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15个条目

產業信息化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產業信息化(Production Informatization)

目錄

產業信息化的概述

  信息化作為國民經濟各部門和社會活動各領域全面發展和普遍採用的現代信息技術手段,使社會經濟的發展正在實現從以物質與能量為經濟結構的重心,向以信息與知識為經濟結構的重心的轉變,這個轉變極大地提高社會勞動生產力,增強綜合國力國際競爭力

  產業信息化不等同於企業信息化,它是指以信息技術改造和提升產業,圍繞“四流三周期”,即物流資金流業務流價值流產品生命周期企業生命周期產業生命周期,構造以信息化帶動其他要素流動的產業關聯,對資源優化配置、整合,對過程優化重組。當然,它的運行核心是企業信息化,宗旨是減少產業成本,防範和減少不確定性

  在信息經濟中,信息被認為是創造附加值和財富的重要源泉之一,這主要在於通過人們所擁有的信息種類、使用信息的能力、組織起來的靈活性以及他們適應問題的方式來實現。當不確定性引入經濟學後,信息從本質上不再作為經濟發展的動力,而是為經濟發展創造條件,成為防範和減少不確定性,降低產業成本或損失最小化的重要途徑。

產業信息化的內容

  產業信息化主要有三方面內容:一是企業間的信息化。這是企業信息化的外延;二是行業的信息化。由於各行業生產(運營)具有不同的特點,信息技術在其中的運用也各有側重,所以,各行業的信息化有各自的特殊性;三是行業間關聯的信息化。主要是行業間投入關係中的信息量不斷增大,信息日益為產業矩陣中的主要關聯要素。而產業信息化發揮作用的途徑有三個:產品、企業和產業。

  從產品角度來說,首先,產業信息化可以使產品研發更趨合理,減少不必要的浪費。在產品研發方面,藉助CAI/CAD/CAM和各種工業控制技術的信息手段,及時、準確地捕捉到客戶的需求和市場的各種變化信息,調整產品研發,取得預期收益,降低各種不確定性對產品研發的影響。其次,可以建立完善的管理信息系統MIS)。根據美國APICS學會的統計,該系統一般可為企業降低庫存35%、減少交貨期延遲80%、縮短採購期50%、減少停工待料60%、降低製造成本12%、減少管理人員10%、提高生產能力10%~15%。第三,完善營銷通道,使信息更加真實、及時在消費者和銷售者之間回饋,減少負面因素的影響。網路交易更能反映市場供給和需求的關係,也就更能接近於生產價格營銷渠道更加多樣,信息更加真實,可信度更高。能夠最大限度幫助企業實現營銷的4C

  從企業角度來說,首先,信息化是企業防範不確定性的重要保障。信息技術與製造的結合使企業生產經營趨向敏捷和虛擬化,增強了企業對市場響應的柔性、敏捷性和適應性,提高了決策者的信息處理能力,拓展了決策者的思維空間,最大限度地減少了決策過程中的不確定性和主觀性。其次,信息化使得企業對於人力資源的管理變得更容易,而且費用也大大降低。企業可以對大量人力資源信息進行分類、統計和分析,簡潔了人力資源管理報告,提高人力資源管理效率,便於企業高層從總體把握人力資源的管理狀況。第三,信息化將使財務管理變得越來越重要也越來越容易。信息化使高層領導能更方便、快捷地獲取財務信息,從而做出正確的決策,也把財務管理人員從繁瑣的財務工作中解放出來。第四,信息化能幫助管理者增強決策能力。用現代化的電腦和數據終端設備進行數據集中處理,將分散數據集中到計算中心,促進重要決策集中化,提高決策時效性和針對性。第五,信息化促進企業管理模式的變革。信息化可以使企業管理模式從一些執行重覆性工作的簡單工具衍生成一套綜合的、基於策略的系統,使企業由人治管理轉化為制度化管理,將典型的企業管理模型轉變為超越個別系統、網路或資料庫的管理,最終形成較高層次的“端到端”企業管理模式。

  從產業角度來說,產業信息化可以促進國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使產業適應日益國際化的激烈的市場競爭;適應以“3C電子”(Customer, Competition,Change)和IT為特征的外部環境要求,組成多個企業間聯盟,以“虛擬製造”的形式來進行資源的整合,共同抵禦市場風險。由產業信息化產生圍繞核心企業,通過信息流物流資金流等將供應商、製造商、分銷商、用戶連成一個整體的供應鏈管理模式,併在全球範圍內引發了企業資源計劃ERP)、產品協同服務CPC)應用為主體的管理手段革命,以及價值協同服務(Collaborative Value Commerce,CVC)、產業集成。從而滿足在全球經濟一體化情況下供應鏈上各節點企業持續化發展的要求,進而實現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據美國某知名咨詢公司對15家成功實現業務流程(BPR)重建的客戶所做的分析表明:流程重建可使時間縮短80%、成本降低48%、差錯減少60%。

  總之,產業信息化是改造和提升經濟與社會質量的技術基礎,更是防範和減少產業成長不確定性的最優選擇。當然,產業信息化本身也存在風險,尤其是高端信息化存在著失敗的風險,這是因為信息系統建設的複雜性、困難性、潛伏性、依賴性、多變化和強破壞等。

我國產業信息化的現狀

  信息技術革命對中國的影響比較滯後,信息化進程的起步也因此延遲了許多。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中國實業界才開始關註“信息化”問題,90年代中後期進入高速發展時期。2002年,黨的十六大報告提出了“信息化帶動工業化走新型工業化道路”的巨集偉戰略。“十五”期間國家將投入8億元專項資金,加上地方、企業的配套資金共計100億元,用於實施製造業信息化工程。僅在商業行業,賽迪顧問調查結果表明:2002年中國商業行業IT應用市場的銷售總額達 35.68億元,比2001年的28.14億元增長了26.79%。其中硬體產品的銷售額為27.12億元,占商業行業IT總體應用市場銷售總額的 76%,軟體產品銷售額為8.56億元,占總體應用市場銷售總額的24%。2000年、2001年以及2002年中國商業行業IT應用市場的銷售總額及增長率如圖1所示。我國產業信息化的社會性基礎也在大幅度提高,截至2002年年底,我國固話網和移動加起來有4億用戶。2001年德國的網路用戶人數和我國大致相當,都在3000萬左右;德國行動電話用戶6000萬戶,我國有13000萬戶;我國.cn下功能變數名稱增長速度是世界上最快的,德國.de下功能變數名稱增長速度排世界第三位;2001年德國電子商務交易額為200億馬克,我國則有800億元人民幣;德國和我國一樣,剛開始著手三網融合和寬頻接入業務,等等。

  儘管我國信息化進程正在快速推進,但產業信息化程度仍很低。目前,在國家工商局註冊登記的 1000萬家中小企業中,只有不到10%的企業擁有一定的現代化信息手段。全部實現CAD/CAM/OA/MIS的企業不足10%;作為企業電子商務核心的ERP系統,目前已實現的企業僅占2.9%;占我國工商企業總數99%的中小企業中,有一半的企業還沒有配備電腦。在15000家左右的國有大中型企業中,只有10%的企業基本上實現了信息化,有20%的大中型企業只有少量電腦,僅用於財務或打字。企業間信息聯通和行業間信息關聯就更低了,這既有產業自身的差距,也有經濟、政策、法律和人文環境的因素。

我國產業信息化的問題

  ⑴信息化經營意識淡薄。據2000年對520家國家重點企業的調查,有26%的企業還沒有自己的互聯網主頁,在74%開通主頁的企業中多數對網路的維護不及時,有70%的企業反映對信息化的投入不足 ,而更重要的是企業自身對於信息化的需求並不是十分迫切。

  ⑵企業內信息管理不規範,企業間缺乏信息聯動機制。多數企業信息管理機構不健全,報表的數據格式不符合標準,信息處理和傳輸手段落後,信息工作人員技術素質較低。加之高層管理者更迭頻繁,信息化政策連續性較差。在企業間,尚無信息化行業標準,信息在行業內和行業間的流動動力不足、機制不健全。

  ⑶信息化建設投資少、成本高。在我國,由於企業間資金拖欠嚴重,企業普遍有資金短缺的問題,缺乏信息流、物流和資金流的配套運轉,導致大部分企業對發展信息化不積極。另外,高性能的伺服器、路由器、交換機等高技術含量的產品供給能力靠進口來滿足國內需求,造成企業信息化建設成本較高。

  ⑷電子商務體系不完善。電子商務系統尚未形成完整的產業體系,在物流環節上還遠未達到物流現代化的要求,物流技術作為“第三利潤源泉”的作用尚未得到充分體現。目前,我國的電子商務還停留在對安全、認證、法律等是否成熟可靠的討論探索階段,實際應用很少,我國電子商務發展水平僅為美國的0.23%,“總體上處於初級階段”。

  ⑸信息化人才不足。信息化人才不足成為制約我國產業信息化持續發展的關鍵因素之一。從信息化水平總指數的各個構成要素的增長速度看,對信息化水平總指數增長拉動最小的是信息化人力資源指數,僅為13.43;最大的是信息網路建設和信息技術應用,它們的指數分別為65.89和53.78 。

  ⑹法律法規不健全,缺乏統一規劃和標準。目前,我國產業信息化尚無統一規劃和標準,有關電子商務的政策法規尚待出台,這影響到企業對引進信息技術和產品的應用與管理,對電腦和網路犯罪缺乏有效的法律和技術防範手段。

  毫無疑問,中國在產業信息化方面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時,與許多發達國家、甚至與一些發展中國家相比差距巨大,“數字鴻溝”有加深跡象,中國產業信息化程度仍然處在一個相當低的水平上。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7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評論(共0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產業信息化"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