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5,753个条目

物資管理體制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物資管理體制(Materials Management System)

目錄

什麼是物資管理體制

  物資管理體制也稱物資流通管理體制物資流通體制,是指是指在物資管理中確定中央與地方之間、國家企業之間的職權劃分組織形式相機構設置的制度。

物資管理體制的作用[1]

  物資管理體制是經濟體制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物資分配關係和交換關係的反映。其類型由社會生產力的狀況和生產關係的性質決定。在以私有制為基礎的商品經濟條件下,物資交換是自由貿易制,受價值規律供求規律競爭規律自動調節,自發性和盲目性是其重要持徵。在以公有制為主體的有計劃商品經濟條件下,物資交換是社會商品流通的一部分,國家能夠自覺運用計劃機制市場機制調節商品流通,把計劃性與商品性有機地統一起來。

物資管理體制的內容[1]

  傳統的物資管理體制的內容包括:

  • 物資分配體制在物資分配許可權上,中央、部門和企業之間的分工和關係。是國家對企業所需物資分配的管理制度
  • 物資管理機構是指完成物資分配和供銷業務的單位和組織形式,它是貫徹國家物資管理方針政策、搞好物資流通業務的組織保證

物資管理體制的實質[2]

  物資管理體制的實質是國家、企業和勞動者個人的關係,以及中央與地方的關係問題。正確處理這些經濟關係,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可以促進生產力的發展。反之,則阻礙生產力的發展。國家、地方、企業和勞動者個人之間利益的統一,是社會主義制度所決定的。物資管理體制,必須反映這種利益上的統一,這是社會主義物資管理體制的根本原則之一d正確處理人們的利益關係,既是一切政治關係的本質,又是一切經濟關係的本質。離開利茲關係來制定經濟管理體制或物資管理體制,那是違背社會主義經濟管理原則的,是搞不出什麼好辦法來的。

  從物資流通體制包含的基本內容不難看出,流通體制是流通管理許可權劃分和管理機構設置的制度,是商品交換關係的集合,是物資商品多方面、多層次的交換關係體系。物資流通是通過商品買賣形式來實現的產品交換過程。它體現和表現著商品生產者的生產關係,是商品生產者生產關係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物資流通,一方面,伴隨著產品所有權發生轉移的法律行為;另一方面,又伴隨著物資產品從生產地轉移到消費地的實物運動過程,但最主要的,是相伴發生由貨幣到商品再由商品貨幣的價值形式更替,從實質上體現著一定生產關係物的表現形態。而這種生產關係的體現,或者說價值形式的更替,也即物資流通過程並不是自然而然地實現的,而是通過與之相適應的流通體制來實現的。因此,生產資料流通體制的實質也就是商品生產者生產關係的體現和表現體系。或者說是社會主義商品生產者之間商品交換關係的體系。更確切地說,它是物資商品生產者之間多方面、多層次、相互交織的交換關係體系。具體而言,它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一)物資流通體制反映了經濟組織和地區之間的橫向經濟關係

  由於專業化分工生產力佈局,各部門和地區不可能彼此獨立地進行各自的生產活動,而是必然要發生各種聯繫的,這種生產聯繫不僅只是雙方面或多方面的,而且也是多層次的。也就是說,這種生產聯繫不僅表現為社會生產與社會需要之間的橫向聯繫,也表現為生產者與消費者之間在時間和空間上的橫向聯繫,而且還表現為部門之間、地區之間、部門和地區之間以及生產部門和地區與物資流通企業之間的橫向聯繫。這種多層次、多方面的橫向生產聯繫,就是物資商品的交換關係,它們形成了一個橫向經濟聯繫的體系,物資流通體制就是這個體系的概括。同時,流通體制的發展及其合理化程度,是以橫向經濟聯繫特別是以直接生產企業之間的橫向經濟聯繫發展的深度和廣度來衡量的,因此,物資流通體制是以橫向經濟聯繫體係為特征的,但這並不意味著流通體制中不存在縱向經濟聯繫,合理的縱向經濟聯繫仍是十分必要的。

  (二)物資流通體制反映了各方面的經濟利益關係

  物資流通領域是商品生產者相互關係的總和,是生產者和消費者經濟利益以及相關方面各方經濟利益直接相遇的領域,也是生產企業所關心的、與其命運緊密相關的領域。在物資流通過程中,物資的購和銷、使用價值的數量和質量價格的高低、利潤的大小等,不僅關係到生產企業和消費企業的經濟利益,也關係到有關的部門、地區乃至整個社會的經濟利益,而物資流通體制就是這種生產企業與消費企業之間、相關部門之間、地區之間以及社會生產和社會需要之間直接相遇的經濟利益關係的體系。它所主要解決的也在於企業之間、部門之間和地區之間相關聯的經濟利益關係

  (三)物資流通體制反映了物資市場關係

  物資商品的買賣過程是市場聯繫作用的過程,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確立,物資市場的功能會更趨完善,各企業之間發生的聯繫也愈益依賴於市場。市場的要素很多,例如價格、需求供給、買賣行為、交易過程等,因而物資市場關係的體系除了包括物資商品的需求和供給這樣的主要經濟關係之外,還包括與其相應的其它方面的經濟關係和市場,這些主要有:

  1.資金市場。物資商品交換過程所發生的經濟聯繫,需要有相應的資金融通的資金市場及其體系與之相配合。因此,需要打破部門和地區的界限,形成統一的金融系統和資金市場體系,促進資金融通活動的開展,推動物資商品交換的經濟聯繫的擴展及深化。

  2.信息市場。有物資市場的商品交換,就必須有靈通的各種經濟信息及其信息市場體系,這是大量信息的源泉,是市場主體作出正確經營決策的依據,因此,要建立和形成信息市場,為市場各方提供準確的市場經濟信息,保護生產者和消費者的利益,保證物資市場功能的效力。

  3.勞務市場物資流通不僅包括買賣方面的業務活動,而且伴隨著技術方面的業務活動,都需要有相應的勞務市場相配合,以提供商品包裝裝卸儲存、保管等各種服務業務,成為物資市場交易活動的良好補充。

  (四)物資流通體制反映了各方面的分工協作關係

  同生產過程內部分工的細分化趨勢相比,流通過程的內部分工則是有限的,因而流通體制的組織體系具有較大的靈活性和多樣性,這是因為流通體制的組織形式不僅要適應各種生產條件和生產結構的要求,而且要適應社會需要複雜多變的要求。物資流通體制組織系統的靈活性和多樣性主要表現在物資購銷橫向聯合組織形式的靈活性和多樣性上面。在物資流通體制的組織系統中,要圍繞物資商品的購銷活動積極發展跨部門、跨地區的橫向聯合組織形式。例如,在購銷方面,要發展生產企業之間、生產企業與流通企業之間、生產企業或流通企業與農業企業或經濟組織之間的聯合購銷組織形式;在購、銷、運方面,要積極發展生產企業、流通企業與運輸部門之間的聯合;在購、銷、存方面,要積極發展生產企業、流通企業與倉儲部門之間的聯合組織,諸如此類。所有這些聯合組織形式之間的關係,是一種全面分工協作的關係,這是發展生產力、發展商品生產的客觀要求,也是物資流通體制的內在要求的反映。

完善中國物資管理體制的基本要求[1]

  完善中國物資管理體制的基本要求包括:

  • 按照統一計劃、分級管理的原則,處理好物資流通領城內中央與地方之間的相互關係。對關係國計民生的重要物資的分配調撥,重大方針政策和管理制度的制定,堅持個央集中統—領導。同時,在國家計劃指導下,充分發揮地方的積極性,增強地方調控市場的能力
  • 與“計劃經濟市場調節相結合“的經濟運行機制相適虛,通過建立和發展有計劃的統一物資市場,把物資計劃與市場有機地結合起來;按照搞活企業、搞活流通的要求,物資產品的生產企業和供銷企收成為相對獨立的商品生產經營者,擁有一定的供產銷自主權,國家主要運用經濟手段間接控制企業的微觀行為,以便正確處理流通領域內國家與企業之間的利益關係

參考文獻

  1. 1.0 1.1 1.2 崔生金主編.財經管理辭典[M].ISBN:7-5046-0463-1/F8-61.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1991.11.
  2. 武漢水運工業學校;羅碧編.物資管理物資管理專業用[M].ISBN:K15044·5490/F251.人民交通出版社,1984.06.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2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Yixi,泡芙小姐,东风,连晓雾,Tracy,刘维燎.

評論(共0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物資管理體制"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