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代產業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
替代產業是指與原資源產業沒有直接關聯的產業。企業發展替代產業追求的是“範圍經濟效應”或“混合經濟效應”,達到分流職工、分散經營風險的目的。發展替代產業需要的條件較多,除必要人才和技術條件之外,還需要較好的區位條件和較大的城市規模。
替代產業選擇的方法[1]
選擇替代產業有兩類方法:一是定性方法,即替代產業選擇考慮的背景條件和範圍的具體化;二是定量方法,即替代產業選擇考慮的性質、特征的具體化。
1、定性方法
政府的產業政策是政府針對產業結構、產業技術、產業組織、產業佈局和替代產業發展等所制定的各項政策,雖然不能對這些政策組合所形成的政策環境做定量的分析,但卻是選擇替代產業所不可忽視的一個重要因素
(2)區域經濟所處的階段。
區域經濟發展的階段性是替代產業階段性的經濟基礎,一個區域當前所處的經濟發展階段,在很大程度上會影響到下一階段替代產業選擇的基本方向和範圍。
(3)區域需求結構變動趨勢。
在選擇替代產業的過程中,必須認真考察區域需求結構的現實狀況及其變動趨勢,在此基礎上作出準確的分析與判斷。
(4)區域要素稟賦狀況。
區域要素稟賦狀況是指區域要素的豐裕程度及其分佈狀況和開發利用狀況。它是替代產業選擇時必須考慮的主要因素。因為要素稟賦是替代產業形成與發展的供給方面的條件和基礎,決定著替代產業的發展空間。
(5)相關輔助產業的發展現狀與前景。
相關輔助產業為替代產業提供產前、產中、產後配套服務的產業,在替代產業的選擇過程中應考慮這些相關輔助產業的發展現狀與前景。
這些方法雖然難以通過數量指標來加以量化,但在替代產業選擇時,最好採用用特爾菲等方法,讓專家根據經濟標準和社會標準對備選替代產業的地位和作用進行打分,將其轉化為與定量指標相統一的多指標體系,藉助於多指標綜合評價的方法,在眾多的產業中逐步篩選出替代產業的備選產業。
2、定量方法
(1)就業彈性基準。
提高就業率是政府發展經濟的主要原因之一,在一個地區的產業結構中,勞動密集型產業比重越大,就業彈性水平越高;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有利於提高就業彈性水平。
(2)生產率上升率基準。
生產率上升率取決技術進步,按該基準選擇替代產業,就要求選擇技術進步快、技術要素密集的產業。
(3)需求收入彈性基準。
需求收入彈性高的產業有較快增長的市場需求,產業發展的速度往往超過收入的增長速度。
(4)產業關聯度基準。
產業關聯度是指某一產業投入產出關係的變動對其他產業投入產出水平的影響和波及程度。在選擇替代產業時,應儘可能選擇產業關聯度大的產業,以帶動和推動當地經濟的增長。
(5)生態環境基準。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保護生態環境已經成為人們的共識,這一基準要求所選替代產業污染物排放、能源消耗要符合環保標準要求。
根據不同選擇傾向,產業理論工作者在上述選擇基準的基礎上,又補充制定了幾項基準。如:日本學者提出的“防治過度密集基準”、“豐富工作內容基準”等;中國學者提出的“增長後勁基準”、“短期替代彈性基準”、“瓶頸效應基準”,力求彌補原來各項基準的不足。
從選擇基準的計算辦法看,由於多採用相對量進行比較,這就對各項指標數據的統計口徑以及準確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採用上述基準進行產業選擇時,必須註意它的不足:作為一種靜態分析,這些基準不能動態識別區域替代產業和產業在周期迴圈運動的某一時點上的優勢,以及這一優勢的未來發展趨勢。同時,這些指標受一定時點的價格、巨集觀經濟政策等因素影響較大,難以有效把握。
替代產業選擇的步驟[1]
在資源型地區,選擇替代產業是經濟持續發展的驅動輪,整個經濟和其他產業部門只有在他的帶動下才能高速增長。同時,新的替代產業也是形成合理和有效的產業結構的契機,正因為如此,在一定選擇方法下,通過科學合理的程式選擇符合區域實際的替代產業就顯得尤為重要。
雖然選擇替代產業是一件複雜的事情,但還是有一定程式可循,這一步驟依次包括:估量機會、確定目標產業、確定前提條件、擬定可供選擇的方案、評價各種被選方案、選擇方案、擬定派生方案、編製預算
(1)估量機會。
對未來可能出現的變化和預示的機會進行初步分析,形成判斷;根據自身的長處和短處搞清自己所處的地位;瞭解自己利用機會的能力;列舉主要的不肯定因素,分析其發生的可能性和影響程度;目的是在反覆調研的基礎上,定下決心,揚長避短。
(2)確定目標。
在估量機會的基礎上,要說明替代產業選擇的基本方針和要達到的目標,說明制定替代產業的戰略、政策、規劃和預算的任務,指出產業發展的重點。
(3)確定前提條件。
替代產業選擇的前提條件就是假設條件,即實施時的預期環境,要搞清楚哪些條件是可控的,哪些是不可控的。
(4)擬定和評價可供選擇的替代方案。
按照前提和目標來權衡各種因素,比較各個方案的利弊,對方案進行評價。
(5)在選擇方案時,儘量避免走入誤區,這些誤區表現為:
①不考慮本地資源優勢,盲從其他地區。具體表現為不考慮當地的資源狀況、技術水平、勞動力素質以及生產能力,照搬其他地區的產業結構。要走出這個誤區,首先要認識到當地資源優勢與大區域資源優勢的不同,其次要認識到當地資源優勢的發揮必須是在產業政策允許的範圍內。
②把區域內資源優勢當作市場優勢。這種認識誤區表現為只考慮當地的資源優勢,不考慮毗鄰地區的產業結構,往往造成區域之間產業結構趨同,局部地區產品市場競爭加劇,使替代產業缺乏高速增長的市場空間。
③引進資源時不考慮本地的經濟基礎,貪大求全。這樣做往往造成巨大的浪費,一方面先進技術、設備被束之高閣;另一方面造成當地資源浪費,最終往往導致技術換代和產業結構升級工作中途擱淺。
④人為影響過多,變換頻繁。有的地方有不少優勢產品,但大多由於地方幹部交流、調動比較頻繁,造成“一個方丈一本經,一個將軍一道令”的短期行為。突出表現為替代產業因人而異,變換過快。
⑤替代產業太多,重點不突出。一方面是部門利益的干擾,另一方面是在替代產業選擇中,客觀上存在著較大的難度,這些致使替代產業過多,真正的優勢產業、有發展潛力的產業得不到重點培植。
替代產業選擇的模式[1]
替代模式決定了區域未來發展方向和接替產業的發展。
資源型城市(地區)必須著眼於自身特點,立足比較優勢,選擇適宜的產業替代模式,以再造競爭優勢。
1、產業鏈延伸模式
產業鏈延伸是產業的分化與重組過程,也是現有產業與新興產業的結合過程。這種結合突破了傳統產業的界限,通過延長產業價值鏈,延長了原有產業的生命周期,這種模式適應於還未絕對衰退的產業。
這種模式的特點是:
第一,能夠有效利用現有產業的資產和資源。由於資源型地區長期致力於資源型產業的發展,對該產業的投入(物質資產、無形資產)是巨大的,這些資產一般存在產業特定性,即它們的效用發揮程度是依賴於其形成的產業,如果完全退出該產業,這些資產的效用可能太太降低甚至無法利用,而通過產業鏈延伸,在替代的初期至少能夠發揮本地的資源和資產優勢,即在現有資源性產業的基礎上,發展下游產業,建立起資源深度加工和利用的產業鏈,由於上下游產業在生產、管理和技術方面具有明顯的相關性,實施替代的難度較小、成本較低。
第二,能夠降低產業替代的風險,減少產業替代的成本。在原有產業的基礎上進行替代,一方面,投入少見效快;另一方面現有產業仍可為新興產業提供現金支持,創造環境。通過產業延伸可以不斷發現新需求、新商機,為產業替代提供新思路。
資源型產業的特點是前向關聯效應大,而後向關聯效應小,產業鏈延伸模式利用這一特點向前延伸產業鏈,隨著下游產業的不斷發展壯大,聚集效應的增加,其競爭能力和自我發展能力將逐漸增強,將來即使本地資源逐漸枯竭,也可以從外部輸入資源進行加工,維持該城市或地區的持久繁榮。
2、產業更新模式
產業更新模式是一種創造全新產業的模式,這種模式基本不依賴原有資源,而是通過技術創新、市場創新或需求變化的前瞻式思考,為社會提供全新產品或服務的替代模式。該模式難以吸納大量的轉型就業人口,往往導致社會不穩定因素增多,增加了轉型的難度
這種模式下的產業替代過程可以分為:
第一,構想未來產業。構想未來產業的關鍵是培養產業洞察力,產業洞察力是建立在對產業演進認識和判斷的基礎上的。在構想未來產業時,要順應技術發展路徑和未來需求,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浪費。
第二,創建產業的核心能力。核心能力是通向未來市場的大門,也是獲取產業創新成功的關鍵。
在以資源型產業為主導的城市(地區),如何發展有競爭力的替代產業是該模式面臨的最大挑戰,這是因為企業在長期的經營活動中會逐漸形成一定的思維習慣和行為方式。當新產業要求的經營模式與原有的主導邏輯發生衝突時,容易導致活動的失敗。吸引外來投資,包括國外投資和國內投資是建立有競爭力的替代產業的有效途徑,外來投資的進入不僅僅帶來資金,還伴隨著先進的技術、管理和觀念,這對資源型城市(地區)的產業更替和導入尤為重要。
3、複合模式
複合模式不是單一的模式,而是以上兩種模式的複合。通常是在轉型的初期表現為產業鏈延伸模式,城市主導產業逐步由採掘業轉變為加工業,隨著加工業的發展,城市功能逐步完善,新興產業不斷發展,城市逐步演化為綜合性城市。
不同時期,不同現實條件下,資源型城市(地區)產業替代有不同的側重點,因此應根據實際情況靈活採用選擇產業替代的方法和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