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15个条目

衛生事業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衛生事業(Public Health)

目錄

什麼是衛生事業

  衛生事業是指為增進人民健康所採取的組織體系、系統活動和社會措施的總和,這些組織和活動以追求社會效益為目的,由政府領導並提供必要的經費補助。

衛生事業的目標[1]

  衛生事業的目標應該是:保證全民族健康素質水平的不斷提高。具體政策措施是:以農村為重點、預防為主、防治結合、中西醫並重、中西醫結合、依靠科技教育、動員全社會參與。

的發展和改革[2]

  (一)審時度勢,認清衛生工作面臨的現狀

  應該說經過建國五十多年努力,衛生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績。但是,“非典”和“禽流感”的衝擊,暴露出衛生工作中許多不足,也讓我們清醒地看到衛生工作存在兩大突出問題,一是發展滯後,二是改革滯後。

  我國的人均衛生投人位居全世界倒數第四位,屬衛生投人嚴重不足的國家之一。我省的衛生投人占財政支出比例,20世紀80年代平均為3.1%,而到了2002年為1.7%,呈逐年下降趨勢。由於衛生投入長期嚴重不足,我國、我省的衛生事業發展受到很大的制約,尤其是公共衛生和農村衛生發展嚴重滯後,與社會經濟的迅速發展很不相適應。如:疾病控制體系、醫療救治體系和衛生執法監督體系不健全,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理能力不足,疫情信息監測報告網路反映不夠靈敏等。

  衛生改革從上個世紀80年代初就開始了,在社會事業這一塊起步不算晚,為什麼改革滯後呢?多年來,衛生改革雖然招數不少,但是,不管是城市衛生改革,還是農村衛生改革,都沒有觸及根本。體制沒有變,機制沒有變,結構沒有調整,而且,不少地方和單位在搞活經營的旗號下,還使衛生改革偏離了正確的方向,付出了不小的代價。

  衛生發展滯後、改革滯後的原因,有認識不足、重視不夠、投人不足的問題,更有我們自身的問題,比如,長期以來對衛生工作的內涵理解不透、把握不准,定位不正確的問題。

  (二)深刻反思,明確衛生事業的定位

  過去,社會上很多人一談到衛生,更多的理解為醫療,甚至把衛生就等同於醫療。“非典”以後,人們才知道原來衛生工作並非如此,更多的是公共衛生的範疇,醫療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實際上,衛生行政部門多數的精力也是在抓公共衛生工作。可以說是“非典”讓我們更加全面、深刻地認識了什麼是衛生工作。

  關於衛生事業的定位問題,過去幾十年出現過很多的說法。一會兒是社會福利事業,一會兒是社會公益事業,一會兒又說要推向市場,像辦產業那樣來辦衛生。其實,1997年《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衛生改革與發展的決定》有非常明確的規定,我國衛生事業是政府實行一定福利政策的社會公益事業。這次撲滅“非典”疫情的經歷給我們以啟示,衛生事業的很大部分屬於公共產品,是各級政府必須承擔的責任之一。當然,醫療有一部分除外。這是其一。其二,長期以來,我們對衛生工作的定位主要在防病治病、滿足群眾的衛生服務需求這一層面上。“非典”發生後,整個社會出現了一些恐慌,國民經濟發展也受到一定影響,國際形象也經受著考驗。使我們深刻認識到,衛生工作不僅僅是一個防病治病的問題,也是一個社會經濟問題,還是一個政治問題。

  (三)積極穩妥,全面推進醫療衛生體制改革

  衛生事業發展一靠投入拉動,二靠改革促進。因此,在各級政府財政加大衛生投入的同時,還要吸納社會資金,形成“民進”、“國進”的投入格局。同時,還要採取有力措施,加快衛生改革的步伐,促進我省衛生事業快速、健康的向前發展。

  1.理清改革的總體思路,有計劃、有步驟地推進衛生改革

  最近十年來,我省的衛生改革雖然有所成就,但進展不大。由於缺乏總體設計,改革缺乏系統性,很多單項改革往往牽涉出其他方面的問題而不得不就此止步。同樣由於上述原因,使衛生改革得不到黨政領導、有關部門和社會各界的理解和支持,也影響了各級衛生部門的改革決心和信心,制約了衛生改革的發展。因此,當前迫切需要加強衛生改革的理論研究,加強衛生改革的巨集觀思考和設計,從總體上推動衛生改革不斷向前發展。

  一是應制定衛生改革的總體思路和方案的框架。明確以什麼為基礎來構建我們的衛生服務體制、監督執法體制和衛生行政管理體系。在衛生服務體制方面,應明確對衛生事業內部結構及城鄉結構進行調整,以及怎樣調整的相關政策。同時,應明確辦醫政策、政府辦醫的範圍、公立醫院的所有制實現形式及相關投入、稅收、物價政策;應明確預防保健體制改革的方向、重點和投資政策;應明確基礎醫學科研和教育改革的走向和籌資政策。此外,對如何處理衛生資源配置上區域規劃和市場調節的關係,應該有相應的政策規定。在衛生行政管理體制方面,重點應明確怎樣建立健全縣以下衛生行政管理體制和合理劃分各級衛生行政部門之間的職責與許可權的問題。對衛生監督執法的改革,要認真研究如何加強對醫療衛生單位的監督管理這一薄弱環節,做到管行業與管社會並重。

  二是在制定衛生改革的政策上應實行分類指導、區別對待。衛生事業內部既有福利成分,又有公益成分,還有市場調節的成分;既有公共產品,也有私人產品,還有介於二者之間的混合產品。其特殊性就決定了政策的多樣化。因此,在政府干預的程度和手段上應該有所區別。對福利部分或公共產品政府應採取綜合手段從嚴控制,對混合產品政府應該選擇性的干預,對純市場調節的私人產品則除法制、稅收干預外,不宜給予其他干預。

  三是應大力推動衛生行業思想的解放和觀念更新。衛生行業思想觀念的問題主要表現為:對衛生事業的內在規律和市場經濟條件下怎樣舉辦衛生事業的認識沒能做到與時俱進,在計劃控制與市場調節上容易走極端;思考問題時,喜歡就衛生而論衛生,大局意識不強,全局觀不夠;對衛生行業暴露出的一些問題不夠敏感,處理不夠堅決等。這些問題一定程度上制約著衛生改革的深化。解放思想,實事求是,更新觀念,應該作為衛生系統的一項長期任務,下大力氣逐步加以解決。

  2.努力探索,建立健全適應市場經濟發展的衛生服務體系

  城市醫療衛生服務體系有兩個層次:一是綜合性醫院、專科醫院改革,待衛生部試點後,按照全國統一要求與部署,結合四川實際,及時啟動該項改革。二是社區衛生服務體系建設,這是當前工作的主要著力點。為此,政府要高度重視,把該項工作作為城市醫療衛生體制改革的一項重大任務和為民辦實事的重要內容,協調有關部門,採取強有力措施來抓,形成“政府搭台,部門唱戲”的格局。要大力實施城市現有衛生資源的重組。對現有政府舉辦、部門舉辦和企事業單位舉辦的一級、二級醫院和診所進行調整,逐步轉變為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服務站。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由政府舉辦,社區衛生服務站可由政府舉辦,也可引入社會力量舉辦或聯辦。社區衛生服務機構要按照“六位一體”來進行功能定位和科室設置,履行好普通門診、預防保健、慢性病防治、康復、健康教育和計劃生育技術服務等職責。要建立健全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內部運行機制,逐步完善雙向轉診機制,切實解決把社區衛生服務機構辦成小醫院的問題。構建全新的社區衛生服務模式,主動服務,上門服務。建立轄區群眾健康檔案,提供針對性服務。

  在農村,重點抓好鄉鎮衛生院改革、建設與管理。目前,我省鄉鎮衛生院規劃工作已基本完成,改革的重心轉移到建立健全衛生院嶄新的內部運行機制。公開招聘院長,醫務人員實行聘任制,並建立按服務質量工作績效進行分配機制。按照“一無三配套”的標準,加快衛生院基礎設施與人才隊伍建設步伐,進一步提高其服務能力和服務水平,使之逐步具備醫療、預防、保健、康復、健康教育、計劃生育技術服務等六大功能。規範鄉鎮衛生院的服務標準、用藥目錄等,完善衛生院預防保健人員考核標準及管理辦法。加強村衛生室建設,逐步實現鄉村一體化管理。

  3.積極穩妥,逐步建立農村醫療保障制度

  一是進一步抓好農村新型合作醫療試點,逐步建立健全醫療保障體系。要總結現有試點經驗,逐步擴大試點面。爭取用一個不太長的時間,在全省農村構建起新型合作醫療制度的框架,為廣大農民提供與經濟相適應的醫療保障。二是逐步建立健全農村貧困家庭的醫療救助制度,以緩解農民群眾看病難和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的問題。

  4.轉變職能,努力做到依法行政

  長期以來,由於職能不清、責任不明,衛生行政部門存在“越位”與“缺位” 的問題。要按照國家的有關要求,將職能規範到“巨集觀調控、市場監管、社會管理、公共服務”四個方面上來,逐步實現由微觀管理巨集觀管理、由直接管理到間接管理、由行政管理到依法管理、由單位管理到行業管理的轉變。要大力加強對公共衛生和衛生執法監督的管理。當前,尤其要註意加強衛生執法監督這一薄弱環節,大力加強各級衛生執法監督機構與隊伍建設,努力完善縣以下農村衛生執法監督網路,突出抓好食品衛生、醫療市場及採供血等領域的執法,維護正常的市場秩序,保一方平安。

  5.堅持原則,確保正確的衛生改革方向

  為了使衛生改革始終沿著正確的方向穩步向前推進,不管是城市,還是農村,都必須堅持以下原則:

  一是以德為先。不論是中醫鼻祖的醫訓,還是西醫的希波克拉底誓言,無一例外的都是把醫德放在首位。古人雲: “無德不成醫。” 中醫葯王孫思邈也強調: “人命至重,有貴千金,一方濟之,德逾於此”,這裡講的是一方濟之,德逾於此,而不是一方濟之,錢來於此。希波克拉底誓言是“憑我的才能和判斷力,我將竭盡全力為患者謀利益,我將一生純潔而高尚的從事醫學事業。”醫療工作是救死扶傷的神聖事業,是不容金錢玷污的。醫務人員應以保護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為己任。要當醫務人員,就必須以德為先。國外醫院常選工商管理畢業的人當院長,目的也不是賺錢,而是精於管理。如果以謀求經濟利益為目的的話,那麼請問生命值多少錢,怎樣來核算價值?康復和致殘又怎麼計算價值?產品報廢了,可以重新製作,一個人死了,怎麼使他活過來?如果照搬經濟實體、企業的改革做法,這不僅會使醫療改革偏離正常的軌道,違背衛生事業自身發展的規律要求,而且,將可能導致醫療行業的墮落,阻礙醫療事業的改革與發展,其行為也必將受到全社會的譴責。

  二是以人為本醫療機構是為有疾苦與病痛者施行救治的地方,所以,不能把它當成經濟實體來辦,更不能簡單地套用企業的做法來進行改革。誠然,在醫療工作過程中經濟問題是無法迴避的,醫療機構的合理補償也是必要的,醫療機構也不能不搞核算、厲行節約、精打細算,不能不講經濟效益。但是,決不能單純去追求經濟效益。美國著名的製藥公司默克公司的創始人喬治·默克曾說,藥物是為人類健康而生產的,不是為了利潤。只要我們堅守這一信念,利潤必將隨之而來。我理解,這裡的利潤不單是指經濟效益,更重要的是社會效益。我們說醫療改革要堅持以人為本,就是要做到處處尊重病人,心中隨時裝著病人,真正做到急病人所急、想病人所想,一切為了病人。

  三是以服務質量為中心。醫療衛生工作是保障人民健康和生命安全的特殊職業。這就決定了必須以服務質量為中心,始終堅持“質量第一,質量至上”的原則。所以,任何醫療改革舉措都必須有利於改善服務態度,提高服務水平和質量,必須有利於提高醫療技術,增強醫療效果,同時,還要有利於控制醫療費用,用較少的費用,解決老百姓看病吃藥的問題。

參考文獻

  1. 朱敖榮.論中國創新型衛生事業的構想[J].中國農村衛生事業管理,2006(9)
  2. 謝明道.淺談衛生事業的發展與改革[J].中共四川省委省級機關黨校學報(新時代論壇),2005(1)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2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y桑.

評論(共0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衛生事業"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