點,如新浪網、人民網、中新網等基本上做到了全天24小時定期及時更新;而為數眾多的中小站點,因為技術原因或者是編輯人員的限制,網路新聞的更新次數太少,因而導致部分網路新聞的發佈甚至遲於相應的紙質媒體。
2.缺乏深度報道信息
中國網路新聞媒體目前上網的信息大多為動態新聞。根據對中國五大專業新聞媒體網上信息的調查分析,一般動態新聞占到90%以上,相比之下,背景性報道、分析性報道、預測性報道的數量十分有限。這無疑制約著中國網路新聞媒體對於全球受眾的深層影響力。特別是在諸多ISWICP全方位經營動態新聞信息的情況下,中國新聞媒體在網路信息傳播領域受到了強勁的挑戰。
3.服務功能單調
目前上網的中國新聞媒體主要還是集中於新聞信息的傳播,而較少考慮利用自己特有的信息資源優勢,針對特定的讀者群體提供各種信息服務。
網路新聞的發展趨勢[2]
1.網路新聞將會進一步細化
網路新聞的專業化與網民需求的多樣化是今後網路媒體首先需要考慮的問題。以前網路新聞媒體是綜合門戶時代,Yahoo、新浪、搜狐等都是典型代表,它們的傳播方式是水平、單線條的。專業化的新聞,即信息與服務圍繞著特定的領域展開,結構呈現出縱向與系統連貫性相結合的特點,把某個相關領域的信息做深、做透,涉及到背景、功能、前景等各個方面。在崇尚個性的信息時代,為那些有不同愛好的網民提供以其個人需求為出發點的個性信息,才能最終留住他們的“眼球”,這對於網站來說至關重要。專業網路新聞與門戶網站提供的新聞最大的區別就是專業新聞擁有固定客戶群體,這樣可以集中精力為網民提供某一個領域全面的、個性的服務。這樣,新聞的傳播方向將不是單一的,而是多個去向、交叉的,垂直與水平並存的,人們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閱讀。
2.網路新聞與傳統媒體並存,並對從傳統媒體獲取的信息進行深加工
網路新聞的發展是離不開傳統媒體的,但是今後網路新聞將不是對傳統媒體的翻版,也不是對傳統媒體內容的簡單堆積,而是對從傳統媒體獲取的新聞進行深加工,對具有新聞價值的信息進一步深度挖掘。互聯網的優勢不僅僅能夠獲取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信息和資料,重要的是對信息資源的深度發掘。如果誰能提供深層的、專業化的服務,誰就能夠贏得網民青睞,網站應當根據網民日益專業化和多樣化的需求建立相應的資料庫,對新聞信息進行整理、分類等,為讀者度身定做新聞。不久的將來,人們將通過電子郵件根據自己的喜好定製新聞。個性與特色將是今後網民關註新聞的特點之一。不僅如此,在新聞傳播的自由度上,網路媒體已經超越傳統媒體,併成為後者的巨大威脅。
3.網路媒體與傳統媒體優勢互補,資源整合
由於網路是沒有任何限制的新興媒體,每個人只要有上網條件都可以發表意見,往往一些真知灼見,由於BBS或者聊天室影響有限,傳播範圍有限,沒有引起足夠重視。這時如果能夠把傳統媒體與網路媒體的優勢結合起來,比如把一些網路新聞在傳統媒體上發表,共同營造一種健康向上的傳播環境,一定會擴大影響,發揮其應有作用。目前,傳統媒體與網路媒體是一個競爭與合作的局面,雙方相互借鑒、相互學習、相互支持,同時又相互競爭,這種合作與競爭將不斷升級與演變,在融合與碰撞中到達另一個發展層次,那時,網路讀者將能夠讀到更高品質的網路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