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5,826个条目

信息系統技術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信息系統技術(Information Systems Technology)

目錄

什麼是信息系統技術[1]

  信息系統技術是指有關信息的獲取、傳輸、處理、控制的設備和系統技術。感測技術、通信技術電腦與智能技術和控制技術是它的核心和支撐技術。

信息系統技術的構成[2]

  ①信息獲取技術:獲取信息是利用信息的前提,主要的信息獲取技術是感測技術遙測技術遙感技術

  ②信息處理技術:信息處理是對獲取的信息進行識別、轉換、加工,使信息安全地存儲、傳輸,並能方便地檢索、再生、利用。電腦技術是信息處理技術的核心。

  ③信息傳輸技術:信息傳輸技術是指通信技術,如光纖通信技術衛星通信技術等。通信技術的功能是使信息在大範圍內迅速、準確、有效地傳遞。

  ④信息控制技術:信息控制技術是指利用信息傳輸和信息反饋實現對目標系統進行控制的技術。目前,人們把通信技術、電腦技術和控制技術合稱為3C(communication、computer、contr01)技術,3C技術是信息技術的主體。

  ⑤信息存儲技術:信息存儲技術是指存放信息的各種介質所採用的技術。

信息系統技術的應用[3]

  20世紀80年代以來,信息越來越被人們重視,成為管理活動中一項極為重要的資源。任何組織都需要管理。所謂組織,指的是人們為了實現共同目標而組成的群體和關係,例如企業、部門、公司等,它們都具有一定的形式和結構,並完成其特定的功能。一個組織的管理職能主要包括計劃、組織、領導和控制四大方面,其中任何一方面都離不開信息系統的支持。基於電腦的信息系統能把生產流通過程中的巨大數據流加以收集、組織和控制,經過處理,轉換為可供各部門使用的數據,經過分析,輔助各級管理人員進行決定。

  (一)信息系統對計劃職能的支持

  任何組織的活動實際上都有計劃,計劃不僅可以作為行動的綱領,而且也是對執行結果評價的依據。管理計劃職能是為組織及其下屬機構確定目標,擬訂為達到目標的行動方案,並制定各種計劃,使各項工作和活動都能圍繞預定目標去進行,從而達到預期的效果。高層的計劃管理還包括制定總的戰略和總的政策。計劃還應該為組織提供適應環境變化的手段與措施。信息系統對計劃的支持包括如下方面:

  (1)支持計劃編製中的反覆試算。

  (2)支持對計劃數據的快速、準確存取。

  (3)支持計劃的基礎——預測。預測是研究對未來狀況做出估計的專門技術,而計劃則是對未來做出安排和部署,以達到預期的目的。

  (4)支持計劃的優化。

  (二)信息系統對組織職能領導職能的支持

  組織職能包括人的組織和工作的組織。具體包括:確定管理層次、建立各級組織機構、配備人員、規定職責和許可權,並明確組織機構中各部門之間的相互關係、協調原則和方法。信息技術是現階段對企業組織進行改革的有效技術基礎。信息技術的發展促使企業組織的重新設計、企業工作的重新分工和企業職權的重新劃分,從而進一步提高企業的管理水平。隨著信息技術的飛躍發展,傳統的組織結構正在向扁平式結構的非集中管理轉變,其特點是:

  (1)通信系統的完善使上下級指令傳輸系統上的中間管理層顯得不再那麼重要,甚至也沒有必要再設立那麼多的管理層。

  (2)部門分工出現非專業化分工的趨向,各部門的功能互相融合、交叉。

  (3)電腦的廣泛應用使得組織中上下級之間、各部門之間及其與外界環境之間的信息交流變得十分便捷,從而有利於上下級和成員之間的溝通,可以隨時根據環境的變化做出統一的、迅速的整體行動和應變策略。

  領導職能的作用在於指引個人和組織按照計划去實現目標。這是一種行為過程。領導者人際關係方面的職責是領導、組織和協調;在決策方面的職責是對組織的戰略、計劃、預算、選拔人才等重大問題做出決定;在信息方面的職責是作為信息匯合點和神經中樞,對內對外建立並維持一個信息網路,以溝通信息,及時處理矛盾和解決問題,由此可見信息系統在支持領導職能方面的重要作用。

  (三)信息系統對控制職能的支持

  控制職能是對管理業務進行計量和糾正,確保計劃得以實現。為了實現管理的控制職能,應隨時掌握反映管理運行動態的系統監測信息和調控所必要的反饋信息。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自動化、智能化的控制將是一種更高級的形式。如要生產過程進行控制,信息系統將有能力自動監控並調整生產的物理過程。由過去的集中控制、集中管理式系統向分散控制、集中操作、監視、集中處理信息、集中管理的集散式系統方向發展。

信息系統技術與企業的競爭戰略[4]

  按照Porter的觀點,企業要長期維持高於平均水平的經濟效益,其基礎在於要有持久的競爭優勢。取得競爭優勢可以採用三種通用的競爭戰略成本領先差異化和目標集聚。信息系統技術的應用可以從多個方面幫助企業實施企業的競爭戰略。如,利用CAD技術,可以快速地設計出更好地滿足用戶特殊要求的、高質量的產品;利用CAM技術,可以生產出質量更高的產品;通過建立管理信息系統,可以為用戶提供更好的售後服務

  1.信息系統技術與企業的一般競爭戰略

  如果一個企業的競爭戰略是追求成本領先,信息系統技術可以用來支持企業全面降低企業的成本,或者在企業的某些方面降低成本。如果一個企業為了競爭而必須保持顯著的產品差異,信息系統技術可以用來直接給產品增加獨特的特征,或者在某些方面改進產品質量服務和外觀等。如果實施目標集聚戰略,企業可以利用信息系統技術標識出合適的市場位置,然後再從信息系統技術的使用中獲得較高的回報。例如,奧地利一個規模較小的高技術公司Skidata公司利用信息系統技術支持該公司的目標集聚戰略獲得了良好的效果。該公司將自己的業務定位於主要為滑雪場提供信息系統技術服務。滑雪者到滑雪場租賃雪撬等滑雪工具時,先購買一個微處理器,工具租用人的信息都儲存在這個微處理器中。微處理器安裝在滑雪者佩戴的一個精緻的手錶中,當滑雪者等待租用滑雪工具時,必須通過一個電子門,這時電子門就啟動從微處理器到電腦系統的所有必需信息的傳遞。信息系統技術的應用減少了管理人員,降低了管理費用並實現了實時數據處理。同時,信息系統還可生成管理報告,系統中有不同雪撬使用的詳細信息,這些信息對收入費用分配統計都是非常有價值的。

  由此可見,信息系統技術對於競爭戰略的實施關係非常密切,起決策支持作用。

  2.信息系統技術與企業可持續競爭優勢

  企業成功地運用信息系統技術,有助於企業核心競爭力的形成,從而幫助企業獲得競爭優勢,增強企業獲利能力。然而,企業並不只是希望通過運用信息系統技術在一段時間內獲得競爭優勢,而是希望獲得可持續的競爭優勢。因此,企業在應用信息系統技術形成核心競爭力時,要註意以下問題。

  (1)應用信息系統技術形成的核心能力要具有持久性。核心能力的持久性主要是指其作為利潤源泉的持久程度。運用信息系統技術,可以從多方面增強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如利用CAD技術提高產品的設計質量;利用彈性製造系統提高產品的製造質量,從而提高產品質量,提升產品晶牌的商譽;通過建立客戶檔案系統和產品檔案系統,可為客戶提供更好的售後服務,同時也會提升產品晶牌的商譽。

  (2)運用信息系統技術形成的核心能力的轉移性要差。這是指專有化程度要高,要充分考慮企業的特點,形成本企業的技術特色,同時降低企業核心能力的可複製性,否則別的企業很容易模仿

  (3)運用信息系統技術形成的核心能力的占用性要低。這是指在運用信息系統技術的過程中,企業要特別註意儘量不能讓某個人或很少幾個人完全掌握和控制,否則就會影響企業可持續的競爭優勢。比如由於某種原因,這些人被其他企業挖走或者他們利用這些技術幫助競爭對手形成新的核心能力來與本企業競爭,就會對本企業帶來很大的衝擊和損失。

  3.正確認識信息系統技術對企業競爭力的影響

  信息系統技術的運用,可以對企業的競爭力企業價值鏈、企業的競爭戰略等多方面產生積極的、顯著的影響。但這種作用的發揮也可能有失敗的風險。這是由於:

  (1)信息系統技術的運用不一定能幫助企業形成可持續的競爭優勢。這是因為要求一項技術能給企業帶來可持續的競爭優勢,必須使競爭對手:①不能模仿已有的新技術、新方法;②不能從模仿中獲得利益;③不願意模仿已有的新技術、新方法。一般來說,以上假設條件均不成立,因為模仿者能夠通過瞭解別的企業提出的新技術、新方法以及提出新技術、新方法的過程獲得啟發,甚至可以採用更新的技術,在產品功能或成本等方面取得更大的優勢,因而後來的模仿者反而有可能獲得競爭優勢。

  (2)信息系統技術的運用不一定都能增強企業的競爭優勢,企業的競爭優勢是通過有效地規劃其經營過程並有效地實施來形成的,而信息系統技術是用來幫助經營的。因此,信息系統技術在運用時應註意:①充分考慮企業短期長期經營狀況;②在設計信息系統時與客戶、供應商、企業內部管理以及決策人員進行充分的溝通;③根據環境的變化不斷改進信息系統,增強其適應性。

相關條目

參考文獻

  1. 宋紹成主編.大學電腦基礎.清華大學出版社,2008
  2. 周學君主編.電腦基礎教程.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2009
  3. 陳福集主編.信息系統技術概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4. 餘海宗著.戰略管理會計論.西南財經大學出版社,2004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8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KAER,泡芙小姐,Yixi,方小莉,Lin.

評論(共0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信息系統技術"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