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服務業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
科技服務業是通過市場機制為企業等各類創新主體提供專業服務的產業。它是現代服務業核心內容之一。這裡所說的科技服務業與作為統計概念的科技服務業有很大的不同。前者是由科技服務企業或企業性質的服務機構構成,這些企業、機構通過供求機制、價格機制、競爭機制和風險機制在市場中自由競爭和自由交換,從而實現創新資源的有效配置;而後者既包括市場機制的服務企業,也包括非市場機制的公共服務事業機構,如數理化天地生等基礎科學研究機構,氣象、地震、海洋、測繪、地質勘察等公益性研究機構。
長期以來,我國科技服務業主要是指科技中介機構,這些機構圍繞科技成果轉化、轉移等內容開展服務,比較常見的實體有技術交易市場、技術轉移中心、生產力促進中心、創業服務中心(科技孵化器)。這些中介機構簡單地說是兩類:一類是知識產權服務機構;一類是創業服務機構。
隨著傳統科技服務行業的轉制提升與新興科技服務行業的迅速發展,科技服務業在扶持傳統產業科技創新、輻射帶動新興產業發展、推動發展方式加快轉變等方面作用日益凸顯,成為國民經濟體系中的戰略性產業。
科技服務業從性質上說,是知識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它的投入主要不是物質資本,而是高質量的人力資本和知識產權;它的生產過程是資源節約和生態友好的,不產生有害物質;它的產出位於價值鏈的高端環節,具有很高的附加值。這種“三高一低”(高人力資源含量、高知識含量、高附加值和低碳)的新業態,是轉變發展方式的方向,具有極為重要的示範作用。
科技服務業是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新興產業發展的加速器。科技服務業具有極強的輻射性。它從生產中分離出來,又在更大範圍和更深層次上與生產融合。科技服務業與農業融合,提高了農業現代化、知識化程度,形成了創意農業、研發農業等。科技服務與製造業融合,促成了服務式製造和分散式製造等的發展,2010年全球先進位造業總產值超過2萬億美元,占全球製造業總產值的20%以上。科技服務業與傳統服務業融合,促成了現代(高端)服務業的迅速發展,目前發達國家高端服務業已占GDP50%左右,特大城市高端服務業已占GDP 60%以上,北京高端服務業也約占GDP的40%。
放眼全球,由於科技服務業的巨大引領能力與輻射帶動作用,科技服務業目前正在成為世界各國搶占新興經濟的制高點。發達國家積極採取稅收優惠、直接財政援助等措施,推動大學、研究機構等提供研發、設計服務,以及知識產權、創業孵化服務等。1996—2004年間美國研發服務業的年均增長率達到9.9%;1990—2001年間加拿大研發服務業進出口額年均增長速度超過10%;1996—2001年間英國研發服務業年均增長速度高達16.8%。
我國傳統製造業體量大、中小企業多、技術落後、生產方式粗放,對傳統產業的改造主要通過科技服務業;我國農業人口眾多、農業現代化程度低,創新的技術源也主要靠科技服務業;新興產業雖然有了很大發展,具有一定規模,但技術仍處中低端,除了靠企業獨立研發外,科技服務業也是重要支撐。
進入21世紀,隨著知識經濟的到來,社會分工進一步深化,大量科技服務活動從傳統生產與科研活動中獨立出來,催生了兩類新興科技服務產業:一類是創新性科技服務業;一類是基礎性科技服務業。
創新性科技服務業是指把研發、設計等活動作為服務內容的產業。一方面,創新活動從科研活動中分化出來,高校與科研院所(及其科研人員)面向市場建立專門的研發或設計服務企業(也稱之為新型研發組織),提供創新服務。另一方面,研發和設計業務逐步從生產企業中獨立出來,成為企業法人,專門從事市場化的研發、設計服務。如重慶重型汽車研究所自2001年轉製為科技型企業開始,在整車、動力總成、電子系統、新材料、電動汽車、燃氣汽車等領域,面向市場開展技術研發、創意設計、樣品驗證、測試評價和質量檢驗等專業服務,產生了巨大經濟效益,整體變更為中國汽車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實現了從科研院所到上市公司的蛻變。再如,新藥臨床研究等活動從製藥企業中分離出來,逐漸形成了一個市場容量達400億美元的全球醫葯臨床試驗研究服務行業,成就了一批世界級的醫葯外包服務企業。
基礎性科技服務業是指為生產提供基礎技術服務的產業。這些技術服務包括生產設備的技術改造服務,生產信息、咨詢等專業服務,產品檢驗檢測和質量認證認可服務等。這些服務原來大部分位於企業內部,是企業的自我服務,現在則從企業內部分化出來形成獨立業態。如(廣州)金域醫學檢驗中心,以臨床和病理檢測服務為主營業務方向,客戶遍佈世界許多地區。(深圳)華測檢測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圍繞工業品檢測、消費品檢測、貿易保障及生命科學四大領域,為全球大量客戶提供便捷的檢測服務。節能改造、認證認可等服務也發展較快,2011年中國節能服務產業產值達1250.26億元,截至2012年2月備案的合同能源管理公司達到2339家;截至2012年4月底,中國合格評定國家認可委員會累計認可各類認證機構128家,這些機構頒發的各類認證證書數量達60多萬份。
科技服務手段多樣,服務平臺日趨完善。我國各科技服務業聚集區內現普遍擁有科技產業園區企業孵化器(創業中心)、生產力促進中心等綜合性創新支持與服務機構,以及各種專業性和專門性的科技服務機構,這些都有利於較快地發展並順利推動科技成果的轉化。
政府主導,政策扶持。近年來,政府更加關註科技型中小企業的發展,不僅積極構建產學研相結合的科技創新體系,並增加相關資金、政策的扶持力度,而且為科技型企業的發展制定了全面的實施計劃。同時積極為科技型企業提供資金支持,如開展金融創新、設立“科技小巨人”“天使資金”等鼓勵舉措。鼓勵風險投資、產業基金和銀行貸款等多項金融措施跟進支持,特別是鼓勵中小型科技企業上市融資。
集聚效應不夠突出,產業鏈有待完善。現急需解決的問題是,中心城區科技服務業產業集聚區規模較小,產業鏈條發展不夠完善,上下游企業銜接不緊密,往往會形成個別企業或以某項技術帶頭,但不能形成相互扶持的產業鏈,影響科學技術的傳播。此外中心城區周邊的產業園區在規劃和企業入駐時又出現行業佈局不集中,企業間的關聯性較弱,缺乏專業化分工協作等。這些都將導致科技服務業關聯帶動能力差,服務效率不高,產業集群發展受限等問題。
科技服務業高層次科技人才匱乏。當前由於缺乏統一的資質認證,科技服務業從業人員素質參差不齊,這已成為制約我國科技服務業快速發展的瓶頸。所以應重視科技服務業的高智力、高技術的特殊性,力爭早日實現科技服務從業人員規範認證的同時,對企業給予扶持和獎勵,為高層科技人才提供廣闊自由的研發空間。
打造品牌性科技園區,提升科技服務聚集資源能力。
從總體角度來看,應該重點打造“十二五”現代科技服務業佈局規劃中的重點建設區域,以此來提升科技服務業的競爭力,促進科技服務業的發展。例如北京的中關村、天津的濱海新區、上海的北高新(南通)科技城等,利用其地區產業的資源和區位優勢,打造品牌科技服務園區,吸引一批國家級研究院所和高科技企業的入住,發揮產業集聚效應,形成高技術企業集群,為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打下基礎。
加強從業人員培訓工作,提高科技服務業人才素質。
科技服務業人才的培養可以將科研機構與高校作為培訓的重要依托,引入並加強產、學、研相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重點依照企業的需要有針對性地培養專業的技術人員與管理人員。例如,可以以某個名牌大學下屬的研究院為依托,加強其與企業相契合的專業技術人員培養,同時加強雙向溝通與合作,大力倡導“點對點、點對面”的科技助推型關係,提高高科技產品成果的轉化率,培養適合企業發展的多類型人才,以此類方法提高科技研髮型企業落戶率。
行業協會肩負著其行業內部的協調溝通、統計監督等重大事宜的解決,它對行業內各企業起到表率與橋梁的作用。因此,我國科技服務業要想得到快速且健康的發展,就必須積極建設各行業協會,促使行業統計體系的整體構造的改善,從而增加榜樣企業的構建,加強對企業知識產權的保護力度。規範的行業協會能對行業進行有效的監管,從而可以幫助企業之間進行可靠的信息雙向溝通,這有助於提高行業運行的合法性和維護企業之間的競爭公平性。行業協會的統計監督、資格認證等相關職責還可以協助政府相關部門構建完善的科技服務業的信息網路,提高政府相關決策效率,促進科技服務業研究有序進行。
政府對科技服務業的財務類政策支持包括三方面:首先,政府在財政上鼓勵新興科技服務企業的發展,可以擴大科技發展金和科技風險金的扶持對象範圍,在稅收上適當減輕新興科技服務業和相關從業人員的負擔。其次,政府應嘗試建立起一種多元的科技服務業投資運作模式,引導健康的民間金融資金參與到科技服務業的運作需要當中去,減小資金鏈缺乏而導致研究活動失敗的風險。最後,由於中小型科技服務業的快速發展,政府還應該就中小型科技服務業企業提出相應的扶持政策,完善相關信息化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