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15个条目

市場國際化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市場國際化( Market Internationalization )

目錄

什麼是市場國際化[1]

  市場國際化一般是指一國的市場經濟與國際市場融為一體的過程,即市場中的生產經營活動超越國界的界限,成為國際經濟活動的一部分,使得原來一國性的市場變為適應國際上通行規則的國際性市場。但迄今為止,國內外學者對於市場國際化這一概念並沒有給出明確的定義,這是由於市場本身的定義就很寬泛,使得市場國際化的概念範疇也過於寬泛。

市場國際化內涵[1]

  與市場國際化相關的理論主要有國際貿易理論國際投資理論等,涉及一國對外開放以及世界經濟一體化的問題。然而國外有許多學者從企業國際化經營的角度出發,即從微觀層次去研究市場國際化。20世紀70年代中期,一批北歐學者如瑞典的約翰森、威德爾希姆、瓦倫以及芬蘭學者盧奧斯塔賴尼恩等人以企業行為理論為基礎提出了國際化階段理論。他們認為,國際化是企業由國內市場向國際市場發展的漸進演變過程,這一發展過程表現為企業對國外市場逐漸提高承諾的連續形式。英國學者斯蒂芬·揚認為,企業國際化是指企業進行跨國經營的所有活動方式,這些活動包括產品出口、直接投資技術許可、國際分包工程等。

  西方學者之所以更多地從微觀層次研究國際化問題,是因為發達國家的市場本身就處在國際化的大背景之下。而發展中國家的市場相對而言處於逐步開放、逐步走向國際化的過程,所以更關註巨集觀層面的市場國

  際化。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在對外貿易、吸收外資和引進技術等方面取得了飛速的發展,市場經濟體系已從封閉型經濟開放型經濟轉變。在此背景下,我國學者也開始關註中國的市場國際化問題,關於市場國際化的內涵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理解。

  (1)市場國際化就是一個國家的對外開放過程。王俊豪(1995)認為,“我國對外開放包括引進外資和對外貿易、對外直接投資這兩個方面,其結果使國內市場與國際市場逐漸融為一體。因此,對外開放的過程實質上就是市場國際化的過程。”

  (2)市場國際化就是商品與要素的流動超過國界,各國民族市場相互融合從而逐漸形成統一的世界大市場的過程。谷克鑒(1995)指出,“市場空間擴展是市場經濟發展的必然現象。市場空間擴展一般沿著地方市場趨向統一形成國內市場、統一民族市場相互融合實現市場國際化的歷史軌跡漸進式實現。”

  (3)從巨集觀層面上看,市場國際化就是一國經濟的不斷對外開放以及國內市場與國際市場逐步融為一體的過程。齊蘭(1998)認為,“市場國際化包括兩個方面,一是以商品進口、外資引進為特征的內引型市場國際化;一是以商品出口、對外投資、對外技術合作作為特征的外推型市場國際化。”

  綜上所述,市場國際化問題可以從微觀和巨集觀兩個層面來理解。從企業微觀層面看,市場國際化是指企業經營的國際化;從國家巨集觀層面看,市場國際化主要是指國民經濟的國際化。因此,市場國際化可看作是一國市場與國際市場融為一體的巨集觀概念,中國的市場國際化也就是中國經濟融人世界經濟全球化的過程,包括國內市場國際化和國際市場國內化兩個方面:前者指國際商品和生產要素進入中國市場的過程,包括我國的進口貿易、外商直接投資和技術引進;後者指我國商品和生產要素“走出去”融人國際市場的過程,包含出口貿易、對外直接投資等。

中國的市場國際化[1]

  對於中國而言,經濟全球化是指我國經濟活動從封閉走向開放,從國內走向全球,在全球範圍內實現市場國際化的過程。全球經濟越來越一體化,世界各國的國民經濟和國內市場與國際大市場的聯繫越來越緊密,為我國提供了難得的歷史發展機遇。經濟全球化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促進了我國的市場國際化。

  1.全球貿易的發展推動了我國的對外貿易

  貿易全球化是經濟全球化的先導,併成為當今經濟全球化重要的外在表現形式。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堅持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積极參与經濟全球化,對外貿易取得了長足發展。加入世貿組織後,我國對外開放的廣度和深度進一步擴展,已由政策性開放轉變為在法律框架下的制度性開放;同時,經濟全球化也促使其他國家更加開放,有利於我國利用國際市場擴大國際貿易。作為世貿組織成員,我國積極推動貿易投資自由化,促進多邊貿易體系更趨完善,這必將為我國擴大商品出口、發展服務貿易提供更為廣闊的國際市場空間。

  2.投資外向化使我國有機會更多地從外部引進外資和技術

  經濟全球化給我國帶來了經濟資源優化配置的機會,使我們能有機會更多地利用外資、外國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現代經濟的發展表明,一個國家僅僅單純依靠本國的力量來實現經濟的快速發展,是遠遠不夠的,只有充分利用國外的資金、技術、管理經驗、能源,才能為經濟增長創造良好的條件。我國是一個資源相對緊缺的國家,這一國情要求我們必須充分利用經濟全球化提供的一切有利條件,彌補這一缺陷。在經濟全球化進程中,由於各國間經濟合作的廣泛開展,生產要素在全球範圍內自由流動的速度大大提高。發達國家的跨國公司正在把傳統工業和技術成熟的一部分產業向發展中國家轉移,即使是某些高技術產業也在謀求擴大和加強國際合作。這就給我們提供了引進和吸收外國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的機會。在“引進來”的同時,我國一批有實力、有條件的企業開始走出國門,積極拓展經濟發展空間。

  3.科技全球化促進了我國的技術貿易

  伴隨經濟全球化的迅猛發展,出現了科技全球化的浪潮和趨勢。科技全球化是經濟全球化大趨勢下的一個外在表徵,是各國政府、跨國公司以及相關組織乃至個人在科技方面的競爭、合作和相互影響、協調發展的趨勢和過程。其內容和表徵主要包括:一是科技人才自由流動的全球化。阻礙科技人才流動的一些因素正在失去作用,科技人才跨越國界在全球範圍內培養和使用變得更加容易。二是研究與開發(R&D)資源配置的全球化。R&D配置的全球化使得原來分散在各個企業的研發優勢和生產要素得以重組優化,進而降低了研發成本。三是科技合作與技術轉移及利用的全球化。為了獲得其他企業的技術和人才,特別是為了發揮技術上的互補性和規模性,降低R&D成本,強強技術合作有逐漸增多的態勢;同時,技術的利用和開發也有走向全球化的趨勢,科技研究成果的應用將是全球性的。四是科技活動的制度安排全球化以及科技成果分享的全球化。人才自由流動、科技合作和技術轉移的全球化以及科技活動制度安排的全球化,使得我國的國際技術交流和技術引進更具有便利性,為提高我國的研發能力和“後發優勢”創造了良好條件。但是,經濟全球化和市場國際化也使我國的產業發展面臨風險與挑戰。由於發達國家在國際分工體系中擁有經濟、貿易、金融、科技等領域的主導權,在國際經濟交往中所獲得的利益必然多於發展中國家,這也加大了我國在世界性市場競爭中的難度。雖然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發展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但總體而言仍然沒有改變數量擴張型的粗放增長方式,自主知識產權和自主品牌出口商品所占的比重不高,引進技術的消化吸收和再創新能力明顯不足,如何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和創立國際品牌已經成為擺在我們面前的一個重要課題。另一方面,隨著我國經濟快速增長,國內資源短缺的矛盾日益突出,對國際資源的依賴程度越來越高,而我國對國際資源的控制力卻很小。此外,隨著經濟的持續增長和貿易規模的迅速擴大,我國在很多領域與世界各國的競爭日趨激烈,貿易摩擦持續增加。今後,這一趨勢隨著我國參與經濟全球化程度的不斷加深將會進一步增強。

  綜上所述,世界經濟全球化就是在全球範圍內形成統一的、規範的市場經濟的歷史過程,我國的市場經濟也將毫無例外地融入全球經濟一體化過程中。然而經濟全球化的過程中充滿著各種矛盾,其直接效應便是國際競爭的加劇。因此,這就要求我們在激烈的國際市場競爭環境中,以現有的工業能力和人力資源優勢為基礎確立和鞏固自身的國際競爭優勢,逐步增強中國工業的總體實力和產業技術水平。

市場國際化對產業發展的影響作用[1]

  (一)市場國際化對產業發展的積極作用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在對外開放方面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對外開放主要包括對外貿易、引進外資和對外直接投資,其結果使國內市場和國際市場逐漸融為一體。因此,對外開放過程實質上也就是市場國際化過程,這不僅推動著中國經濟的持續增長,而且改變著中國經濟增長的方式,提高了中國經濟增長的質量。市場國際化對我國產業發展的作用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對外貿易的發展對我國的產業結構調整和經濟發展起了巨大的推動作用。對外貿易有利於各國發揮自己的比較優勢,獲得比較利益,對產業結構的影響主要在於:資源、商品、勞務的出口對國內相關產業的發展起推動作用;國內緊缺資源、勞務的進口則可以彌補本國生產該類商品的產業不足,同時新產品和新技術的進口對開拓本國市場、為本國發展同類產業創造有利條件,有利於推動本國產業結構的優化。改革開放以來,我國進出口規模的擴大和商品結構的升級,加快了工業化進程和產業結構升級步伐。其中,加工貿易和高技術產品都占據了較大的比重,表明中國的產業已經較大規模地參與了國際產業分工;加工貿易創造的大量順差為進口先進設備提供了條件,有利於促進國家的工業化進程;初級產品、一般加工產品出口和投資品進口的對外貿易結構,促進了國內資源在不同產業之間的轉移,進而推動了國內產業結構優化和工業化進程,從而促進了國民經濟的增長。

  (2)跨國公司在華投資大大加快了國內產業結構的升級。在全球化的時代,跨國投資對東道國的主要貢獻,早已經超越了彌補資金缺口的作用,更重要的是跨國投資帶來的先進技術、管理、人才和國際市場網路,對於深化東道國參與國際分工,提高東道國的國際競爭力具有重大意義。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引進的大量外商直接投資的貢獻有目共睹,主要體現在對GDP增長、技術進步產業結構升級、擴大出口和提升出口商品結構、增強研究與發展能力等方面。以製造業為例,對外開放二十多年來外商直接投資的產業結構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從早期的紡織、輕工、玩具等傳統產業為主轉變為以電子信息、機械化工、製藥等產業為主,尤其是IT產業的外商直接投資,在推動我國成為IT產品生產和出口大國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技術轉移效應方面,外資企業不僅帶來了先進的生產技術和管理方法,對員工的培訓為我國積累了人力資本,與國內企業的市場競爭推動了本土企業提高技術水平和改善經營效率,而且外資企業在當地的零部件採購和配套生產,促進了相關技術的外部擴散,提升了國內最終產品的製造技術水平。

  (3)從企業發展的角度看,市場國際化為我國企業實現規模經濟提供了巨大的潛力。規模經濟要求企業必須達到一定的生產規模,並隨著生產規模的擴大,使單位產品成本下降,收益增加。如果企業只在本國市場追求規模經濟,就會受到國內資源、產品需求等方面的限制,而市場國際化拓展了發展空間,為企業實現規模經濟創造了良好的條件。從國家經濟發展的角度看,市場國際化對於緩解國內資源短缺矛盾、推動產業結構調整、擴大出口等方面的作用日益明顯。我國政府提出的“走出去”戰略,是中國實現從製造大國向製造強國轉變的迫切要求。通過“走出去”,我國在境外形成了若幹個原油和礦產資源生產基地,獲得了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所需的油氣、礦產資源和木材等。我國企業在境外從事家電、機電、紡織、服裝、輕工等行業的加工貿易,促進了國內產業結構調整。同時,我國企業“走出去”,在近200個國家和地區開展經濟合作,有利於東道國發展經濟、創造就業、增加稅收等,促進了我國的對外關係發展。

  (二)市場國際化過程中的主要問題與政策建議

  如上所述,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對外貿易、引進外資和對外投資取得了很大的發展,促進了經濟發展和產業結構調整。但同時,在市場國際化過程中也不可避免地出現了一些有待解決和完善的問題,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從貿易大國向貿易強國轉變

  我國已發展成為一個對外經貿大國,但還算不上是一個對外經貿強國,與世界貿易強國相比還有許多差距,主要表現在:服務貿易發展滯後於貨物貿易,出口商晶中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產品的比重偏低,外資企業是出口高速增長的主力軍,加工貿易占半壁江山,貿易條件持續惡化等問題。這樣的貿易結構表明我國本土企業的國際競爭力較低,出口能力及其增長潛力還遠沒有得到發揮;貿易條件隨貿易數量增長和結構高度化而惡化,說明我國的比較優勢面臨著向高級化轉換的需要,同時也反映出外資企業主導的和以加工貿易方式為主的出口結構,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出口商品結構改善所帶來的收益。另一方面,我國對外貿易以擴大出口為主要目標的粗放型發展戰略既遭受國內資源瓶頸,也在國際市場引起廣泛的貿易摩擦。

  因此,要實現我國從一個貿易大國走向一個貿易強國的目標,關鍵在於優化貿易結構,改善貿易條件,增加貿易收益。這就要求我們在強化中國現有外貿出口比較優勢的同時,進一步促進外貿經營主體多元化和出口渠道多樣化,提高一般貿易方式和自主品牌的出口比例,實現加工貿易的轉型升級和中間品的進口替代,鼓勵進口偏向型技術進步的發展,培育具有潛在競爭優勢的高科技產業,從而在開放競爭中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從貿易大國向貿易強國的轉變。

  2.加強對外資的產業與區域佈局引導

  在產業分佈和區域分佈方面,外商投資的結構性傾斜十分突出。總體來說,如果外商直接投資的產業分佈與東道國產業結構調整和升級的要求相吻合,就有利於促進東道國產業結構的優化;反之,則會加深東道國產業結構的失衡狀況。長期以來我國產業結構的主要特點是:第一產業所占比重偏小,第二產業過度擴張,第三產業發展滯後。而外商直接投資在產業分佈上過多集中在製造業,服務業吸引外資不足,不僅沒能緩和我國三次產業結構偏差,還在一定程度上加深了三次產業結構之間的矛盾。另一方面,外商對我國直接投資在三次產業內部,也呈現出不平衡的特點:在第一產業內部,外商直接投資主要投向農業尤其是種植業。在第二產業內部,製造業仍是外商直接投資的主要領域。在第三產業內部,外資大部分流向了商業房地產等利潤較高的產業。此外,在區域分佈上,約90%的直接投資集中在沿海地區,內陸地區吸收外資明顯不足。

  因此,有必要進一步加強對來華外商投資的產業與區域佈局引導:在產業結構上,應該及時修訂現有的外商投資產業指導目錄,從產業價值鏈角度細化產業指導目錄,鼓勵外商投資到附加值更高的生產環節上,如為生產服務的現代服務業、總部經濟活動、研發、資本與技術密集程度較高的製造等,而不是簡單地歸類為高新技術產業之類。在區域佈局上,中西部地區吸引外資不應完全照搬沿海地區的模式,因為內陸地區不適合發展沿海地區模式的加工貿易,而是應該在內陸地區選擇少數基礎設施較完善、交通區位良好、人力資源或自然資源較豐富的地區,設立特殊經濟區,引導外商開展符合區位優勢條件的製造業或發展服務外包。

  3.處理好利用外資與自主創新的關係

  對於東道國而言,外商直接投資不僅具有技術的“溢出效應”,也有“擠出效應”。擠出效應主要表現為爭搶本土企業的研發骨幹人才、抬高研發成本、削弱本土企業的獨立研發能力甚至壓迫本土創新企業的生存空間等。20世紀90年代中期以來,外商不僅在中國投資形成了較大規模的製造能力,在華建立的研發機構也增加較快,研發水平和技術開發能力迅速提升。跨國公司在我國設立研發機構並不斷提升研發機構的水平,一方面提高了利用外資質量和加大了技術擴散效應,另一方面也增加產業技術的外部依賴性。

  這就產生了處理好利用外資與自主創新關係的問題。大力提倡自主創新,建設創新國家,是我國在新世紀提升國力的根本。但是,自主創新不是關起門來搞研發,而是要充分利用全球化帶來的各種有利條件,低成本、高效率地開展技術創新活動。實踐證明,外資企業對自主創新具有“溢出效應”,所以我們不應將自主創新與利用外資對立起來。在開展自主創新時,要充分發揮外商投資企業的“溢出效應”。為此,要繼續鼓勵外資企業在華開展更高水平的研發活動,鼓勵外資企業加強與本土企業、教學科研機構的合作與交流,鼓勵高素質人才的流動。

  4.處理好利用外資與經濟安全的關係

  外商直接投資在促進東道國產業發展的同時,也會不可避免地帶來一些負面影響,對東道國產業造成經濟自主權的某些損失。例如,外商投資企業出口創匯,有利於一國的匯率穩定與金融安全;另一方面,外匯過多也可能導致貨幣發行過多,推動通貨膨脹泡沫經濟,威脅巨集觀經濟穩定。在一些戰略性行業,如果龍頭企業大量被外資企業投資,也可能會對國家經濟安全帶來威脅。目前,獨資和控股經營已成為我國外商投資企業的主要形式,跨國公司在部分行業依靠巨額資金、品牌優勢和技術投入形成的壟斷狀況比較突出,對我國民族產業的發展以及國家的經濟安全帶來消極的影響。

  因此,在市場開放過程中我們有必要正確處理好利用外資與經濟安全的關係問題。首先必須把握好開放的進程與力度,加強外資對我國戰略性產業進行投資的風險評估,監控可能發生的風險,完善外資併購法規等相關法律制度。同時,要深入研究外商投資對經濟發展的兩面影響,防止過分強調經濟安全,不能藉此否定利用外資和對外開放政策,從而喪失發展機遇。

  經濟安全問題實際上也就是國內經濟發展問題。過去我國一方面由於自身條件所限,在吸收外資時給了外商投資企業許多“超國民待遇”,另一方面為保護本土企業和維護產業安全又對外資企業設置了一些“非國民待遇”。而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和市場經濟的發展,協調內外資關係、建立平等競爭的統一大市場成為了亟待解決的問題。2007年,十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審議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決定將實現內外資企業所得稅並軌(即“兩稅合一”),這標志著我國對外資企業實行普惠政策的終結,是經濟發展新時期的要求,進一步完善市場競爭機制,提高產業技術水平和國際競爭力,增強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這才是保證我國經濟安全的根本出路。

  5.“走出去”的機遇和挑戰

  在全球市場一體化背景下,如何應對國內市場國際化、國際市場國內化的競爭挑戰也已成為我國企業亟須解決的問題。經濟全球化促使越來越多的國家加大了國內市場的開發程度,這就給我國企業開展跨國經營提供了巨大的市場機遇,但同時也提出了挑戰。

  經過近二十多年的發展,許多行業的國內企業已經積聚了一定的後發優勢,這不僅體現在勞動力成本、技術裝備等方面,同時在產品的研發和產品的適應性等方面也已逐步接近國際先進水平。但是,我國大部分企業以前面臨的主要是國內市場,對海外市場的法律制度、經營環境、文化習俗等相對陌生,缺乏國際化經營的基本知識和技能,企業決策層對開拓國際市場重視度和投入力度不夠,這些問題長期以來制約了中國企業全面走向世界。因此,選擇恰當的方式以及選擇恰當的地點來降低競爭風險十分關鍵。

  國際化經營包括產品出口貿易、對外技術勞務合作、與國外企業的戰略性聯盟、對外直接投資等不同層次的方式。而我國多數企業目前正處於國際化經營的初期階段,經營方式主要表現為較低層次的產品出口貿易。因此,突破傳統的單純以出口加工貿易為主的國際經營方式,探索和加強與跨國公司的合作聯盟關係,提高在國際市場上的知名度,加大對外直接投資的力度,提升跨國經營管理的水平,剋服國際市場上的進入壁壘,是中國企業“走出去”需要解決的緊迫問題。

國債市場國際化[2]

  國債市場國際化是指外國商業銀行、保險公司證券公司投資銀行儲蓄機構、各種基金組織和一些工商企業及個人作為證券投資人認購併持有由我國政府發行的國債,其有權向債務人定期取得固定的利息收入,到期按債券面值收回本金的一種國際投資行為。國債市場國際化有兩個層次:第一層次是允許海外投資者(包括政府、機構及個人)持有、購買和交易中國政府專門面向境外發行的國債;第二層次是內債對外開放,海外投資者可以參與內債一、二級市場。除此之外,這種國際化應該是雙向的,即我國國債不僅面向海外發行,允許海外投資者參與國債的發行交易,同時,也應積极參与國際債券市場的活動,持有和買賣外國債券

公債市場國際化[3]

  公債市場國際化是指外國商業銀行、保險公司證券公司投資銀行儲蓄機構、各種基金組織和一些工商企業及個人作為證券投資人認購併持有由中國政府發行的公債,其有權向債務人定期取得固定的利息收益,到期按債券面值收回本金的一種國際投資行為。簡言之,就是指外國機構及個人可在中國公債市場上進行投資活動。公債市場國際化應有兩個方面、兩個層次。一方面,第一層次是允許海外投資者(包括政府、機構及個人)持有、購買和交易中國政府所發公債——專門面向境外發行的公債。第二層次是內債對外開放,海外投資者可以參與內債一、二級市場。公債市場國際化實現第二層次是必然的趨勢。沒有第二層次不能算實現了國際化。另一方面,國際化應該說是雙向的。即中國公債不僅面向海外發行,允許海外投資者參與公債的發行交易,同時也應積极參与國際債券市場的活動,持有和買賣外國公債。

證券市場國際化

  證券市場國際化(internationalization of securities market),也就是證券業國際化,即允許外國證券市場中介參與國內證券業務,具體來說,就是境外服務提供者進入本國證券市場,為居民和非居民用本外幣投資本國證券市場提供中介服務,同時允許國外投資者自由買賣本國國內證券和允許國外籌資者利用本國證券市場來籌集資金。證券市場的國際化既涉及WTO服務貿易範疇,也涉及資本的跨境流動。

保險市場國際化

  保險市場國際化是指20世紀80年代以來,發達國家保險市場在完成本國保險市場份額的瓜分之後,進行保險資本的繼續擴張並掀起兼併、收購戰略聯盟的浪潮,使得全球許多保險公司紛紛開展跨國保險經營業務的狀況。

參考文獻

  1. 1.0 1.1 1.2 1.3 上海財經大學產業經濟研究中心編.2007中國產業發展報告 國際化與產業競爭力.上海財經大學,2007.8.
  2. 張弘力 矯正中主編.常用財經辭彙簡釋.經濟管理出版社,2001年01月第1版.
  3. 齊守印,馬海濤主編.公共財政概論.經濟科學出版社,2005年8月.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0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jane409,方小莉,连晓雾,Mis铭,Lin,刘维燎.

評論(共2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市場國際化"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39.12.234.* 在 2016年8月19日 13:54 發表

嗯…很棒棒

回複評論
39.12.234.* 在 2016年8月19日 13:55 發表

嗯…很不錯

回複評論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