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47个条目

生態工業園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生態工業園(Eco-industrial Parks)

目錄

生態工業園的基本概念

  生態工業園是繼工業園區和高新技術園區的第三代工業園區,它與前兩代的最大區別是:以生態倫理學,工業生態學為指導,著力於園區生態鏈和生態網的建設,最大限度地提高資源利用率,從工業源頭上將污染排放量減至最低,實現區域清潔生產。與傳統“設計一生產—使用—廢棄”生產方式不同,生態工業園遵循的是“回收—再利用—設計—生產”的迴圈經濟模式,它仿照自然生態系統的物質迴圈方式,使不同企業之間形成共用資源和互換副產品的產業組合,使上游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廢物成為下游生產的原料,達到相互資源的最優化配置。

生態工業園的基本原則

  建設生態工業園需要遵循以下四個原則:

  (1)迴圈性原則。這是生態工業園的重要原則,包括三方面的內容。

  a物質迴圈。工業發展所依賴的資源是有限的,但工業生產總是在不斷消耗這些資源,同時經過生產和消費等環節後又大量地產生廢物,解決這一矛盾的關鍵就是要實現廢物資源化和工業體系內的物質迴圈。

  b合理用能。能量雖然不能迴圈使用,但是可以根據能量品質的不同實現梯級用能、回收生產過程的廢熱或利用廢棄物充當能源,合理用能是節約能源的重要途徑。

  c信息共用與反饋。信息的傳播將部分減少物質和能量的流動,是生態工業穩定發展的有力保證。

  (2)多樣性原則。多樣性原則是建設生態工業園生態鏈網結構的基礎。在生態工業園建設中,可以引進不同的產品、不同的生產過程和不同的企業,利用它們對資源和能量需求的差異,實現優勢互補,形成靈活、高效的合作關係。

  (3)地域性原則。生態工業園要根據當地實際情況,科學合理地選擇和調整產業結構,以獲得最大經濟效益,同時保持良好的生態環境。

  (4)進化性原則。生態工業園的發展是一個動態的發展過程,人們的觀念是在不斷更新,對資源和環境問題的認識也逐漸深入,所以生態工業的實現具有進化性。

生態型工業園的衡量標準

  從總體上說,生態工業園應使人們在各種社會經濟活動中所耗費的活勞動和物化勞動取得較大的經濟成果的同時,保持生態系統的動態平衡,其具體標誌為:(1)高效益的轉換系統。(2)高效率的支持系統。(3)高水平的環境質量。(4)多功能的綠地系統。(5)高質量的人文環境系統。(6)高效益的管理系統

生態工業園的哲學基礎[1]

  1.以生態倫理學的精神指導生態工業園建設,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生態倫理學是一門新興學科,是一門跨世紀的學科,實際上它適應了環境革命發展的需要,也是提高全民族生態文化素質的需要。生態倫理學是倫理學在生態環境中的應用,是生態環境危機的哲學反思,實質是對人類自身活動的反思。其研究對象是:生物個體,種群、群落、生態系統,以生態系統內部諸要素之間的相互依存關係和動態平衡關係為研究內容。宗旨為了揭示生態平衡的規律。生態倫理學認為自然界是一個相互依賴的系統。人和生物只是構成系統的一個有機要素,所有的自然界的生物和其生存的環境都是有“內在關聯”的客體和本體。任何一個生命或構成要素的變化都會通過系統結構對其他生物產生影響。因此,人不應該對生命網進行過多的干預。工業生態學是一門研究社會生產活動中自然資源從源、流到匯的全代謝過程及其與生命支持系統相互關係的科學。90年代,以工業生態學為基礎學科的生態工業逐漸被應用到工業體系的建立上來,使不同產業、不同企業之間形成類似於自然生態鏈的關係,從而達到充分利用資源、減少廢物排放、提高區域經濟發展規模和質量的目的。工業生態學認為,人類並非是惟一的評價者,生態系統自身具有內在的價值,這是一種與人類利用無干的介於經濟價值與生態價值之間的過渡價值。即使人類不存在,內在價值依然有,如生態系統中的物種多樣性、涵養水源等生態系統結構與生態過程。工業生態學的本質內涵倡導以一種發展觀和全球觀的新視角重新審視整個工業體系與生態系統,任何人類“獨善其身”的行為在此是行不通的。因此,工業生態學的環境倫理是一種超越時間和空間邊界的生態倫理觀與可持續生存的倫理觀。狹隘的人類中心主義本身充滿著許多悖論,它以全局的損失換取局部的利益,以長遠的損失換取眼前的利益,實質上是小層次的人類中心主義和大層次上的非人類中心主義。

  1933年,萊奧波爾德(Aldoloopld)發表了《保護倫理學》一文,提出將倫理作為輔助手段管理自然,拓展傳統倫理學到自然領域的觀點,併在《大地倫理學》一書中提出了生態倫理學的概念,創立了生態倫理學,其主要內容是:將倫理學的研究範圍擴充到整個大地與動物、植物範疇;確立了生態倫理的科學基礎和價值取向;規定了一切事情皆以生態系統的完整、穩定和美麗為善惡標準的基本倫理原則;要求政府和資源所有者都要對環境的良性發展盡職盡責。正確地理解和處理人與自然的關係是非常重要的,換言之,人類應首先學會和自然如何相處。生態倫理學認為人具有特殊的文化、知識積累和創造力,人的基礎文化能使獲得的自然知識加速增長,因此對生態惡化的結果只有人類能自覺認識到它無益於人類的利益和價值的實現,主動反思和修正行為,履行對自然的責任。和諧指生態系統完整性和物種多樣性及其協調的關係。人和自然和諧發展是解決環境問題根本方法,要使人和自然和諧發展,首先是要在認識方面重建人和自然是相互依存的統一體觀念。研究生態倫理的意義不但利於人類正確認識人與自然的關係,正確認識當今科學技術發展的局限性,還在於通過加強倫理道德教育,喚起人們對自然的“道德良知”和“生態良知”。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和人們對生活環境質量要求的提高,我們必須以人與自然和諧發展,可持續的科學發展觀來確立我們的價值取向,合理組織人類改造自然的實踐活動,來緩解生態危機給人類造成的壓力。生態工業園是解決環境污染問題的根本途徑,生態倫理學的觀念要貫徹生態工業園建設的始終,政府、生態工業園中的的企業、員工都要樹立在生態倫理學的基礎上形成的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文化信念,改變傳統的環境觀,解決環境問題。

  2.構建迴圈經濟,實現可持續發展

  在人類生態環境日益惡化、資源日益短缺的今天,可持續發展問題日益得到各方面重視。黨的十六大把“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實現經濟發展和人口、資源、環境相協調”寫入了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須堅持的基本經驗之中。可持續發展就是“不要吃了祖宗的飯,斷了子孫的路”,這句話很形象的告訴我們要合理利用資源,給子孫後代留下發展的空間。建設迴圈經濟是可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迴圈經濟是社會持續發展最為先進的模式,它是受自然生態系統迴圈的啟迪而萌發的,通過建設生態工業,生態農業生態消費子系統而形成的。傳統工業是最大的資源使用、能源消耗、污染排放產業,需要通過大量高新技術的註入,通過清潔工藝替代、產業共生、產品生態設計、可再生資源開發和生態工業園構建等技術的突破才能實現。其最終實現資源的迴圈利用,能源優化利用,特別是可再生能源利用和污染的源頭防治,達到發展生態工業的目的。在實踐中,已有很多成功的實例:如丹麥的卡倫堡生態工業園。它以發電廠、煉油廠、製藥廠和石膏板廠為核心工業。電廠給制約廠供應高溫蒸汽,給居民供熱,給大棚供應中低溫迴圈熱水生產綠色蔬菜,餘熱流到水池中用於養魚,實現了熱能的多級使用。同樣、粉煤灰用於生產水泥和築路,脫硫石膏用來造石膏板等。通過企業間的工業共生和代謝生態群落關係,建立了”紙漿一造紙”、”肥料一水泥”和“煉鋼一肥料一水泥”等工業聯合體,既降低了治理污染的費用,也取得了可觀的經濟效益。我國人口眾多,資源相對貧乏,長期沿用高物耗、高能耗、高污染的粗放型經濟模式,生態環境己不堪重負,迫切呼喚建立新的經濟模式,促進社會持續健康發展。

生態工業園的發展階段[2]

  1.初級的生態工業園

  Image:生态工业系统物质循环结构.jpg

  早期的生態工業系統只是對自然生態系統的模擬,在整個園區系統中,生產者、消費者和分解者的角色全部由企業來承擔(上圖)。這種早期的工業園區的顯著優勢是具有環境的穩定性。前一個環節企業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廢物由下一個環節的企業作為原材料(或其他材料)使用,由充當還原者角色的企業(專門進行廢水、廢氣或各種固體廢物處理的企業)對最終廢物進行集中處理,因此其對環境的污染很小。我國廣西的貴糖生態工業園屬於此類(下圖)。但這種初級階段的生態工業園也存在較大的缺陷,即具有經濟(市場)的脆弱性。由於整個廢物的處理過程處於單向的線性模式,一旦其中一個環節的企業因市場不景氣而停產,則整個系統均遭到破壞,原來的生態園區也不復存在。

  Image:广西贵糖生态工业园主要生态链.jpg

  2.成熟的生態工業園

  隨著工業系統逐漸複雜,系統內部的聯繫方向和方式增多,生態工業園逐漸走向成熟。當然,在生態工業園成熟的過程中還會出現許多過渡的形式,如吉林省九台市生態工業園。在成熟的生態工業園區內的每個企業不再只簡單地充當一個角色,它們既可以是生產者、消費者,也可以是分解者和還原者。

  企業之間相互利用廢料,打破了原來簡單的單向線性模式,而形成了多向流動的非線性結構,企業生產中產生的廢料在迴圈中完全被消化,因此不需要專門的污染處理企業(下圖)。與早期的生態工業園相比,成熟的生態工業園除具有生態穩定性之外,還具有較高的市場穩定性:因為其各個環節均有多個企業,廢物的處理也不再受每一個企業的局限,即使某一企業因市場原因而停產,也不會導致整個園區系統的破壞。

  Image:成熟的生态工业园区物质循环结构.jpg

參考文獻

  1. 王雪松.論生態工業園的哲學基礎[J].阜陽師範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3):74-76
  2. 薛德升,閆小培,張成智等.生態工業園:理論基礎、發展階段與競爭優勢[J].城市規劃,2006,(8):47-51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3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Yixi,KAER,连晓雾,方小莉,Gaoshan2013,y桑,Mis铭,刘维燎.

評論(共0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生態工業園"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官方社群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