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47个条目

糧食物流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糧食物流(Grain Logistics)

目錄

什麼是糧食物流[1]

  糧食物流是指糧食從生產佈局收購儲存運輸加工銷售整個過程中的商品實體運動,以及在流通環節的一切增值活動。它包含了糧食運輸倉儲裝卸包裝配送和信息應用的一條完整的環節鏈。

  一些國家已基本上實現了“四散化”糧食物流,即散裝、散卸、散運、散存;和基於信息化、自動化的糧食物流。

糧食物流角色分工特點和趨勢

  糧食運輸需具備鐵路/公路的核心資源優勢,進入機會不大;糧食倉儲投資大,糧食倉儲企業一般同時從事糧食貿易、糧油加工,否則難以形成整體優勢;糧食內河中轉需要依附內河資源和陸上運輸網路;沿海糧食碼頭可從事進出口和中轉業務,需要專業糧庫和碼頭設備的投入。  

  糧食運輸,如哈鐵瑞威,糧食聯營協作,與常州希望糧食購銷公司、黑龍江建三江中谷集團聯營,共同出資成立“黑龍江中谷—常州希望灣城糧油批發中心”,哈鐵瑞威解決了物流運轉能力,也增加了自身運輸收入;6條糧食物流通道:東北地區糧食流出通道、黃淮海地區小麥流出通道、長江中下游稻穀流出通道;華東沿海地區流入通道、華南沿海地區流入通道、京津地區流入通道,每年跨省糧運輸達6000-7000萬噸;由於糧食收購地分散,運力緊張,收購高峰季節糧食運不出去的現象極為普遍。  

  糧食倉儲,如三河匯福糧油集團,自建倉儲物流體系,投資建設京東物流中心,建成以後倉儲能力達100萬噸,年可實現糧食中轉能力1000萬噸;國有倉儲業占據80%左右份額,經營艱難,07年加快整合步伐;外企民營企業將進一步涉足該領域。  

  內河碼頭中轉服務,如嘉興港合資建設,由嘉興市農業發展投資公司、杭州市交通集團和浙江華瑞集團三方成立嘉興港糧食中轉碼頭;需建立在內河水網並依附暢通的公路/鐵路網為碼頭開展海河聯運、海陸聯運提供便利;需要配套起重機皮帶機等碼頭設備以及配套糧食儲備筒倉。  

  沿海碼頭中轉服務,如大連港綜合化經營,是東北、內蒙古糧食進出口主要集散地。從事糧食碼頭轉運業務,同時兼顧水泥煤炭鋼材、雜貨等;需要專業散糧裝卸深水泊位,碼頭設備、糧倉等;港內與集裝箱公司、物流公司等聯手發展外貿進口散糧接卸中轉、自動化灌包和倉儲運輸業務成為趨勢。 

糧食物流行業的進入壁壘與風險

  糧食運輸為國有鐵路、大型公路運輸企業壟斷,壁壘高;需要與國有糧食局有良好的合作關係。糧食倉儲為國有糧食局占主要份額,糧庫盈利艱難,非國有企業僅作為進行糧油加工、貿易的一個必要環節,政策、投資門檻高,進入壁壘風險大。內河碼頭中轉服務,對陸地運輸配套要求高,需要鐵路/公路/水路運輸資源整合,運作難度大。沿海碼頭中轉服務,首先需要有基礎的碼頭資源,進入壁壘高,圍繞碼頭服務進行的資源整合,對於碼頭物流企業相對容易。  

  內陸運輸和倉儲服務由於國有糧食局、鐵路運輸的壟斷地位,壁壘高,其他企業沒有運作優勢;內河碼頭實際上是內陸運輸的延伸,整合難度大;對於有著沿海的碼頭資源優勢的公司,可以通過設施完善,可將服務延伸為包括糧食物流的綜合性服務碼頭。

中國糧食物流[2]

中國糧食物流的特點

  從糧食運輸方式看,主要是鐵路、公路和水路運輸。鐵路運輸,主要承擔從收納庫到終端庫的糧食運輸運量大、連續性強,鐵路糧食運輸在發達國家仍占有較高的比重。公路運輸,主要承擔糧站庫到收納庫之間的糧食運輸。水路運輸,主要承擔由中轉庫向終端庫集並的糧食運輸和出口糧食的運輸。值得註意的是近年來集裝箱運輸發展很快,集裝箱運輸與火車相比,優勢在於裝卸糧食方便,可實行“門到門”的服務,集裝箱運輸就可以減輕或避免這些問題的出現,有效保護糧食品質。集中壟斷的格局,由國有糧食收儲企業壟斷主要品種糧食的收購;糧食收購實際上形成了國有糧食收儲企業中的買方壟斷。糧食物流很大程度上受國有糧食企業的直接和間接的影響和支配。  

中國糧食物流存在的問題

  中國糧食物流水平低, 基礎設施差,自動化程度低,交易方式落後,運輸方式現代化和銜接配套不足。  

  物流成本高,國糧食流通企業以高過國外同行10%以上的流通成本;包裝損耗嚴重,一些中、小型民營企業以塑料編織袋占據糧食包裝市場,卸船、裝車、疊堆等作業造成很大的困難;物流網路不完善,糧食流通基礎設施其倉庫、廠、站、點佈局比較分散、規模較小,糧源和生產能力配置不合理。  

中國糧食物流未來發展趨勢

  信息化:大型糧食經營企業將進行信息化改造,添置必要的軟硬體設備,逐步形成信息主導型的糧食運輸、調撥、加工、批發配送物流體系。  

  散化:即散裝、散卸、散運、散存。  

  標準化:將實施糧食物流標準化建設。加快實現糧食物流倉儲設施、運輸工具、裝卸機械、信息交換、品質檢測、商品編碼、市場交易的標準化。

我國糧食物流的發展概況及趨勢[3]

  (一)我國糧食物流的特點及現狀

  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政府及相關部門對糧食物流一直給予高度重視,長期以來,在糧食物流體系的建設上作了大量的工作,基本保證了糧食商品流通的順利進行和軍需民食的需要。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面,已形成了龐大的糧食商品流通網路和基礎設施格局。我國現在已經擁有6萬多個糧庫、2萬多家糧食工業企業,還有60萬套稻穀加工機組和4萬套麵粉加工機組。在糧食庫存控制方面,以儲糧安全為前提,積極推廣糧食庫存的ABC管理辦法,即根據各種庫存糧食商品的數量及所占用的資金數額占糧食庫存總量和庫存總額的比重將庫存糧食劃分為A、B、C三類,從而抓住重點、照顧一般地進行庫存控制。創建“四無”糧倉,有條件的地區還實行了租賃經營,提高了糧倉利用率,節約了庫存費用;糧食運輸方面,強調在保證供應的前提下,選擇經濟的運輸路線、廉價的運輸工具組織糧食合理運輸,遵循按經濟區域組織商品流通的原則,在規劃糧食生產佈局的基礎上確定糧食流向和商品糧食的合理擺佈;糧食加工方面,儘量採用先進的加工技術,提高出品率,開展深加工、精加工和副產品的綜合利用及增加新產品開發的投入,提高糧食增值水平,並通過組織來料加工、社會加工的方式提高設備的利用率。正是由於物流體系建設採取了這些積極措施,糧食流通工作在有效保證供應的同時節省了大量的費用。近年來,隨著糧食產量的增加和糧食經營的放開,糧食物流環境發生了很大變化,不可控制因素變得更加複雜,合理組織糧食物流的難度越來越大。儘管這樣,政府及有關部門對糧食物流工作的重視程度並未改變,對在糧食市場主體多元化情況下組織糧食物流進行了一系列有益的探索。表現在:通過明確國家扶持的糧食品種按保護價收購等措施,推動糧食種植結構的調整,為糧食物流的合理化提供優質糧源保證;加大投資力度新建了倉容並配備了先進的技術設備和管理手段,對一些舊的糧倉進行了改造,使糧食物流作業銜接配套,提高了糧食儲運環節的機械化、自動化水平,並利用世界銀行貸款建設了東北、長江、西南、京津四大糧食中轉運輸走廊,實現了公鐵、水鐵運輸方式的一體化,直接提高了糧食物流效率;通過改組改製對糧食企業的資產進行了重組,淘汰了落後的生產能力,使資源發揮最大的效率;在繼續推廣深加工、精加工的基礎上,加大對糧油副產品的綜合利用和新產品研究開發力度,使糧食在加工增值的同時,也促進了企業資源的合理利用。

  我國的糧食流通體制改革已取得一定的進展,糧食購銷市場化和經營主體多元化格局初步形成,國有糧食企業改革積極穩妥推進,糧食省長負責制進一步落實,糧食產銷銜接進一步發展,糧食巨集觀調控取得明顯成效,保持了糧食市場和價格的基本穩定,保護了種糧農民利益。然而,多年來在計劃經濟體制的影響下,糧食物流已經形成了一種集中壟斷的格局,這種格局的弊病在強調保證供應和儲存安全的短缺經濟時期暴露得並不明顯。隨著糧食經營的放開,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和完善及經營主體多元化帶來的競爭的加劇,集中壟斷的糧食物流格局的弊病明顯顯露出來,對糧食現代物流的科學運作和發展形成了嚴重製約。表現在:首先,認識上的片面性是制約我國糧食物流發展的思想因素;其次,技術問題是糧食物流科學化的瓶頸;再次,物流硬體設施落後是制約糧食物流效率提高的直接因素;然後,巨集觀調控缺乏力度是制約糧食物流科學化的關鍵因素;最後,人才缺乏是我國發展糧食現代物流的最大制約因素。

  (二)實現我國糧食物流科學化的對策建議

  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經濟全球化趨勢的增強和加入世貿組織帶來的中國經濟運行結構的調整,要求我們在重視糧食物流必要性的同時,採取積極的措施解決當前糧食物流存在的問題,使其得到健康成長。國家糧食局已經明確糧食物流體系建設是2006年6項重點工作之一,特別要求抓好物流關鍵環節的建設,健全糧食流出和流入體系,銜接糧食產銷區的物流通道,拓寬糧食物流渠道,降低流通成本,提高糧食流通效率;積極發展糧食產業化,促進糧食流通向生產和精深加工兩頭延伸,延長糧食產業鏈,提高糧食經營效益等。據此,具體應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第一,增強對“"糧食物流”的準確理解和其重要性的正確認識。糧食物流有一個完整的“環節鏈”,這個環節鏈從生產的佈局一直延伸到糧食的加工增值和成品糧銷售服務。科學地組織糧食物流對促進社會再生產的順利迴圈會起到十分關鍵的作用。現代物流理念把糧食物流組織看作是一種資源,不同的配置方式會產生不同的經濟和社會效益,科學地配置與組合糧食資源能大幅度地提高糧食物流的效率。對糧食企業而言,用最省的時間、最好的方式、最優的服務實現糧食商品的實體運動,顯示了效益的最大化目標的部分實現。對全社會而言,減少商品糧食不必要的裝卸儲運,通過加工環節增大其價值使用價值,並最大限度地發揮作為糧食物流基礎平臺的糧食儲運設施的效能,意味著糧食物流資源的充分利用和有效節約。

  第二,積極引進先進的糧食物流技術,提高我國糧食物流的技術、管理水平。隨著現代物流的發展,國外對糧食物流的研究愈加高度重視,涌現出許多有價值的階段性研究成果,無論是在糧食儲藏、糧食運輸,還是糧食加工增值方面,均有新的研究成果在應用。我們應很好地借鑒國外在物流研究方面的經驗,在糧食科研院所、高等院校配備專門人員,對糧食物流技術、物流體系物流管理等加大研究力度,尋出與我國糧食生產、流通相適應的物流模式。同時註意引進國外先進的糧食物流技術和管理經驗,並結合我國的實際消化吸收,全面提升我國糧食物流的運作平臺。

  第三,糧食物流建設的重點應放在“四散”上,增加散糧自動接卸、計重設備和專用運輸工具,適度提高集裝箱運糧的比重。糧食加工環節應調整佈局、重組資產,淘汰落後、高能耗的生產設備,研製和引進先進的設備,為糧食深加工、精加工和綜合利用創造條件;糧食物流環節鏈中各構成部分之間的協調運作程度也直接關係到糧食物流的效率。必須從保證社會再生產順利迴圈的高度,協調和解決糧食物流環節鏈各構成部分存在的問題,促進各構成部分之間的密切銜接,確保糧食物流環節鏈始終處於良性運作狀態,使糧食物流真正做到快捷、高效。

  第四,積極應對“入世”的要求,搞好糧食行業結構的戰略性調整。首先,應對“入世”,搞好糧食行業內部結構的調整;其次,依據“入世”要求,構建新型的糧食行業組織結構模式;最後,加快技術創新,調整和優化糧食產品結構。加入世貿組織在給中國糧食行業提供一定發展機遇的同時更多地形成了衝擊和挑戰,使本來在經營上就遇到重重困難的糧食行業又不得不面對國際糧食市場的激烈競爭。要擺脫不利局面,使“入世”後的環境威脅變成環境機遇,在競爭中使我國的糧食行業獲得生存和發展,就必須依據世貿組織之要求,對現有不合理的糧食行業結構進行調整和優化,使其儘快與國際標準對接,與國際市場運作相融合。

  第五,強化政府對糧食物流的巨集觀調控職能。必要的巨集觀調控手段是實現糧食物流科學化的保證。其中主要措施有:首先,成立糧食物流調控機構,統一協調政策性和經營性兩部分糧食物流的組織和運行。其次,規劃和協調分品種的糧食流向及糧食倉、廠、站、點的佈局,並負責協調和參與論證糧食庫、廠建設規模和建設類型,從源頭上為糧食物流的科學合理創造條件。再次,制定相應的政策、法規來約束糧食物流組織者、參與者的行為,規範和監督糧食商品流通過程,協調和處理所發生的糧食物流糾紛。然後,為糧食物流提供信息服務和政策指導。最後,理順糧食物流體制,在全社會範圍內經濟合理地進行糧食物流的整體統籌,制定發展糧食物流的長遠規劃,使糧食物流工作納入整個社會物流的範疇。

  第六,積極培養和引進糧食物流人才。糧食企業應重視和加強物流人才的培養,政府有關部門也應給予支持和幫助。培養方式應著重於崗位理論和業務培訓,符合條件的可選送到高等院校的相關專業或物流發達國家學習深造。立足培養的同時也應註意引進所需的人才,包括聘請國外的專家參與國內糧食物流的經營和管理,在同國外專家的交流、合作中提高國內專業人員的水平。在物流人才的培養方面,既要重視糧食物流技術、管理知識方面的培訓,又應註意將這些專業知識與我國的糧食物流實踐相結合,以迅速改變我國糧食物流落後的一面,早日實現我國糧食物流的科學化運作。

  總的來說,糧食物流能力是現代糧食行業的核心競爭力,糧食物流體系是糧食流通發展水平的重要體現。與加、澳、美、法等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的糧食物流管理工作相對薄弱,物流體系建設和運作存在不少缺陷,同市場經濟特別是加入世貿組織後參與國際市場競爭的要求還有許多不相適應之處。建立符合國情、糧情並與加入世貿組織要求相適應的糧食物流體系,就是要充分借鑒發達國家糧食物流體系建設方面的經驗,在提高糧食流通效率的總指標下,通過建設網點佈局合理、技術水平較高、環節銜接密切並符合“四散”要求的糧食物流基礎設施,實行“公、鐵分流”、“水、鐵分流”等經濟合理的運輸方式,提高糧食物流決策和管理水平,加強信息溝通信息交流等措施來促進形成規範協調、功能完備、科學合理的我國糧食物流新格局。結合我國糧食物流和整個糧食商品流通運行的實際情況,建立和完善糧食物流體系需要發揮市場和政府的雙重作用,解決目前糧食物流體系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充分運用市場拉動和政府推動的“合力”,實施糧食物流體系建設的跨越式發展,從而使我國的糧食物流能力向世界發達國家靠近,達到世界先進水平。

參考文獻

  1. 第五講 項目物流及其運作模式.高級物流學.長安大學精品課程
  2. 胡非凡,施國慶,吳志華.中國糧食物流特點及發展趨勢探析[J].農業經濟,2006(5)
  3. 谷杭傑.國內外糧食物流的發展(下).糧食研究,2006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5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y桑,连晓雾,Mis铭,寒曦,LuyinT.

評論(共0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糧食物流"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官方社群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