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47个条目

農業生態旅游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什麼是農業生態旅游[1]

  農業生態旅游是以農村自然環境、農業資源、田園景觀、農業生產內容和鄉土文化為基礎,通過整體規劃佈局和工藝設計,加上一系列配套服務,供人們觀光、旅游、休養、增長知識、瞭解和體驗鄉村民俗生活的一種旅游活動形式。

農業生態旅游的產生[2]

  在後工業文明時期,人類生存的外部環境不斷惡化,隨著人們環境意識的覺醒,1983年首次提出了生態旅游的概念。作為一種綠色旅游項目,生態旅游能夠對環境保護進行有效的管理,同時生態旅游的區域能以自身的特有生態環境吸引游客,因此“生態旅游”一經提出便在全球引起巨大反響,“生態旅游”的概念迅速普及到全球,世界各國根據各自的國情,開展生態旅游,形成各具特色的生態旅游產品

  現代都市人嚮往鄉野風光和田園生活,農村旅游成為一種時尚,但是農村旅游生態化才是其競爭力後勁所在。於是在上世紀90年代一種具有旅游、休閑、示範、求知、教育功能的生態旅游產品———農業生態旅游應運而生,農業生態旅游以農業生產為依托,將農業與自然、人文景觀以及現代旅游業有機高效的結合在一起,它以保護自然生態環境為基礎,是以田園旅游資源開發為重點的新型生態旅游業。在這種旅游方式下農業生產、應用、藝術加工和游客參與農事活動被有機的融為一體,產生和形成了良好的生態效益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文化生活,它既具有生態性、生產性、商品性、觀賞娛樂性、參與性和教育性等多種功能,又能保持農業可持續發展的特性,因此成為當今旅游業的一大特色和新的亮點,極富發展潛力。在進入21世紀的今天,隨著我國經濟高速持續的發展,人民物質生活水平的不斷提升,綠色環保理念不斷的深入人心,因此我國的農業生態旅游前景可觀。

農業生態旅游的發展歷程[3]

  農業生態旅游大致可以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萌芽階段,時間大至是上世紀30年代,在歐洲就開始了農業旅游。1865年義大利成立了“農業與旅游全國協會”,專門介紹城市居民到農村去體驗野趣野味,這標志著農業旅游的誕生。這一時期還沒有農業生態旅游這一概念,農業生態旅游僅僅是從屬於旅游業的一個觀光項目。

  第二階段:發展階段,時間是20世紀中後期,這個時候的農業生態旅游不再是對大田景色的觀光,代之以觀光職能農園,農園內觀光、購物、美食、游憩、住宿等多種方式結合併配備專業的從業人員,這標志著農業旅游從農業和旅游業中獨立出來成為一個專門的行業。這一時期的代表有美國費城西南白蘭地山谷中的“長木花園”、日本岩水縣小岩井農場、突尼西亞的“植物體育場”等。

  第三階段:擴展階段,時間是200t紀80年代,隨著經濟的發展,游客已經不滿足於觀賞而更多的希望參與其中,於是觀光農園改變了單純的觀光性質,產生了度假、操作等功能。在部分經濟發達國家出現了觀光農園的高級形式,農場主將農園分組給個人家庭或小團體,供他們假日里享用。

  我國的農業生態旅游自古有之,古代文人墨客的郊區旅游和田園休閑活動就屬於其中,自20世紀80年代深圳以招商為目的首先開辦荔枝節以來,我國的農業生態旅游蓬勃發展。目前比較著名的有如浙江金華的花木公園、自摘自炒茶園,山東泰安、湖北隨州、廣東深圳等地的農業大觀園、民俗文化村、生態旅游度假村、農業公園,雲南西雙版納熱帶雨林、廣西桂林恭城生態農業旅游區,山東石榴園,上海浦東現代化農業開發區等。b1目前我國農業生態旅游的類型主要有三種,即觀光型(以參觀農業景觀、農業文化遺產為主)、品嘗型(以嘗鮮為主)和休閑體驗型(實際參與勞動為主)農業生態旅游。

農業生態旅游的基本特征[4]

  1.對生態農業的依賴性

  農業生態旅游是農業與旅游業緊密結合的產業,它是在充分開發農業資源的基礎上,以生態旅游為主體,把農業生產、高科技農業技術展示、旅游者旅游休閑等融為一體的一種旅游活動。我國幅員遼闊,南方有珍樹奇木,北方有林海雪原,東部有沿海村落,西部有草原風情,這些各具特色的資源為開展農業生態旅游提供了條件。從傳統農業模式發展到生態農業是歷史發展的必然產物。與傳統旅游方式不同的是,農業生態旅游以農村生態環境為支撐,以農業景觀、綠色農產品為資源優勢吸引游客。如果脫離了生態農業這樣一個載體,以及以生態農業為基礎形成的生態農產品這樣一個客體,那麼農業生態旅游將無法開展。新鮮的空氣、純凈的水資源、安靜的環境都是農業生態旅游的基礎。建立於此基礎之上的旅游理應要與生態平衡、生態資源的維護相協調一致。如果沒有生態農業景觀,農業生態旅游與傳統旅游業沒什麼優勢可言,農業生態旅游也很難吸引住游客。生態農業建設為旅游的開發奠定了較好的物質基礎和無污染的安全保障。在旅游景區建立綠色農產品基地、採取科技種植農作物,既有利於農業技術的推廣和應用,又能為游客提供綠色食品。旅游與生態農業相結合,兩者之間相輔相成、相互促進,實現農業生態旅游的生態效益、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2.以生態環境保護為核心

  城市居民面對生態環境的日益惡化,紛紛嚮往大自然的恬靜生活,農業生態旅游的開展正好吻合了城市居民的這一需求。優美的生態環境是農業生態旅游建立和發展的基礎,是發展農業生態旅游的必然要求。要達到這一要求,農業生態旅游的開發和運營就必須以可持續發展為指導,以保護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為前提,充分發揮生態環境的優勢,開展農業旅游活動,促進農業和旅游業的持續發展。以生態環境保護為核心的旅游突出了旅游與地區生態環境的融合,旅游對生態環境的重視,註重資源的有效利用,註重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共處。因此,在旅游開發經營管理中始終要把保持良好的生態環境和農村資源放在首位,以生態保護為核心,以維持生態環境、農業生產、旅游開發及運營的可持續發展為目標。在設計佈局的時候,以保護資源為核心,不破壞自然景觀,在規劃時應根據實際情況,因地制宜,不盲目模仿其他旅游景區的建設,忽視本地環境優勢,加強各規劃部分之間的耦合,保持生態系統的平衡。

  3.與鄉村文化相結合性

  旅游在初級形式上,往往趨於一致,但鄉村文化特立獨行,充分展現了民族民俗文化中豐富的營養,使農業生態旅游的品牌得以持續地延續。鄉村文化資源是在歷史發展過程中創造和積累的,是與眾不同的文化資源,能夠吸引人們參與其中的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總和。農業生態旅游是一個半自然半人工的生態系統,它包含自然景觀,又包含在人類活動參與下形成的文化景觀,如種植文化、飲食文化、建築文化、服飾文化、宗教文化等。鄉村文化是旅游業的精髓,對文化資源的瞭解和欣賞是旅游者的最終歸結點,要使游客在旅游過程中瞭解到與眾不同的文化帶來的審美享受,旅游開發商就要充分挖掘和利用鄉村文化資源,大力發展地域特色旅游,將自然景觀和鄉村文化融為一體,保持鄉村特色文化,防止鄉村文化的流失或異化。所以我們應從和諧、共生的觀念出發,確立鄉村文化保護的觀念,註重保留和傳承鄉村文化,儘可能地保留文化遺產,保護多元性文化,提升農業生態旅游的品味。

  4.旅游活動的廣泛參與性

  旅游者對於旅游的興趣已經不僅僅停留在景區的觀賞上,還對農業生態旅游景區的農作物的種植、採摘滋生興趣,故而所獲得的旅游感受常常具有多元性。旅游參與體驗頗有其獨特之處,旅游參與體驗是一種綜合性的體驗,以追求旅游愉悅為目標。目前農業生態旅游有果園、蔬菜園、花卉園、集觀光與高科技農業技術為一體,主要包括農業觀光、民俗鄉情體驗、農耕活動、農業科技展示、鄉村特色文化欣賞等活動,讓旅游者能通過參與複合型的旅游活動,獲得豐富多彩的旅游體驗和精神享受,其充分體現了觀賞性與體驗性相結合的特征,為人們展現了非同尋常、形式多樣的旅游活動項目,為人們展示了新的視覺感受和體驗感受,能夠提高旅游者的旅游質量,讓旅游者更加珍惜農村的自然資源,讓游客參與到旅游活動中來體驗與傳統旅游不同的經歷,激起人們熱愛勞動、熱愛生活、熱愛自然的興趣。

農業生態旅游的多功能性[3]

  1.經濟功能

  在農業生產的基礎上發展旅游業,能有效的降低土地的集約化程度,提高單位土地的收益,增加農民的收入,在實現農業生態效益的基礎上提高農業的經濟效益。同時,農業生態旅游的開發,將促使農村經濟發展開拓新的思路,保證農村發展中經濟效益與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的協調發展。農業生態旅游的發展也引導農民採用國內外先進的農業生產和耕作技術,提高農業生產的科技含量,調整農業生產中人與自然的關係,促使農業生產走上一條“高新技術、高附加值、高效益”的入與自然和諧發展的現代化農業道路。

  農業生態旅游不僅可以提高農產品的價值,同時農業生態旅游所帶來的良好的環境以及農村的民俗文化等以前無法轉化成商品的無形產品將轉化成旅游經濟收入,大大提高了農業經濟效益,從巨集觀上實現了農業景觀的合理配置。

  2.社會功能

  我國農業目前依然以種植業為主,農業機構不合理,農村第三產業比例偏小,農業經濟效益低下。農業生態旅游可以帶動農村商業、服務業交通運輸業加工業建築業等相應產業的發展,從而帶動農村產業結構調整。同時農業生態旅游的發展帶來住宿、餐飲商業、交通、文化等行業的發展,充分帶動了農村第三產業的發展,而旅游業每增加一個直接就業崗位,將產生另外5個關聯的就業機會,因此農業生態旅游的發展可以為農村剩餘勞動力提供大量的就業機會,能有效的緩解農村勞動力過剩的問題。

  3.政治功能

  農業生態旅游的發展使空閑的房屋、剩餘的勞動力得到了充分的利用,同時,農業生態旅游發展的過程中,農村和城市的交互加強了,促進了信息的流通,實現了財富有城市向農村的轉移,逐步改變了農村貧窮落後的面貌,有利於提高農民的幸福指數:農業生態旅游發展過程中帶來的相關基礎設施的建設使當地農民從中受益;農業生態旅游低消耗,低污染的模式有利於改變過去農業依靠大量消耗實現高增長的模式,對於農村的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同時也符合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需要。

  4.生態功能

  農業生態旅游的發展促使農民採用先進的生產技術和新的耕作方式,這有利於防止土壤退化和水土流失:農業生態旅游的發展保留和保護了大量的農業土地,而農田及其中的樹籬以及田界地塊能夠為野生動植物提供生息繁衍之處,事實證明世界上很多重要的保護動物都以農業區為主要棲息地。農業生態旅游的發展促進了對農業生產過程中的生物能源原料的應用,生物能源的使用本身也符合農業生態旅游的環保理念。

  5.文化功能

  農業生態旅游的發展,有利於傳承和發揚中國傳統文化,中國幾千年的發展史,也是一部農業史,在這個過程中留下了大量而珍貴的文化傳統。農業生態旅游的發展為傳統文化和民間文化的傳承和傳播創造了條件,在新時代的今天,乘著農業生態旅游的東風,傳統文化將煥發出新的光彩。同時,人們在農業生態旅游的過程中,能夠感受自然、親近自然,提高環保意識,受到美的熏陶,從而為建設“環境友好型”和“資源節約型”社會打下良好的基礎。

  6.各功能間的關係

  農業生態旅游各功能之間相互制約、相互影響、相互促進,在此基礎上主要突出農業生態旅游的環境功能。過去很長一段時間,由於經濟發展的需要,在發展過程中只重視農業生態旅游的經濟功能,忽視了其他功能的作用,帶來了一系列嚴重的社會和環境問題。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越來越認識到環境對於人類的重要性,資源是有限的,環境是不可再生的,只有在保護環境的基礎上人類才能夠不斷向前發展,而農業生態旅游的核心是環境保護,只有在充分發揮農業生態旅游的生態功能的基礎上,其社會、經濟、文化和政治功能才能得到更好的發展。社會、經濟、文化和政治功能的發展,反過來將會促進農業生態旅游的生態功能發揮更大的功能和作用。

發展農業生態旅游的時代意義[3]

  1.農業生態旅游有助於緩解人與環境的矛盾

  農業生態旅游的核心是保護環境,通過開展農業生態旅游,能夠有效的降低土地的負擔,減少農業生產過程中對於農藥和化肥的使用,降低農業生產中對水資源的消耗,改變以高消耗換高產出的生產模式。通過保證生態環境、農業生產和旅游開發的可持續發展來實現生態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最大化,體現我國提出的和諧社會理念。

  2.農業生態旅游是解決“三農”問題的重要途徑

  我國農業人口眾多,在城市化進程當中,城市吸納農村人口和勞動力的能力與我國農村人口基數大的現狀不相適應。同時由於我國屬於發展中國家,經濟還不夠發達,社會保障制度不夠完善,對農村人口的社會保障和就業問題很大程度上依賴於農村自己來解決,加之我國耕地不斷減少,數量眾多的農村人口的生計問題成了制約我國發展的關鍵。而農業生態旅游在提供就業崗位吸納剩餘勞動力方面的巨大作用能夠有效的緩解我國發展過程中出現的農村勞動力就業問題,同時通過農業生態旅游創造出農業生產之外的價值,對於改善農村人口的醫療衛生條件,社會養老和社會救濟等方面具有重大意義。這為“三農”問題的解決提供了途徑。

  3.農業生態旅游的多功能價值體現可持續發展理念

  農業生態旅游的多功能性與農業的可持續發展具有相當緊密的聯繫。農業生態旅游的多功能的實現依賴於農業可持續發展框架下一系列的技術和政策體系的支撐,而農業可持續發展的最終實現是以實現農業的經濟、社會、政治、生態、文化等功能協調發展為目標的,這與農業生態旅游的多功能價值的目標不謀而合。通過發展農業生態旅游,能夠更好的協調和解決農業發展中所遇到的問題,更好的實現整個農村的社會、經濟和環境的協調發展,最終通過農業生態旅游的發展帶動整個農村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4.農業生態旅游是新時期傳統文化的傳承

  發展農業生態旅游是新的時期對傳統文化的一種傳承:①農業生態旅游旅游系統中包含了人工自然和天然自然這兩者的統一體現了中國傳統文化中“天人合一”的思想,這要求人們在進行農業生態旅游的過程當中與自然和諧相處,達到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境界,實現“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②農業生態旅游產品開發中,要求參與者減少污染,降低對環境干擾和實行綠色迴圈經濟等方面體現了自然無為和道法自然的道家風範;③生態旅游者是自然的朋友,生態旅游開發者應該有人與自然共生的正確觀點,生態旅游的管理者要慎重保護自然。¨訓這些體現中國傳統文化中萬物皆道的自然觀;④農業生態旅游是在受干擾較小的環境下進行的一種回歸自然、親近自然的活動,要求質朴的與自然相協調的住房、飲食和文化條件以及相對完整的自然環境,這體現了中國傳統文化中節儉朴素的自然觀。人們在參與農業生態旅游的同時感受到這些傳統的熏陶,為我國傳統文化的傳播提供了一條嶄新的途徑。

  5.農業生態旅游的時代意義

  隨著我國經濟高速發展,,農業自身直接創造的經濟價值在整個國民經濟中的比重呈逐漸下降趨勢,這些促使農業在發揮過去單一的經濟生產功能的同時需要發揮出其他方面的功能;城市化進程加快,其過程中由於數每龐大的農村人口帶來了巨大的就業和社會保障壓力,這就需要農業提供更多的就業崗位,緩解整個社會的就業壓力:我國農業發展過程中帶來了一系列的環境問題,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土壤污染嚴重、資源大量消耗,這些問題嚴重製約了我國的發展。農業生態旅游的發展能夠有效的發揮出農業的多功能價值,提高農業的綜合效益,增加農業收入,容納更多的農村剩餘勞動力,為我國現代化進程中非農產業發展帶來的一系列問題和矛盾提供緩衝。同時,農業生態旅游在節能減排,降低資源消耗,減少環境污染等方面也具有重要意義。發展農業生態旅游,是滿足國家可持續發展要求的需要,也是實現建設和諧社會的重要途徑。

我國農業生態旅游的模式[2]

  現階段,我國農業生態旅游根據其資源特點及所開展的旅游活動的內容可分為以下一些模式:

  1.“農家樂”旅游模式

  利用自然村落中農戶自家的庭院、自家種的菜、自家飼養的家禽等開發的集餐飲、住宿等於一體的旅游模式,如武漢東湖周邊的“農家樂”餐館達數十家,滿足城市居民回歸農村自然的心理需求,受到游客及消費者的青睞,生意十分紅火。

  2.農村農園觀光采摘與購物休閑模式

  利用自然農村中的成熟果園、菜園、花圃、茶園等在有專人指導的情況下讓游客進園自摘果子、拔菜、賞花、摘茶等,旅客盡情享受邊摘邊品,自採自購的農家田園樂趣;集觀光采摘與購物休閑於一體,如武漢東西湖石榴紅村,這也是國外農村旅游最普遍的一種模式。

  3.農村農莊休閑度假模式

  而武漢黃陂農耕年華農莊,則將整個農莊細分為景觀區、農業生產區、農產品消費區、旅游休閑娛樂服務區等部分,形成一個公園式的農業莊園。併在農莊內建立演示區和展示區,展現農業生產歷史與一些特色農產品。這種模式增加了游客對當地農業生產歷史的瞭解,讓游客對當地的農業生產有一個直觀的視窗,這是一種集觀光、體驗、度假、游憩、娛樂、燒烤、食宿、瞭解鄉土風情於一體的綜合型農村旅游休閑模式。

  4.農村田園租賃模式

  武漢郊區一些村鎮拿出少量土地出租給市民種植糧食、花草、瓜、果、蔬菜等,市民利用節假日空閑時間到農園勞動作業,平時可由農田提供方代管。市民在體驗農業生產過程,享受耕作樂趣的同時也可將自產的瓜果、蔬菜拿出來自己享用或分贈親朋好友,多餘的也可以經營。當然此種模式以休閑體驗為主,而不是以生產經營為目標。

  5.民俗村模式

  農村具有特定的民俗風情其衣著、飲食、節慶、禮儀、婚戀、喪葬、喜好、禁忌、歌舞、雕塑、民居、祠堂、園林等都與城鎮不同,這些都是重要的旅游資源,對城鎮居民有著強烈的吸引力。如黃陂的大餘灣、錦里溝土家風情園、清涼寨等一些古村鎮近年就成為非常熱門的景區。

  6.農村俱樂部模式

  如在原來知青集中的農村建立“知青俱樂部”,開展“知青回‘家’游”,利用水庫、湖泊、魚塘、河段建立“垂釣俱樂部”並輔之於漁產品餐飲,游客垂釣品嘗,自己動手,盡情享受漁文化的樂趣。類似的農業生態旅游模式在武漢周邊有很多。

我國農業生態旅游發展的困局[2]

  應當說,以上這些模式在農業生態旅游發展的早期具有現實意義,既滿足了部分來自城市的游客對尋找另一種生活形態的需求,讓其品嘗到純樸的原生狀態。也帶領部分曾經的‘農村’游客在這裡找到田園生活的印記,拾回過去的記憶片段,這樣些生態旅游模式對帶動農村經濟的發展起到了積極作用。

  1.同質化、特色泛化、偽生態現象嚴重

  但是,發展到現在,我國各地農業生態旅游模式其同質化現象嚴重,各地的農業生態旅游大體上無非都是有山有水有田原、村莊這些元素,生態性的旅游資源在本質上來說存在同質化的一面;同時各地在進行農業生態旅游開發的過程中,都希望自己是獨一無二的,有特色的,走“發揮特色”之路的,而當我們放眼過去卻發現這種特色在很多地區卻已普遍存在,變成了“特色泛化”,反而顯現不出特色之處;大家在農業生態旅游實踐中,仍然沿襲傳統大眾旅游的方式來推動生態旅游,都只看中“生態”這個“牌子”,導致生態旅游市場與傳統大眾旅游市場無差異,甚至各個地方的農業生態旅游市場也有完全重合的現象,而由此帶來的最顯著後果就是市場雷同。

  2.認識不到位,管理現念落後降低發展能力

  政府旅游管理部門目前沒有真正意識到農業生態旅游的特殊性質,沒有有機整合農業生態旅游的管理體制,存在著管理機構不健全,部分農業生態旅游景區分屬不同的行政區域、管理部門,這種條塊分割、各自為陣的弊端嚴重影響了資源的有效整合、降低了農業生態旅游景區的發展活力和做大做強的發展能力

  3.經營者融資能力有限,產品層次低

  農業生態旅游經營者資金不足,融資能力不夠,資金來源單一,造成投資項目發展後勁不足;市場意識有,但營銷熱度不夠、力量不足、手段匱乏,未充分利用當前農業生態旅游發展熱度進行招商引資與融資。大多數鄉村休閑旅游產品仍以簡單的鄉村休閑觀光、“吃農家飯”等為主,對鄉村休閑旅游的文化內涵挖掘不夠,鄉村休閑資源的旅游價值沒有得到充分的發揮。

  4.規劃、保護不當極大破壞生態

  同時由於旅游規劃開發不當、游客過度進入超過環境承載力造成的農業生態系統破壞,消費者進入以後產生的垃圾污染沒有得到很好的回收和管理,也給當地的環境帶來了極大的破壞。隨著這種旅游形式的持續深化發展,農業生態旅游發展面臨的困局愈來愈嚴重。

我國農業生態旅游存在的法律問題[4]

  第一,對農業生態旅游本質的認識誤區。農業生態旅游的內涵及本質被模糊,地方政府、旅游企業對農業生態旅游的內涵及發展實質理解偏頗,地方政府和旅游企業誤把城市化作為生態旅游的目標,重點投資用於改善旅游區硬體設施,破壞了自然生態系統(於穎,2008)。

  第二,立法理念偏差。從立法目的上就可以看出我國農業生態旅游在立法理念上的偏差,美國樹立了生態利益優先的現代環境價值觀,將保護目標已經擴大到保護未來時代人類的利益以及生態環境的安全,而我國生態旅游很大程度上停留在“觀賞生態”的層面(張磊,2006)。

  第三,法律缺位。雖然我國旅游立法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我國卻沒有一部專門的關於生態旅游的專門法律、法規,主要依據傳統旅游中的旅游相關法律法規,一些生態旅游的領域存在空白狀態,生態旅游活動中的不少行為依然無法可依(彭雨、範娟、伏雲輝,2005)。

  第四,農業生態旅游多頭監管現象嚴重。農業生態旅游業由國家文物保護局、建設部、林業局、環保總局、農業部、林業局等部門多頭管理,這樣無統一的管理部門,很容易導致管理混亂(魏敏,2003)。

  第五,監督機制匱乏。缺乏監督機構對立法、執法、環保執行狀況、環保教育進行全方位的監督執行與反饋(馮菲菲,2008)。

  第六,市場失靈農業生態旅游資源外部性成本缺失,自然環境資源的公共產權保護缺位,自然資源被污染或破壞的成本,多由受影響者或政府來承擔(彭俊瑜、陳煜,2005)。

差異化發展的農業生態旅游模式[2]

  農業生態旅游這種休閑旅游的形式,滿足了城市居民對尋找另一種生活形態的需求,人們在這裡找到農村生活的印記,找回過去的記憶,品嘗到純樸的生存狀態,對引領農村經濟的發展起到了一定作用。但要實現農業生態旅游業平穩、健康、可持續發展的發展,必須走出一條特色化、差異化發展之路。一個地區、一個景區發展生態旅游不需要全盤抓、遍地花;而是要找準一個景區、一個點、一個品牌做大做強做精,做到極致,才能產生強有力的聯動與效應。

  綜合國內農村旅游的現狀和其它學者的研究成果,以下幾類農業生態旅游模式具備特色化、差異化發展能力。

  1.做有文化內涵的農業生態旅游模式

  用本地原味的民俗、農村風情和無污染的綠色田園吸引游客,展現原汁原味的農村民俗、農村風情、田園風光以及以本地傳統文化為主題的民俗文化、民族文化、鄉土文化;將上文中的農家樂、農村農莊休閑、民俗村模式的要素綜合起來,所以此種模式的重點就是要保證民俗、農村風情的原汁原味與農村田園的綠色環保,只有這樣才獨具魅力,別的景區即使照搬也容易形成畫虎不成反類犬。

  2.突出打造水鄉風韻型旅游模式

  我們應突出發展水鄉風韻型農業旅游,依托湖北豐富的各類湖泊資源、濕地等為載體,在做好無污化保護,確保無污染的前提下,充分利用武漢周邊現有發達水系和一線湖景資源,培育“漁米文化”品牌,引導游客領略獨特的漁家美景、湖水景觀,進行垂釣活動、品賞湖鮮河鮮,滿足游客旅游審美的需求,這樣的水鄉生態旅游模式能形成一湖一品的獨特格局,很好的規避了資源的同質化。

  3.著力建設有天然、野趣的生態農莊模式

  對於那些區位條件好,地形多變,山巒起伏,溪流交錯,森林茂密,景色秀麗,環境優良,氣候舒適,面積較大的農村地段可開發為生態農莊,使之成為人們回歸自然,休閑、度假、避暑、科考和森林浴的理想場所。同時也可以將戶外野營結合其中,游客暫時性離開都市或人口密集的地方,利用帳篷、高架帳篷床、睡袋、汽車旅館、小木屋等在郊外過夜、享受農村的野趣環境提供的保健功能,欣賞優美的自然風光。當然農村野營地的選擇要求離村鎮有一段距離,交通要比較方便,但又必須離開公路幹線,具有良好的森林環境,氣候好,空氣潔凈,環境比較幽靜,有水源,避風。在靠近水源的地方選擇地勢較平坦或有一些小起伏的地方建設野營地。

  4.重點發展有特色農產品的生態農業觀光模式

  以農莊或農場旅游為主,包括生產農莊,觀光果園,茶園、花園,休閑漁場,農業教育園,農業科普示範園等,體現休閑、娛樂和增長見識為主題農業生態旅游模式。依托現代農業博覽園、農場、綠色休閑農莊、農業產業園等為載體,不斷擴大各農業作物種殖規模,逐步形成獨具特色的大棚時鮮蔬菜、時令水果、反季節蔬菜、藥材和花卉、茶樹等一系列極富觀賞性和參與性的品牌項目,開發以親近自然、走近自然為主題的農村旅游項目,增強觀賞性與參與性,讓游客感受浪漫、寧靜、自然、親切的田園氣氛,得到返璞歸真、回歸自然的需求。

參考文獻

  1. 廖軍華.農業生態旅游發展中的環境問題[J].安徽農業科學,2011,(第13期).
  2. 2.0 2.1 2.2 2.3 賈翔.農業生態旅游差異化發展模式的比較研究[J].科學與財富,2013,(第3期).
  3. 3.0 3.1 3.2 彭西.多功能性視角下的農業生態旅游及其時代意義[A].第三屆全國科技哲學暨交叉學科研究生論壇——第三屆全國科技哲學暨交叉學科研究生論壇文集[C],2010年.
  4. 4.0 4.1 李娟.農業生態旅游中主要法律問題研究——以保護農民環境權為視角[D].華中農業大學,2012.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8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连晓雾,林巧玲,方小莉,Mis铭,寒曦,Tracy.

評論(共0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農業生態旅游"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官方社群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