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5,837个条目

經營道德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經營道德(Operating Ethics)

目錄

經營道德的定義[1]

  經營道德,是指企業經營過程中處理與消費者競爭者供應商中間商、政府、媒體等相關公眾以及社會環境之間的相互關係時,所依據的判斷是非善惡、正當與不正當、榮譽與恥辱等的觀念、標準和行為規範的總和。經營道德的實質,是解決企業利益同消費者等公眾利益及社會整體利益之間的關係問題。

經營道德的體現[1]

  現代經濟社會中,企業與消費者等公眾以及社會整體之間,有利益相互一致的一面。但在某些情況下,各種利益之間呈矛盾甚至背離趨向,特別是企業利益與消費者利益、企業利益與競爭對手利益、企業利益與社會整體利益之間,其矛盾和背離在某種程度上表現得更為明顯、普遍。而企業在經營活動中遵守良好的道德規範,就不應以單純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或滿足消費者等公眾的直接需求為目標,還要切實關心與維護所有消費者、相關公眾及全社會的長遠利益。現代企業的經營道德應當以求得各方面利益的協調統一和共同實現為最高標準。具體體現為:

  首先,要在滿足消費者需求、合理取得利潤的同時,最大限度地保證消費者的利益,堅決杜絕任何為追求自身利益,採取欺騙、強迫、不公平手段侵害消費者利益的行為。

  其次,經營活動應不僅僅以滿足消費者的直接需求和保證其既得利益為目標,同時還要考慮消費者需求是否合理,是否有利於其長遠利益,對其他消費者及相關公眾的利益有無損害。

  再次,企業作為社會成員之一,應當自覺承擔起維護社會整體利益的責任。企業的經營活動應有助於提高全體社會成員的生活品質,推動社會風氣的凈化和文明程度的提高,促進自然環境的保護和社會可持續發展,進而實現人與企業、企業與自然及社會環境的和諧統一,共同發展。

  這些方面體現了現代企業經營道德的最高境界。為實現這一境界,企業需要建立和完善現代經營道德體系,並自覺加以遵從,以此規範和約束自己的經營行為。

  需要指出的是,在現代法制社會中,法律規範作為國家制定並以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的、帶有規定性、反覆適用性和典型意義的行為規則,在調整人們行為過程中形成的權利和義務關係方面,具有基礎性作用,是規範所有社會成員及社會組織行為的基本約束力量,因而也是企業調整與社會相關公眾之間利益關係時所必須遵從的基本準則。但是,法律規範只是指明允許怎樣做,應當或禁止怎樣做,同時昭示違反規範的法律後果。因而與道德規範相比,法律規範只是規定了前者的最低標準或下限。換言之,合法的社會行為不一定都是完全合乎道德標準的。因此,就企業行為而言,法律不能全面約束企業的不道德經營行為,更不能強制要求企業不斷追求經營道德水平的提高與完善。

  此外,法律規範的作用具有明顯的外部性,它藉助於法律事實而進入實施過程,通過懲處、製裁等法律實施手段來調整權利主體和權利客體之間的權利、義務關係,並使之得到實現。而道德規範強調將其內化於企業的經營思想和員工意識之中,成為企業全體成員自覺約束自身行為、努力追求最高道德境界的主動力量。顯然,在規範企業經營行為方面,道德規範具有法律規範無法企及並難以替代的特殊作用。

經營道德的種類[2]

  經營道德主要包括質量道德競爭道德經營管理道德等方面。

  質量道德是適應市場經濟發展的產物,概括地說,質量道德是市場經濟條件下,生產部門、服務部門在具體經濟行為或行政行為過程中,所實際形成的與產品質址、服務質址和工作質量等相關的道德要求.

  競爭道德又稱公平競爭道德,是指競爭關係的參與人在市場活動中所應遵循的基本準則。競爭道德是隨競爭關係的出現而出現的道德觀念,是規範人們的競爭行為,調整競爭社會關係的行為規則的總和。

  經營管理道德是指經營主體在經營活動中應該履行的道德原則和規範。它包括經營管理、經營決策、商業營銷、商品宣傳、廣告、商品貯存等領域的道德問題,也包括生產和流通領域中其他專業經營人員的職業道德規範問題。

經營道德基本原則[1]

  由經營道德與社會文化、特別是傳統文化及倫理道德的上述內在聯繫決定,在倡導和構建現代企業經營道德體系時,應當註重堅持以下基本原則:

  一是經營道德的基本導向與企業所處的特定社會文化環境相一致;

  二是經營道德的層次水平與社會文化的總體發展層次和水平相適應;

  三是現代經營道德的創新與發展應建立在對傳統文化與倫理道德的繼承和發揚基礎之上。

經營道德的特性[1]

  經營道德是社會道德規範在經營活動中的體現,是社會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因而必然遵循社會文化所固有的民族性和地域性、發展性和階段性,以及延續性和歷史繼承性等基本特性。

  首先,由社會文化的民族性和地域性決定,各個國家和民族在長期的發展、繁衍過程中,形成了帶有鮮明的民族、地域色彩的獨特的文化體系,從而使得不同國家、民族之間的社會文化呈現出明顯的差異,其中包括道德觀念和道德規範的差異。相應地,企業的經營道德也必然受到所處特定文化和社會道德規範的影響與制約,在標準、取向和實現方式上表現出獨有的特點。例如,歐美文化註重個人價值、民主、自由和平等,強調財產所有權的至高天上和個人利益的不可侵犯,其企業的經管道德也以尊重和維護個人或他人權益為重點,倡導依靠個人自願遵從的方式來維持和實現道德規範;而亞洲文化則大多強調集體價值、等級、統治和服從,企業領導者往往以個人道德水平來規範企業的道德行為,通過外在力量推動員工對企業經營道德的認同和遵守。

  其次,由社會文化的發展性和階段性決定,一個國家、民族的文化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隨著社會的演進、變遷而不斷發展變化。在不同的歷史發展階段,社會文化有著不同的內容、結構、主導傾向和表現形式。與此相適應,企業經營道德的發展也呈現出明顯的階段性。例如,在以美國為代表的資本主義經濟發展初期,由於生產的社會化程度較低,市場商品供不應求,因而企業根本無需考慮顧客利益,只奉行以自身利益為主導、“生產什麼就銷售什麼”的經營道德觀念;而戰後美國資本主義進入高度繁榮階段,生產力發展水平生產社會化程度極大提高,商品普遍供過於求,因而客觀上迫使企業不得不轉變觀念,以關註消費者利益、儘力滿足顧客需要作為經營活動的道德準則。顯然,二者體現出社會經濟發展不同階段對企業經營道德水平的不同影響和要求。

  最後,由社會文化的延續性和歷史繼承性決定,任何一個國家、民族的現有文化都是在其傳統文化基礎上不斷更新、改造、豐富、發展而來,因而必然帶有傳統文化的深刻印跡。正是由於對傳統文化的這種自我傳承、揚棄與拓展,才使得現代文化既有深厚的基礎和久遠的淵源,又得以生機勃勃,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同樣,現代經營道德也不可避免地與傳統文化和道德發生千絲萬縷的聯繫,秉承和傳揚其基本脈理,在傳統道德的基礎上發展自己的構架體系。若將各國企業經營道德加以比較,可以發現以美國為代表的西方企業,在經營道德理念上帶有明顯的新教倫理的印跡;而日本企業的經營道德則更多地受到東方儒家文化的影響。

經營道德的建設

  1.加強對企業員工經營道德觀念的教育與培訓。目前,我國企業的培訓與教育大多偏重於管理技術技能方面,對於加強企業經營道德倫理方面的教育與培訓工作關註不夠。另外,企業主要經營者是企業經營的“道德標桿”,同時,企業高級管理人員能否以身作則對於企業提高倫理道德水準也極為重要。如果員工培訓教育所獲得的倫理道德觀念與企業管理層的行為倫理表現不一致,極易造成員工認知失調,這對於企業經營道德的提升是非常不利的。

  2.制定並執行企業倫理守則,樹立規範的經營道德觀念,自覺提升企業經營道德標準水平。從世界範圍來看,大多數成功的歐洲、美國和日本的企業都制定有其規範的倫理守則。倫理守則不同於常識觀念中的員工手冊,其內容主要是涉及企業與其利益相關者(如員工、消費者、股東、政府、社區、社會大眾等)的責任關係,以及公司的經營理念和道德理想。雖然未必具有法律上的約束力,但是倫理守則在很大程度上會反映並影響企業的文化與企業的實際運作行為。企業制定倫理守則時可以從兩個方面入手,一是從企業涉及的利益相關者的角度,二是從企業可能與其利益相關者產生的各種倫理議題角度,如職業安全、產品安全、利益衝突、環境保護、誠實守信等。 企業對這兩方面所可能產生的倫理問題的基本態度應儘量在倫理守則中闡明清楚。對企業而言,制定倫理守則並執行是屬於企業最高層次的問題,因為它在相當大的程度上決定著企業生存的基本意義。

  3.在組織結構方面進行改革,設置倫理道德機構並配備人員。這種做法是把企業經營道德構建工作提升到企業發展工作的高度重視的地位。在企業中設置道德委員會和道德責任者。其中道德責任者是企業進行日常的道德管理、預防及控制危機事件的責任人。其主要的一項工作就是經常與員工保持聯繫,並與他們進行會談;而當員工發現了即將產生違反道德行為規範的情況下,可以直接與道德責任者交談或者通過電話、信件或電子郵件的形式聯繫。如美國企業中,道德責任者往往有較高的行政級別與地位,並且擁有相當大的處理員工有關道德問題的權利,包括問題的調查權、運用“外腦”的權利、直接與最高管理者或其他幹部等接觸的權利等,使員工所涉及的道德問題得到儘可能圓滿的處理。道德委員會是定期召開的處理企業經營道德問題的專門會議。該委員會大多由經營層人員組成,它是企業經營道德管理的最高決策機構。它主要是在企業進行重要或重大決策時,作出應當遵循的道德基準,對報告中提出的道德問題進行研究並提出解決方案。

  4.加強對企業經營道德的監督工作。通過加強企業員工道德教育與培訓、制定企業經營道德倫理守則及道德管理制度化、設立相關的道德責任人與道德委員會等,為企業經營道德建設工作提供了保障。但這些措施是否能達到預期效果,還必須有一個良好的信息反饋程式與結果評價標準。道德監督就是保障企業經營道德建設各項工作的效度信度的重要措施。這種道德監督的方式可採用內部監督與外部監督相結合的方式展開,監督的內容主要涉及企業各方面和各部門的業務活動,主要是通過與企業經營道德行為規範和社會道德規範相對照,檢查有無違反之處,出現了哪些問題及應當如何處理改善等。根據一些發達國家的作法,內部監督主要由公司的道德委員會來組織實施,外部監督主要是通過政府部門來進行的,政府可以通過一些巨集觀的手段,如採用獎勵(對那些企業經營道德好、自覺承擔社會責任的企業減免稅收、提供優惠信貸等)的方式,鼓勵企業自主地提高企業經營道德建設水平。

相關條目

參考文獻

  
  1. 1.0 1.1 1.2 1.3 江林.建立有中國特色的企業經營道德體系.《經濟管理·新管理》
  2. 薑喜榮.試論企業經營道德.《華東經濟管理》. CSSCI.2000年2期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4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評論(共0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經營道德"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