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47个条目

產業生態化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什麼是產業生態化

  產業生態化是指產業自然生態有機迴圈機理,在自然系統承載能力內,對特定地域空間內產業系統、自然系統與社會系統之間進行耦合優化,達到充分利用資源,消除環境破壞,協調自然、社會與經濟的持續發展[1]

  實施產業生態化要求我們在生產中大力推廣資源節約型生產技術,建立資源節約型的產業結構體系,減少對環境資源的破壞,倡導綠色環保消費。產業生態思想借鑒的是生態系統中的一體化模式,它不是考慮單一部門與一個過程的物質迴圈與資源利用效率,而是一種系統地解決產業活動與資源、環境關係的研究視角。

產業生態化的現狀[2]

  國外的產業生態化起源於20世紀70年代丹麥的卡倫堡工業園區(Kalundborg, Denmark)。在這個工業園區,發電廠、煉油廠、生物製藥廠、石膏材料廠、自來水廠和養漁場自發的形成一個工業代謝交換體系。這個工業共生體形成了生態上的捕食鏈,節約了要素成本,增加了生產效率,減少了對環境的污染。卡倫堡生態工業園區企業的性質具有互補性,在決定交換物質數量的企業規模上能夠最佳匹配[3]

  20世紀90年代以後,隨著生態工業園(Eco-Industrial Parks, EIP)的提出,清潔生產綠色工業生態工業、環境保護、可持續發展等運動迅速崛起,在世界一些發達國家興起了生態工業園區的實踐[4][5]。1992年加拿大在Burnside工業園區開始生態化改造,建立了清潔生產中心,1200多個企業實現綠色化生產;1995年後在加拿大興起了工業園區的生態轉型和建設計劃,目前已有40個生態工業園區在運行。1993年開始,美國20多個城市的政府與大公司合作建設生態工業園區;1994年美國可持續發展委員會計划進行Fairfield、Cape Charles、Brownsville和Chattanooga等4個生態工業園示範區項目;1999年美國環保局資助了兩個生態工業園區的建設計劃。法國則致力於實施PALME計劃,加強環境管理,促進企業之間廢棄物與廢棄能源的交換利用,至1995年已在5個工業區取得PALME計劃的生態認證標誌。1995年起,日本開始建設Kokubo生態工業園區;日本註重實施零排放為主的戰略,在日本通商產業省和環境廳的財政支持下,川崎零排放工業園2001年開始運行;目前日本大約有60多個生態工業園區運行或在建。

  印度、印度尼西亞、泰國、菲律賓、馬來西亞、斯裡蘭卡、納米比亞和南非等一些發展中國家已經開始生態工業園區的規劃和建設[4][5]

產業生態化的物質迴圈[2]

  產業生態化的一個核心問題是產業系統內的企業之間能夠進行物質傳遞和迴圈。然而,生態產業系統的物質迴圈不是封閉迴圈,而是內部物質迴圈,對外具有投入產出功能的開放系統[6],如圖所示:

  产业生态化

  企業之間的物質迴圈與代謝是生態產業作為生命系統的活力與健康的體現。系統內各企業在投入產出的同時,物質迴圈代謝的功效越高(或總體成本效益越高),生態產業系統越健康,其投入產出效益也越高。

產業生態化的分析[1]

  產業生態化是一個漸進過程,是產業的反生態性特征日趨削弱、生態性特征逐漸加強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人們為產業系統創造一個新的範式,將人造系統納入自然生態系統的運行模式中,逐步實現由線性(開放) 系統向迴圈(封閉) 系統轉變。

  從理論上看,產業系統不僅要形成自身的物質迴圈反饋機制,更要儘可能地納入生態系統的物質迴圈系統。因此,也有人稱產業生態化為迴圈經濟(circulate economy) 。迴圈經濟是一種新型的、先進的經濟形態,是集經濟、技術和社會於一體的系統工程。它主要運用生態學規律來指導社會經濟活動,本質上就是一種生態經濟。迴圈經濟的技術經濟特征之一是提高資源利用效率,減少生產過程的資源和能源消耗。這是提高經濟效益的重要基礎,也是污染排放量減少的前提。迴圈經濟的技術經濟特征之二是延長和拓寬生產技術鏈,將污染儘可能地在生產企業內進行處理,減少生產過程的污染排放。迴圈經濟的技術經濟特征之三是對生產和生活用過的廢舊產品進行全面回收,可以重覆利用的廢棄物通過技術處理進行無限次的迴圈利用。這將最大限度地減少初次資源的開采量,最大限度地利用不可再生資源,最大限度地減少造成污染的廢棄物的排放。迴圈經濟的技術經濟特征之四是對生產企業無法處理的廢棄物集中回收、處理,擴大環保產業和資源再生產業的規模,擴大就業。迴圈經濟體系倡導的是一種與環境和諧的經濟發展模式,以實現產品的反覆使用和廢棄物的資源化為目的,強調“清潔生產”,是一個“資源—產品—再生資源”的閉環反饋式迴圈過程,最終實現“最佳生產,最適消費,最少廢棄”[7]

  产业生态化

  產業生態化作為獲取和維持可持續發展的一種實踐手段,旨在倡導一種全新的、一體化的迴圈模式,即經濟系統和環境系統具有高度的統一性,兩個系統內各組成部分之間相互依存、不可分割。同時,產業生態化認為物質和能量的總體迴圈貫穿於從原材料開采到產品生產、包裝、使用以及廢料最終處理的全過程。它的迴圈優化不僅僅局限於一個企業內部,而註重更高級別的區域系統乃至整個國家或地區的產業系統的優化,在一定區域內形成類似生態圈的產業迴圈系統,通過區城間的產業生態系統的互動性依存,在全球實現產業活動與生態系統的良性迴圈和可持續發展。

  產業生態化作為一種新形態經濟或生態型迴圈經濟, 需要改變現有土地利用的思維模式,改變產業流程,減少廢物排放,使產業適應環境而不是改變環境來適應產業。目前難以實現可持續發展是人類社會經濟系統與自然生態系統以不同的系統發展原理運作而導致的結果。因此,必須把人類活動、土地利用、自然迴圈和功能協調成統一的生態系統,通過改變新的組織形式、調整政策來恢復和保持各種形式的社會、經濟和生態的調節能力。未來可持續能力決定於調節社會、經濟與生態系統功能延續性及其相互關係的資源管理系統。產業生態將不可持續變為可持續發展,是通過經濟與社會的轉型進化到一個新系統的狀態而不是依賴效率提高的發展模式來保留現有系統結構。產業生態化的本質目標就是在人類生存和發展的自然生態環境可再生的基礎上,達到人—社會—自然之間的協調持續的發展。具體地說,產業生態化就是在工農業生產中大力推廣那些節約資源、環境負面影響小、經濟效益高的技術,不斷地探索既有利於保護環境又能提高企業效益的經營管理模式;大力調整產業結構,淘汰那些設備陳舊、高物耗、高能耗、污染嚴重的產業部門和環境負效應嚴重的產品,建立資源節約型的國民經濟生產體系;在加快發展第三產業的同時,積極提倡適度消費綠色消費的觀念,加快建立具有“環境標誌”的綠色產品制度。從大生態系統的角度看,實現產業生態化就是建立涵蓋第一、二、三產業各個領域的“大綠色產業”。

  20世紀90年代,隨著可持續發展戰略在世界範圍內的普遍實施,產業的生態化發展開始在發達國家漸成潮流,從巨集觀層次的國家產業發展的戰略選擇、管理立法,中觀層次區域產業園區的建設、佈局,到微觀層面企業的生產技術改造、管理實踐,生態化的概念始終是貫穿其中的主線。這一發展趨勢在三次產業的工業、農業和第三產業中都有所體現,如生態工業、生態農業生態旅游業等等。世界範圍內的生態革命,促成了生態與產業成為一種新型的互動關係。這種關係一方面表現為產業綠色化含量不斷提高,另一方面形成了廣泛的生態產業化現象。以生態產品的生產使用、回收再利用為基本內容的新興生態產業不斷發展,使生態環境和產業領域產生了全方位的滲透與融合,產業生態化現象日漸明顯。生態與產業的互動,最終形成生態產業一體化和複合化,傳統的三次產業正在向生態化方向發展。生態化是人類構築經濟社會與自然界和諧發展、實現良性迴圈的新型產業模式,是產業發展的高級形態。

產業生態化的意義[2]

產業生態化的實踐意義

  首先能夠以生態標準開發與選擇技術創建企業;按照生態運行方式規範企業的生產與營銷行為,規範產品的質量和生態標準。

  其次,依據國民經濟整體及長遠目標,規劃產業及各分支產業的發展;在產業內部按照生態運行方式進行生產力佈局和企業組織,建立分支產業之間的生態聯繫;在國民經濟系統內建立產業之間的生態聯繫,並通過產業的生態關係建立區域之間的生態平衡關係與運行機制。

  再次,按照生態運行方式和生態標準建立工業和生活廢棄物的回收、處理與資源化系統,使得企業和產業系統不僅滿足生態生產和生態消費的目的,而且對人類生存條件與自然生態環境造成的影響最小,同時保護自然生態環境;為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建立資源開采和利用的生態標準,資源利用、再生和恢復的生態機制,使其處於持久的生態平衡。

  最後,將企業、產業和國民經濟系統建立在生態標準的平臺上,亦可持續發展為基準,經濟發展為目標,科學技術為動力,法規政策為保障,組織管理為措施,推進我國產業和國民經濟整體發展[8]

產業生態化的理論意義

  傳統的經濟學理論,如微觀經濟學巨集觀經濟學國際經濟學、以及產業經濟學發展經濟學等,都是研究人類的經濟行為及其成果分配的科學規律,可以稱作行為經濟學。這種經濟學理論主要關註消費者之間、企業之間、消費者與企業之間、產業之間、部門之間、地區之間和國家之間的經濟關係,不研究人們的經濟行為及其成果與自然資源自然環境的關係,因而適合描述人類經濟活動的短期行為。與之補充的經濟理論是資源經濟學[9][10]和環境經濟學[10][3],這些理論研究市場機制不能發揮作用的自然資源和環境對人們經濟活動的支持作用,和人們的經濟行為對自然環境的影響和環境治理。這些理論不僅是靜態的,而且沒有從人們經濟行為的發源處立論,尤其是缺乏研究人們的經濟行為與自然資源和環境的動態相互作用和協調發展。

  生態經濟學[11][4]則運用生態學、系統論資訊理論控制論的原理分析經濟系統的運行規律,在對人類經濟活動的規律方面有了較完備的生態理論體系,只是在欠缺經濟行為與自然資源和自然環境的動態相互作用的理論,以及在可持續條件下的國民經濟生態總量分析理論。工業生態學[12][13][5]是研究在投入和產出過程中的物流、能流、信息、人才和技術等方面具有互補、共生、供應鏈和輔助設施功能共用關係的若幹企業組織起來建成生態工業園區,其整體遵循物質迴圈和工業代謝原理運行,在生產產品的過程中達到互補、共生、節約和對環境影響最小的動態效果。工業生態學的理論是在一個相對封閉的區域內組織若幹企業模擬自然生態的規則運行,其理論缺陷在於生態工業園區缺乏與自然環境的互動,更沒有立論產業之間、地區之間和國民經濟整體及其與自然資源和環境的互動與協調發展。

參考文獻

  1. 1.0 1.1 陳柳欽.產業發展的集群化、融合化和生態化分析[J].華北電力大學學報,2006年1月
  2. 2.0 2.1 2.2 楊忠直.以生態化標準推進我國產業發展[J].北京工業大學學報,2004,(1)
  3. 3.0 3.1 姚志勇.環境經濟學.中國發展出版社,2002年10月第1版
  4. 4.0 4.1 4.2 von Lersner, H.Commentary.Outline for an ecological economy.Scientific American
  5. 5.0 5.1 5.2 (美)Stanley E.Manahan.Industrial Ecology.1999 by CRC Press LLC
  6. Boenker,Thomas,Eckerth,Gregor,Schmidt,Gerhard.Betreiberzentrum Kreislaufwirtschaft (Recycling economy as operator centre).ZWF Zeitschrift fuer Wirtschaftlichen Fabrikbetrieb
  7. 牛桂敏.迴圈經濟:從超前性理論到體系和制度創新[J].國家行政學院學報,2004 ,(6):63-65
  8. 楊忠直.商業生態學與商業生態工程探討.自然辯證法通訊,2003年第4期
  9. (美)阿蘭.蘭德爾.資源經濟學.商務印書館,1989年3月底1版
  10. 10.0 10.1 (英)羅傑.珀曼,自然資源與環境經濟學.中國經濟出版社,2002年4月第2版
  11. 許滌新.生態經濟學.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9月第1版
  12. (瑞士)Suren Erkman.工業生態學.經濟日報出版社,1999年4月第1版
  13. 鄧南聖,吳峰.工業生態學—理論與應用.化學工業出版社,2002年5月第1版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22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評論(共0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產業生態化"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官方社群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