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經濟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
家庭經濟是指以家庭為單元,以血緣、親緣關係為紐帶,以市場為導向,依靠自身力量來從事生產加工、服務經營等活動的經濟實體和經濟形態。[1]
隨著計劃體制向市場體制的過渡,家庭經濟在我國一些城市快速發展起來,並由簡單的商品經營向產品加工延伸,在實現了資本原始積累後,開始走向擴大再生產,逐步向生產領域、科技領域發展,進而孕化出私營經濟的蓬勃發展,這種現象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註。目前,它已成為一些地方增加群眾收入,實現小康目標,富裕百姓生活的重要的生產組織形式,也成為城市經濟最具有群眾性和廣泛性的增長基。
家庭經濟的特點[1]
從不同的角度分析,家庭經濟具有以下特點:
1.從所有制性質看,家庭經濟是私營經濟產生的初始階段。家庭經濟在不同的發展階段對應的經濟組織形式不同。其初始階段組織形式是個體戶。隨著經濟規模的進一步擴大,勞動者不僅局限於家庭成員,它的組織結構突破家庭空間,就由個體戶轉化為私營企業。從這個意義上講,家庭經濟是私營經濟產生壯大的成長基。
2.從發展規模上看,家庭經濟以家庭為基本單元,一般規模較小,其籌資主要靠個人積攢或通過家庭內部成員集資等方式實現,因此,家庭經濟最初的創業資金有限,生產的目的主要是為了增加家庭收入,這就決定了其投資少、見效快的特點。正是這種資本的有限性和私有性決定了其投資十分註重效益性。從經營管理上看,由於所有權和經營權的統一。家庭經濟在經營管理的方式上有較大的靈活性。雙重身份使它對資產高度負責,加之家庭經濟一般以血緣、親緣關係為紐帶,這對其未來的發展壯大是一種制約,但就初始階段看,這種親緣性帶來的彼此信任和業主的權威,使組織內部減少了中間管理環節,降低了管理成本,有利於直接控制生產經營,使其具有決策快、應對市場靈活的優勢。
3.從市場關係上看,家庭與個私經濟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的藕合作用構成了家庭經濟市場運行機理。這種具有經濟行為的家庭既是生活用品和生產資料的消費者,又是生產要素的所有者和生產者,作為消費者它要追求滿足最大化,作為生產要素所有者和生產者它又要追求收入最大化,這一切最終要通過市場來實現,這種追求決定了它會形成剩餘資本,走擴大再生產的路子。因此,家庭經濟行為會不斷孕育出更高層次的市場需求,生成適應市場需求的民營經濟基體。
發展家庭經濟的現實意義[1]
1.發展家庭經濟有利於啟動民間投資,促進經濟增長。近幾年來,國家連續實行擴大內需的積極的財政政策,發行了數千億元的國債用於以公共產品為主的投資,但政府財政投資對民間投資需求的拉動作用不明顯。另外,中國人民銀行8次降低利率,居民儲蓄不降反升。民間投資不足成為制約我國當前經濟增長的重要因素。我們發展家庭經濟的實質是鼓勵民間創業,將以家庭為最小單位的要素資源轉化為現實的市場資源、稅收資源、社會資源等多方位的經濟增長點。促進民間以儲蓄、股票證券等間接投資為主向更能滿足家庭創業致富欲望的產業直接投資轉變,通過家庭經濟的發展,促進經濟的增長。
2.發展家庭經濟有利於刺激消費,緩解供需矛盾。民間投資是由需求和消費帶動起來的,如果有效需求不足,將會制約民間投資,造成經濟不景氣,供過於求的矛盾將難以緩解。為瞭解決這一矛盾,一方面,我們可以通過提高居民收人,發展信貸消費、促進先富人群消費升級等手段刺激消費,另一方面,我們可以通過發展家庭經濟來改善供給,通過改善供給去創造需求。因為家庭植根於群眾,對群眾需求特別是地方性、潛在性、個性化需求具有天然的敏感性,所以發展家庭經濟就是為了提供適銷對路的產品和服務,以在需求和投資、消費和供給之間搭設一座更直接更有效的溝通橋梁。這樣,就可促進商品市場由單純轉銷市場拓寬為當地產品流通的主渠道,促使家庭購買力由主要購買日常生活用品向購買生產機器設備轉化,從而促進家庭由生活資料的消費更多地轉化為生產資料的消費。
3.發展家庭經濟有利於盤活社會資產存量,提高資源配置和使用效率。任何資本都具有原始的逐利性,這種逐利性使民間資本在市場競爭環境中無所不在,無孔不入。國有企業從一般競爭性領域有序退出,將為民間資本強力進入提供歷史性機遇。在國退民進的背景下,比較成熟的家庭企業,可直接購買控股國有企業。國有企業培養的大量生產技術型人才可直接“拿來”;原有的整個廠商可迅速裂變成若幹個更有生命力的經濟單元體。國有企業改製後的剩餘存量資產必將會在與民間資本的重組嫁接中被激活。發展家庭經濟對於民間資本利用對現有存量資源的改造實現低成本擴張,對於推動國有企業改製、變閑置存量資產為優良資產,將起到加速和催化的作用。
4.發展家庭經濟有利於擴大就業,提高居民收入,保持社會的穩定。隨著我國加入世貿組織以及產業結構調整和企業改製步伐的加快,就業的結構性矛盾更加突出,下崗職工人數增多在所難免,而“十五”期間新生勞動力供給總量將達到一個新的高峰。同時農業剩餘勞動力向城市轉移的壓力持續加大。從根本上保持社會穩定,最終還是要靠擴大就業。需要指出,現行就業制度已發生根本性轉變,靠政府安置擴大就業已無出路,從市場中廣開就業門路,拓寬就業渠道才是順應潮流之舉。發展家庭經濟適應了就業方式多樣化的要求,能夠對謀生創業者形成正確的導向,引導他們與其臨淵羡魚,不如退而結網,用自己的勤勞和智慧,在市場中搞經營、辦產業、求致富、謀發展。同時通過依托家庭資源,不斷孵化民營經濟實體,也就是相當於為擴大就業找到了源頭活水,為實現社會穩定提供了恆久的保證。
5.發展家庭經濟有利於根治“城市病”。隨著計劃經濟向商品經濟、市場經濟迅速接軌,有些城市發展中不免透出一股股浮躁之氣,單位圍牆紛紛打開,自成商鋪門面,街居組織帶頭在社區的“天頭地角”設攤搭棚,一些地方占道經營,這樣儘管換得了市場一時的繁榮,但“環境是第一資源”,這種犧牲的代價太大了。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馬路經濟”等問題久治難愈,成為一種頑症,直接影響到城市的投資環境和發展後勁。發展家庭經濟無疑是解決影響市容環境和市民群眾生活突出問題的一劑良方。它能夠引導市民由向馬路要飯吃轉變到立足家庭,興辦較高起點的環保型產業,走內涵式、集約型發展的新路子,從而為根治“城市病”,實現城市有效管理營造寬鬆的環境。
我認為改革開放,發展經濟。首先要思想開放。拋掉傳統的保守關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