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15个条目

產業生態系統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什麼是產業生態系統

  產業生態系統是按生態經濟學原理和知識經濟規律組織起來的基於生態系統承載能力、具有高效的經濟過程及和諧的生態功能的網路化生態經濟系統。[1]

產業生態系統的特性[1]

  1.開放性

  從整體上看,產業生態系統是參與到自然界物質迴圈的一個特殊有機體,是全球地化迴圈中的一個組成環節,通過能量流、物質流和信息流等的出入與周嗣環境相互聯繫,具有開放性的自然屬性。從經濟屬性的角度看,產業生態系統也是高度開放的系統,生產需要從外部輸入能量和物質,產品需要消費市場,產生的廢物需要內部處理或運送到系統外,利用自然生態系統的凈化吸收能力消除其不良影響。產業系統的開放程度一般是與經濟水平和自身資源擁有量相聯繫的,經濟發展水平越高,開放程度越高,自身的資源擁有量越短缺,要求的開放程度也越高。

  2.迴圈性

  產業生態系統不同於傳統的產業系統,它要求在傳統經濟的線性技術範式基礎上,增加反饋機制。物質在產業生態系統中的流動是迴圈式的,價值流不是單向的而是迴圈的,即使用後的廢棄物仍具有利用價值。在一個產業生態系統內,由於組成系統物質和能量的構成及其流動方向一般來說都不是單一性的和簡單的直線型的,因此,系統內的迴圈不是單一材料或產品的一維迴圈,而是有多種物料和能量參加的多方位的迴圈模式。

  3.層次性

  對於產業生態系統來說,是通過在系統內中建立多層次、立體型的物質和能量利用與轉換網路來促進和實現系統內的物質和能量的層級利用和迴圈流動。產業生態系統有三個層面的物質迴圈,即小迴圈一企業內部的物質迴圈、中迴圈.企業之間的物質迴圈、大迴圈.整個社會的物質迴圈。這幾個層面的迴圈便構成了產業生態系統的3個基本類型,即生態企業、生態產業園區、產業生態系統。為了達到物質和能量在不同層面的迴圈利用,需要對產業生態系統進行結構和功能上的整合,通過縱向閉合、橫向耦合和系統整合,實現從較低層次的局部性、不完全的迴圈到較高層次上的全部、完全的迴圈。

  4.本土性

  產業生態系統在區域上必須與其所處的自然環境條件相協調,並與周圍的產業組織進行協作。產業生態系統涉及產業系統與自然系統及社會系統間在特定空間範圍內的耦合關係。區域耦合是仿生態系統形式,通過對一定地域空間內不同工業企業間,以及工業企業、居民和自然生態系統之間的物質、能源的輸入與輸出進行優化,從而在該地域內對物質與能量進行綜合平衡,形成內部資源、能源高效利用,外部廢物最小化排放的可持續的地域綜合體。

  5.經濟性

  產業發展的目標首先是為了實現社會經濟系統與自然生態系統的協調發展,促進自然一社會經濟系統物質的迴圈利用和能量的高效、有序流動,併在此基礎上來實現產業的社會經濟目的。這就決定了產業生態系統在具有自然生態系統的生態特性的同時,還具有人類經濟系統的特性一經濟性,即在降低環境壓力的同時追求最佳的經濟效益

  6.演進性

  產業的演進是為了社會生產系統在更高的層次上來滿足不斷增長的社會需求。產業的演進通過產業結構的升級來表徵。產業生態系統是產業發展的高級階段,在這個階段中,物質在系統內實現完全閉路迴圈。這並不意味著是產業體系進化的頂峰,而是人類經濟系統與自然生態系統之間的關係進入了一個可以長期維持的協調、平衡狀態。

  7.調節性

  產業生態系統也如同自然生態系統一樣,具有自我組織、自我設計、自我調節的重要特性。生態系統是不藉外力而由自己形成充分組織性的有序結構系統,當外界環境和驅動變數發生變化,它通過反饋作用,依照最小耗能原理,自我調節內部結構和生態過程。在產業生態系統的設計和運轉中,需保障其自我組織作用及演替方向,對潛在的外部干擾有足夠的自我調節能力或緩衝能力,使其結構與功能維持相對穩定性和持續性。

產業生態系統的構建途徑[1]

  1.生態產業鏈的構建

  生態產業鏈的構建就是要在企業內部、企業之間建立產業鏈乃至更大範圍建立生態產業網路,以實現對物料和能量的更有效利用。生態產業鏈是生態產業園的骨架,是生態產業系統構建的關鍵。在構築生態產業鏈時還應遵循以下原則:(1)構築產業鏈的各企業,內部要實現清潔生產,所生產的產品是生態產品;(2)生態產業鏈的長短要依據技術經濟分析而定;(3)園區內各成員之間在類別、規模、方位上要相配;(4)具有靈活性和彈性,當園區內任何一個企業生產狀況的變化,如廢料構成、性質改變時,與其相聯繫的企業能及時調節,保證整個系統的平衡。

  目前構築的所有生態產業鏈的不足是生態鏈短、生態鏈單一,缺少靈活性,直接影響著產業生態系統的穩定。就卡倫堡生態產業園而言,在園區內企業數量少(主要企業只有5家),產業鏈單一。因此在生態產業園中應設置調節手段,如多渠道的原料、產品或副產品的輸入、輸出調節鏈,其作用是當生態產業園、生態產業網路中生態鏈中斷或部分脫節時,由調節鏈填補空位或構築新的生態鏈。

  另外,還可以根據市場供求關係加鏈或減鏈等。調節鏈對增加系統彈性,保證系統的穩定性是很必要的,也是目前推進生態產業發展必須考慮的。

  2.產業生態系統多樣性的構建

  產業生態系統的構建旨在通過降低系統邊際投入和減少系統廢物排放,在不發生污染轉移的情況下達到減輕環境壓力的目的。這就決定了產業生態系統的構建和發展必須通過系統內各組分的多樣化合作,達到充分利用(包括廢棄物和能量)物質和能量資源的目的。

  產業生態系統作為實現經濟與環境雙贏的實踐形式,應該形成新的多樣性格局,通過建立這種多樣性格局,提高工業生態系統的穩定性。具體建議如下:(1)在設計生態產業園時,首先要根據當地的資源、能源等狀況,設計多種產品、構建多樣化的產品結構,產品結構越複雜,市場適應能力越強,越有利於工業生態系統的穩定;(2)構建多樣性的生態產業園,如火電廠生態產業園、石化生態產業園、煤炭生態產業園、鋼鐵生態產業園、水泥生態產業園、製糖生態產業園、釀酒生態產業園等;(3)保持生態產業園之間協同作用的多樣性,實現生態產業園之間互相聯繫,協調發展;(4)建立生態產業園、生態產業網路中的企業或企業種群之間多渠道的物質與能量的輸入輸出機制;(5)實行園區管理政策的多樣性。

  3.關鍵種企業的選擇

  選定“關鍵種企業”構築企業共生體,是發展生態產業的關鍵。“關鍵種企業”大都是特大型企業,從事石化、冶煉、機械或者能源生產等行業,由於核心企業對生產材料的需求量或為其它企業提供副產品的供應量基本上是豐富而穩定的,具有規模優勢,因此,與之合作的企業主要目的是為它提供生產材料或者是利用它廉價的副產品。我國工業發展的特點是:(1)存在以煤炭、火電廠、石油、石化、鋼鐵水泥等高能耗、高污染的大型聯合企業為主的老工業區;(2)已發展大量的高新技術園區、開發區;(3)存在鄉鎮企業集中的城鎮。據此,運用關鍵種理論,選定煤炭、火電廠、石油、石化、鋼鐵、水泥、電子行業農副產品加工業作為“關鍵種企業”,構築企業共生體,建立生態產業園區,是我國發展迴圈經濟,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必然選擇。

  4.產業共生網路的構建

  生態產業園的典型特點是企業之間相互合作,通過建立產業共生網路實現資源相互利用和迴圈。最具代表性的產業共生網路運作模式主要包括依托型、平等型、嵌套型和虛擬型四種。

  (1)依托型產業共生網路是生態產業園中最基本和最為廣泛存在的組織形式,其形成往往是因為生態產業園中存在一家或幾家大型核心企業,吸附許多中小企業圍繞其運作而成。由於核心企業的存在,一方面需要其它企業為它供應大量原材料或零部件,這也為大量相關中小型企業提供巨大市場機會;另一方面,核心企業也產生大量的副產品,如水、材料或能源等,當這些廉價的副產品是相關中小企業的生產材料時,也會吸引大量企業圍繞其相關業務建廠。依托型產業共生網路的特點在於對核心企業具有很強的依附性,核心企業一般是特大型企業,主導網路的運行,它決定了共生網路能否持續發展的技術可行性,一旦核心企業的經營環境發生變化,如工藝調整、材料更換或者規模變更等,都會對它的依附企業產生非常大的影響,最終將直接影響網路的穩定性和安全性.甚至導致網路失敗。

  根據生態產業園中核心企業的數目不同,依托型產業共生網路可以分為:單中心依托型共生網路和多中心依托型共生網路。廣西貴糖集團和魯北化工企業集團為典型的單中心依托型共生網路,丹麥卡倫堡丁業共生體是多中心依托型共生網路的典型代表。多中心共生網路比單中心共生網路具有較強穩定性和安全性。

  (2)平等型共生網路是指一家企業會同時與多家企業進行資源的交流,企業之間不存在依附關係,在合作談判過程中處於相對平等的地位,依靠市場調節機制來實現價值鏈的增值。該網路的企業一般為中小型企業。因網路結點間同時存在多家企業,增強了產業共生網路的穩定性。但在這種共生類型中,由於受經濟利益影響比較大,企業選擇合作伙伴的主動權增強,難以形成主體生態產業鏈,僅憑市場的調節很難保障網路的穩定性和安全性。因此,在網路出現頻繁波動的情況下,需要政府或園區管理者的參與。世界上採用平行工業共生網路最為成功的生態產業園是加拿大波恩賽德工業園。

  (3)嵌套型工業共生網路是一種複雜網路組織模式,由多家大型企業和其吸附企業通過各種業務關係而形成的多級嵌套網路模式。在生態產業園內,多家大型企業之間通過副產品、信息、資金和人才等資源的交流建立共生關係,形成主體網路,同時,每家大型企業又吸附大量的中小型企業,這些中小型企業以該大企業為中心又形成子網路,另外,圍繞在各大型企業周嗣的這些中小型企業之間也存在業務關係,所有參與共生的企業通過各級網路交織在了一起,既有各大型企業之間的平等型共生和中小型企業的依托型共生,還有各子網路之間的相互滲透,從而形成一個錯綜複雜的網路綜合體。奧地利Styria生態產業園是嵌套型工業共生網路運作模式的典型代表。

  (4)虛擬共生網路藉助於現代信息技術手段,用信息流連接價值鏈建立開放式動態聯盟,組建和運營的動力來自多樣化、柔性化的市場需求,以市場價值的實現作為目標,整個區域內的產業發展形成靈活的梯次結構,因此具有極強的適應性;同時,參加合作的企業通過各自核心能力的組合突破了資源有限的限制,整個虛擬組織以網路為依托,充分發揮了協同T作和優勢互補的作用。美國布朗斯維爾生態產業園和北卡羅萊納州三角研究園是目前世界上採用虛擬型共生網路比較成功的代表性園區。

  5.信息網路的構建

  生態產業是一種信息強度很大的產業,無論是進行生命周期分析還是進行生態產業園的建設,所需要的信息量都是巨大的,而這些信息不可能由某一單一的企業或組織獨立完成,因此而且為了節省費用,必須利用現在的網路技術,建立靈敏的信息網路。生態產業園建設中需要的信息量要比傳統的]二業園大的多,因為它需要企業在相互充分瞭解的基礎上進行密切的合作。僅在生態產業園的規劃階段所需要的信息就包括:(1)產業系統的邊界和系統中的成員。瞭解系統邊界和成員後,才能發現潛在的產品及廢物的供應商和使用者,因此園區的建設的第一步就是收集園區內的企業信息,在此基礎上才能將相關企業進行組合。(2)物質的流動和能量的代謝過程。企業之間物質和能量的交換首先需要瞭解企業的輸人輸出情況。(3)數量和時空分佈。生產的情況會受到時空的影響,例如啤酒廠在夏天的產量就會高於冬天,產生的副產品或廢物的量也會隨著季節而變化,因此利用副產品或廢物的企業要及時瞭解上游企業的變化,以便做好必要的準備。(4)法律法規。即生態產業園中的企業所必須遵守的有關法律法規。

產業生態系統的管理理念[1]

  為實現對產業生態系統的科學化管理,有必要在現有經濟管理理論的基礎上增加一種新的管理理念,即生態產業管理理念,併在這一理念的指導下,建立起新型的產業生態系統管理體系。生態產業管理是將經濟活動和生態環境視為一個有機整體來管理,只有結合產業生態系統的特點,採用整體協同理念、區域理念、生態效益理念、耦合共生理念進行管理,才能把握產業生態化方向,實現整個產業生態系統的可持續發展。

  1.整體協同理念

  對產業生態系統進行管理,首先必須從系統的整體性出發,抓好全局。每個企業都必須服從整個產業生態系統的總體利益,堅持產業生態系統的運行和發展方向,認真執行國家的法律法規,在全局發展的前提下實現自身的不斷完善。其次,還必須考慮系統的層次性。只有依據層次性管理,才能保持系統的協同性。產業生態系統可被劃分為不同的層次,任何一個較小的產業都是較大產業的組成部分。一般來講,低層次的較小產業耦合成高層次的較大產業的過程是一個非線性過程,高級產業具有低級產業所不具備的結構和功能,低級產業的可持續並不保證高級產業的可持續發展。因此,在對該系統進行管理的過程中,就必須在強調系統管理整體性的同時,註意管理的層次性,使得該系統內的各子系統能夠同繞系統的總目標協同一致地開展工作。

  2.區域理念

  產業生態系統是在當地自然環境條件基礎上構建的產業協作系統,其本身在區域上存在著空間集聚現象,生態產業管理離不開具體的區域背景,合理的生態產業結構與佈局要求必須具有區域理念。生態產業結構與佈局要同生態環境保護的目標相一致,開發和建設活動必須符合生態環境條件和自然資源狀況,一方面生產對環境資源的需求要同自然界的供給能力相平衡,另一方面廢棄物排放對於生態的衝擊要與生態環境的承載能力相適應。因此,在產業生態系統的構建規劃和發展建設中,必須考慮所在區域的自然資源稟賦狀況、技術和經濟發展狀況以及政策法規和文化背景,考慮各個產業廢棄物交換的便捷與高效。一方面要求根據不同區域的差異優化生態產業結構,合理生態產業佈局;另一方面,還必須協調不同區域之間的關係,以保證整個產業生態系統的可持續發展。對產業生態系統的管理必須遵循區域性原則,即從實際出發,因地制宜地制定相關發展戰略,並通過有關補償措施協調不同區域間的生態產業發展。

  3.生態效益理念

  生態效益可以理解為提供具有競爭力價格的商品與服務來滿足人們需求,同時,這些商品與服務必須逐漸降低其生命周期中對於資源的消耗強度和對於生態的衝擊,使之至少與生態環境承載能力相當。生態效益含有兼顧經濟與生態兩方面效率的意義。從經營管理的角度看,生態效益鼓勵產業要更具有競爭力、更為創新、更對環境負責任。

  追求生態效益目標,不僅會促使企業自身經濟行為的生態化轉向,還會通過以下幾方面效應激勵企業間廢物利用的合作:(1)生態效益目標對企業間合作的直接激勵。為了實現廢物綜合利用,企業可以採取內部的自我迴圈和外部的企業間迴圈。這就要求企業為了實現“副產品”的正常交換,不斷深人交流技術、工藝等方面的信息,相互協調統籌。(2)資產專用性對企業間合作的激勵。由於企業在技術和_T藝上的互相牽制,依靠“副產品”交換為紐帶建立的交易關係,具有更強的資產專用性特征,它能夠促使企業形成一個經濟活動中心,進而產生建立更為密切交易關係的動力和願望。(3)聚集效應對企業間合作的反饋激勵。上下游企業間的共生合作使它們成為一個投人產出的關聯體,這會引發它們向某一區域集聚,各企業通過產業鏈(網)的方式連接起來,進而形成一個“龐大的企業聯合體”,增強了企業經營環境的穩定性,參與各方均能因此而獲得規模經濟效益。同時,這些由集聚產生的收益優勢會進一步強化企業參與合作的積極性。

  產業生態系統的管理目標是追求綜合效益的最大化。對經濟效益的追求是產業生態系統存在的根本,可持續性是生態產業的目的。生態效益目標可以有效解決經濟目標下的資源浪費、企業低層次競爭等問題,並月.通過對企業問合作協同的激勵,內化企業進行合作的行為動力,更易促進生態產業鏈的形成。在產業生態系統的發展過程中,市場的作用會迫使系統內各企業在追求利潤最大化的動因下,不斷通過改進生產T藝,拓寬原材料的選擇面,變系統內其他企業的廢棄物(能)為有益原材料,降低原料成本,在保障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的同時,全面提高產業生態系統的整體經濟效益。

  4.耦合共生理念

  耦合共生理念是在產業生態系統管理過程中,處理產業生態系統與其子系統及各個子系統之間的關係時所依據的基本觀念。不僅包含對系統內生態產業鏈(網)上下游企業的共生合作管理,還包含了管理理念從單純的生產經營管理向生產經營管理與生態環境管理相結合的轉變。

  產業生態系統中生態產業鏈(網)上下游企業間形成的廢棄物交易行為,是建立在共同利益基礎之上的共生合作關係。生態產業鏈上的共生企業間既存在彼此協同又存在利益競爭,受益的對稱是共生體中企業間實現順利交易的基本保障。對稱性受益主要表現為副產品交換價格、交換數量的公平以及合作成員之間的相互信任上。因此,產業生態系統管理要基於耦合共生理念,促使企業在自願的原則下,以自由貿易的方式,通過重覆交易談判,最終形成廢棄物的交易契約:即上游生產企業要制定優於生態產業鏈以外其他企業的副產品交易價格,下游企業要優先採用本園區內企業生產中產生的副產品。通過副產品價格和供應的雙邊約束,下游企業獲得價格低廉,質量好的副產品,上游企業獲得出售副產品的額外收益或節約處置費用,從而實現了各方企業的共贏,合作的穩定性和持久性也得到保障。

  產業生態系統的管理,本質上是一種生態經濟管理,是生產經營管理和生態環境管理實現有機統一的結果。生態產業的經營管理活動不僅要遵循市場經濟規律的要求,還要遵循生態規律的要求,自覺協調經濟活動與生態環境的發展關係,實現產業協調可持續發展的目標。生態經濟管理的根本任務,就是在產業系統發展過程中的每個環節和每個階段,都要考慮到對生態環境的影響,處理和協調好生產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的發展關係,使生產經營管理和生態環境管理緊密結合起來,在保證企業經濟發展的同時,有效改善生態環境,建立協調互促犁的現代生態經濟管理模式。這種共生觀還指對傳統管理競爭觀的超越,樹立競爭與共生的雙重管理觀。

產業生態系統的管理方法[1]

  產業生態系統的管理方法可分為五類:第一類是面向產品環境管理的方法,即生命周期評價;第二類是面向綠色產品開發的方法,即產品生態設計;第三類是面向區域的規劃方法,即生態產業園的規劃設計;第四類是面向生態產業開發的方法,即生態產業孵化;第五類是面向可持續發展的生態管理,即生態產業鏈的風險評價。

  1.生命周期評價

  生命周期評價是對某種物質、過程或產品從產生到扔棄乃至再生的整個“生命”周期內的資源、環境、經濟和技術的評估。1990年環境毒理學與化學學會(SETAC)將生命周期評價定義為“生命周期評價,一種對產品、生產工藝以及活動對環境的壓力進行評價的客觀過程,它是通過對能量和物質利用以及由此造成的環境廢物排放進行辨識和量化來進行的。其目的在於評估能量和物質利用,以及廢物排放對環境的影響,尋求改善環境影響的機會以及如何利用這種機會。這種評價貫穿於產品、工藝和消費活動的整個生命周期,包括原材料提取與加工、產品、製造、運輸以及銷售、產品的使用、再利用和維護,以及廢物迴圈和最終廢物的處置”。目前生命周期評價(LCA)已形成了基本的概念框架、技術步驟和系統軟體。

  國際標準化組織(ISO)將生命周期評價方法規定為ISO14000認證的基本方法,其基本結構可歸納為4個有機聯繫的步驟:目的與範圍確定、清單分析、影響評價和結果解釋。目前已頒佈的有關生命周期評價的標準有:ISO14040(環境管理—生命周期評價一目的與範圍確定,清單分析)。生命周期評價作為一種環境管理丁具,其應用範圍十分廣泛。主要應用領域可歸結為4個方面:

  (1)產品系統的生態辨識與診斷。通過從搖籃到墳墓的分析,識別對環境影響最大的工藝過程和產品壽命階段。不同產品不同的生命周期階段的環境影響是不同的。例如電冰箱的主要環境影響階段是用後處理階段,即CFC釋放對臭氧層損耗和全球變暖的影響非常嚴重,而彩電的主要影響階段是使用階段。另外,也可評估產品(包括新產品)的資源效益,即對能耗、物耗進行全面平衡,一方面降低能耗、物耗從而降低產品成本,另一方面,幫助設計人員儘可能採用利於環境的原材料和能源。

  (2)產品環境影響評價與比較。以環境影響最小化為目標,分析比較某一產品系統內的不同方案或者對替代產品(或工藝)進行比較。例如通過分析燃油汽車和電力汽車,發現電力汽車的環境影響並不像通常認為的很小,而是要大於燃油汽車。

  (3)生態產品設計與新產品開發。直接將生命周期評價應用於新產品的開發與設計中。例如丹麥的著名電冰箱廠GMM通過對其原有產品進行生命周期評價,發現電冰箱的使用階段對資源和能源的消耗最大.而在用後處理階段對臭氧層損耗和全球變暖影響最大。在此基礎上,設計除了低能耗、無CFC的新一代電冰箱LER200,在市場上取得了很好的經濟效益。

  (4)再迴圈工藝設計。大量生命周期評價工作結果表明產品用後處理階段的問題十分嚴重。解決這一問題需要從產品的設計階段就考慮產品用後的拆解和資源的回收利用。因而迅速出現了一大批“為再迴圈而設計”或“為拆解而設計”的企業和研究機構。

  (5)政府和環境管理部門可藉助於生命周期評價進行環境立法、制定環境標準和產品生態標誌。

  2.產品生態設計

  產品生態設計首先是產業觀念的創新,包括生態效率創新:怎樣把產品生產工藝改進得更好,以生態經濟上最合理的方式利用資源;生態效用創新:怎樣設計一個生態和經濟上更合理的產品,以最大限度地滿足社會的需求。生態產品開發的戰略步驟包括:改善材料質量,減少材料消耗,優化工藝流程,優化流通渠道,延長生命周期,減少環境負擔,優化廢物處置,優化系統功能。

  應用生態產品設計的原則,從產品的整個生命周期過程來考慮產品的環境影響問題。具體地說,在原材料選擇階段強調使用經濟和技術合理的可再迴圈材料,在產品生產階段關註生產過程中的能量消耗、水資源消耗以及對環境的排放,並強調生產過程應該對人體和生態系統沒有重大的危害。在產品的銷售和使用階段強調儘量減少運輸及運輸所引起的排放,減少產品的包裝,使用可再利用或再迴圈包裝材料,並強調在產品使用過程中節省能量,對使用者和生態環境沒有嚴重危害等。在產品使用後處置階段對產品進行回收,並按照減量、再利用、再迴圈、物質或化學處理、處置等優先順序對其進行處置。

  3.生態產業園的規劃設計

  生態產業園是一種通過規劃系統內的物質、能量的交換,達到能源和原材料使用最小、廢物產生量最小的工業系統。並且系統具備可持續發展的經濟關係、生態關係和社會關係。與傳統的工業園相比,生態產業園具有以下主要特點:界定了一個具有相互利益關係的企業群落,並日.將其納入到規劃設計中;通過使用有毒材料的替代品、減少廢棄物的排放和綜合處置等方法減少生態產業園對環境的影響或生態產業園的生態足跡;通過採用靈活的設計和建造技術、熱電聯產和遞級利用等方法來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通過採用靈活的設計和建造技術、再利用和再迴圈等方法來減少資源的消耗;通過建立生態產業園與其周邊地區的供給關係的連接,將生態產業園融人到區域發展的網路之中;從企業群落整體考慮單個企業的行為,環境表現通過這種方式得以不斷地提高;為鼓勵企業達到既定的環境表現目標,制定靈活的管理制度體系;採用經濟手段限制廢棄物和污染物的產生;採用信息管理系統,實現物質和能量的閉環流動;吸收新的企業,以填補企業群落的“生態位”或為已有的企業提供補充。

  在生態產業園的規劃設計中,具體的內容應隨當地的自身特點和規劃目標的不同而有所變化。規劃設計的基本原則可從下麵幾個方面進行考慮:生態產業園的規劃應盡多的考慮維護當地景觀的生態服務功能;生態產業園應儘可能地在滿足質量和安全標準的前提下,降低單位產品的物質消耗量;生態產業園應儘量減少有毒、有害物質的使用;在建築材料選用、能源使用、產品製造及服務過程中,生態產業園應儘量選用可再生資源;生態產業園應該將“防止廢物產生”作為一項規劃設計要求,應用到生態產業園的規劃、基礎設施的建造及丁藝設計等各個階段中;生態產業園應設計出與自然系統環境消納能力相匹配的、多樣性的T業、商業、原材料、產品和服務的種類;生態產業園應從工藝、管理和經濟幾方面提供支持,以保證廢物在單位內部和單位間的迴圈利用;生態產業園應鼓勵發展有以下特點的產品和服務:本身對環境友好併在使用過程中對環境安全;能源和資源利用效率高;可以再迴圈、再利用或能被安全處置。

  4.生態產業的組合、孵化

  生態產業的組合、孵化及設計原則有:

  (1)橫向耦合:不同工藝流程間的橫向耦合及資源共用,變污染負效益為資源正效益;(2)縱向閉合:從源到匯再到源的縱向耦合,集生產、流通、消費、回收、環境保護及能力建設為一體,第一、二、i產業在企業內部形成完備的功能組合;(3)區域耦合:廠內生產區與廠外相關的自然及人T環境的產業生態系統或複合生態體,逐步實現廢棄物在系統內的全回收和向系統的外的零排放;(4)柔性結構:靈活多樣、面向功能的結構與體制,可能時根據資源、市場和外部環境的隨機波動調整產品、產業結構及T藝流程;(5)功能導向:以企業對社會的服務功能而不是以產品為經營目標,謀求T藝流程和產品的多樣化;(6)自我調節:以生態控制論為基礎,能自我調節的決策管理機制、進化策略和完善的風險防範對策;(7)信息網路:內外信息及技術網路的暢通性、靈敏性、前沿性和高覆蓋度。

  5.生態產業鏈的風險評價

  產業鏈的風險評價從某種意義上來講也就是對產業鏈的不穩定性或柔性進行評價。所產業鏈的柔性是指產業鏈長期運作的潛力特別是抵禦外界變化的恢復力,也可以稱之為彈性。一個健康運作的生態產業鏈應該是穩定或是具有柔性的,產業鏈的穩定或柔性具體表現為能夠抵禦各種風險,包括經營管理風險、維護風險和或有風險,抵禦風險能力的強弱決定了這條產業鏈能否長期健康的運作下去。

  (1)影響生態系統穩定性的因素分析

  產業鏈的穩定運行是物質流、信息流和價值流的和諧匹配,是企業間利益分配和要素配置的均衡。從產業生態系統外的市場性因素和系統內技術性因素對生態產業鏈的不穩定性進行分析,可分為兩個方面:交易性不穩定和非交易性不穩定。交易性不穩定的主要原因是交易成本過高。對於生態產業鏈的企業來說,形成穩定交易關係的交易成本主要是信息成本,企業要在市場上從無數的企業中尋找到完全滿足其生產需求的大批量、連續性和質量穩定的交易伙伴的副產品,要付出巨大的信息成本。非交易性不穩定因素主要源於產業生態系統本身的不確定性,包括生態系統自身的複雜性、制度的不完善性、技術運用的不成熟和收益不確定性、產業規制的滯後性,這種不確定性會影響到產業鏈的穩定性。

  (2)經營管理風險

  經營管理風險包括技術成本風險、交易風險市場風險、自身管理風險。

  ①技術成本風險。生態產業鏈的形成或者說對副產品的利用在目前階段的重要基礎就是技術。新技術的採用會對構成工業產業鏈提供新的機會,但新技術的採用往往會帶來技術成本的提升,一個成功的產業鏈應該使技術成本能夠在產業鏈中得到消化,並且進一步獲得贏利。如果技術成本在這條產業鏈中沒有得到消化,只是提供了組成產業鏈的可能,並且增加了相應的成本,那麼這條產業鏈就存在風險。這種風險就應該通過其他措施諸如政策、稅費等予以消化,否則產業鏈就面臨崩潰的邊緣。

  ②交易風險。交易風險主要體現在交易雙方的搜尋過程、利益分配和履約的穩定性。生態產業鏈中企業之間會在資源的使用、信息交流和副產品的利用方面建立密切的關係,這種關係的本質是一種互惠互利的交易,但也要強調責任和義務的重要性,這就要求在構建生態產業鏈時,要明確產業鏈中各個企業的權利和義務,特別是核心企業要明確,只有明確了權利和義務,才能將交易風險降到可以控制的地步,否則交易風險將轉嫁到末端企業。

  ③市場風險。市場風險主要表現為市場需求風險,之所以要構建柔性的生態產業鏈,就是因為只有柔性的產業鏈才能適應市場的變化。市場的風險有大有小,如果一條產業鏈連一點市場風險都不能承擔的話,構建這條產業鏈是不妥當的’岡陛的產業鏈很有可能被市場需求輕微的變化而導致斷裂。一般的產業鏈應該是動態的,才有生命力。

  ④自身管理的風險。組織起來的產業鏈中,並不是所有的產業鏈都能在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取得成效,一些產業鏈的構建更主要是側重環境效益和社會效益,經濟效益僅能達到平衡。如果自身管理不能達到一定的水平,就會出現不平衡,產業鏈就面臨崩潰的危險。應該讓產業鏈中各方充分意識到,構建產業鏈的目的不僅是為了經濟利益,更多的是環境效益和社會效益,產業鏈當中各個節點應該有對整個產業鏈正常運轉負責的態度,這就需要對自身管理嚴格要求。

  (3)維護風險

  ①外來企業的風險。從生態學的角度來說,外來物種往往能夠對已經存在的生態系統造成破壞,導致生態鏈崩潰。生態產業鏈也是如此.一個正常運轉的產業鏈,其物流應該是平衡的,外來企業的介入就會使目前的物流和信息流失去平衡,其破壞不是取代了生態鏈中的某個企業,而是使有限的資源不能合理的配置。因此,應該認識到建立生態產業鏈的最終目的不是經濟效益而應該是資源效率,所以政府在招商的過程中應該避免產生由於外來企業的出現導致資源不能優化配置的結果。

  ②信息公開的風險。生態產業鏈的構建過程中,信息的交流非常重要,信息的交流能夠減少構建過程中的搜尋成本,但也應該看到由於信息的公開在某些時候也對產業鏈形成了一定負面影響。特別是可以產生較好的經濟效益時,比如A廠原料是B工廠的副產品,A廠對B廠副產品的利用成功導致一些類似A廠的企業也參與了對B廠原料的爭奪中,結果B廠的副產品水漲船高,使生態鏈的穩定性受到破壞。另外在生態產業鏈中的組合過程中,特別是企業內部的一些做法基於某些技術的改進和突破或利用途徑的巧妙,信息的公開可能使企業的很多努力付諸東流。這種風險應該從企業之間建立的誠信關係中予以規避。

  ③契約風險。現在生態產業鏈中.企業和企業之間的合作都是以經濟合同的形式進行,合同的存在很大程度上是產業鏈正常運作的基礎,對於一個相對穩定的產業鏈來說這是非常有效的手段。但對於市場需求變化較大的產業鏈特別是產業鏈中的核心企業來說,這種契約有可能使其對市場的反應變的有所顧忌。因為,核心企業產品和產量的變化直接影響到鏈中其他企業的產品和產量,契約的責任往往對這種變化缺乏迅速的反映。這也是一些大跨國企業不願意參與生態產業鏈的原因之一。因此,生態產業鏈的契約既要達到使產業鏈中各企業遵守的目的,又要在契約的制定上體現產業鏈契約的特點:比如契約的時間短,對市場變化的調整要有更大的允許範圍,對產業鏈的末端企業的保護措施要更加有效。

參考文獻

  1. 1.0 1.1 1.2 1.3 1.4 李雲燕.產業生態系統的構建途徑與管理方法(A).生態環境.2008,4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22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Mis铭,寒曦,Tracy,Lin,苏青荇.

評論(共0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產業生態系統"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