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5,859个条目

421家庭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重定向自421)

目錄

什麼是421家庭

  421家庭是指家庭中包括夫妻雙方父母四位老人、夫妻二人、未成家的孩子一人。此種家庭上有老下有小,“421”家庭大多是夫妻雙方都為獨生子女,負擔很重。如果不進行長遠的理財規劃,很可能會使家庭陷入“金融危機”。

421家庭存在問題[1]

  (一)空巢家庭出現。

  家庭養老受到衝擊千百年來,家庭養老一直是中國最普遍、最主要的養老方式,“養兒防老、積穀防饑”是沿襲多年的至理名言。然而,獨生子女政策造就的“421”式的家庭結構,註定了這種方式難以為繼。根據民政部的數據,目前我國城鄉空巢家庭超過50%,部分大中城市達到70%,農村也已達到37%,而且,空巢化還在持續。

  (二)服務設施不足。

  “機構養老”難當重任按中國的傳統,對老人的照料義務,更多是由家庭承擔,但“421家庭”時代的到來,使我國傳統的靠血親養老護老的功能逐步弱化,不得不藉助於社會養老機構。然而由於我國社會養老起步較晚,目前還難以擔當重任。一是養老機構床位總量不足,難以滿足需要照顧的老年人需求。二是護理人員緊缺嚴重製約著養老機構的發展和服務水平。

  (三)“未富先老”。

  社會缺乏充分準備人口老齡化是人類文明不斷提升和從註重人口數量到註重質量的體現,是人類社會發展的歷史必然。雖然很多發達國家在上世紀50年代就進入了老齡化社會,但他們當時的人均GDP為4000美元左右,是富裕的社會和成熟的福利國家,不僅國富而且民富,有足夠的能力應對老齡化社會。比如,他們建立了福利國家制度,並開始推行從出生補貼到喪葬費的一攬子福利計劃,在這種國家保障的模式下,政府承擔了公民各種社會保障(醫療、教育、養老、救濟、失業)的資金來源與待遇支付職能。而我國在1999年進入人口老齡化社會時,人均GDP才過1000美元,不足發達國家的20%,可以說是未富先老。在應對人口老齡化問題上,我們沒有做好充分準備,沒有能力提供大量的財力、人力、物力及醫療和健康資源做後盾。

  (四)社會養老保障體系不健全。

  從國際經驗看,在人口老化高峰的至少前20年至30年,必須建立適當的社會養老保障制度,併進行足夠的基金儲備,以應付人口老化的高峰給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帶來的壓力。據測算,目前我國距人口老齡化高峰恰好有20年至30年時間。然而,到目前為止我們沒有建立起完善的社會養老保障體系,還存在著保障制度不健全、城鄉發展不平衡、覆蓋範圍窄、保障水平低等諸多問題。尤其是養老金制度存在著嚴重缺陷,不僅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與機關事業單位退休養老制度“雙軌制”並行;更嚴重的是,目前還有許多人仍被排斥在正式的基本養老制度之外。而且在“現收現支”的養老體制下,社保基金虧空嚴重。隨著老齡人口的不斷增多,社保缺口還會越來越大

421家庭的對策[1]

 (一)明確政府的角色定位:政社分開

  社區養老服務是公共服務體系的一個重要組成方面,是我國社會養老保障體系的必要補充,也是解決我國養老問題的重大戰略選擇。政府作為社會福利的推動者、監管者,在社區養老的建設問題上,其功能和角色應做出調整和改變,由直接提供服務,轉變為直接管理提供服務的組織。。政府下放的權力主要包括以下兩方面:

  • 資金權的下放。政府要把社區養老服務所劃撥的資金直接交給社區自己管理,政府只對資金的使用情況進行監督。
  • 管理權的下放。社區要積極協調社區中各個主體之間的關係,負責管理社區養老服務的總體事務,自主開展各種活動,調動社區中財力、物力、人力發展社區養老服務,而非單純地完成政府指派的任務。

  (二)積極推進社區養老服務體系建設

  隨著“421家庭”格局的逐漸形成,家庭贍養功能日趨弱化,家庭養老越來越依托社區服務,逐漸向社區養老模式過渡。但目前我國社區養老服務體系還很不健全,需要加大對社區養老服務體系建設的投入,以適應家庭結構的變化對社區養老服務的需求。

  (1)加強社區養老服務的硬體建設。

  通過加大對社區養老服務設施建設的投入,逐步完善社區各種養老服務設施,如建立老年公寓、托老所、日間照料中心、社區醫療衛生服務站、老年活動中心、露天健身中心等,以滿足老人醫療、保健、娛樂、交流、生活照料等各方面的需求。

  (2)完善社區養老服務的軟體建設。

  (1)根據服務對象提供不同的生活照料服務。作為社會特殊群體的老年人在年齡、身體狀況、文化水平等方面存在很多差異,其對社區服務的需求也就有所不同。未來社區老年照料服務應針對不同的服務對象,開展不同的服務內容。

  (2)完善社區醫療衛生服務。在老年醫療方面,大力普及衛生保健站,使老人在社區內就近接受醫療服務。如,舉辦“家庭病床”和“社區病床”,一方面方便老人就診,另一方面降低醫療費用

  (3)滿足精神方面的需求。目前“空巢化”現象日益普遍,老人們更渴望豐富的文化娛樂活動,使精神生活得到充實。因此,可根據實際情況,建立形式多樣的老年文化娛樂中心,增加他們的樂趣,使他們的晚年生活幸福快樂,而不會感覺被社會拋棄。

  (三)改變傳統的養老觀念。

  由於傳統養老觀念根深蒂固,很多人對社區的養老服務認識不夠,沒有意識到自己與社區關係的密切性和社區養老服務對滿足自身需求的重要性,因此,加強瞭解和認識、轉變傳統的養老觀念對發展社區養老至關重要。

  (1)向居家老人進行宣傳教育,逐步改變老年人傳統的生活觀念和消極的消費理念,增進老年人對社區養老服務的認同感和信任感,消除顧慮和偏見,樂於接受社區養老服務。

  (2)加大宣傳力度,讓社會大眾意識到社區養老的重要性,社區養老服務的發展不僅僅服務於現在的老年人群,更是為每個公民的將來所做的必要打算。通過大力宣傳,將社區養老的觀念深入人心,才能在實踐中發揮出整個社會的力量。

  (3)當然,觀念的改變,還涉及政府諸多部門:土地、規劃、安全、衛生等等,不光是民政一個部門的事。要通過宣傳培訓,提高社區養老服務的重要性和迫切性的認識,從而提高各政府部門的服務意識

  (四)促進社會力量參與社區養老服務

  社區養老服務本身是具有公益性和福利性的一種為老服務,但如果僅依靠政府,不但不能照顧到每個人的不同需求,而且由於政府投資不足、政府失靈等問題的存在,會導致服務的質量不高,效率也很低。因此,我們必須大力推進不同主體參與到社區養老服務中,使其從中發揮不同的作用。

  (1)加大對社會組織的培育力度。降低門檻、簡化程式,設立扶持社會組織發展專項資金,扶植一批公益慈善、居家養老、福利服務、醫療衛生、科教文體等社會組織。

  (2)引導和鼓勵社會組織參與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為老人提供包括醫療、護理、生活照料、情緒疏導乃至社會交往等長期、連續、差異化的看顧服務,使老年人過一種自尊、自主、高質量的晚年生活。而這些差異化細分服務如果由政府直接提供,不但條件不允許,從操作上來說也不現實。

  (3)大力開展社會組織進社區活動。以社區為單位,成立老年文體協會,發展各種興趣小組,如書法興趣小組、垂釣興趣小組等等,培養老年人生活興趣。同時調動高等學校、民辦學校、社區以及文化藝術體育團體等各方面積極性,充分利用現有辦學資源,舉辦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文化娛樂活動,通過組織各種活動,鼓勵老年人走出來,豐富老年生活。

參考文獻

  1. 1.0 1.1 秦叢叢.社區養老——破解 “421 家庭” 養老難題的必然選擇[D].中共濟南市委黨校學報.2012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2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刘维燎.

評論(共0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421家庭"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