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5,766个条目

衛生資源配置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什麼是衛生資源配置[1]

  衛生資源配置是指衛生資源在醫療衛生行業(或部門)內的分配和轉移(流動),醫療衛生資源的配置應根據就醫的方便程度、需求層次和數量、醫療衛生機構實際服務能力所能達到服務數量、質量、服務供應範圍和有效利用程度來確定。

我國衛生資源配置的現狀及對策[2]

我國衛生資源配置的現狀

  1.資源配置不合理

  在配置方法上,我國實行以供方為導向的資源配置方式,資源配置主要以床位和人力為主要依據。這種按床位、按人頭補經費的辦法,造成了一系列問題與矛盾。造成了資源配置不合理的惡性迴圈。哪裡醫院多、醫院規模大、人員多,資金就流向哪裡,刺激了衛生機構、人員、床位的擴張和膨脹,造成衛生資源過分集中在大城市、大醫院和大設備上。從專項資金來看,也由於缺乏科學的標準、必要的論證和嚴格的監控機制,資金分配的隨意性較大。有調查顯示,我國衛生資源總量的80左右配置在城市,且集中在大城市的大醫院中。先進的醫療儀器設備和技術,高級衛生技術人員集中在經濟發達的地區,尤其是城市大醫院中,部分城市某些高精尖的儀器設備配置的總體規模已經接近甚至超過一些發達國家的水平,部分地區還出現供大於求的局面。根據部分地區的研究結果提示,城市醫生和床位的實際擁有量比需要量多出1/4~1/5;部分大型診療設備的實際擁有量比需要量多出1/3~1/4。而農村衛生資源貧乏、質量不高的現象卻很普遍,醫療機構房屋破舊,設備簡陋,醫療人員技術水平低下。

  2.衛生資源配置頭重腳輕,脫離衛生服務需求

  由於缺乏科學政策的引導,長時期衛生資源數量增加和外延擴張,導致了目前結構失衡、佈局不合理的衛生服務體系,衛生資源分佈出現了“倒三角形”。一般而言,絕大多數的衛生服務(基本的醫療服務和預防保健服務)均應由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提供,而高技術性的專家服務僅占少數。因此,合理的衛生資源的配置應該成“正三角”形態。然而,目前衛生資源的配置卻是一種“倒三角”形態。一是大醫院的衛生資源遠遠大於基層醫療機構的資源量,社區衛生機構配置的資源量不但數量少,且質量不高,這將直接導致醫療服務的提供和利用與居民對醫療服務的實際需求不相配。二是影響了衛生服務的提供。預防保健、農村和基層醫療機構資金相對不足,由於生存的壓力,一些以社會性防治工作為主的單位,其服務方向出現了一定程度的偏離,預防保健機構出現重有償服務,輕無償服務的不良傾向。那些符合公眾利益的預防保健,具有更大社會效益的基本醫療服務和涉及80%人口的農村衛生工作,卻因籌資困難而發展緩慢,甚至難以為繼。這種重城市、輕農村,重醫療、輕預防的現象,既不能適應我國疾病模式的變化,又使部分保險人群過度利用醫療衛生服務,造成有限資源的浪費,加重了國家企業和個人的經濟負擔。

  3.衛生資源利用效率下降

  衛生事業是政府實行一定福利政策的社會公益事業,政府巨集觀調控的本質是對衛生資源配置的調控,這也是保證資源合理配置的有效手段。我國衛生資源的配置要以公平性原則為前提。我國每位公民都具有同等的健康權力,都有權享受國家為他們提供的應得的衛生服務,政府應在立法上給予保障。美國經濟學家傑弗里·薩克斯教授在一次巨集觀經濟與健康的研討會上提出有3個問題對我國的衛生改革與發展非常重要:第一,政府對貧困人群的醫療覆蓋的作用。政府應該保證貧困人群對基本醫療服務,尤其是公共衛生服務的可及性,所有人都應該可以同等的獲得基本醫療服務。第二,政府在醫療保險中的作用,政府要考慮怎樣防止人們因為一些疾病和突發事件而變得貧困。第三,明確政府在公共衛生服務中的作用。已經有研究發現,2O世紀8O年代以來一段時間,我國衛生資源利用的效率下降了,衛生投入的健康受益不如以前高。強調政府在醫療衛生中的作用,主要是針對籌資問題,由於政府衛生籌資功能的下降,導致了公共衛生服務提供不足和醫療服務可及性的下降,加大了健康的不公平。

衛生資源配置的改革策略

  1.加強中央和省級政府對下一級衛生資源配置的巨集觀調控力度

  中央、省級政府應拓寬籌資渠道,多方籌集資金,會同國際資助、社會籌資渠道的資金,用於各省、各地區間衛生資源的再分配。

  2.進一步明確醫療機構的屬地化管理

  以地級市為一個基本單位,除中央、省級衛生行政部門直屬的具有指導、協調全國、全省衛生行政、業務管理工作職能的部分機構外,轄區域內的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由當地政府統一管理,統籌規劃,對以醫療服務為主的部屬、省屬醫療衛生機構,可結合實際,下放地方管理。同時,深化衛生體制改革與創新,使公立醫療機構真正成為自主管理、自我發展、自我約束法人實體,發揮主體作用。

  3.改革地(市)級政府的衛生投入方式

  地(市)級政府的衛生投入可分為兩大渠道:一是基本經費類,主要用於疾病預防機構、具有衛生管理行政職能的機構、農村衛生防治機構等以公益、福利、社會性防治和管理為主要工作職責的人員經費和基本預防保健業務經費;二是衛生事業發展專項經費類,主要用於政府舉辦的各類衛生機構的基本建設及大型設備的購置、維修,對農村衛生、預防保健、中醫葯等重點領域的專項投入等。專項經費調配權由地市級政府及有關部門承擔。

  4.對我國城鄉、地區衛生資源配置進行戰略性調整

  首先,要把衛生投入的重點放到農村和西部地區去,努力解決占總人口8O%的農村人口的基本衛生保健問題,各級政府要加大控制地方病、艾滋病和乙型肝炎等疾病的資金投入,讓廣大農民真正從中受益;其次,努力構建一個符合農村實際、形式多樣的農民醫療保障制度;再次,採取多種辦醫形式,實行更加開放,優惠的政策和措施,吸引國內外投資者加盟西部地區和農村醫療服務業的開發投資,以解決小城鄉、地區衛生資源配置結構不合理的問題,加快西部地區和農村衛生事業的發展,以提高衛生服務的可及性和公平性。

  5.加大對預防的投入,實現醫、防衛生資源配置結構合理化

  預防工作是保障人民健康、減少衛生資源消耗、低投入高產出的衛生服務。我們必須始終堅持預防為主的方針,加強疾病預防監督及投入婦幼保健等工作,努力實現我國醫、防衛生資源配置的協調發展。

  6.全國實施區域衛生規劃

  區域衛生規劃是加強政府巨集觀調控力度,實現衛生事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手段,區域衛生規劃的重點是衛生資源配置。今後政府主管部門應通過實施區域衛生規劃,動用法律行政和經濟的手段,逐步強化對衛生事業的巨集觀調控力度,實現政府職能由“辦衛生”向“管衛生”、由部門管理向行業管理、由經驗管理向法制管理的全面轉變。

  綜上所述,針對目前的衛生管理體制和衛生資源配置等方面存在的問題和弊端,理順各級政府對有關層次衛生資源配置和管理的關係與職責,加強上級政府對衛生資源配置的巨集觀調控力度,對衛生資源進行合理配置,對現有不合理的衛生資源構架進行科學的調整,構建結構合理、功能齊全的衛生服務體系,以發揮衛生資源的整體效益,實現衛生事業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 徐繼兵,陳青,唐榮才.採供血機構衛生資源配置面臨的問題及對策[J].中國輸血雜誌,2013(5)
  2. 朱明範,羅凝香,朱玉萍.我國衛生資源配置的現狀及改革策略[J].全科護理,2009(1)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11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y桑.

評論(共0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衛生資源配置"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