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57个条目

價值轉形理論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重定向自价值转型理论)

目錄

什麼是價值轉形理論

  價值轉形理論價值生產價格轉化的理論。它是馬克思勞動價值論的重要組成部分。自1894年《資本論》第三捲出版以來,圍繞其存在、成立與否的問題,經濟學界特別是西方經濟學家們展開了長達百年的激烈爭論,雖然時至今日也未找到一個令各方都信服的解決方法,但卻在一定程度上對勞動價值論造成了衝擊。

  歷史意義上的價值轉形是指簡單商品生產條件下的價值法則如何轉形到資本主義貨幣價格法則,它至少涉及三種不同的社會簡單商品生產社會、封建商品生產社會和資本主義商品生產社會;邏輯意義上的價值轉形是指在資本主義商品生產既定的條件下,還原性生產價值轉形到生產價格,從而揭示資本主義條件下商品的生產價格同商品價值之間的數量關係。歷史意義上的價值轉形一經發生就翻過了這一頁,邏輯意義上的價值轉形則不同,這種轉形在資本主義社會裡天天都在發生。

價值轉形理論的含義

  馬克思價值轉形理論的含義是:假定:1.在勞動耗費的價值本質層,包含剩餘價值的部門商品價值由生產商品耗費的勞動決定;2.僅存在產業資本;3.經濟運行價格現象層的部門商品價格本質上是勞動;4.等量資本要求獲得等量利潤。則競爭使商品價值中包含的剩餘價值發生了再分配,部門商品價格的直接基礎從價值轉化為生產價格,在不違背價值規律前提下實現了等量資本獲得等量利潤,證明勞動價值論的科學性,為揭示利潤利息地租的本質奠定了基礎。

主要的價值轉形理論[1]

  1907年,德國柏林大學教授拉迪斯勞斯·馮·鮑特凱維茲(Ladislaus von Bortkiewicz)發表了《論<資本論>第三捲中馬克思的基本理論結構的修正問題》等論文。最早提出解決價值轉形問題的數學模型。他繼承了杜岡·巴拉諾夫斯基的部類劃分方法:第一部類為生產資料生產,第二部類為工人消費資料生產,第三部類為資本家消費資料生產。其中後兩個部類是把馬克思的第二部類劃分為兩個分部類,顯然他的部類劃分方法與馬克思按照必要生活資料生產部類和奢侈品生產部類的劃分方法不同。按照這種部類劃分方法,鮑特凱維茲提出自己的價值轉形模型:

  (xc1 + yv1)(1 + p) = x(c1 + v1 + s1)

  (xc2 + yv2)(1 + p) = y(c2 + v2 + s2)

  (xc3 + yv3)(1 + p) = z(c3 + v3 + s3)

  其中,civisi(i=1,2,3)分別為第i部類的不變資本可變資本、剩餘價值。x、y、z,分別為三個部類的價值生產價格轉換繫數,P為生產價格形式的平均利潤率。這個模型中包括三個方程和四個未知變數。為了使方程組有唯一解,起初,他假設生產價格總和等於價值總和。後來,他又放棄了這一假設條件,改為假設第三部類的價值生產價格轉換繫數為常數1。他把第三部類看作生產貨幣材料黃金的部類。顯然,在一般情況下該假設不成立,因此他的理論也不成立。按照這種假設,雖然利潤總和等於剩餘價值總和,但是生產價格總和不等於價值總和。鮑特凱維茲之後研究價值轉形問題的經濟學家,大多沿用了他的部類劃分方法。

  1942年,保羅·斯威齊(Paul M.Sweezy)用英文發表了《資本主義發展論》一書。書中詳細介紹了鮑特凱維茲解決價值轉形問題的基本方法,並高度贊揚了他的貢獻。斯威齊提出的價值轉形模型,與鮑特凱維茲模型的差別,僅在於加入生產價格總和等於價值總和的條件。這個假設條件實際上是鮑特凱維茲曾經用過,但是又放棄了的第一個假設條件。按照該模型,利潤總和一般不等於剩餘價值總和。斯威齊在價值轉形研究中的主要貢獻是以英語形式廣泛傳播鮑特凱維茲的理論。

  1948年,J·溫特尼茨(J.Winternitz)在《經濟季刊》中提出的價值轉形模型和保羅·斯威齊的模型完全一致。不同之處在於,斯威齊認為鮑特凱維茲的價值轉形模型是正確的,他同時肯定了鮑特凱維茲的兩個互相對立的假設條件,而溫特尼茨則批評了鮑特凱維茲實際採用的假設條件,溫特尼茨認為,把黃金等同於資本家的全部消費品,讓它的價值生產價格轉換繫數等於一個單位,是武斷和不公正的假定,會導致價格總額偏離價值總額。

  1956年,羅納德·米克(R.L.Meek)規定第二部類的資本有機構成等於全社會的平均資本有機構成。這種規定大致相當於要求第二部類的生產價格等於價值,或該部類的價值生產價格轉換繫數為常數1。這一規定顯然不合理。1973年,他又提出了另一種解決方法,假設全社會生產價格形式的利潤總和等於全社會剩餘價值總和。這種假設條件,大致相當於假設第三部類的價值生產價格轉換繫數為常數1,與鮑特凱維茲的價值轉形理論相近,也不能成立。

  1957年,佛朗西斯·塞頓(Francis Seton)發表了《論轉化問題》一文。文中用實用劃分標準代替了部類劃分標準,提出了n個部門的價值轉形模型。其中,有n個方程,n+1個變數。為了使價值轉形方程組有唯一解,假設其中一個部門的資本有機構成等於社會平均資本有機構成,價值生產價格轉換繫數為1。為了說明價值轉形問題,又回到鮑特凱維茲的三部類劃分方法,假設第三部類的價值生產價格轉換繫數為1。可見,塞頓的理論與鮑特凱維茲的理論相同,同樣不能成立。

  綜上所述,一百年來,以鮑特凱維茲為代表的經濟學家,力圖按照馬克思的理論方法完善生產價格理論。他們的部類劃分方法相同,價值轉形模型相近,其中的主要內容是三個基本方程,四個變數,差別僅在於規定某部類的價值生產價格轉換繫數為1,減少一個未知變數,或者依據不同的假設條件,加入一個約束方程,使價值轉形方程組有唯一解。馬克思認為,在價值轉形過程中,“一切不同生產部門的利潤的總和,必然等於剩餘價值的總和;社會總產品的生產價格的總和,必然等於它的價值的總和。上述價值轉形理論認為馬克思“兩個等於”的論斷無法同時成立。這些價值轉形理論無法解決價值轉形中的邏輯問題。

價值轉形理論百年之爭的起源[2]

  在論述價值轉形理論之前,馬克思的政治經濟學研究首先由商品價值開始,在《資本論》第一二捲中以勞動價值論為前提,在分析資本主義直接生產過程和流通過程揭示了剩餘價值的規律,指出雇佣勞動是剩餘價值的唯一源泉。商品交換以價值為基礎,價格以價值為中心,並圍繞價值上下波動;而在第三捲分析資本主義現實生產總過程和剩餘價值的分配時,又指出生產和交換的資本主義性質決定了市場價格的基礎是生產價格而非價值。生產價格的形成是經過一系列的“中間”環節,如競爭、資本有機構成和資本周轉等,剩餘價值轉化為平均利潤並均衡分配於各個部門資本的動態過程。

  假定剩餘價值率相同的條件下,由於各部門的資本有機構成不同,等量資本推動極不等量的勞動從而生產極不等量的剩餘價值,這表現為部門問的不同利潤率。為了追求利潤最大化出現了社會資本在各部門問的競爭和流動;結果必然是各部門利潤率趨於平均化,形成一般利潤率(或稱平均利潤匆。剩餘價值總量按照一般利潤率在部門問平均分配。於是剩餘價值轉化為平均利潤,價值轉化為生產價格。由於平均利潤不過是總剩餘價值按照預付資本多少的等比例重新分配,所以剩餘價值總量等於平均利潤總量,價值總量等於生產價格總量以下簡稱“兩個總量等式”。

  這一轉形理論一經提出即引起西方經濟學家的批評,第一個發文予以責難的是義大利經濟學家洛里亞,他在1895年2月的文章中指出,馬克思從第一卷的勞動價值論到第三捲的生產價格論,是“十足的謬論”,“科學上的自殺行為”。隨後馬克思主義學者馬上予以駁斥,由此拉開了“轉形問題”百年論戰的序幕。

價值轉形理論的百年之爭[3]

  從恩格斯為《資本論》第三捲寫的增補中可以看到,生產價格與平均利潤理論即價值轉形理論從一開始就受到了強烈批評。進入20世紀以後,西方學者對這個理論進行了實質性的研究及評價。第一個具有奠基性意義的研究來白俄裔德國經濟學家鮑爾特基維茨。他在1916-1918年發表的兩篇文章認為《資本論》在論述價值向生產價格轉化時,產出是用生產價格表示的,而作為生產要素投入的不變資本和可變資本卻仍然是用價值表示的。也就是說,價值轉形只完成了一半。為此,他提出了白己的轉形方法,建立了相應的模型,以求完善這個理論。

  20世紀60年代以前,對價值轉形問題的研究都遵循鮑爾特基維茨的觀點與方法。現有理論的缺陷一經指出,就是顯而易見的,因此需要建立另外的模型加以剋服或完善。著名的模型包括鮑爾特基維茨模型、溫特尼茨模型、米克模型和塞頓模型。這些模型得出的結論是,價值轉形理論只能在有限制的條件下成立,或者完全是錯誤的。1960年,斯拉法發表《用商品生產商品》一書,建立了斯拉法體系,從而引起價值轉形問題的新一輪爭論。薩繆爾森和斯蒂德曼認為,馬克思的勞動價值論本身就是錯誤的,而從勞動價值論出發,無法建立邏輯上一致的轉形理論。米克則試圖溝通斯拉法和馬克思,認為斯拉法體系可以解決轉形問題。

  80年代以來,中國的經濟學家也開始著手研究這一問題,並同樣產生了激烈的爭論。許多學者承認轉形理論存在著不足或缺陷。他們從維護《資本論》的角度出發,對西方學者的研究進行了分析與評價,並建立了白己的數學模型。但也有學者對這一理論持否定態度。比如,馮金華通過建立一個數學模型,得出價值轉形是一個偽問題的結論。晏智傑則在總結西方學者的研究之後認為,轉形理論不成立,進而認為馬克思沒有超越李嘉圖,從而主張放棄勞動價值論。

  縱觀價值轉形問題的百年之爭,人多數學者企圖通過數學模型證明這個理論是正確的或錯誤的,而一部分學者則從否定馬克思的勞動價值論出發,或為了否定馬克思的勞動價值論,而質疑或否定這個理論。筆者認為,百年之爭本身就足以說明,僅僅從純數學的角度解決價值轉形問題是行不通的。問題並不在於是否存在一個可以完美闡釋價值轉形的數學模型,而在於這個理論本身是否正確。其次,馬克思的勞動價值論是否與價值轉形理論相矛盾,這個矛盾是否會導致勞動價值論歸於終結?

馬克思價值轉形理論的不足及完善方向[4]

  價值轉形問題的實質與範圍本來是很清楚的。為什麼會出現上百年的爭論呢?一是由於馬克思本人的論證存在不完善之處,二是由於後人對這一理論存在誤解。從以上馬克思經濟學的體系和方法看,價值轉形問題實際涉及勞動耗費的價值本質層、剩餘價值再分配的生產價格層和經濟運行的價格現象層三個層次及其相互關係,它要說明的是,已知在生產領域的勞動配置本質層,商品價值由生產商品耗費的抽象勞動決定,並且工人新創造的價值中被資方無償占有的部分的比例一定,價格的本質是勞動,那麼,在僅存在產業資本條件下,在資本主義經濟運行的價格現象層,等量資本追求等量利潤,部門商品市場均衡價格的量仍然是由部門商品價值量決定的嗎?馬克思的回答是,在這種情況下,由於競爭,本質層的勞動配置發生變化,供求關係發生變化,現象層的部門商品價格與本質層的價值在量上發生偏離,在均衡狀態下,這種價格與價值量的系統偏離使本質層生產的剩餘價值在各生產部門產品之間發生了再分配,形成界於本質與現象之間的生產價格層。部門商品市場均衡價格的直接基礎由價值轉化為生產價格。由於生產價格不過是價值的轉化形式,所以,市場均衡價格歸根到底仍然是由價值決定的。這裡,並不證明價值由勞動決定和價格的本質是勞動,那是第一卷證明的,也不證明轉化後再生產能否實現,那是另外一個問題。對於這樣的問題,馬克思在《資本論》第三捲開始以商品價值由勞動決定出發,如商品價值W=400鎊c+100鎊v+100鎊m,它們代表多少個十小時工作日。然後c+v轉化為成本價格,m轉化為利潤,利潤轉化為平均利潤,價值轉化為生產價格。對於這一轉化來說,馬克思的理論是基本完善的,因為,在馬克思理論框架內,假定第一卷的勞動決定價值和價格的本質是勞動之比的假說正確,則現象層的總價格包含的總勞動量與本質層總價值包含的總勞動量恆等。部門商品價格背離價值只是由於剩餘價值再分配產生的,因此,部門商品價格的直接基礎從價值轉化為生產價格後總價值與總生產價格、總剩餘價值與總平均利潤必定相等。這就在不違背價值規律前提下說明瞭等量資本可以獲得等量利潤,由此進一步證明瞭原假定的正確。當然,要最終證明勞動決定價值和價格的本質是勞動之比的假說正確,必須說明在價格完成形態上的資本主義經濟的現實運行。但遺憾的是馬克思既沒有說明僅存在產業資本條件下轉形後在該階段價格形態上的經濟運行,更沒有說明價格完成形態上的經濟運行。爭論正是由此產生的。

  自從鮑爾特基維茨依據馬克思《資本論》第三捲第九章的轉形數例和關於成本價格在轉形後需要修改的那段文字對馬克思轉形問題進行修正後,大部分研究轉形問題的學者都把轉形問題理解為:價值由生產商品耗費的勞動決定,剩餘價值在競爭中發生了再分配,價值轉化為生產價格後,經濟運行是在生產價格層次上進行的,因此,判斷轉形是否成功的標準就是,設定生產價格為價值的一個比例,讓成本、價格、利潤和價值同時轉化,看轉化後在保持社會再生產比例不被破壞的條件下,社會總價值是否等於社會總生產價格,社會總利潤是否等於總剩餘價值,如果兩者同時相等,則轉化成功,否則,說明轉化不成功。該思路顯然是要完善馬克思轉形理論的前一個不足。

  根據這一思路,鮑爾特基維茨第一個給出了價值轉形的修正解法,並給出了數例,分別按價值和生產價格進行了計算,結果,價值總額為875,生產價格總額為1000。之後,斯威齊堅持鮑爾特基維茨的觀點,溫特尼茲則不同意以簡單再生產圖式為基礎來解決轉化問題[。這種思路以後還有大量的研究,本文不是評論他們的,這裡僅說明他們都是沿著正確方向前進的,只是各自遇到了不同的問題。1948年12月,梅在評論中指出,“這裡的實際問題不在於所謂將價值和生產價格聯繫起來的困難,而是在於如何將這兩個概念同實際價格、同實際交換聯繫起來。應當記得,實際價格和交換並未納入由生產過程的勞動時間決定的價值和生產價格的定義。梅的評論實際上涉及馬克思價值轉形理論的第二方而不足,但遺憾的是沿此思路以後的發展則在區別價值、生產價格與實際價格、實際交換的基礎上走上了割裂兩者的關係進而否定勞動價值論的方向。如以後的羅賓遜夫人和佈道都認為,轉化問題對於經濟學家來說只具有技術性的形式的意義。1971年,薩繆爾森的論文《理解馬克思的剝削概念:馬克思的價值與競爭價格間所謂轉化問題的概述》正是這一思路的表現。該文認為,轉形問題實質上是“價值與價格這兩個互相排斥的替代物的比較和對照問題。轉化算式恰恰是這樣的算式:熟視兩個互換而又不相協調的系統,寫下其中一個,用擦子將它抹去,以進行轉化,然後,添入另一個。瞧!你已經完成了你的轉化算式”。1974年鮑莫爾的論文《價值的轉化:馬克思的真義是什麼(一個解釋)》,正是針對薩繆爾森論文的一個反駁。按照正確的思路,鮑莫爾應該說明價值、生產價格與實際價格的關係,它們並不是互不相關的系統,而是本質與現象的關係。但是,鮑莫爾沒有這樣,他卻認為馬克思價值轉形理論的本意不是說明價值與價格關係的,而是說明剩餘價值怎樣轉變為利潤、利息和租金的。鮑莫爾改變了馬克思價值轉形理論的本意,沿此思路,馬克思經濟學的邏輯體系被肢解了,價值不可能走到價格這個現象層,價格脫離了價值,脫離了勞動,馬克思經濟學將不復存在。

參考文獻

  1. 沈民鳴.百年價值轉形研究[J].經濟學家,2009(06)
  2. 王萬影.價值轉形問題研究的百年論爭[J].經濟研究導刊,2010(12)
  3. 劉益.價值轉形理論的實質及其現實啟迪[J].江漢論壇,2010,(6)
  4. 付廷臣.馬克思價值轉形理論的含義不足及完善方向[J].南都學壇,2007,27(2)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14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Lin.

評論(共0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價值轉形理論"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官方社群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