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47个条目

突發公共衛生事件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什麼是突發公共衛生事件[1]

  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是指突然發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會公眾健康嚴重損害的重大傳染病疫情、群體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職業中毒以及其他嚴重影響公眾健康的事件。包括:①爆發疫情、新發或不明原因疾病流行、人畜共患病動物間流行或爆發;②急性中毒(食物、化學、職業);③環境污染、放射事故;④自然災害;⑤生物恐怖、人口大規模流動、動亂、暴亂等突發社會事件導致的疾病爆發或流行;⑥疾病預防控制工作導致的群體反應、偶合事件。

  自2007年頒佈了管理全球衛生應急措施的《國際衛生條例》以來,世衛組織僅宣佈了七次公共衛生應急事件,前五次分別為2009年的甲型H1N1流感、2014年的脊髓灰質炎疫情、2014年西非的埃博拉疫情、2015-16年的“寨卡”疫情,2018年開始的剛果(金)埃博拉疫情(於2019年7月宣佈)、2020年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

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特征[2]

  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呈現以下幾類特征:

  (1)突發性

  突發性指事件是突然、緊迫、非預期發生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發生往往比較突然,一般只能做一些模糊的預測。對於一個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人們很難以最適合的方法進行準備。在事件發生之前,所需的技術手段、設備、物資和經費都不太可能有完全充分的準備。並且,日前已有的檢測手段還不能保證迅速查明所有類型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原因,從而可能使有些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難於及時有效地得到處置。

  (2)公共性

  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是一種公共事件,在事件發生區域內或影響範圍內的所有人,都有可能受到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威脅和損害。如果所發生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是傳染病暴發,或引起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原因或媒介具有一定普遍性(如食品、疫苗或藥物),還可能威脅其他地區甚至其他國家。因此,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旦發生,其影響絕不僅僅是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所在地,在很多種情況下,還很容易引起強烈的跨地區影響,由於廣泛採取公共衛生措施,又易引起社會的廣泛關註。

  (3)嚴重性

  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發生後,輕者可在短時間內造成人群的發病和死亡,使公共衛生和醫療體系面臨巨大的壓力,致使醫療力量相對短缺、搶救物資相對不足等,甚至衝擊醫療衛生體系本身、威脅醫務人員自身健康、破壞醫療基礎設施;重者可對經濟貿易金融等產生嚴重影響,甚至引起一定程度的經濟衰退以及對社會穩定和國家安全造成威脅。

  (4)緊迫性

  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事發突然、情況緊急、危害嚴重,如不能採取迅速的處置措施,事件的危害將進一步加劇,造成更大範圍的影響。所以,要求在儘可能短的時間內作出決策,採取具有針對性的措施,以將事件的危害控制在最低程度。許多原因不明或特別嚴重的突發事件發生時,由於事發突然,對所發生的事件認識不清、準備不足,使應對和處理工作更為艱難和迫切。因此,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發生後,全力以赴救治病人,迅速調查事件原因,及時採取針對性的處置措施,控制事件的進一步擴大,就成為十分緊迫的任務。調查處理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人員,必須爭分奪秒,迅速、全面地開展工作,以求在最短時問內控制事件。

  (5)複雜性

  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種類繁多,原因複雜。例如引起傳染病暴發的微生物就有細菌、病毒等8大類,引起中毒事件的物質僅理化類,全球已登記的化學物種類超4000萬種,對其毒性認識較深刻的僅數千種;同樣的毒物不同接觸途徑、劑量和個體差異,都會帶來表現形式的差異。有的事件直接造成人體或財物損害,有的只是潛在的威脅、但可能持續較長時間。有的事件本身還可能是範圍更大的突發事件的一部分。同類事件的表現形式千差萬別,處理也難用同樣的模式來框定,很難預測其蔓延範圍、發展速度趨勢和結局。

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預防[3]

  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遵循預防為主、常備不懈的方針。預防為主是我國衛生工作的基本方針,同時也是處理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遵循的有效而經濟的基本方針;常備不懈的方針,是人們長期與疾病進行鬥爭的經驗總結,也是處理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建立的長效機制

  制訂應對突發重大公共衛生事件的預案制訂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應按照“防治結合、以防為主,平戰結合、應急為主,條塊結合、以塊為主,群專結合、以專為主”的原則,針對可能出現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嚴重程度、危害程度、涉及範圍和社會反應程度,分別採取不同的控制措施和處置辦法。平時的預防主要是做好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監測和預警;戰時的處理,主要是做好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就地處理和控制蔓延。做好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科學監測,通過各種監測網路收集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相關信息,並運用科學的方法進行分析處理,及時掌握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動態,為預防與應急處理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提供科學依據。預警是根據監測網路提供的信息,運用科學預測的方法和技術,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發展趨勢進行推測和判斷 。它對整個社會提高預防與應急處理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能力,減少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造成的危害,最大限度的保護人民生命安全和社會經濟生活的正常運行具有重要意義。雖然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是突發的,但是,在發生前一般總有跡象顯現,只要我們不斷積累經驗,及時註意捕捉信息,並對此進行科學分析,就能夠作出及時、準確的科學預警報告。

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措施[1]

  (1)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工作應當遵循預防為主、常備不懈的方針,貫徹“統一領導、分級負責、反應及時、措施果斷、依靠科學、加強合作”的原則。

  (2)《應急條例》重申,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發生後,國務院設立全國突發事件應急處理指揮部,由國務院有關部門和軍隊有關部門組成,國務院主管領導人擔任總指揮,負責對全國突發事件應急事件的統一領導統一指揮。同時各省級政府也要成立突發事件應急處理指揮部。因而從法律上明確突發事件應急工作是政府的職能,而不僅是衛生行政部門的事,進一步強調了在政府的領導下,各相關部門在各自的職責範圍內做好突發事件應急處理的有關工作。政府的職能體現在突發事件應急工作的全過程。

  (3)加強衛生人力資源建設和儲備,建立突發應急反應體系。提高疾病預防控制人員的業務素質,打造一支適應新形勢下突發事件應急的衛生隊伍。

  (4)加強國際交流,充分利用國際先進的技術方法和手段,服務於我國的疾病防治工作。

  (5)開展對我國新發傳染病流行狀況的調查,建立有效的傳染病實驗室監測系統,及時快速地預警或發現新發傳染病爆發或流行的先兆。

  (6)加強疾病監測工作的管理,確保疫情報告網路暢通,在疫情或可疑病例出現時能夠及時上報,為防治和決策提供準確信息,便於及時採取措施。

  (7)開展群眾性宣傳教育工作,提高我國公眾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能力。

  (8)積極開展以除害滅病為中心的愛國衛生運動,促進各項衛生措施的落實。

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潛在影響[4]

  世衛組織不會輕易宣佈PHEIC的原因是可能會引起一些國家的過度恐慌,導致這些國家關閉相關旅游及貿易,影響疫情地區的生活及經濟。

  雖然世衛組織強調任何國家都不應關閉邊境或對旅行和貿易設置限制。但2014年世衛組織在西非宣佈埃博拉病毒疫情為PHEIC後,發現部分國家採取的航班取消和其它旅行限制使疫情國家受到孤立,經濟損失巨大,並妨礙了救助和應對工作。

  本次會議中委員會再次說明,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中限制人員及貨物流通對控制疫情通常沒有幫助,並且可能迫使其他途徑的轉移。同時,限制可能幹擾救助及技術支持,影響貿易,對事件所在國家經濟產生負面影響。

  但在特殊情況下(如衛生系統應對能力有限,或易患病人群疾病傳播嚴重時),限制人員流動可能短時間內對控制疫情有效,各國應在進行限制前權衡利弊。

  根據《國際衛生條例(2005)》,各國措施應具備科學依據、理性保證人類健康,不應過度恐慌,也不可放鬆警惕。應尊重旅行者,為接受隔離或檢查的人提供適宜的幫助。不可根據國籍區分行李及貨物的收費。如果存在拒絕國際旅行者、行李、貨物、交通工具、物品等入境或出境或延誤24小時以上的情況,應向世衛組織說明原因。如果有國家無理由違反國際條例,世衛組織將追究其責任。

  世衛組織委員會相信,各國團結協作,加強早期發現、隔離、治療、追蹤密切接觸者並減少人群聚集,可以阻斷病毒傳播。

參考文獻

  1. 1.0 1.1 第九章 疾病的預防策略和疾病監測.流行病學.暨南大學網路課程
  2. 馬光輝.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特性及處置[J].災害學,2008(4)
  3. 薑偉.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預防與處理[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1(1)
  4. 代天醫.《宣佈“國際突發衛生事件”,有哪些益處和潛在影響?》.果殼(微信號:Guokr42).2020-01-31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10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y桑,Tracy.

評論(共0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官方社群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