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47个条目

水安全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水安全(Water Security)

目錄

什麼是水安全[1]

  水安全是指人人都有獲得安全用水的設施和經濟條件,所獲得的水滿足清潔和健康的要求,滿足生活和生產需要,同時可使自然環境得到妥善保護的一種社會狀態。水安全是涉及從家庭到全社會的水問題,涉及集水資源統一管理自然資源的保護和利用。水安全與健康、教育能源糧食安全等具有同等重要的意義,提高水安全水平是使人類擺脫貧困、保持社會安定、提高社會生產力的關鍵手段,是實現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環節。

水安全的內涵[1]

  水安全的內涵包括三個方面:

  一是水安全的自然屬性。即產生水安全問題的直接因數是自然界水的質、量和時空分佈特性;

  二是水安全的社會經濟屬性。即水安全問題的承受體是人類及其活動所在的社會與各種資源的集合;

  三是水安全的人文屬性。即安全載體對安全因數的感受,就是人群在安全因數作用到安全載體時的安全感。具體說就是水安全和水資源系統的豐枯等屬性有關,和人類社會的脆弱性有關,和人群心理上對水安全保障的期 望水平、對所處環境的水資源特性認識以及自身的承載能力等有關。

  需要特別說明的是水安全的人文屬性,意思是水安全和人群的感覺有關,即人群必須感覺到水供應、水環境質量、洪水預防等是安全的:人群的安全感是很重要的,如果人群感覺到威脅,就會引起恐慌,進而影響社會經濟正常秩序,造成不可估量的損失。比如懸河,雖然河堤可以保證洪水順利通過,但河邊的人群肯定感到恐慌和威脅,從而不能安居樂業。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技術上的安全不是安全的全部,人群的安全感是水安全中很重要的一部分。目前這方面的研究不是很多,難點主要在於安全感很難量化。反過來說就是技術上的不安全不一定就不安全,例如沿海很多富裕農民的經濟收入不再依靠土地/,甚至棄耕,所以洪水對土地的淹沒或土地的乾旱對他們來說不再是災害了。

水安全的基本要求[2]

  水安全的基本要求十分明確,基本的方面應該包括以下幾層含義。

  (1)水安全要求以保護水資源和水環境為基礎,與水資源承載力、水環境承載力相協調。水安全與水資源利用和水環境的保護是相互聯繫的,它們構成一個有機整體。

  (2)水安全要求人們放棄傳統的高消耗、高增長、高污染的粗放型生產方式和高消費、高浪費的生活方式。地球所面臨的最嚴重的問題之一,就是不適當的生活和生產模式,導致水環境惡化、水資源短缺、貧困加劇和發展失衡。糟想實現水安全,需要提高生產效率以及改變生活模式,以最大限度地節約利用水資源和最低限度地生產廢棄物。

  (3)水安全要求以改善和提高人類生活質量為目的,與社會進步相適應。人既是社會存在和發展的前提,也是結果,滿足人類需求是社會發展的中心。實現水安全的核心是人的全面發展,這是一個全面的文化演進過程,需要深刻的社會變革。

  (4)水安全要求實現代際公平,體現可持續發展要求。未來各代人應和當代人有同樣的權力提出他們對水資源和水環境的需求,因此,當代人在考慮自己需求與消費的同時,也要對未來各代人的需求和消費起歷史責任。

  (5)水安全要求不僅要滿足人類發展的需要,也要滿足自然界動物、植物的需要,實現人類與自然的和諧相處。

  (6)水安全是一種全新的價值觀念,實現水安全也是全人類的共同目標。要求大力進行水安全教育,建立新的道德、價值觀念以及新的行為方式。

水安全的原則[2]

  保護環境發展經濟,建立一個持續進步的社會乃是人類追求的最大目標。水安全的根本目的是在保汪不損害可持續的自然生態環境系統的條件下,努力改善人類的生活質量提高人類和社會福利水平,實現社會公正。經濟增長是發展的基本手段。為此,人類要承擔義務,遵守水安全原則,這是非常必要的。有關水安全應遵守的原則,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遵守新的倫理道德觀念這裡的核心是處理好人與水之間、人與人之間的和諧關係。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不是自然的征服者和改造者,而是自然的保護者和享受者;不能採用“竭澤而漁”的行為,只向水索取,而要自立自律、互助互補,遵守水的運動規律的約束。入與入之間、當代人與後代人之間,要明確“只有一個地球”、“明天與今天同等重要”,要互惠互濟、共建共用、平等發展,不能以鄰為壑、你奪我搶,要和平共處、互商互諒,調整人與入的和諧關係。這條基本原則是以下諸條原則的道德基礎,雖不能要求現時的人與人、國與國一時做到,但人類要持續生存和發展,起碼要轉變人與水、人與人之間關係的傳統觀念。

  (2)遵守地球的生命力和多樣性規律水安全的基點是建立在開發利用保護水資源、水環境的基礎上的,所以要保持水系統的結構、功能和多樣性不受侵害。其中的重要一環是保護生物地質化學迴圈(Biogeochemical Cyc]e),即水迴圈的正常運轉,維持水系統自身的恢復再生條件。要保護生物的多樣性,不僅要保護所有的動、植物和其他有機物種,而且還要保護各個物種的遺傳基因和生態系統的多樣性,保障生命活力和進化。這條原則是持續利用水環境和水資源的源泉,是水安全的根本支柱。

  (3)將人類的一切活動限制在水資源和水環境的承載能力之內水資源和水環境的承載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所謂承載能力是指在一定區域內(地球、國家、地區)生態系統向人類提供的資源和同化廢棄物的能力。整個生物圈和特定的生態系統受到人類活動的一定衝擊會發生嚴重的影響和退化,其承載極限每個地域不同,影響程度也因人口、食物、水、能源和原料使用量與廢棄量以及科技管理水平而異。人們應通過科學管理,提高水的承載力,同時還應該制定人口、環境、發展與水的承載能力相適應的政策。水是再生資源,它具有自己的承受極限。對水的使用量和速度,應維持在它們恢復更新或再生能力之內。這是水安全應遵守的一條最重要原則。

  (4)建立有利予水安全的制度和措施不論什麼社會制度,要想實現水安全目標,都需要信息知識基礎、完整的法律和制度、一貫的經濟與社會發展政策和管理機構、機制等;並且要採取可能的各種措施:行政的、經濟的、技術的,不斷調整、改進或建立有利水安全的靈活運轉的機制,發揮水效益對人民生活質量提高的作用。為此,應將地區的生活生產、水環境保護和水資源利用作為一個系統來對待,充分考慮水一經濟一社會的相互聯繫和相互影響關係;進行水安全的全面教育,培養維護水安全的人才和能力;建立全國性的和國際性的合作等,以實現水安全的目標。以上四條基本原則是密切相關、相互支持的。第一條是實現水安全的道德準則;第二條是維護水安全的物質源泉;第三條是水的開發利用受到自然承載力的限制或約束;第四條是發揮人的智慧和能力、保證水安全目標實現的基本措施。

水安全的特性[2]

  水的可再生性是實現水安全的基本前提,實現水安全就是要使水的消耗量小於或大致等於其自然恢復再生的能力。從這一點看,水安全具有明顯的整體性、綜合性、關聯性和長期性。

  (1)整體性

  整體性是指維護水安全應該以流域或區域為單元,將流域內自然條件、生態系統和環境、自然資源、社會經濟等視為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進行水資源開發和社會經濟的綜合規劃。充分認識水在社會經濟系統中的作用和貢獻。同時,在流域綜合規劃中,應認真分析某個主要因素的改變對整個流域治理與開發的影響與制約作用。例如,在黃河流域水的綜合開發利用中,如何處理好水沙關係,就顯得至關重要。

  (2)綜合性

  綜合性主要是指水的開發利用中的防洪、發電、灌溉、航運、供水、生態系統、旅游等的綜合作用應與社會、經濟、生態發展相適應。在以前水的開發利用當中,往往以經濟效益為目標函數,並試圖使得其達到最佳。現在看來,經濟效益最佳並不是惟一的目標,要在獲取較高的經濟效益的同時,保障社會健康發展,保證生態環境的良性運行,例如,我國長江流域,流域面積達180萬km2,橫跨不同的自然地理地帶,沿江有許多方面的水資源開發利用問題,如何使其與社會經濟環境綜合協調是其水安全研究的關鍵問題之一。

  (3)關聯性

  關聯性主要是指水的開發利用與相鄰流域或者是全國生態環境、資源開發、社會經濟發展的相互關係。例如,跨流域調水問題,其目的當然是給缺水地區補充水源,使其工農業生產和居民生活能夠健康發展,但同時也要考慮水安全問題,如這種調水是否會對調出水區的生態環境、經濟發展造成影響以及造成什麼樣的影響,調水是否會對調水沿線地區的水資源狀況、土壤、地下水造成不利影響。

  (4)長期性

  關於水安全的長期性問題,往往被人們所忽略,因此,在認識治理江河的長期性和艱巨性的基礎上,科學地制定水的開發利用和保護的綜合戰略,為維護水安全和中華民族長期的生存與發展創造環境。

我國的水安全問題[3]

  1.水災害嚴重

  (1)洪澇、乾旱災害

  近年來我國降雨時空分佈嚴重不均,地區分佈差異性極大,南方洪澇,北方乾旱這是我國水資源短缺的基本特點。

  (2)水土流失嚴重

  嚴重的水土流失使我國每年平均損失耕地100多萬畝,流失土壤50多億噸,導致生態環境惡化,河湖泥沙淤積,加劇了洪、旱和風沙災害。

  (3)水體污染加重

  我國每年約有1/3的工業廢水和2/3的生活污水未經處理直接排放,還有大量的未達標處理的廢水被偷排、漏排,農業生產中化肥和農藥大量流失,污染長期累積,使水環境日趨惡化。

  2.人口增長,經濟發展,水的供需矛盾更加尖銳

  中國人口每年凈增約1 500萬,經濟和消費水平幾年翻一番,對水量需求越來越大。人口的增長不僅增加對水的需求,而且增加對資源和生態環境的壓力,對水的有效利用會帶來負面影響。

  3.廢污水排放量大,處理率低

  全國年排污水的80%未經處理,使江河湖海和地下水嚴重污染。城市污水收集管網建設滯後。目前污水處理廠的建設進度緩慢,已經建成的污水處理廠1/3正常運行,1/3低負荷運行,1/3開開停停甚至根本不能運行。

  4.飲用水安全問題日益突出

  一些地區飲水存在水質嚴重不達標、供水保證率低。相當一部分城市水源污染嚴重,威脅到飲水水質。當前飲水水質帶來的危害,已嚴重影響人的生命健康。

  5.水利工程老化失修

  由於種種歷史原因,當時對自然規律認識不足,未完全按經濟規律基本建設程式辦事,工程設計標準普遍偏低,再加上重骨幹、輕配套,重建設、輕管理。因此,許多水利基礎設施配套差、尾工大、設備老化失修、管理水平低,運行狀態不良,至今沒有能充分發揮應有的效益。

防治水安全的對策及措施[3]

  1.以人為本,轉變觀念,嚴格按自然經濟社會規律辦事

  要採取多種形式,加強宣傳教育,大力提高全社會的水安全意識,轉變陳舊落後的思想觀念,形成愛水、節水、保水的良好社會環境,以人水和諧的新理念統領整個水利工作,堅持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嚴格遵守自然、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律,按照人與自然和諧的理念,堅持全面規劃,統籌兼顧,標本兼治,綜合治理

  2.進一步完善大江大河的防洪減災體系

  要不斷完善防洪抗旱的工程和非工程體系,構建高標準的城市防洪排澇飲水體系,建成全面的防洪減災體系,抓緊開展全國洪水風險區劃分析和劃分流域洪水風險區域工作,並公之於眾,提高公眾的水患意識、自身避險意識,建立防洪抗旱、救災及災後重建機制。

  3.建設維護良好的水環境和生態系統

  以解決水問題為先導,將水利發展與糧食生產、消除貧困、生態保護等緊密結合起來。重視生態與水的密切關係,對生態問題嚴重的河流流域,採取節水、防污、調水等措施予以修複,涵養水資源;有計劃的進行濕地補水,保護濕地。在地下水超採區,採取封井、限採等措施,保護地下水。對於水土流失等生態脆弱地區,註重發揮大自然自我修複能力,實行退耕還林、封山禁牧禁柴等措施;同時,解決好生態修複區人口的糧食問題、經濟發展和脫貧等問題,為實施自然修複創造條件。在嚴重水土流失區,修建淤地壩工程,攔蓄泥沙,淤地種糧,發展經濟;在牧區搞好牧區水利建設,發展灌溉飼草料地,對天然草原實行禁牧、輪牧、休牧,保護和恢復草原;在水力資源豐富的山區,積極發展小水電,使農民能夠解決能源問題,減少對森林的砍伐。

  4.大力加強節水型社會建設,實現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

  建設節水型社會是我國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必然選擇,是應對水資源問題的根本出路,要通過管理制度建設和變革,建立以水權、水市場理論為基礎的水資源管理體制及水資源總量控制和定額管理指標體系與合理的水價體系,建立起鼓勵節水減污、高效用水的激勵機制,有效抑制低效用水和水污染嚴重的用水需求,加強工程措施與非工程措施,廣泛採用節約用水的技術、設備、工藝和標準,極大地提高水資源的利用效率農業工業、城市用水效率達到同類地區和國家的先進水平,對水資源的總體消耗降低到最低水平。

  5.加強水危機管理

  水對人類的生存和發展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隨著水環境系統受到人類活動的日益嚴重的影響,水危機日益顯現。水危機管理包括洪水危機管理、枯水危機管理、水環境危機管理和水生態危機管理。我們要加強宣傳教育,大力提高全社會的水危機意識,切實加強安全生產,防止人為造成的水危機,堅持以人為本,減少危害;居安思危,預防為主;統一領導,分級負責;以法規範,加強管理;快速反應,協同應對;依靠科技,提高素質的原則,建立健全全社會以防為主,防、控、治三位一體的安全保障體制和應急應變機制。

  6.建立完善水安全管理信息系統

  實現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關鍵是建立水安全管理信息系統,實行水文、水利、水環境三位一體的管理系統,並致力於水資源定價、水利投資等制度改革。該管理系統的目標是確保人類系統、社會經濟系統和環境系統的可持續發展。要建立完善衛星通信網路、決策支持系統、電腦網路系統、光傳輸高清晰防汛系統、預警反饋通信系統、水利通信專網監視中心、水情險情實時圖象監視系統、水利工程視象監控系統、防汛、抗旱應急衛星移動通信系統等。積極開展氣象、水文水資源的水量和水質的預報、預測工作。研究開發水文水資源監測技術和信息共用平臺,實現對水文水資源以及洪旱災害大範圍全天候分散式的動態監測,以提高我國水文水資源監督管理能力,為現代化水資源綜合管理提供全面的科技支撐。

參考文獻

  1. 1.0 1.1 成建國,楊小柳,魏傳江,趙偉.論水安全[J].中國水利,2004(1)
  2. 2.0 2.1 2.2 陳紹金.水安全系統評價、預警與調控研究[J].河海大學,2005
  3. 3.0 3.1 張海春,楊森,馬芳.試述我國水安全問題及防治對策和措施[J].農業科技與信息,2009(18)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9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y桑,连晓雾,Mis铭.

評論(共0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水安全"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官方社群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