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17个条目

馬克思的國際價值理論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馬克思的國際價值理論(Marx's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Value)

目錄

馬克思國際價值理論的概述

  馬克思的國際價值理論是馬克思國際貿易理論體系中的一個重要問題,也是馬克思勞動價值學說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這一學說對許多發展中國家的國際貿易具有重要的指導作用。馬克思繼承了古典經濟學的科學成分,建立了科學的勞動價值論,從而為國際貿易理論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另外,馬克思的國際價值理論與西方國際貿易理論在理論上具有更多的互補性而非歧義性。

馬克思國際價值理論的主要內容

  1.國際價值的形成

  馬克思認為,商品價值是商品交換的依據。在一國範圍內,商品的價值是由國內生產該商品所耗費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的。各個商品生產者相互之間交換勞動產品,必須以各自商品的價值量為依據。而衡量商品價值量的內在尺度是勞動時間,外在尺度是本國貨幣。由於各個國家商品生產的條件各異、勞動強度勞動生產率有別,不同國家生產商品的價值也各不相同。在這種情況下,各個國家內部生產的商品價值,僅僅表現為國別價值。顯然,國別價值是各個國家內部商品交換的依據。一旦商品越出國境,進入世界市場,情況也發生相應的變化。馬克思說:“在世界貿易中,商品普遍地展開自己的價值”。但在這裡,商品作為價值進行交換的依據已經不同。在世界市場上,交換在國與國之間進行,這時交換的依據就不再為國別價值,即不再取決於各個國家內部生產商品所耗費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而是國際價值了。衡量國際價值的內在尺度為世界勞動的平均單位,外在尺度為世界貨幣。可以說,國際價值是由世界勞動的平均單位決定的。而世界勞動的平均單位,實際上也就是指在一般條件下,國際上生產某種商品所需要的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在這裡,儘管商品的國際價值與國別價值一樣,其價值實體都是無差別的一般人類勞動的凝結物,但它所代表的已不再是個別國家的抽象勞動,而是作為世界市場上參加貿易的一切國家的共同勞動所含的抽象勞動,具有普遍的國際意義。“因為對外貿易才把它裡面所包含的勞動,當作社會的勞動來發展;這種勞動.將表現在無限系列的不同諸使用價值上。”隨著商品越出國境,進入世界市場,一國商品的國別價值也就轉化為國際價值。這種轉化,是通過競爭和價值規律的作用而實現的。

  2.國際價值的基礎

  社會分工是商品交換的前提,是商品經濟的基礎。當社會分工進一步發展為國際分工,商品價值也由一國範圍擴展到世界範圍,形成國際價值。國際分工是國際交換的基礎,也是國際價值的基礎。馬克思早在《資本論》和其他著作中就說過:到了機器大工業時期,“一種和機器生產中心新的相適應的國際分工產生了,它使地球的一部分成為主要從事農業的生產地區,以服務於另一部分從事工業的生產地區”。“這些工業所加工的,已經不是本地的原料,而是來自機器遙遠的地區的原料;它們的產品,不僅供本國消費,而且同時供世界各地消費。舊的、靠本國產品來滿足的需要,被新的要靠遙遠的國家和地帶的產品來滿足所代替了。”馬克思和恩格斯明確指出:資產階級“挖掉了工業腳下的民族基礎”,建立起“以國際分工為基礎的商品生產”。 “由於機器和蒸汽的應用,分工的規模已使脫離了本國基地的大工業完全依賴於世界市場、國際交換、和國際分工。”馬克思揭露了國際分工給原料出口國帶來的災難性後果:“這種貿易在主要出口原料的國家裡卻加深了群眾的的貧困”。馬克思和恩格斯還論述了國際分工對不同國家所帶來的影響:“正像它使鄉村從屬於城市一樣,它使未開化和半開化的國家從屬於文明的國家,使農民的民族從屬於資產階級的民族,使東方從屬於西方。”但是,從歷史上看,國際分工還是有其進步意義的,它“把世界各國人民互相聯繫起來,把所有地方性的小市場聯合成為一個世界市場,到處為文明和進步準備好地盤,使各文明國家裡發生的一切必然影響到其餘各國”。

  3.影響國際價值的要素

  首先,勞動強度是影響際價值的重要因素。馬克思指出:“國家不同,勞動的中等強度也就不同;有的國家高些,有的國家低些。於是各國的平均數形成一個階梯,它的計量單位是世界勞動的平均單位。因此,強度較大的國民勞動比強度較小的國民勞動,會在同一時問內生產出更多的價值,而這又表現為更多的貨幣”。

  其次,勞動生產率對國際價值也具有重要影響。勞動生產率是由多種因素決定的,其中包括:工人的熟練程度、科學的發展水平和它在工藝上應用的程度、生產過程的社會結合、生產資料的規模和效能、自然條件,等等。馬克思分析了勞動生產率與商品價值量的關係:“商品的價值量與體現在商品中的勞動的量成正比,與這一勞動的生產力成反比”。這說明勞動生產率的提高既可以增加商品的總量,又可以降低單個商品的個別價值。國際價值是在國別價值的基礎上,在世界流通領域經過交換,“在生產者背後由社會過程決定的”。勞動生產率不同,同一種商品的國別價值和國際價值必然存在著差別。由於各國的資本有機構成和勞動生產率不同,在同一勞動時間內所生產的同種商品的數量就不同,從而表現為不同的國際價值量。

  馬克思說:“價值規律在國際上的應用,還會由於下述情況而發生更大的變化:只要生產效率較高的國家沒有因為競爭而被迫把它們的商品的出售價格降低到和商品的價值相等的程度,生產效率較高的國民勞動在世界市場上也被算作強度較大的勞動”。馬克思還作如下比喻:這好比一個工廠主採用了一種尚未普遍採用的新發明,他賣得比他的競爭者便宜,但仍然高於他的商品的個別價值出售,就是說,他把他所使用的勞動的特別高的生產力作為剩餘勞動來實現。因此,他實現了一個超額利潤。馬克思還進一步闡述了勞動生產率與資本主義發展程度的關係:“一個國家的資本主義生產越發達,那裡的國民勞動的強度和生產率,就越超過國際水平。因此,不同國家在同一勞動時間內所生產的同種商品的不同量,有不同的國際價值,從而表現為不同的價格,即表現為按各自的國際價值而不同的貨幣額。所以,貨幣的相對價值在資本主義生產方式較發達的國家裡,比在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不太發達的國家要小”。

  4、國際價值的轉型

  馬克思在勞動價值論的研究中,只初步研究了國際價值問題,沒能進一步深入研究世界市場上國際價值的轉型———國際生 產價格問題,但是,馬克思關於一國範圍內的價值轉型理論為我們提供了分析國際價值轉型問題的思路。恩格斯早就明確指出:“生產價格適用於國際貿易”。

  馬克思在《資本論》第三捲中指出,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建立以前,在國內商品交換中,商品是按照價值進行交換的,價值一直是價格運動的中心。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建立後,隨著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和競爭的加劇,剩餘價值轉化為利潤,利潤轉化為平均利潤,相應地,商品的價值(c+v+m)也就轉化為生產價格(K+P)。此後,商品的市場價格就不再直接圍繞價值上下波動,而是圍繞轉型價值——生產價格上下波動。馬克思認為:商品按照它們的價值或接近它們的價值進行的交換,比那種按照它們的生產價格進行的交換,所要求的發展階段要低得多。而按照它們的生產價格進行的交換,則需要資本主義的發展達到一定的高度。也就是說,只有在資本主義發展到一定程度時,價值規律才會改變其發生作用的形式,商品才會按它們的生產價格進行交換。生產價格形成後,儘管各個生產部門的資本家所獲得的平均利潤可能高於或者低於本部門工人創造的剩餘價值,但是,從全社會來看,剩餘價值總量同平均利潤總額還是相等的,商品的價值總額也是同生產價格總和相等的。因而從全社會來看,商品按生產價格出售,實際上就是按價值出售。

  隨著對外貿易和世界市場的進一步發展,利潤率的平均化不再局限於國內。在國際市場上,等量資本要求獲得等量利潤的規律依然要發揮作用,因為資本“意識到自己是一種社會權力;每個資本家都按照他在社會總資本占有的份額而分享這種權力”。在馬克思看來,激烈競爭引發的生產要素在國際間的自由流動,最終將導致世界市場的利潤率趨於平均化,從而商品的國際價值也就轉化為國際生產價格。儘管這需要一個相當長的發展過程,由於受國家利益的影響,各國難免都會推行保護主義政策,導致競爭規律在國際市場上難以充分展開。在這種不完全競爭的國際市場上,生產要素不能象國內市場上那樣自由流動,但從長遠的發展趨勢看,國際價值轉化為國際生產價格是勢所必然。國際價值的實現。世界市場的產生和發展是國際價值實現的重要前提。世界市場的產生是生產力及其交換關係發展的客觀需要,它的發展是與資本相聯繫的,是資本本身不斷擴張的必然結果。正如馬克思所說的:“資本一方面具有創造越來越多的剩餘勞動的趨勢,同樣,它也具有創造越來越多的交換地點的補充趨勢;在這裡,從絕對剩餘價值或絕對剩餘價值勞動的角度來看,也就是造成越來越多的剩餘勞動作為自身的補充;從本質上來說,就是推廣以資本為基礎的生產或與資本相適應的生產方式。創造世界市場的趨勢已經直接包含在資本的概念本身中”。而世界市場的拓展,反過來又會有效地促進國別價值向國際價值的轉化,促進國際價值的實現。正如馬克思所說的:“只有對外貿易,只有市場發展為世界市場,才使貨幣發展為世界貨幣,抽象勞動發展為社會勞動。抽象財富、價值、貨幣、從而抽象勞動的發展程度怎樣,要看具體勞動發展為包括世界市場的各種不同勞動方式的總體的程度怎樣”。但是,馬克思也認為,世界市場的充分發展必然使資本主義的一切矛盾相應地展開,危機則是這一切矛盾綜合作用的結果。

  那麼,世界市場上,商品的國際價值如何實現?在馬克思看來,在國內市場上,生產商品的私人勞動只有轉化為社會勞動,交換才能成功,商品的價值才能實現。在世界市場上,商品的國別價值只相當於個別價值,而商品的國際價值就是它的現實價值。由國別價值到國際價值的轉化,同樣是通過競爭和價值規律的作用而實現的。

  馬克思還論述了富國和窮國之間的商品交換問題,他說:“一個國家的三個工作日也可能同另一個國家的一個工作日交換。價值規律在這裡有了重大的變化,或者說,不同國家的工作日相互間的比例,可能象一個國家內熟練的複雜的勞動同不熟練的、簡單的勞動的比例一樣。在這種情況下,比較富有的國家剝削比較貧窮的國家”。馬克思還進一步指出:比較發達的國家“投在對外貿易上的資本能提供較高的利潤率,首先因為這裡是和生產條件較為不利的其他國家所生產的商品進行競爭,所以,比較發達的國家高於商品的價值出售自己的商品,雖然比它的競爭國賣得便宜。只要比較發達的國家的勞動在這裡作為比重較高的來實現,利潤率就會提高”。

國際價值論在馬克思國際經濟理論中的地位

  馬克思關於資本主義內部經濟關係的理論是建立在勞動價值論基礎上的。離開勞動價值論,就不能科學地說明價值規律及其運動,不能科學地說明資本主義社會一切經濟關係的本質聯繫。同樣,馬克思的國際經濟理論,也應建立在國際價值論的基礎上。從馬克思的“六冊計劃”可以看出,馬克思的國際經濟理論的主要內容,是國際貿易理論和世界市場理論。國際貿易理論研究的應該是這種貿易為什麼會發生?國際貿易會怎樣影響貿易國雙方的國內生產?在國際貿易中交換雙方在利益上是一種什麼樣的關係?以及貨幣在國際貿易中的作用和表現形式等這樣一些問題。因此,馬克思在寫作計劃中說到這一冊研究的是“生產的國際關係。國際分工。國際交換。輸出和輸入。匯率” 。所有這些問題,都是通過國際間的商品交換表現出來的,而這首先要回答這種國際間的商品交換是根據什麼原則進行的。國際貿易理論的不同的流派從不同的角度回答這個問題,有的從供求關係來回答這個問題,有的從發揮本國較豐裕的資源優勢來回答這個問題,有的從產品使用價值的差別來回答這個問題。李嘉圖從交換是否會給一國帶來更多的利益來回答這個問題。馬克思是準備從“價值規律在國際上的應用”來回答這個問題的。但價值規律在國際上的應用不同於其在國內的應用。在國內,商品的價值是由該國生產者生產這種商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的。在國際交換中,不同國家的生產者生產的同一種商品,花費了不同的本國社會必要勞動時間,但又只能按同樣的價值出賣,就是說,在國際交換中各國生產的同種同質量產品只能有同樣的價值,這個價值又是怎麼決定的呢?於是馬克思提出了國際價值的概念。可見,按照馬克思一貫的思想,要說明國際貿易中的關係,首先必須搞清楚國際價值的決定問題。也就是說,國際價值論是馬克思國際貿易理論的基礎。

  再看馬克思寫作計劃的第六冊“世界市場”。世界市場的概念有狹義和廣義之分。狹義的世界市場是指各國在對外貿易進行商品交換的場所和領域,即我們通常所說的國際市場。廣義的世界市場,是指在各國的資本主義社會經濟關係的基礎上形成國際經濟關係的總和,是世界規模的資本主義經濟關係。在這樣的世界市場上,各國的資本主義發展成為“生產者國家的關係。”

  從馬克思“六冊計劃”的結構和馬克思的一貫思想來看,第六冊指的無疑是廣義的世界市場。他認為在這個世界市場,“商品普遍地展開自己的價值,”“只有市場發展為世界市場,才使貨幣發展為世界貨幣,抽象勞動發展為社會勞動。抽象財富、價值、貨幣、從而抽象勞動的發展程度怎樣,要看具體勞動發展為包括世界市場的各種不同勞動方式的總體的程度怎樣。”馬克思認為,在這個作為各國資本主義經濟關係的總體的世界市場中,“一切矛盾都展開了。”因此,在馬克思的寫作計劃中,《世界市場》冊所要研究的是“世界市場和危機”。在馬克思看來,“資產階級生產的一切矛盾,在普遍的世界市場危機中集中地暴露出來,”因此,“世界市場危機必須看作資產階級經濟一切矛盾的現實綜合和強制平衡。”

  既然馬克思把世界市場看作“資產階級經濟一切矛盾的現實綜合”,即看作世界各國資本主義經濟關係的總和,那麼,要分析世界市場的經濟運動規律和由此產生的世界市場危機,就同樣不能離開國際價值規律運動,不能離開國際價值論。因此,我們可以說,從馬克思的一貫思想和他的寫作計劃來看,國際價值論都應當被看作是馬克思的國際經濟關係理論的基石。因此,國際價值論的研究對進一步開展對馬克思主義國際經濟關係理論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國際價值論研究的現實意義

  在當代,世界經濟一體化已經成為一種不可阻擋的趨勢。世界市場的實際含義在歷史上得到最充分的體現,各國之間的經濟關係,在當今的世界市場上也得到了歷史上最充分的表現。各種各樣的國際經濟關係理論流派,隨著世界各國經濟聯繫的不斷增強和各種新現象的不斷出現而不斷地產生,這些理論觀點對各國政府的對外經濟政策的制定乃至世界經濟的發展,都或多或少地產生影響。我國改革開放20多年以來,對外開放已取得極大進展,我國經濟已在很大程度上融人世界經濟體系,在這樣的歷史條件下,從馬克思經濟理論的完整體系和一貫的經濟思想出發,在馬克思已經完成的著作中,挖掘、整理出符合馬克思的思想的國際價值論,用之於解釋當今世界經濟一體化過程中出現的一些經濟現象,對我國開放型經濟發展戰略的實施,特別是在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以後,如何使我國經濟在融人世界經濟一體化進程中得到更快的發展,使我國在國際經濟交往中獲得更多的利益,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和現實意義。

經濟全球化對國際價值的影響

  100多年後,尤其是20世紀80年代以來,世界市場出現了與馬克思時代不同的新特點。與新科技革命緊密聯繫的信息化、全球化的發展,導致世界經濟領域出現了許多新的經濟現象與經濟過程,同時對世界市場上國際價值及其規律作用的發揮也產生了重要影響。

  1.跨國公司的發展,為國際價值職能在更大範圍的發揮提供了前提條件。

  跨國公司成為當今世界生產要素跨國流動的最主要方式和手段。目前,全世界跨國公司對外投資總額超過了1萬億美元,控制了全球總生產的40%、國際貿易的50%和國際技術貿易的60—70%以及國際直接投資額的90%,國際技術轉讓的80%和科研開發的90%也是在跨國公司之間進行的。這一經濟組織的快速發展,對全球生產產生了深刻影響:跨國公司在國際範圍內組織生產,促進了各國間貨物、服務、技術及其他生產要素的跨國界流動,從而實現生產要素在全球範圍內優化配置;跨國公司以全球市場作為操作平臺,通過對外直接投資,將資金、技術、原材料等生產要素以及生產過程的不同環節投放到其他國家,把生產過程分散到世界各地,將本地化生產與本地化研發納入全球生產、供應和研發體系,實現研究與開發、生產製造、採購和銷售的全球優化配置,從而使世界各國市場成為全球市場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跨國公司之間組建戰略同盟,在更廣的地域範圍內進行生產佈局,使生產的社會化在世界範圍內得以高度發展,使各國生產處於更加緊密的相互聯繫和相互依存之中,這就把各國的生產聯結成統一的國際分工基礎上的商品生產世界體系。

  跨國公司在國際範圍內根據不同國家與地區,不同特點與優勢來分工協作,組織生產。它在迅速推動國際商品流動的同時,也有力促進了國際資本的流動,促進了生產與資本的國際化發展,從而為國際價值職能在更大範圍的發揮提供了前提條件。

  2.科技革命與信息網路的發展,為國際價值規律作用在更廣闊領域的發揮提供了技術基礎。

  20世紀80年代以來,以微電子技術為基礎的信息技術革命以及國際互聯網的形成,使得經濟活動的國際界限逐漸模糊,資源在全球範圍內的配置已開始突破時間和空間界限,世界經濟正融合成全球一體的“網路經濟”。

  信息化帶來的新的生產組織方式,可以在瞬間傳遞大量的經濟與技術信息,大大方便了企業的生產經營業務;國際互聯網的形成,可以為大公司、大 財團快速完成生產經營的統一組織與指揮,使先進國家的生產力向全球擴散,為生產國際化與經營跨國化創造良好條件;信息化帶動的網路貿易,突破了傳統貿易活動中物質、時間、空間對交易雙方的限制,形成了潛力巨大的新興市場。信息技術和現代通信技術的發展,有力推動了貨幣電子化和金融系統網路化的進程,各種新型的金融工具與交易技術不斷涌現,為巨額資金在國際間的流動提供了極大便利,從而使國際資本流動速度大大加快。

  由於信息網路的發展,資金、貨物和服務的數字化交付使用,極大地降低了商品、資本、勞動及其他生產要素跨國交易的流通費用,節約了交易成本;由於信息網路的發展,創造了新型的交易方式,出現了電子數據交換電子商務等便捷的電子化貿易手段,直接推動了國際貿易、跨國投資、國際金融的迅速發展和科學技術的廣泛擴散與輻射。而全球信息網路的開通,使數萬億美元的貿易、投資和國際金融業務變成只是一種信息符號之間的流動,在舉手之間即可完成。

  3.世界市場的發育與完善,為國際價值的充分實現提供了市場平臺。

  戰後,隨著生產力和生產專業化程度的大幅提高,國際貿易空前發展,世界市場的發育也日趨成熟,商品市場、貨幣市場資本市場不僅已形成體系完備、反應靈敏的高效率的市場機制,而且市場結構也日趨複雜化。

  隨著殖民體系的瓦解,涌現了一批社會主義國家和發展中國家,使世界市場的國家構成發生了變化,即世界市場已不是原有的單一的資本主義市場,而是由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發展中國家和社會主義國家等各種不同類型的市場體系所組成。20世紀70年代末,社會主義國家先後向市場經濟轉軌,越來越多的發展中國家也開始向市場化的經濟運行機制過渡,從而大大拓展了市場機制的作用範圍。就商品市場而言,其類型不斷增多,除了傳統的商品交易市場外,還出現了補償貿易租賃貿易加工貿易等國際專業化協作市場。與此同時,世界市場的壟斷也日益加強,競爭更加激烈。跨國公司成為壟斷資本統治和爭奪世界市場的主要形式。

  4.區域經濟一體化的發展,為國別價值向國際價值過渡提供了中介條件。

  戰後,在發展不平衡規律的作用下,國際間、地區間發展不平衡進一步加劇。一些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相近、地理位置相鄰的國家,相繼組成了結合程度不同的區域經濟一體化組織,以整體組織來增強經濟實力和國際競爭能力。

  這些區域經濟一體化組織的共同點是對內實行各種經濟優惠政策,對外設置共同的經濟壁壘。特別是以發達國家為中心的一些區域經濟一體化集團組織,利用其科技和經濟的優勢,強化各種經濟壁壘措施,保護和獲取集團利益,客觀上造成了統一世界市場的分割,從而一定程度上阻礙了全球經濟一體化的進程。然而,我們也必須認識到,儘管區域經濟集團實行內外有別的原則,但是在區域集團內部實現生產要素即商品、資本、人員和勞務的四大自由流通,有效促進了價值規律在區域內合理配置資源。因此,我們可以把區域經濟合作看作是經濟全球化發展過程中的一個必經階段。

  其實,這種局部統一的地區性世界市場也象國內市場一樣,既是世界市場的一部分,又有別於世界統一市場。在這些區域性市場上,往往會形成本區域經濟組織範圍內商品獨有的有別於國際價值的區域性國際價值,這種區域性國際價值的形成實際上是國別價值轉化為國際價值的過渡階段,為國別價值向國際價值過渡提供了中介條件。

  5.貿易保護主義抬頭,為國際價值職能的發揮設置了政策障礙。

  世界市場是反映流通領域國際經濟關係的一個重要範疇。如同國內市場要受到每個國家的經濟制度和相關政策的制約和影響,世界市場也要受到世界各國的經濟政治制度和相關政策的相互影響和制約。在世界市場上,雖然生產要素的流動主要是受國際價值規律支配的,但是,各國政府和企業從自身利益出發,往往會採取各種各樣的政策和措施來影響生產要素在國際間的自由流動。

  戰前,世界各國貿易保護主義盛行,高達50%左右的關稅極大地阻礙了商品的國際流通和國際貿易的發展,割裂了世界市場,也使各國的利益受到相應的損害。戰後的1947年,美、英、中、法等23個國家簽訂關貿總協定(GATT——WTO的前身),在此後的五十多年間,該組織致力於降低關稅,消除貿易壁壘,促進了世界貿易的發展,其成員國之間的貿易額占世界總貿易量的90%以上。

  然而,20世紀70年代以來,貿易保護主義重新抬頭。在關稅水平不斷下降的情況下,西方發達國家廣泛採取並不斷強化種種非關稅壁壘措施,作為實行貿易保護主義的主要手段,以限制別國商品的進入。現在,世界市場上國家的干預越來越多,各種貿易壁壘的新形式也不斷出現,致使國際經濟競爭更趨複雜化和白熱化。這些貿易保護主義政策的實施,不同程度制約了國際價值職能的發揮。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4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評論(共0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馬克思的國際價值理論"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