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47个条目

內部審計評價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什麼是內部審計評價[1]

  內部審計評價內部審計機構內部審計人員根據審計的結果,對被審計單位或審計對象所作出的綜合性評估與鑒定,並且藉以判定被審計單位的情況、存在問題和提出預防措施的一系列活動

內部審計評價的原則和步驟[2]

  內部審計評價是內部審計機構內部審計人員根據審計的結果,對被審計單位或審計對象所作出的綜合性評估與鑒定,並且藉以判定被審計單位的情況、存在問題和提出預防措施的一系列活動

  內部審計評價是內部審計機構和內部審計人員根據審計結果對被審計單位的經濟活動、財務狀況作出的具有說服力的結論。它不僅反映被審計單位和審計對象是否符合審計標準,即有無錯弊和經濟效益以及其程度;同時也能檢驗審計工作人員素質的高低和審計工作的質量;又是撰寫內部審計報告的依據。

  審計評價包括對每個審計要點的評價和對整個審計項目的綜合評價。在審計過程中,首先產生每個審計要點的評價意見。然後彙總產生分項目的評價意見。最後由分項目的評價意見彙總產生整個項目的評價意見。審計評價意見在這幾個層次進行逐級的綜合,但並不是簡單、機械地將各種評價意見全盤羅列,而是對原有的、前一層次的評價意見經過審核認定以後,分清主次,加以篩選,捨棄與審計結論沒有直接關係的部分,選擇形成審計結論所必需的內容,在此基礎上,形成整個項目的評價意見。

  審計評價是一項政策性強而又非常嚴肅、認真和細緻的工作,內部審計工作人員在進行評價時,必須堅持實事求是、嚴守標準、客觀公正的原則,使審計評價儘可能恰如其分,才能據以寫出符合客觀實際的審計報告。

內部審計評價的內容[2]

  內部審計評價的內容是由具體的審計項目和審計目標所決定的。從內部審計的整體考慮,評價的內容主要應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評價部門、單位的財務狀況及會計資料是否真實、正確、合法與合理。

  2.評價部門、單位的業務經營活動,以及與業務經營活動有聯繫的經營目標、方針、計劃、程式、決策等是否科學,是否得到貫徹執行及其實際效果。

  3.評價部門、單位的內部控制制度及其他管理制度和管理工作是否健全、有效,對經濟活動的效率性、經濟性和效益性的影響程度。

內部審計評價的技術方法[3]

  由於內部審計是對財政收支、財務收支經濟活動的真實性、合法性及效益性,進行監督和評價,目的是加強組織經濟管理,實現經濟的目標,所以,內部審計評價職能的履行,是實現組織經濟目標的根本要求,是為組織的經濟目標服務的,但內部審計評價職能的發揮和履行,要受到內部審計評價內容的複雜化、內部審計評價方式、方法、手段、被審計單位對內部審計評價信息的需求程度以及內部審計評價信息的客觀性、科學性、相關性等相關因素的影響,所以內部審計評價過程複雜,具體操作繁雜,它不是對被審計單位作出一種就事論事的簡單評價,而是要運用一定的技術方法,對被審計單位進行總體的分析、判斷和評價,反映組織在管理決策經營、效益等方面存在的問題,揭示其未來發展趨勢,以便更好地發揮內部審計評價的作用,創造組織價值

  (一)定量的方法

  1.總量分析與評價:就是從總體上對被審計單位或項目的財政收支財務收支、經濟活動的真實性、合法性及效益性,進行分析判斷、評價所採用的一種方法。通過檢查、核對有關帳戶金額、會計憑證的填制、會計帳簿的登記以及財務報表的編製與分析,分析判斷組織的會計處理是否遵守會計準則會計制度的有關規定,是否符合國家有關財經法規的規定,對被審計單位資產、負債利潤的構成比例及總額變化,對被審計單位成本費用開支範圍的合理性,資金使用效率,組織的盈利水平營運能力等相關方面,進行全面地分析、評價,從而對被審計單位或項目的財政收支、財務收支的真實性、合法性及效益性的情況作出一個總體上的分析、判斷,並形成審計報告意見,以滿足組織管理層的決策需要,充分發揮內部審計評價的功能作用。

  2.差量分析與評價:根據實際發生值與目標值(設定值)之間差異的變化情況,對被審計單位的財務收支、財政收支、經濟活動的真實、合法及效益,進行分析判斷,併發表審計意見的一種方法。通過被審計單位或項目實際提供的會計信息(資產負債成本收入費用、利潤等)同原來設置的目標值進行比較,兩者之間存在一個差異(正差異、負差異),通過對差量的分析判斷,可以反映被審計單位或項目財務收支的真實性、財務狀況變動情況、盈利水平和營運能力,以考核被審計單位或項目的財務收支活動、經濟活動是否達到經濟、效率和效果,從而為被審計單位或項目作出一個恰當的分析和判斷,以便組織加強經濟管理和實現經濟目標。

  3.比率分析與評價:把組織同一時期財務報表中若幹相互關聯的項目進行比較,計算出比率,通過比率變化,對被審計單位或項目的財務收支、財政收支、經濟活動的真實性、合法性及效益性,進行分析判斷、評價所採用的一種方法,以反映組織的財務狀況財務成果,揭示組織未來的發展趨勢。比率分析有三種方式:結構比率分析、效率比率分析、相關比率分析。其中,結構比率分析,是指組織某一經濟指標的構成項目占總體項目的比率,通過該比率的變化,反映組織財務狀況的變動趨勢及存在的問題。如:流動資產總資產的比率;流動負債占總負債的比率等等。效率比率分析,是指組織的某一經濟活動的投入與產出的比率,通過該比率的變化,分析組織某一經濟事項的盈利水平及經濟效益的高低。如:成本利潤率銷售利潤率等。相關比率分析,是指組織某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相關經濟事項的比率,通過該比率的變化,可以反映各項經濟活動之間相互關係,分析組織的財務狀況及未來發展前景,如:流動比率、速動比率等。

  4.趨勢分析與評價:是指組織選擇某兩期或者連續若幹期相同的經濟指標進行比較,計算百分比,通過百分比的變化,對被審計單位或項目的財務狀況變動情況以及經濟活動的效益性,進行分析、判斷、評價所採用的一種方法。指出其存在的問題,對組織的運營績效、盈利水平及未來的發展趨勢,作出一個客觀的公正的評價,以促進組織加強經濟管理,實現其經濟目標。如:比較財務報表法、比較財務比率法。

  5.相關分析與建立模型:相關分析,是指組織的一個變數同另一個變數的相互關係,可以是正相關的,也可以是負相關的。建立回歸模型,是指組織的一個變數變化引起另一個變數的變化或者一個變數變化引起若幹個變數的變化時,可以通過建立如y=a+bx(a為常數項,b為回歸繫數)的回歸模型方程,對變數之間的變化加以分析、判斷、評價,通過建立回歸模型,對組織變數之間的相關分析進行量化,通過回歸模型估計值與實際值進行比較,分析判斷有關數據的真實性及誤差率並對新的數據進行預測。內部審計人員通過利用相關分析和建立回歸模型,檢查、分析、判斷組織經濟活動中,有關變數之間的相關程度及數據的合理性、真實性,指出組織在生產經營管理決策、效益等方面存在的問題,以便組織更好地加強經營管理,提高經濟效益,實現經濟目標。

  (二)定性的方法

  1.經驗判斷法:是指內部審計人員,根據自己工作的經驗及相關的專業知識水平,對被審計單位的財政收支、財務收支、經濟活動的真實性、合法性、效益性,進行分析判斷所採用的一種方法。很顯然,由於這種方法受內部審計人員專業知識水平、工作經歷、主觀意識等多種因素的影響,所以內部審計評價的結論意見,往往帶有一定的片面性、主觀隨意性和不真實性,不能真實地反映被審計單位或項目的財政收支、財務收支、經濟活動的實際情況,所以在實際內部審計工作當中,很少採用這種方法。

  2.調查詢問法,是指內部審計人員對被審計單位的財政收支、財務收支情況及經濟活動的真實性、合法性及效益性,採取詢問有關財務負責人、當事人,調閱有關的賬簿資料,查看會議記錄及有關規章制度和文件,對被審計單位的財務收支狀況及經濟活動的真實性、合法性、效益性,進行分析、判斷、評價所採用的一種方法。同樣,這種評價方法也不能全面客觀地反映被審計單位財務收支、財政收支及經濟活動的真實性,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內部審計評價與相關技術方法的關係[3]

  (一)內部審計評價與財務(報表)分析的關係

  內部審計評價與財務報表分析具有內在的聯繫。財務報表分析包括:資產負債表分析損益表分析現金流量表分析等三個方面,通過對財務報表進行分析,可以反映組織的償債能力、營運能力、盈利水平並揭示未來組織的發展趨勢。內部審計評價的結論是否真實合理,直接影響著財務報表分析結果的有用性和客觀性,同樣,通過對財務報表分析所提供的有關財務指標變化情況的研究,將有助於內部審計人員,分析、判斷和掌握組織財務狀況變動情況,揭示未來發展趨勢,以便更好地完善內部審計評價工作。

  (二)內部審計評價與業績(績效)評價的關係

  內部審計評價與業績(績效)評價具有一定的關係。內部審計評價的內容,既有真實性、合法性,又有效益性,內部審計關於效益性的評價與管理部門業績(績效)評價有一定的關係,但不能代替組織管理部門的績效評價,兩者在評價的程式、標準、目標等方面存在著差異性。內部審計人員或機構可以為管理部門提供效益性方面的有關資料信息,滿足管理部門績效評價的相關需要,以幫助管理部門進行績效考評,確保管理部門績效評價結果的客觀性。

  (三)內部審計評價與全面(綜合)評價的關係

  內部審計評價與全面(綜合)評價具有內在的一致性。隨著內部審計範圍的擴大,內部審計內容也從單一財務審計領域,向內部控制審計質量審計績效審計經濟責任審計風險管理審計等多種領域轉變,內部審計的評價已經滲透到組織生產、經營、管理、決策、服務等諸多方面,提供的內部審計評價信息具有全面性,能滿足相關方面對信息的需求。管理部門通過分析內部審計評價的信息,指出組織在生產、經營、管理等方面存在的問題,提出改進的意見和建議,以促進加強經營管理,實現經濟目標。

參考文獻

  1. 朱守愚.審計基礎.中國商業出版社,1997
  2. 2.0 2.1 朱守愚.審計基礎.中國商業出版社,1997年06月第1版
  3. 3.0 3.1 徐公偉.內部審計評價的理論與技術:一個框架.審計.研究.2005年第6期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2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Zxe,鲈鱼,Tears~,Tiffany,Yixi,HEHE林.

評論(共0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內部審計評價"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官方社群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