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稅收成本管理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
企業稅收成本管理是指企業通過稅務決策、計劃、組織、實施、控制和創新 等環節對企業生產經營業務過程進行管理,並運用現行的稅收政策,制定與其相 對應的方式方法控制、調整企業生產經營或後續行為,達到規避稅收風險,使其 稅收成本最小化的管理活動。
由於企業稅收成本管理的性質仍屬於企業理財活動的範疇,因此,企業稅收 成本管理的特征是相對於其他理財活動而言的。企業稅收成本管理的特征有:
1.政策性。企業稅收成本管理是在合法的前提下進行,涉及的都是屬於國家政 策性很強的理財活動,,稅收成本管理活動不是偷稅,它要求財務人員要有很強的 政策觀念。
2.實用性。企業稅收成本管理活動直接關係到國家、企業之間利益的分配,而 且國家的稅收政策實際上也體現了某種傾斜性和目的性,企業應針對自身的特 點,熟悉與本企業相關的稅收政策和要求,制定與自身業務相關聯的企業稅收成 本管理方案,講究實用至上。
3.時效性。政策的時間性必然要求企業稅收成本管理活動的時效性,要求相關 人員針對變化的稅收政策相應調整適合本企業的稅收成本管理方法,避免使用過 時的東西。
4.整體效益性。尤其對集團企業而言,要追求整個集團企業的價值最大化,以 能否有效控制整個集團的稅收負擔為出發點,通過資產重組、資源優化配置等手 段,實現整體效益的提高。
企業稅收成本管理的類型 [1]
一、稅收直接成本的管理
稅收直接成本管理的重點稅種分別為增值稅和企業所得稅,管理的重點環節是稅款的計算和繳納。
(1)對企業的主營業務和其他業務從原材料購進、生產工藝過程、產成品的形成,直至產品(商品)銷售的實現和最後銷貨款的收回,財務或辦稅人員都要必須完全瞭解,只有這樣,才能在稅收的核算中做到計稅依據正確,不會出現漏計或錯計銷售收入。對於沒有銷售價格的應稅貨物,要正確計算其組成計稅價格.對於按會計制度不確認銷售收入而稅法規定要進行納稅的,相關人員必須要準確予以理解,正確處理。
(2)因為增值稅是實行稅款抵扣制度,所以要對所有法定的抵扣憑證進行認真管理。一是應該取得的抵扣憑證(增值稅專用發票、運輸費發票、農副產品收購發票、廢舊物資銷售發票、海關完稅憑證等)必須要全部取得,少取得的進項稅就是企業多繳納的稅款,這會無故加大企業稅收成本。二是憑證取得過程中除了要確保業務真實性外,還必須要對憑證本身的合法性、完整性、真實性、有效性進行甄別,防止出現虛假和不能有效抵扣的憑證。三是保管好抵扣憑證,並按有關規定及時認證和計算抵扣稅款。
(3)根據業務結算方式的得不同,合理確定增值稅專用發票的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既是企業本環節確認收入的重要依據之一,又是下一環節稅款抵扣的法定憑證,要做到正確、及時填開,並按要求進行抄稅和報稅。
(4)對企業生產經營各環節的涉稅活動,要及時瞭解掌握相關信息,確保在納稅申報時不出現遺漏,形成一定的稅收風險,增大企業稅收成本。如,非貨幣交易、視同銷售、跨縣(市、區)的實行統一核算的兩個機構之間貨物移送等。
(5)兼營不同稅率業務的,要正確使用不同稅率,防止錯用。特別是在增值稅與營業稅混合經營業務以及營業稅多稅率經營情況下。流轉稅的其他稅收主要註意核實銷售收入或銷售數量。
(6)企業所得稅的核算相對複雜,但主要還是核實各項應稅收入,甄別稅前的列支項目和費用。這需要花費大量的人力進行,但只要平時把工作做細做實了,彙算清繳時問題相對會少些。這個稅種的許多問題包含很多前期因素,時間性強,一定要加強平時的有效管理,可以說,企業所得稅是稅收直接成本管理的又一個難點和重點。
二、稅收遵從成本的管理
稅收遵從成本包括納稅人為通曉稅法花費的時問、申報與繳納花費的時間、具體作業時間以及可能發生的訴訟費、稅務代理費用、稅收罰款以及從事稅收籌劃的費用等.這種成本一般通過估算納稅人為履行納稅義務所耗用的平均時間數,按每一工作時數的社會平均報酬率來確定,一般為納稅額的2.5%一4.4%。但在我國,由於多種因素的影響,這個比例要大得多。因此,稅收遵從成本的管理就是要求企業在依法計算、申報、繳納稅款的前提下,以企業自身利益為出發點,以納稅人權利為保障,充分利用電腦、網路等管理工具,合法地、科學地地開展涉稅工作,使各項工作都得到法律和稅務機關的認可,減少額外稅收負擔,讓稅收遵從成本達到最小值,並確保稅收風險最低,甚至為零。同時,要樹立納稅人權利意識,堅決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監督稅務機關和稅務人員的執法行為,合理要求稅務機關提供多樣化的納稅申報方式,提供更多更好的納稅服務等。
企業稅收成本管理的目標和原則 [1]
(1)企業稅收成本管理的目標
企業稅收成本管理有兩個目標:一是合理的稅負水平;二是可控的稅收風險。所謂“合理的稅負水平”,是指通過適當的稅收成本管理,使企業的稅收成本負擔率保持在同行業的中等水平以下。所謂“可控的稅收風險”,是指通過對業務活動的監控,防止過度的稅收違法風險積累,防止出現大規模的補稅和罰款損失,以及因此導致的企業聲譽損失。
(2)企業稅收成本管理的原則
①誠信原則。誠信是市場經濟的基本道德,因為誠信較之法律更能有效地降低頻繁發生的內外部經濟交易成本。企業誠信納稅不僅可以降低企業與政府之間的博弈成本,增加合作效益,而且誠信的精神將直接影響股東、管理人、雇員以及商業合作伙伴之間的信任度,抑制過度的機會主義傾向,從而降低內外部合作成本。不違法、不弄虛作假是每個企業開展稅收成本管理工作的道德底線。
②法治原則。稅收是政府與納稅人之間的經濟利益分配關係,是公共權力對私有財產的剝奪。市場經濟要求這種分配關係必須以法律來規範,以使市場主體在從事經濟活動前對這種分配關係能有一個穩定的預期。稅收法律、法規是徵納稅的唯一依據,違背稅法的行為應該予以抵制。
③節約原則。企業稅收成本控制與管理的根本目的是節稅。只有把企業的稅收成本控制在同行業中等偏低的水平,才能提高企業的贏利能力和價格競爭力。
企業稅收成本管理的作用[1]
(1)加強企業稅收成本管理有助於降低稅收成本。隨著社會的發展,為滿足政府公共部門以及國家實現其職能的財政需要,稅收不可避免地要逐年增加。企業必須將稅收當作其經營的必要成本,並通過加強管理,有效地節稅,獲得最大限度的稅後利潤。目前,特別是經營範圍很廣,涉及不同行業生產活動的企業,不僅有屬於增值稅的應稅範圍,還有營業稅的應稅範圍,這就增加了稅收成本管理的複雜性。因此,加強企業稅收成本管理可以降低或節約企業的稅收直接成本,也可降低稅收遵從成本,減少不必要的損失。
(2)加強企業稅收成本管理有助於提高企業經營管理人員的稅法觀念,提高財務管理水平。隨著稅法的不斷完善和徵管力度的不斷加大,偷、逃稅現象越來越少。企業應著眼於加強稅收成本管理,減輕稅收負擔。加強企業稅收成本管理的過程,實際就是稅法的學習和運用過程,有助於提高納稅意識。同時,國家稅收政策在地區之間、行業之間有一定的差異,稅法所允許的會計處理方法也不盡相同。因此,企業加強稅收成本管理,要求管理人員不僅要熟知各項稅收法規,還要熟知‘會計法》、會計準則和會計制度,從而提高了企業的財務管理水平。
(3)加強企業稅收成本管理有助於企業內部產品結構調整和資源合理配置。通過加強企業稅收成本管理,可以根據國家的各項稅收優惠、鼓勵政策和各項稅種的稅率差異,進行合理投資、籌資和技術改造。如目前國家鼓勵使用國產設備,允許在技術項目上採購國產設備價款的40%抵免新增企業所得稅;國家對高新技術產品、新產品的銷售由財政返還一定的增值稅和企業所得稅等。企業在投資和技術改造上應最大程度享受稅收優惠,實現企業內部產品結構調整和資源的合理配置,提高企業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