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貸款期限錯配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隱藏] |
存貸款期限錯配是指銀行擁有資金的期限比當前居民提取現款貸款的期限短所產生的資金緊張問題。存貸款期限錯配就是指“銀行資金來源短期化、資金運用長期化”問題。
在利率管制條件下,特別是在分業經營體制下,隨著現代金融業的發展,存款資金從銀行體系轉向其他非存款性資金工具的“金融脫媒”現象是必然趨勢。近年來,隨著我國金融市場的快速發展和居民理財意識的加強,居民儲蓄開始流向股市、基金、信托理財產品、保險等投資渠道。並且1998年我國實施了住房、醫療和教育的市場化改革,很大程度上分流了居民的定期儲蓄。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逐漸改變了以財政供給為主的融資體系,建立起銀行主導型的融資制度,社會融資對銀行資金依賴程度大大加強。近年來,儘管我國資本市場發展較快,但長期以來的直接融資與間接融資發展不協調的局面並未根本改變。1997年以來,我國銀行貸款占社會融資的比重始終在80%左右。直接融資發展滯後,使得銀行體系不僅承擔了通常意義上商業銀行承擔的短期融資的功能,還不得不承擔長期融資的功能。
在投資和出口“兩駕馬車”的拉動下,2001年以來,我國固定資產投資迅速增長,改變了貸款需求的期限結構。2001來以來,我國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占GDP的比重由33.9%逐年攀升至2009年的67.0%,特別是2008年下半年以來中央與地方均出台巨額刺激投資計劃,使中長期貸款的增長較為剛性。另外,住房商品化改革引發了居民的住房貸款需求,也使得中長期消費貸款迅速增長。在2009年和今年一季度新增中長期貸款中,新增基礎設施行業貸款和個人住房貸款占比超過50%。
(四)考核壓力下商業銀行負責人更傾向於發放中長期貸款
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後,中國開始真正重視銀行業的不良貸款問題,對銀行的貸款責任進行考核,甚至一度出現了“貸款責任終身制”和“貸款本、息回收率必須達到兩個100%”等考核機制。嚴厲的考核使銀行負責人對長期貸款情有獨鍾。同時,由於中長期貸款的發放和管理成本低於流動資金貸款,利率高於短期貸款利率,商業銀行從降低管理成本、增加收益等因素考慮,更願意發放中長期貸款。
在我國商業銀行的負債構成中,儲蓄、企事業和同業存款及拆借占總負債的80%以上。由於存款利率上限受到管制,我國商業銀行的負債來源主要被動依賴客戶存款,而不能根據自身需要,通過對不同客戶、不同期限的存款差別定價來調節負債期限結構。同時商業銀行的信貸資產基本上沒有可供交易、轉讓的二級市場,信用風險無法通過二級市場進行轉移。
(一)存在流動性風險隱患
一般而言,如果大量短期負債被用作長期資產的來源,那麼,資產負債的流動性水平就會降低,容易引發流動性風險。不過,我國銀行體系中大量活期存款“沉澱”於銀行體系中,成為事實上的長期存款,這使得商業銀行可以短存長貸,賺取高額利差。但是,儲蓄存款的活期化現象說明公眾對儲蓄收益的關註不高,活期儲蓄流入各類資產市場的概率較高,由此可能引發活期儲蓄請求權的履行與銀行信貸不流動之間的矛盾。
當前,儘管期限錯配問題在大型銀行尚不足為慮,但在一些中小型銀行就值得關註了。由於中小型銀行負債多來源於較不穩定的企業存款和同業存款及拆借,且儲備資產較少,資金運用於貸款的比例較高,其流動性水平往往不如大型銀行。2009年底,全國銀行業金融機構流動性比例為46.4%,銀行整體流動性較為充裕,但部分中小型銀行的流動性比例已接近25%的紅線。儘管當前銀行體系內部流動性充裕,但一旦寬鬆貨幣政策發生改變,或者貸款違約率上升導致銀行利潤惡化,這類銀行的流動性風險將暴露無遺。
(二)弱化信貸政策效果
近年來,央行信貸政策高度關註中小企業、“三農”以及弱勢群體的融資需求,中長期貸款占比過高,且多投向基礎設施建設和房地產行業,對這些群體的資金需求會產生擠出效應,從而弱化信貸政策效果。
(三)影響貨幣政策調控的敏感度
信貸渠道是當前我國貨幣政策傳導的主渠道,其有效性將直接關係到貨幣政策的有效性。中長期貸款占比過高,一旦貨幣政策趨緊,商業銀行很難通過壓縮規模來有效落實貨幣政策,從而影響貨幣政策調控的敏感度。而中長期貸款增長與投資增長密切相關,當貨幣政策以控制固定資產投資規模、防止經濟過熱為主要調控目標時,中長期貸款的快速增長將導致投資增長的動力依然強勁,使得總量控制措施僅對短期流動資金貸款產生影響,這將明顯削弱巨集觀調控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