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式養老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中國式養老(Chinese Pension)
目錄 |
中國式養老是指中國步入老齡化社會後,國家和個人面臨的種種養老問題。目前我國人口老齡化呈持續加劇之勢,到本世紀中葉,老年人口將從現在9個人中有一個發展到3個人中就有一個,且高齡化“空巢”化日益嚴重。
中國式養老的背景[1]
1999年中國進入國際公認的老齡化社會,60歲以上老年人口占全國總人口的10%,短短10年,中國老年人口就增加了5000萬,超過江西省的總人口。目前全國除青海、新疆、西藏外,均已進入老齡化社會。
隨著老齡化的持續加劇,老年群體中的高齡化、“空巢”化問題嚴重。隨著老齡化的持續加劇,老年群體中的高齡化、“空巢”化問題嚴重。據全國老齡辦測算,目前全國80歲以上老人正在超高速增長,約為老年人口增速的2倍,預計到2050年5個老年人中就有1個是80歲以上老人。
與此同時,“空巢”老人增多。中國老齡科學研究中心調查顯示,全國城市地區有近一半的老人沒有子女相伴,而農村“空巢”老人的比重也占到四成左右。如果考慮農村大量勞動力外出打工因素,農村“空巢”化更加嚴重。
此外,老齡化程度城鄉倒置情況也十分突出。目前,農村老齡化程度遠高於城市。農村老年人口占老年人口總數的七成以上,農村老齡化程度高於城鎮1.24個百分點,預計這種城鄉倒置的狀況將一直持續到2040年。
老了以後,“沒有足夠的金錢看病”、“養老保障制度不完善”、“生病或不能自理時,沒人照顧”,是國人最擔心的三大問題。
一是有些人沒有養老或醫療保險;二是有保險卻對其內容不瞭解;三是目前醫保還做不到完全保障,比如進口藥和有些醫療器材不報銷。而且各地政策有別,做得好的地方能報銷慢性病用藥,有的地方就得讓老人自己負擔,造成較大生活壓力。 養老保障制度
過去人退休後,知道自己每個月固定能拿多少退休金,心裡有底。但現在的養老保險計算特別複雜,分社會統籌和個人賬戶兩部分,自己退休後能拿多少錢,大家心裡沒底。相對於在職的人來說,退休人員這十幾年來的收入卻一直呈下降趨勢,對於已退休和沒退休的人來說,看到這種情況,都會有一定的擔心。
老了之後,難免有一天生病或不能自理,上哪兒找有人照顧又讓自己滿意的養老地點,成為不少人擔心的問題。目前國際上對養老有兩種理論:一是脫離理論,就是把老人放在養老院,剝奪他們對社會事務的參與權,這是一種消極的養老方法,老人會衰老得更快。第二是參與理論,讓老人待在家裡或社區,積极參与社會和家庭生活,對他們的健康更有利。
“人口紅利”這個詞通俗的解釋就是說因為一個國家的人口中適齡勞動力比較多,有助於經濟的增長。直觀的看來,充足的勞動力帶來低價格,勞動力低價格使得我國在勞動力密集產業中獲得比較優勢,我國也因此博得了製造業大國之名。老齡化社會又被稱為“人口負債”,它是“人口紅利”的消減,屆時適齡勞動力的減少將促進勞動力成本的上升,這對勞動者來說這並非壞事,一方面可以提高勞動者的收入水平,體現勞動力價值;另一方面,勞動力的減少使得充分就業也成為可能。
人口紅利造成的低勞動力成本是一把雙刃劍,一方面它產生了無往而不利的“中國製造”,另一方面,產業升級的標誌就是資本對勞動力的替代,而由於勞動力成本的低廉企業沒有動力更新設備,經濟增漲由此持續依賴於勞動力的擴大供給。
而且,低工資有著自我加強的能力,因為勞動力成本較低,企業用勞動力替代資本,那麼產品成本中勞動力成本所占比例擴大,勞動力價格的變動對產品價格的影響更加強烈,企業主則更加不願調整員工工資,面對加薪要求寧願選擇解雇老員工雇用新員工。中國“人口紅利”帶來的只是在經濟增長面具之下的為世界各國提供廉價勞動的實質,一國經濟增長的目的是人民福利的增加,GDP的增長而福利原地踏步甚至後退,這種增長無足誇耀。
西方經濟學家把“人口紅利”是分作兩個時期,第一紅利期和第二紅利期。第一個就是我們所熟悉的中國提法,或者是印度提法,也就是說人口的比例是兩頭輕,中間重,適齡勞動人口眾多。一般認為第一紅利期會經歷六十年左右,它不僅是退休人數少。同時出生人口也少,所以整個社會的負擔都不重,勞動力充足,並且負擔很輕。
而第二人口紅利期恰恰是隨著老齡化社會一起到來的。隨著大批勞動者開始進入退休年齡,人口會呈現出兩個特點,第一是可能人們的退休時間會推後,工作年限會提高,第二是進入老齡生活的人也更多,這樣的人口結構對增加資產會是一個強有力的刺激。因為退休者的養老金將發揮作用,除開政府或家庭為他們的養老提供保障,他們的個人積蓄也將進入投資和消費領域。不管是這些年老者的個人投資放在哪裡,都會對經濟增長有所貢獻。第二次紅利期,一般被看作是把第一次紅利期的紅利擴大,它是人口紅利穩定的持續發展。世界各國經驗是,第二人口紅利期對經濟的貢獻比第一人口紅利期更大也更穩定。
毫無疑問,老齡化並不等於衰退,甚至在統計學意義上而言,老齡化是經濟發達國家的“專利”。問題是,中國的老齡化社會屬於典型的“未富先老”,與對“第二個人口紅利期”的暢想比起來,蕭條的老齡化也許更接近我們真正的現實。
發達國家在進入老齡化社會時,人均國民生產總值基本上在5000美元至1萬美元,目前平均達到2萬美元左右,08年,中國人均GDP也突破了3000美元,似乎差距不是很大。但真正的差距在於,中國的工資總量只占GDP的13%左右,約為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接受超低工資收入的勞動者在老齡化到來的時候,個人養老能力可想而知。
中國經濟發展嚴重依賴於勞動者低工資,低保障的成本優勢,中國這一輪的人口紅利主要來自於是70年代人口高峰期出生的農民工,他們大多只受過初中教育,大多從事體力勞動而不是技術勞動,經驗的增長對這種勞動的益處趕不上體力衰敗的壞處,他們在體力勞動崗位上難以延遲退休,中國針對這一社會群體的社會保障也嚴重缺失,因此他們退休之後不會有多少的積蓄和穩定的養老金收入。
儘管今天的人們有總量數額巨大的個人存款,但是教育,住房,醫療正在源源不斷的從中吸取,而且由於缺乏保障,剩下的根本不敢用於投資和消費。因此,最現實的結果是,人口紅利期結束後,人們沒有多餘的錢用來投資,拉動第二次人口紅利。
中國式養老問題[2]
(一)家庭養老功能弱化,空巢家庭日益增多
在我國,大部分老年人會選擇居家養老的方式。隨著人均壽命的延長,高齡老人越來越多,對養老的需求也不斷增大。
一方面,家庭養老是我國傳統的老年人贍養模式,是以“孝文化”為倫理基礎,多數是三代或四代同堂共同居住生活,多子女共同贍養老年人。但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勞動力呈現流動性,子女外出求學、打工、就業的機會增多,無法做到“父母在不遠游”。
另一方面,計劃生育政策實施以來,家庭結構發生了變化,形成越來越多的“421”家庭,當子女成家的時候,父母已經退休,一對年輕夫婦不僅要工作,要照顧自己的孩子,還要照顧雙方的四位老人。子女對贍養父母老人已是有心無力。醫學的進步,大大延長了老人的供養年限,使用於養老的各項支出增大。尤其是那些生病需要長期護理的老人,更加重了年輕一代的生活壓力。一些收入微薄的家庭無力承擔老人重病治療的費用,生活就陷入了困境,家庭關係容易陷入危機。
(二)子女對養老觀念的改變
傳統的養老觀念在現代文明的衝擊下,越來越被人們淡化。
一是只顧經營自己的“安樂窩”享受生活。有很大一部分子女追求個人價值、個人利益的最大化,不再把照顧父母當做自己的首要責任,甚至出現了拒絕贍養父母的現象。
二是“娶了媳婦忘了娘”。有的忽視了對老年人的精神贍養,給點生活費就不聞不問,平時很少打電話問候,節假日也做不到“常回家看看”,使老年人長期精神孤獨。
三是“久病床前無孝子”。有的老年人長期處於生活不能自理或半自理狀態,子女要忙工作又要教育孩子還要看護老年人,時間長了難免顧此失彼,經濟上的負擔也難以承受。
(三)老年人的貧困問題
目前,老年人獲取養老金的途徑主要有兒女贍養費、退休金、養老保險等。城市老年人退休以後,退休金和養老金增加緩慢,其社會地位和家庭地位隨之下降,生活水平明顯降低。農村老年人在喪失勞動能力後,貧困狀況更加嚴重,“沒人養”的問題日益突出。隨著經濟的發展和改革的深入,醫療費加大、住房漲價、物價上升等一系列社會問題,使老年人的生活更加困難。“養老”與“看病”的問題一直困擾著老年人。一些老年人只能維持低水平的日常生活開支,有病不敢求醫,有的甚至因病返貧,生活沒有基本保障。
(四)社會養老制度體系不健全
從世界情況看,各類公共養老計劃大概覆蓋了三分之一的勞動力人口。相比之下,我國還不到15%。用於養老的社會福利、救濟、低保投入明顯不足。我國養老保險不健全,面臨著覆蓋面窄、歷史包袱重等困境,還沒有建立完全的養老保險制度。公務員有較高的退休金,個人不用負擔,全額由財政支付。而事業單位人員養老問題至今還沒有一個政策或者有關法律出台。下崗工人的退休工資是在財政保障下維持低水平的運行。養老保險政策還有相當一部分農民群體沒有覆蓋到,部分城鎮居民也沒有。農民工的養老金還無法實現全國統籌。所以說,我國社會保障制度的建設是滯後的。
(五)社會機構養老難以滿足老年人多樣化需求
隨著老年人養老問題的日趨嚴重,越來越多的老年人希望到社會福利機構養老。老年人多樣化需求包括養老、照料需求、精神、心理需求、看病需求、社會參與需求、學習需求等。但是我國的養老院、福利院卻遠遠不能滿足需求。
- 數量少。
- 區域、城鄉之間發展不平衡
- 從業人員十分匱乏,//持證上崗制度尚未建立。
目前國內的養老服務從業者多是“4050”人員、下崗職工或進城務工者,缺乏專業服務技能,素質參差不齊。這也是導致“虐老”事件時有發生的主要原因之一。
中國式養老的解決方案[2]
(一)加強政府的主導作用,積極構建綜合性的養老服務體系
一是積極構建政府主導、部門協調、社會參與、公眾互助、以居家養老為基礎、社區服務為依托、機構養老為支撐的社會養老服務體系。
二是優先發展社會養老服務。黨的十七屆五中全會在“十二五”規劃建議中明確提出要優先發展社會養老服務。
三是開放社會養老服務市場,引導和支持社會力量興辦各類養老服務機構。對新建、擴建的民辦養老服務機構,可在土地供應、資金投入、稅費減免、財政補助、社會融資等方面享受優惠政策。
四是建立起失能、半失能及貧困老人服務補貼、護理補貼、政府購買服務等制度體系,促進非營利性民辦養老服務機構的發展。
(二)加快建立覆蓋不同人群的社會保障制度
一是由政府主導進一步完善城鎮居民養老保險和新型農村養老保險,廣泛覆蓋低收入群體,做到保基本、廣覆蓋、有彈性、可持續。
二是進一步完善城鎮居民醫保、新農合、城鄉醫療救助等重大保障制度,逐步提高基本醫療保障標準。
三是重視解決關閉破產國有企業退休人員參加醫保、老工傷待遇、集體企業退休人員參加養老保險等一批歷史遺留問題。四是逐步增加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等。
(三)居家養老是我國目前比較理想而又現實的養老模式
隨著“銀髮浪潮”的迅速到來,空巢家庭的比例逐年增加,存在著大量的獨居戶,子女對贍養父母是心有餘而力不足,大多數老年人把進養老院養老看作是無奈之舉。我國由於生產力尚不發達,單靠政府的力量發展社會福利事業也是不現實的。在這種情況下,介於社會機構養老和家庭養老之間的新模式——居家養老應運而生。居家養老,是指以家庭為核心、以社區為依托、以專業化服務為載體、居家老年人提供多樣化服務的社會化養老服務形式。其主要形式有兩種,
一是由經過專門培訓的服務人員上門為老年人特別是行動不便的老年人提供服務,
二是社區建立的老年日間照料服務中心可以為社區老年人提供日托服務。居家養老不同於傳統的家庭養老,強調的是“住在家裡”。這種養老模式,取家庭養老和社會養老之所長,生活在自己家裡和熟悉的社區,生活照料大部分從社區服務獲得,又不缺少家庭溫暖,可以說是一種比較理想而又現實的養老模式。
(四)加強社區養老設施建設,逐步提升社區養老服務功能
社區建設是當前解決養老問題的一個重要環節。政府要加大投入,重點加強社區養老設施建設,包括“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社”、“老年人日間服務中心”、“社區老年人助餐服務點”等。在已經形成的居民區,要通過整合、置換或轉變用途等方式,將閑置的醫院、企業、農村集體閑置房屋以及各類公辦培訓中心、活動中心、療養院、小旅館、小招待所等設施資源改造用於養老服務。社區要逐步提升養老服務功能,建立起集生活照料、衛生清潔、送餐服務、文娛活動、日間托老、醫療護理、心理疏導、康復保健、信息支援、緊急援助於一體的居家養老服務中心,全方位為老人提供服務,以滿足老年人的特殊需求問題。
(五)加強養老專業隊伍建設,提高養老服務水平
一是有計劃地在高等院校增設養老病相關專業和課程,加快培養老年醫學、護理、營養和心理等方面的專業人才。養老服務不只是照顧老年人的飲食起居,還要求能進行一般的急救和康復治療。
二是在高等院校和中等職業學校有針對性地培養養老服務專業護士,讓更多有專業護理能力的護士進入養老服務行業。
三是將養老護理員設定為專門職業,實行執業資格考試認證制度。從事養老護理服務工作的人員都必須經過專業化培訓,通過考試,取得資格才能上崗,逐步實現持證上崗,以推動養老服務行業的專業化、規範化管理。
四是開闢公益性崗位,安置“4050”人員、“零就業家庭”成員等就業困難人員,經過一段時間的崗前培訓後,為生活不能自理或自理能力較弱的孤寡老人提供服務,為長期生病卧床且無子女在身邊的空巢老人提供照料服務。
五是積極培育和壯大養老服務志願者隊伍等,在全社會弘揚尊老敬老新風尚。
- ↑ 我國老齡速度遠超預期.新華網.2009
- ↑ 2.0 2.1 陸雪琪.中國式養老--對我過養老問題的初步探討[D].和田師範專科學校學報.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