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部會計控制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內部會計控制(internal accounting control)
目錄 |
內部會計控制是指對會計活動的有效性和會計記錄、會計報表的真實性、可靠性有直接影響的內部控制。具體是企業為了有效的管理會計工作而制定的各種組織、分工、程式、方法、標準、守則和規程。內部會計控制是由一系列具體的控制環節和控制措施組成,其基本目的在於保護會計資料的完整性、真實性和可靠性,保護企業財產安全。
內部會計控制應該是一種全方位、多層次的多重會計控制防線,主要包括:
- (一)分工控制
單位應合理設置會計及相關工作崗位,不相容職務相互分離,形成相互制衡機制。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會計與出納分離;授權進行與執行某項經濟業務的職務分離;執行與審核某項經濟業務的職務分離;執行與記錄某項經濟業務的職務分離;保管與記錄某項財產的職務分離。
- (二)授權控制
單位內部部門或某個職員在處理經濟業務時,未經授權和批准,就不能接觸這些經濟業務。既規定了各級管理人員的職責範圍和業務處理許可權,也明確了他們應承擔的責任。使經濟業務在發生時就得到了控制,是一種事前控制,可以保證單位既定方針的執行和限制濫用職權。授權控制有一般授權和特殊授權兩種形式。一般授權是對辦理一般經濟業務權力等級和批准條件的規定;特殊授權是當某項經濟業務超出一般授權範圍時,所給予的處理經濟業務的許可權。
- (三)會計系統控制
要求單位依據《會計法》和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制定適合本單位的會計制度,明確會計憑證、會計賬簿和財務報告的處理程式,建立和完善會計檔案保管和會計工作交接辦法,實行會計人員崗位責任制,充分發揮會計的監督職能。主要包括:根據審核無誤的原始憑證編製記賬憑證,並經專人覆核後,經過規範的憑證傳遞程式,登記明細分類賬和總賬。定期將會計賬簿記錄與實物、款項及有關資料相互核對,作到賬賬相符、賬證相符、賬實相符。
- (四)預算控制
預算控制要求單位對各項經濟業務編製詳細的預算或用款計劃,井通過一般授權或特殊授權,由相關部門對預算的執行情況進行控制。預算的編製必須體現單位的經營管理目標,並明確責權;執行過程中,允許經過授權對預算進行調整,使其更加切合實際;應當定期反饋預算執行情況,嚴格控制無預算的支出。
- (五)財產保全控制
指為了確保單位財產物資安全完整所採用的各種方法和措施。對於單位的貨幣資金、固定資產等財產物資,授權專人進行保管,建立定期清點制度,保證財產物資賬實相符。
- (六)風險控制
單位必須樹立風險意識,針對各個風險點,建立有效的風險管理系統,通過對風險的預警、識別、評估、分析、報告等措施,對財務風險和經營風險進行全面防範和控制,使財務管理更好地為生產經營服務。
- (七)內部報告控制
要求單位建立和完善內部報告制度,全面反映經濟活動情況,及時提供經濟
- (一)健全性原則
從《規範》規定看不僅包括單位管理當局用來授權與指揮經濟活動的各種方式與方法,也包括對人、財、物、信息等方面以及對供、產、銷、運、存等經濟活動各環節的控制,還包括對單位經濟活動進行計劃、預測、決策等管理職能的基本要求與制度。
- (二)經濟性原則
內部會計控制產生於加強經濟管理與監督的需要,其最終目的是為了提高經濟效益,而採取一定的控制措施,必然要付出一定的代價。
- (三)適用性原則
由於各單位在業務類型、管理組織、人員素質等方面都具有不同的特點,因此,內部會計控制制度的設計必須與單位實際情況相適應,符合自身生產經營活動的實際情況,使其能夠產生足夠的、有效的控制力。
- (四)協調性原則
內部會計控制要求單位內部各部門的具體目標處於最佳組合狀態,只有這樣才能保證單位實現最佳的經濟效益。
內部會計控制的目標[1]
內部會計控制應達到以下基本目標:
1、規範單位會計行為,保證會計資料真實、完整。
2、堵塞漏洞、消除隱患,防止並及時發現、糾正錯誤及舞弊行為,保護單位資產的安全、完整。
3、確保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和單位內部規章制度的貫徹執行。
內部會計控制目標按其內容層次來劃分,大致可分為:內控制度科學合理、查錯防弊及時準確、財產安全完整、業務活動健康運行、風險控制系統有效、會計資料真實完整、會計信息及時有用、管理制度健全完善、管理效率真實高效、國家法規貫徹執行、經濟效益不斷提高、職業道德完善升華等,這些內部會計控制目標呈相互聯繫、相互依存的遞進層次關係,通常表現為前者是後者的基礎和條件。
內部會計控制的內容[2]
基礎控制是指通過設計會計程式來保證完整、正確地記錄一切合法的經濟業務,及時察覺和處理錯誤。通過該種控制可以實現會計控制的完整性和一致性,保證獲得可靠的財務會計信息。基礎控制又包括四種控制:
合法性控制,即用各種方法檢查所記錄的經濟業務,以保證其能夠如實反映經濟事項。它主要通過熟悉會計制度的人員審查會計文件,確定所記錄的業務是否真正發生,對其處理過程是否與規定的程式相一致,查明業務處理是否經過授權與批准,有無越權行事等行為,以及是否進行了嚴格的監督和審核。例如單位的審核員對單位的原始憑證的核實程式。
正確性控制,即為了確保單位每筆經濟業務的發生都能夠及時用正確的金額與賬戶記載的一種控制。它通過建立發生額計算、餘額計算、檢查、賬戶分類檢查、雙重核對、事先控制與分工牽制等方法來保證會計記錄的正確性。例如單位審核崗位對記賬憑證的覆核工作。
完整性控制,即保證發生的一切合法的經濟業務均記入控制文件的一種控制。它主要通過憑證的連續編號、總額控制、登記賬簿、檔案管理並運用備忘錄等手段來保證記錄的完整性。現在,實行會計電算化的單位已由電腦解決部分完整性的控制工作。
一致性控制,即保證記錄一致性的控制。它主要通過實地盤存、對內對外賬實核對、差異分析、調賬等方法來保證會計記錄的一致性。
實物控制是指為了保護單位實物資產的安全與完整而實施的控制手段。它主要通過限制非授權人員接近單位的資產,採取有效的防範措施以及實行永續盤存制等方法來實現的。例如其他人員不得接觸單位出納崗位保管的現金及有價證券;倉庫的物資由倉庫的保管員負責,其他人員無合法憑證不能領用。
施行控制是指為了保證基礎控制充分發揮作用而實施的監督手段,具有監督、強制和約束的特征。嚴格的基礎控制設計本身並不能保證會計控制的有效施行,只有基礎控制得到真正實施才能發揮會計控制的作用。施行控制能夠確保單位會計程式和基礎控製程序按照設計的要求發揮作用,同時也能保證及時發現錯誤並查明錯誤產生的原因,使錯誤能及時得到糾正。
- (一)提高對內部會計控制制度的認識
加強總會計師在會計工作的地位,加強對財務內部控制的組織領導和協調,不以個人意志左右內部會計控制,保證內部控制正常有效運行。
- (二)強化經濟業務活動中的內部會計控制
許多企業和單位正致力於加強自身的內部控制建設,以此作為提升高校管理水平、建立現代管理制度的重要途徑,強化經濟業務活動中的內部控制。
會計人員是會計信息的直接生產者。加強對會計人員以《會計法》為主要內容的法制教育和以誠信為核心的職業道德教育,熟練掌握並正確運用有關會計準則和會計制度,掌握財務運行工作的全過程,自覺學會處理局部和整體的關係,從而提高會計人員的綜合素質,確保會計信息的真實完整。
- (四)根據新形勢,創新內部控制制度
新經濟條件下,企業內部控制將發生明顯變化,內部控制需要不斷進行創新。企業特別是大企業內部控制應當關註並實施ERP,應當關註並適應電子商務發展的需要,應當關註觀念的變革與創新。內部控制更應當有全球經濟意識,要能敏感地認識到各類新生事物的價值,如品牌、功能變數名稱、互聯網、生物工程等。
影響內部會計控制環境的因素[3]
影響內部會計控制環境的因素很多,但具體來講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 (一)管理者的思想和經營方式對內部會計控制的影響
內部會計控制是單位內部的一種特殊形式的管理制度,它涉及到貨幣資金、實物資產、對外投資、工程項目、採購預付款、銷售與收款、成本費用、籌資、擔保等方面。企業領導層是單位內部的最高權力機構,單位的任何管理制度都經他們制定和實施。因此,管理者的思想意圖、經營方式對內部會計控制的有效性起著關鍵性的作用,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管理者對內部會計控制的重視程度。建立健全內部會計控制的主要目的就是有效地堵塞漏洞、消除隱患,防止並及時發現、糾正錯誤及舞弊行為,確保資產的安全和完整。在制度的制定和實施過程中,如果管理者對內部會計控制重視程度不夠,僅僅只是為了應付上級部門的檢查,所制定出的內部會計控制系統就不能適應本單位的特點和管理要求。
二是管理者對內部會計控制及財務會計報告的態度。態度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人們的工作行為和生活方式。如果管理者對內部會計控制有了正確的認識態度,那麼在會計核算、會計紀錄、經營利潤的核算過程中就不會有人為操縱的現象。所以管理者對內部控制的態度直接影響到員工對內部控制制度的重視程度,如果管理者對會計數據、會計報告的真實性、可靠性非常重視,在涉及到生產經營活動的各個環節、各個崗位都相互牽制,會把會計控制和企業管理結合起來,併在行為中向員工做出表率,以身作則影響員工行為,那麼,內部會計控制的作用就會得到較好的發揮。
三是管理者對員工能力的挖掘使用。企業領導者如何充分發揮員工的能力,使其適得其所,學以致用,並對其工作責任到位,建立相應的輪崗制度和崗位獎懲制度,是內部會計控制得以順暢運行的基礎。如果管理者出於一己私利,對工作認真、敢於堅持原則的員工進行撤換,對不稱職的員工加以重用,那麼,就會挫傷員工的工作積極性,監督體系也會流於形式。
- (二)內部組織結構對內部會計控制的影響
構建科學合理的內部組織結構是實行內部會計控制的重要前提。管理部門應當根據管理者的經營思路、管理模式、結合單位的生產經營特點,規划出適合本單位管理需要的組織形式,明確管理職能和職責許可權,併進一步明確組織內部各崗位職責許可權,確保各職責、許可權在規範的控制下得以履行,使各部門、各崗位都各負其責,從而保證生產經營活動有序地運行。在內部組織機構的構建中,關鍵點是不相容職務、不相容崗位的相互分離原則,主要包括:授權審批職務、業務經辦職務、財產保管職務、會計紀錄職務、審計監督職務等。這些職務的分離主要體現在:授權審批必須與業務經辦相分離,業務經辦必須與財產保管相分離等等。
- (三)人力資源環境對內部會計控制的影響
眾所周知,認識諸多環境因素中最具決定性的因素。人的活動是在環境中進行的,人是構成環境的重要因素同時又與環境相互影響、相互作用。因為內部控制屬於內部管理制度,它的主體只能是單位內部人員,所以經營管理者和所有員工都是內部控制的主體,而內部控制的目標實現也都依托在每個主體環節上,他們所管理的每個環節都可能出現因心理、技術和行為方式的錯誤導致內部會計控制失去應有的作用。內部控制僅能合理而非絕對確保目標的實現,而如何最大限度地發揮出主體的主觀能動性,確保控制目標的實現最佳化,是內部會計控制執行好壞的關鍵。所以管理部門應根據行業、崗位特點及目標,對每個崗位的職責、許可權、工作範圍加以明確,並建立一套對內部會計控制人才培養、提拔的人才管理機制,同時建立相應的考核標準,定期對其進行考核,對突出貢獻的員工,委以重用和提拔。
- (四)內部設計監督體系對內部會計控制的影響
內部審計是企業自我獨立評價的一種活動。內部審計可通過協助管理、監督控制政策及程式以促進良好的控制環境的建設。企業制定出內部會計控制制度,並貫穿於生產經營活動中,但內部會計控制制度制定得是否合理、是否有效執行、其產生的效果如何,都需要內部審計進行監督。企業應加強審計的作用,提高審計地位,以保證審計的獨立性和權威性。審計部門在充分瞭解企業生產經營及職責許可權的基礎上,按照其職責許可權的範圍,明確內部控制審計標準,對內部控制的完整性、合理性、有效性進行全方位跟蹤審計,考察其制度在具體執行過程中的可行性及是否存在監督不利的因素,對內部會計控制制度制定的可行性做出正確的判斷,及時加以修正和完善,從而促進經營管理目標的實現。
綜上所述,可以看出,內部會計控制是一項綜合而複雜的系統工程,它貫穿於生產、經營過程中,它的每一步運行都與其所處的環境息息相關。只有適合內部會計控制環境,才能使內部會計控制的作用和效果最大化,也才能通過內部會計控制的一系列控制方法、措施和程式,保證資產的安全、完整,提高會計信息質量,確保有關法律和規章制度及經營管理方針政策的執行,堵塞漏洞,消除隱患,避免和降低風險,從而實現經營管理目標。
較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