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5,843个条目

全面生產理論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什麼是全面生產理論

  全面生產理論是指關於人類全部生產和生活乃至人類繁衍和社會延續的理論,即物質生產、人的生產、精神生產社會關係的生產。

全面生產理論的來源[1]

  早在《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中馬克思就有過這樣的描述:“動物的生產是片面的,而人的生產是全面的。”“全面生產”這個概念源自這裡,馬克思首先區分了“動物的生產”和“人的生產”,然後進一步把他們區分為“片面的”生產和“全面的”生產。在《德意志意識形態》中,馬克思再次使用了“全面生產”這個概念,在敘述個人的真正精神財富取決於他的現實關係的財富的思想時,馬克思寫道:“只有這樣,單個人才能擺脫各種不同的民族局限和地域局限,而同整個世界的生產(也同精神的生產)發生實際聯繫,才能獲得利用全球的這種全面生產(人們的創造)。”在這裡,“整個世界的生產”中的“整個”的內涵也就是“全面生產”中“全面”的含義。在《德意志意識形態》中,馬克思還指出:宗教、家庭、國家、法、道德、科學、藝術等等,都不過是生產的一些特殊的方式,並且受生產的普遍規律的支配。正像社會本身生產作為人的人一樣,人也生產社會。這就告訴我們,全面的生產不僅包括物質生活資料的生產,也包括人的生產(家庭)、精神生產(宗教、法、道德、科學、藝術)和社會關係的生產(社會、國家)。

全面生產理論的內涵[1]

  馬克思所說的“全面生產”,從結果上來考察包括人類所創造的一切;從活動的種類上來考察,包括人類從事的一切生產活動。具體到“全面生產”的內涵主要包括如下六個方面的內容:物質的生產;需要的生產;人類的生產;精神的生產;社會關係的生產;生態的生產。

  1、物質的生產和再生產

  物質資料的生產是人類為獲取生存資料而進行的改造自然、創造具有使用價值的物質產品的活動,是在一定意識、目的支配下的人與自然之間的物質、能量和信息的交換活動,在人類活動中居於基礎性地位。馬克思指出:“第一個歷史活動就是生產滿足這些需要的資料,即生產物質生活本身,而且這樣的歷史活動,一切歷史的一種基本條件。”這些個人使自己和動物區別開來的第一個歷史行動並不在於他們有思想,而是在於他們開始生產自身所必需的生活資料。”所以物質資料的生產不僅人類存在和發展的前提,同時還是人類與動物相區別的重要依據,是馬克思“全面生產”理論得以展開的起點。

  2、人的需要的生產與再生產。

  馬克思明確指出:“需要的形成是由於,在人類社會中產生著需要的對象,而因此也就生產著需要本身。”人類要生存發展就必須解決衣、食、住等,這些需要是人的實實在在的自然需要。“第二個事實是,已經得到滿足的第一個需要本身、滿足需要活動和已經獲得的為滿足需要而用的工具又引起新的需要。”而這一事實它遵循著被列寧稱之為“需要的上升的規律”。馬克思主義還認為需要是一個發展過程,並表現出明顯的層次性。第一個層次的需要是最基本的解決人自身生存的需要,第二個層次的需要即社會主義的需要。第三個層次的需要即共產主義社會人的需要。馬克思認為,未來共產主義社會,在勞動“不僅僅是謀生的手段,而且本身成了生活的第一需要”之後,個人將獲得全面發展;社會將“在自己的旗幟上寫上:各盡所能,按需分配”。人們從最初的生存需要開始,不斷尋求更高層次的需要,並呈現出上升和擴大的趨勢

  3、人類的生產與再生產

  馬克思強調:“一開始就納入歷史發展過程的第三種關係就是,每日都在重新生產自己生命存在的人們開始生產另外一些人,即增殖。”人類自身的生產主要是以婚姻家庭形式出現,家庭是人自身生產主要的社會形式,它具有自然和社會的雙重屬性,同時又受到自然和社會的雙重法則的制約。人口是構成社會的基本要素,對社會發展起著重要的作用。正如馬克思恩格斯所指出:“全部人類歷史的第一個前提無疑是有生命的個人的存在。”人是自然界中最具創造力群體,同時也是人類社會的創造者,還是社會歷史活動的主體。地球上迄今為止所有的文明成果都是人類創造出來的,人是在勞動實踐基礎上形成的高級動物,是地球上所有生命有機體中的最高級形式,社會的發展和人類的進步都離不開人。

  4、精神的生產和再生產。

  精神生產是特殊的創造性生產,具有個體性特征,對社會的存在和發展具有重要作用。馬克思在《德意志意識形態》中寫道:“人們的想象思維、精神交往在這裡還是人們物質行動的直接產物。表現在某一民族的政治法律、道德、宗教、形而上學等語言中的精神生產也是這樣。”我們可以看出在馬克思那裡,精神的生產與上層建築的生產還是存在差異的,它還包括所有的社會意識,甚至是偶然的想象、思維和精神活動的生產。它以物質生產為基礎,但又具有相對獨立性。精神生產物質生產是相互依賴、相互促進的,精神生產創造了極其巨大的精神文化財富,極大地推動了社會文明和社會進步。在社會主義社會中,精神生產成為社會生產力發展和人的全面發展的重要動因。在共產主義社會中,強制性的社會分工被消滅之後,精神生產將成為每個人都能分享的、真正的、完全的自由自覺活動。

  5、社會關係的生產和再生產。

  人們在進行上述四種生產的同時,也在進行著交往形式本身的生產。馬克思在《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中分析異化勞動時指出:“通過異化勞動,人不僅生產出他同作為異己的、敵對的力量的生產對象和生產行為的關係,而且生產出其他人同他的生產和他的產品的關係,以及他同這些人的關係。”作為自然物的人必然與自然產生關係,同時,他們還在改造自然活動的基礎上形成各種複雜的人與人之間的社會關係。馬克思恩格斯以物質生產是社會生活的基礎為出發點分析社會關係,將複雜的社會關係歸結為物質關係和思想關係。物質的社會關係屬於物質生產方面或經濟生活方面的關係,即人們在社會物質生活、生產表現出來的關係。物質生產關係構成全部社會關係的基礎,決定人們的一切社會關係。思想的社會關係則屬於思想意識以及以一定的思想意識為指導的政治、法律生活方面的關係。社會關係的兩個方面是具體的、歷史的統一,其演變規律大致是:生產力的發展直接使物質關係發生變化,進而要求種種思想關係相應地發生變化,從而導致社會關係系統的根本變化。

  6、生態的生產和再生產。

  生態生產包括人類和非人類物種生活必須的生活資料的生產,主要是指自然生態系統的物質能量生產與再生產。“動物作為消費者利用植物生產的有機物質進行物質和能量的轉化;作為分解生物的微生物,把動植物遺體複雜的有機物分解為簡單的化合物和元素。”馬克思認為自然生態系統包括自然界的陽光、空氣、水分、土壤等。生態系統內各種生物因素和環境因素按一定的規律相互聯繫、相互作用,體現了結構和功能的協調,使物質在生物與環境之間迴圈不息,體現著生態系統的整體性。“在所有生產部門中都有再生產,但是這種同生產聯繫的再生產只有在農業中才是同自然的再生產一致的。”馬克思在上述兩篇文章中提出了“植物的生產”,“自然的再生產”等概念,主要包括自然資源的生產和再生產,自然環境的生產和再生產兩類思想。

全面生產理論的構成要素及其相互作用[2]

  作為人類整體性實踐活動的社會生產是人類賴以存在和發展的基礎,其多形式、多層次的內在結構構成了馬克思全面生產理論的基本框架和核心內容。然而,人們對於這一理論內在結構問題的認識卻經歷了由片面到全面、由粗淺到深刻的曲折過程,也即經歷了由單一的物質生產類型到由物質生產和人自身的生產所構成的兩種生產類型,發展到由物質生產、人自身的生產和精神生產所構成的三種生產類型,再發展到目前多數研究者所認同的由物質資料的生產、人自身的生產、社會關係的生產和精神生產所構成的四種生產類型的認知過程。

  隨著我國社會實踐的客觀需要和理論研究的不斷深入,有些研究者在上述四種生產類型的基礎上,提出了第五種生產類型。如,有學者將《手稿》中的“人再生產整個自然界”解讀為“人與自然關係再生產”,也有學者把它解讀為“生態環境的再生產”,認為它是生態環境的自然再生產和社會再生產的有機統一,是人類全面生產活動中一種重要的、新的社會生產類型。而對於原蘇聯學者巴加圖利亞提出的包括物質生產、需要的生產,人的生產(繁殖)、社會關係的生產(生產關係的生產)和精神生產在內的“生產的五種類型”,國內仍有部分研究者至今仍表示認同。值得註意的是,有研究者在上個世紀九十年代中期曾提出了“安全生產”的觀點。他認為,所謂安全生產,通常包括國防建設或軍工生產,醫療保健,地震、火山、洪水等自然災害的預防,生態環境的保護等等,它是社會生產得以存在和進行的首要前提¨。遺憾的是,這種觀點至今仍未引起學術界應有的廣泛關註和進一步探討與研究。

  在人類社會發展的整個過程中,社會全面生產內在的各種生產要素之間始終是相互依存、相互滲透和相互作用的。在不同的具體歷史發展階段,各生產要素的作用不是等量齊觀的,由於所處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不同,它們彼此之間的關係也會發生微妙的變化。對此,馬克思曾指出,“在一切社會形式中都有一種一定的生產決定其他一切生產的地位和影響,因而它的關係也決定其他一切關係的地位和影響。”這就是說,無論如何,每一個時代總有一種生產對社會的發展起著主導的、決定性的作用。這種生產究竟是一種什麼樣的生產?其特殊地位和決定性作用是否是固定不變的?各種生產要素之間究竟又是怎樣的關係?對此,我國學術界也作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討。

  多數研究者認為,物質生活資料的生產和再生產、人類自身的生產是其他生產和再生產得以進行的前提和基礎,而物質生活資料的生產對其他生產起決定性作用;社會關係的生產是其他生產得以進行的必要條件;精神生產從屬於思想上層建築,對其他各種生產既具有能動的反作用又具有相對的獨立性;生態環境的生產是其他生產和再生產得以進行的重要前提條件。不過,有學者認為人類自身的生產是其他生產得以進行的根本保證。還有研究者認為它是社會存在和發展的前提和動力,是社會發展的最終目的¨。在我國相當長的一個歷史時期,社會關係的生產作為社會生產的一種重要形式,其作用曾被人們所忽視或輕視。因此,有學者強調,社會關係的生產介於生活的生產和精神生產之間,既與物質生產具有始源性,又對精神生產起著決定性作用,在整個結構中起著極為重要的中介作用。還有學者把社會關係的生產置於更高的地位,認為社會關係的生產是一切社會生產的基本前提和要素,但又必須隨著其他各種生產的發展而發展。這種生產不僅是其他各種生產的結果,同時也是其他各種生產進一步發展的動力。在當今知識經濟時代、信息時代,如何認識精神生產在社會全面生產乃至整個社會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已引起更多研究者的高度關註。有研究者認為,精神生產已成為當今、特別是未來人類社會發展的主導力量。物質生產雖然仍是人類社會存在和發展的基礎,但其功能已由滿足人們生存的基本需要向服務於精神生產、人的全面而自由發展的方向轉化。因此,對人類社會起主導作用的社會生產經歷了由“人類自身生產”為平臺向“物質生產”為平臺的轉換,再向“精神生產”為平臺的轉換過程。也有研究者認為,由於時代的發展,現代社會中的社會生產內在要素之間的關係呈現出新的矛盾關係。這主要表現在:精神生產的作用日益凸顯,成為社會有機體再生產的最核心環節;隨著生命科學的迅速發展,人工生殖技術對最基本的社會關係即家庭關係以及其他社會關係如社會倫理關係和法律關係產生衝擊;而網路技術的迅猛發展和廣泛應用,使得與現實社會相對的網路社會悄然出現並產生與之相伴的虛擬社會關係,並對人自身的生產、物質生產、精神生產都產生不同程度的影響。

全面生產理論的當代價值[2]

  馬克思全面生產理論闡明瞭社會全面生產是體現人的全面本質力量的存在方式,是促進和實現人的全面自由發展的根本途徑,它為當代中國實踐科學發展觀、全面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提供了科學的理論依據,具有極其重要的當代價值

  首先,馬克思全面生產理論是正確理解和確立“以人為本”科學發展觀的重要理論依據。馬克思全面生產理論揭示了人類社會的全面生產和再生產是全面的、協調統一的、可持續發展的辯證過程,與科學發展觀有著十分密切的關係。有學者認為,歷史唯物主義全面生產理論直接規定了科學發展觀關於發展的本質、目的、內涵和要求的總體看法和根本觀點,規定了科學發展觀的理論特質。而科學發展觀是全面生產理論的內在要求和豐富發展。註重整體性、系統性,統籌各種關係,樹立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是社會生產的特性要求;科學發展觀的提出用新的思想觀點豐富和發展了建立在全面生產基礎上的歷史唯物主義的社會發展理論,實現了馬克思主義發展觀的新飛躍。有的研究者認為,馬克思從更高的哲學層面揭示了“人的生產”實質上就是社會全面生產,揭示了人們進行社會全面生產是為了人而立足於人,依靠於人並改造人,其目的和歸宿是實現人的全面發展。因此,樹立“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就是要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偉大實踐中,堅信人民群眾是人類歷史的主體和創造者,是社會全面生產的實踐者及其成果的享用者,始終立足於、依靠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充分發揮他們的主動性和創造性,使社會生產得到全面、協調和可持續的發展,不斷擴大、實現、維護和滿足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更好地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在當代中國,正確樹立“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是前提,實踐科學的發展觀是關鍵。對此,有研究者認為,要堅持以人為本,大力發展社會生產力,為實現人的全面自由發展創造日益豐富的物質財富精神產品;堅持科學的改革觀,在大力發展社會生產力的同時,搞好社會主義生產關係再生產;加強對人口自身再生產的管理控制人口規模,提高人口質量,實現人口再生產同經濟社會發展與環境保護相適應;更新觀念,轉變生產方式與生活方式,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

  其次。馬克思全面生產理論對和諧社會的構建具有重要的方法論啟示。馬克思全面生產理論揭示了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以及人與人自身之間內在的和諧統一關係,對我們確立和諧理念、構建和諧社會提供重要的理論依據和方法論啟示。對此,有學者指出,必須從由物質生產和人的生產所構成的生活的生產整體中來研究物質生產與人的生產之間的相互關係,併在此基礎上研究人與自然之間的矛盾運動及其和諧關係;構建和諧社會要遵循精神生產規律,處理好精神生產中的各種關係,解決好經濟體制改革中的深層次問題;在物化社會關係兩重性的分析中,研究如何避免商品經濟市場經濟體制的消極影響,把人的全面自由發展作為社會關係生產的最終目標。還有研究者認為,馬克思全面生產理論的重要啟示在於,和諧發展的社會必定是各種形式的生產協調發展的社會;物質資料的生產是其他各種生產得以進行的前提和基礎,要毫不動搖地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大力發展社會生產力;在現實的發展中,要重視人的需要的社會意義和價值;對生產關係進行必要的改革,這是建設和諧社會的必然要求。

參考文獻

  1. 1.0 1.1 黎林烽.馬克思全面生產理論對中國現代化建設的啟示[J].經濟研究導刊,2012,18
  2. 2.0 2.1 張金鳳,劉妙桃.近年來馬克思全面生產理論研究綜述[J].山西高等學校社會科學學報,2010(11)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0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Lin.

評論(共0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全面生產理論"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