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47个条目

城市商品市场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录

什么是城市商品市场[1]

  城市商品市场是指布局在城市行政区域、商品交换关系以城市为主要活动空间的市场

城市商品市场的结构[2]

  1.城市商品市场的客体结构。进入城市商品市场的商品,按生产来源分为工业品和农业品;按商品用途性质分为生产资料消费资料。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中均分别包括工业晶和农产品,而且其中许多商品既是生产资料又是消费资料。因此,城市商品市场呈现消费品市场生产资料市场、工业品市场和农产品市场相互交叉、相互渗透的结构。城市生产资料的需求结构依城市的产业结构和生产规模而异。而消费品的消费主体是城市广大居民和流动人口,它的客体是个人或家庭的生活用品,涉及吃、穿、用、住、行、玩等各个方面。因此在消费晶需求上,各城市有大致相同的结构。据1993年统计资料,我国城镇居民人均购买商品支出的比例分别是:食品60.2%,衣着16.4%,日用品11%,文娱用品5%,书报杂志1.1%,药品及医疗用品2.1%,建材1.2%,燃料2%,其他l%。可见,农产品和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副食品仍是城市消费品市场的重要内容。但在经济发达地区的城市,食品消费比例低于全国平均水乎,日用品及精神消费商品比例则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居民消费水平越高,食品消费所占比重越小,如香港居民食品消费只占总消费的18%左右,这是城市消费品市场结构性变化的大趋势。

  2.城市商品市场的主体结构。市场主体是在市场上从事交易活动的组织和个人,它包括各种生产经营组织、中介组织和最终消费者。市场主体既是市场客体的供给者和需求者,又是商品流通渠道的连接起点和终点,在整个城市商品流通过程中起着主导和决定性的作用。我国改革以来,城市商品市场的主体结构已呈现所有制多元化趋势。从经营主体结构来看,打破了分行业按专业公司划分经营范围的框框,实现了工业品与农产品、生产资料与生活资料的跨行业交叉经营,原商业物资部门的商业企业、社会商业组织和工业自销组织成为城市商品市场的三大主体。城市商业机构大致可分为农副产品购销机构,工业品批发机构和零售机构。据湖南省的统计资料,各种商业机构的数量比例分别是:农副产品购销机构2.1%,工业品批发机构1.42%,零售机构95.8%,其他商业机构0.7%。

  3.城市商品市场的空间结构。城市商品市场的空间结构指主体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空间分布,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城市商品市场主体的分布点都是在特定的地理、自然、历史、社会和经济条件下形成的。集中是城市商品市场的本质特征,它要求市场主体尽可能相对集中,以发挥更大的群体效益,因而出现了市场要素向城市大规模集中的城市化进程。千万个市场供求主体之间的商品实体流通是通过特定的流通组织所进行的一系列复杂的聚散过程而实现的。全国性的商品聚散和流通,只能通过许多大小不同的地域流通中心来实现。城市就充当着流通中心的角色,它一方面联系着千万生产经营者和最终消费者,另一方面在各级流通中心之间保持着复杂的纵横交错的流通联系,从而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一个完整的、畅通的、连续的,以城市为中心的商品流通网络。这一空间结构按各种城市的要素集中程度和市场辐射半径大小的不同形成一定的层次。(见下图)

Image:全国中心城市市场.jpg

  图中的流通路线均是双向的,按1—5的顺序,层次越高,数量越少,但市场主体密度越大,媒介机构越完善,流通功能越强,辐射半径越大,经济实力越强,协调、控制作用也越明显。按照我国城市分类方法,图中第二层次是人口20万以下的小城市,大多数是县级市;第三层次是人口20—50万的中等城市,多数是地级市;第四层次是人口50万以上的大城市,主要是省会城市和具有特殊区位优势和经济优势的城市。第五层次是少量具有全国意义的超级城市,数量屈指可数,但影响和作用巨大,是全国或国际商品流通中心。

城市商品市场的特点[2]

  1.聚集性。又称集中性、吸引性。城市商品市场较之农村商品市场,最大的特点就是市场主体、市场客体、市场购买力的高度集中性,它是通过资金、商品、劳动力技术信息生产要素大规模向城市聚集所实现的。生产的发展,特别是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发展,要求生产诸要素的大量使用,要求资本、劳动力、原材料的高度集中。城市规模的扩大靠的就是资本、商品和劳动力不断地向城市聚集。生产发展速度越快,这种集中速度也越快。不仅城市生产所需的生产资料量越来越大,而且居民消费力也大大超过农村。据1993年统计资料,全国城镇人口占全国人口的27.6%,而城镇居民储蓄,占全国城乡储蓄总额的75,2%;城镇集贸市场年平均成交额达1090万元,而农村集贸市场年平均成交额只有301万元,说明购买力也向城市商品市场集中。改革开放以来,城乡差别虽在逐步缩小,但在市场容量方面还存在较大的差距。1993年农村居民人均收入92l元,城市居民人均生活费收入2337元,后者是前者的2.54倍。

  2.辐射性。又称输出性,是聚集性的对称。所谓辐射性是通过商品、货币的内外流动,特别是由城市向城市外部的流通,在它流通所达的范围内产生积极的作用,保证和促进经济区域内商品市场的正常运转和进一步发展,并通过城市商品市场的流通,使城市功能不断扩大,经济实力不断增长。如广州市1981一1990年调出市外商品达360亿元,占商品总销售额的32.5%。城市发展到一定规模极限时,必然产生规模相同、方向相反的运动,通过商品的扩散和资金、人力的流动,促进卫星城镇的产生和发展,加速区域经济的发展。辐射性是聚集性的交换条件,一个城市应不应发展,发展速度和规模应怎样规定,都应以它在商品市场向外辐射过程中产生的经济吸引力为转移。目前,我国出现的一些明星城市,如常州、无锡、南通、沙市、顺德等,发展很快,究其原因就是这些城市在体制改革过程中,调整了产业结构,生产了能占领国内市场和打入国际市场的许多拳头产品,或形成了若干个大型的专业批发市场,聚集了全国的名优产品和重要的原材料,然后再向外扩散,从而扩大了利润,增加了积累,使本市商品市场的辐射力和商品输出量迅速增长。同时,辐射性又是聚集性的保证,整个城市商品市场的运转过程就是一个辐射——聚集——再辐射——再聚集的无限循环的大系统。现代化城市无论大小,一般都是一定区域的经济中心,先进城市通过其市场主体的连锁式销售联购分销、层层批销、总经销、补偿贸易易货贸易等多种贸易形式,让商品、资金、技术、人才不断流向商品经济欠发达的地区,从而缩小地区之间、城乡之间的差别,使市场资源配置比较均衡地分布于全国。

  3.媒介性。又称中介性、中转性、吞吐性。城市商品市场的特点不仅表现在聚集和辐射两个方面,还表现在它的媒介性。城市商品市场是一个庞大的中转站,具有农村商品市场无可比拟的吞吐能力。所谓媒介性,就是通过各种客体的过境贸易,以及与城市之外各种市场主体之间的商品交换、资金往来、生产协作、技术交流、劳动力流动,而进行的商务联络、媒介和代理活动所产生的流通力。现代城市中虽然很少有纯粹的“转运贸易城”,但是,中介流通作为城市商品流通的一种形式,始终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货物的过境与中转仍是许多城市发挥交通运输中心和商贸中心作用的—个重要的内容,也是现代商品流通“商流物流相分离”的体现。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商品市场的媒介性也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沿海、沿江、沿边的许多开放城市都开始把做好国内外商品贸易的中介人作为自己的重要功能之一。各城市的商品市场也就成为互通信息的窗口、互通往来的桥梁、货物转运的口岸对外贸易和招商引资的基地。特别是港口城市和内陆交通枢纽城市,要扩大本市商品市场的吸引力和辐射力,必须借助于城市的区位和交通优势,大力发挥内外贸易、技术交流、金融往来和信息流通等中介作用。近年来,我国中心城市各种期货市场和经纪公司的建立,更加扩大了城市商品市场的中介作用。由于交易所内合约可以买卖远期合同可以转让价格完全按商品本身的价值规律供求关系来决定,会员有权接受客户委托,代理客户买卖或转让合同,因此使相距遥远的各市场主体之间可自由地相互贸易,中心城市的“经纪”作用得到了最大的发挥。4.区域性。上述3个特点是城市商品市场的共性,而区域性是城市商品市场的个性。例如,经济区域不同、城市功能不同、物产结构不同、地理条件不同、风俗习惯不同、民族聚居不同等等,都可造成城市商品市场的差异。首先是地域差异,我国经济存在着多层次性和不平衡性,如部分现代工业同大量落后工业并存,一部分经济发达地区同广大不发达地区、贫困地区并存。据1992年统计资料,我国市区人口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最高的城市是深圳市,高达32752元,而全国城市平均水平为3078元,相差达10倍。不同规模城市之间的经济水平也有差异,200万人口以上的特大城市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5924元,随着城市规模下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也下降。20万人口以下的城市综合经济效益指标与全国平均水平相近。在许多工业化水平不高的地区,小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还处在周边地区同一层次上。因此,这不同地域和规模的城市商品市场的发育情况大不一样。仅以城镇居民收入差别就略见一斑,如1992年城镇居民人均收入,广东是3484元,湖北是1886元,而甘肃只有1710元,可见沿海与内陆、东部与西部的城市商品市场还存在较大的差距。落后地区城市商品市场的聚集、辐射、媒介性必然受到经济条件的制约。

  又由于各城市的历史发展轨迹不同,地理、物产、交通条件各异,各有各的优劣势,因而城市的功能也不尽相同,有的综合功能较强,可成为多功能的中心城市;有的则形成具有一二种独特功能的专业性城市,如钢铁城、石油城、丝绸城、科技城、旅游城、商贸城、港口城等等,因此,城市商品市场的经营方向、辐射空间、吸引对象都与各自城市的历史特点、产业结构和城市功能相适应。不同城市的消费差异也非常明显,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甚至不同气候条件的城市居民好恶和风俗习惯都大不相同,甲城流行的商品,乙城可能滞销。因此,我们研究城市商品市场的发育必须因地制宜,认真考察它的区域特征。

城市商品市场的作用[2]

  由于城市商品市场在整个城乡商品市场中,无论是在市场容量上,还是在对资源配置的基础作用上都占主导地位,因此,城市商品市场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的作用,实际上表现为怎样通过城市商品市场的发育来发挥中心城市在城市综合功能、发展区域经济、参与国际分工等辐射方面的作用。大力发展城市商品市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实现地区和国家社会化大生产的需要城市商品市场在某种意义上就是一定经济区域范围内的中心市场,是社会再生产空间联系和经济区域流通网络的枢纽。由于市场经济天然地具有使资源向高效益地区流动的特性,周边地区交易者便自发地聚集到城市进行各种交换活动。这种流动不仅有利于城市及周边地区和广大农村的生产者、消费者生产和生活,而且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劳动的节约。因此,城市商品市场是在媒介和参与一定经济区域内的各种交换活动的过程中存在和发展起来的。城市商品市场的地位和作用的大小也就取决于它所吸引、辐射的区域及商品吞吐量的大小。城市商品市场发育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与该城市联系的各个地区生产要素在空间的流动、配置和平衡。城市商品市场所流通的生产资料与消费资料及其相配套的资金、技术、信息、劳动力等,不仅为本市企业的再生产打下了基础,而且也为经济区的社会再生产提供了必要的条件。没有城市商品市场这个空间联系的纽带,社会化大生产就难以为继。

  2.增强城市经济实力的需要。现代化城市建设离不开完善的现代化城市设施和现代化城市功能,即物质基础性的城市设施功能、主体性的经济中心功能和服务性的城市管理功能。这几种功能的发挥必须建立在城市强大的经济实力的基础上。而壮大城市经济实力最有效的途径是发展城市商品市场。世界上许多现代化城市商品市场是非常发达的,如日本大阪批零商业占全国的13.3%,产业构成第三产业为67.7%,其中商业占23.2%,服务业占15.2%,可见商贸服务业是第三产业的重中之重。发达国家大城市的财政收入来源主要靠第三产业,如纽约第三产业收入占70%以上;香港是制造业很发达的城市,但香港第三产业总值占全市的73%。商贸服务业在第三产业中又占50%以上。市场建设投产少,产出多、见效快。据测算,重工业每增加一个劳动力需增加固定资产投资l万元,轻工业为6000元,商业为1300元。上海市投入产出平均利税率,全市平均为29.8%,农业为9%,轻工业为31.1%,重工业为28.7%,商业为92.9%。因此,商品市场的发展水平是衡量城市经济实力和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

  3.完善城市综合功能的需要。中心城市的综合功能不仅仅在于物质生产功能的延续,更重要的是在于发挥城市在一定区域内的凝聚力和辐射力。发达的商品市场不仅可为工农业的发展提供充分的服务,而且商贸服务业的本身是城市外向型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对外贸易、境外投资、劳务和商品出口、技术引进、合作办企业等方面,商贸服务业是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发达的商品市场还可通过完善的社会服务体系,吸收大量劳动力,缓减城市就业压力,提高城市的繁荣程度和对国内国外的巨大吸引力。中心城市的形成过程实际上是经济区域内商品、资源、资本、劳动力在空间上的汲化过程。反过来,当中心城市形成后,它又要反作用于区域,向周边地区提供商品流通金融、交通、通讯等方面的服务,从而带动区域的经济发展。城市商品市场的重要功能之一就是为周边地区的商品生产和交换提供各种服务。这种服务的发展本身,即是对区域生产要素及商品市场建设的促进。因此,城市商品市场既能促进区域整体经济特别是工业经济的发展,又能为发育市场体系和市场机制提供各种服务。

  4.调整城乡经济结构的需要。苏南地区大力发展城市商品市场的经验为重新调整城乡经济结构提供了很好的启示。苏南模式可用两句话概括,即农村工业化、城市商业化。近年来,无锡,苏州这两个工业发展在全国居前列的城市出现了令人惊喜的两个变化。一是城市工业虽然继续发展,但是落后于所属县和县级市,如无锡市所属的无锡县和江阴市的工业总产值都已超过了无锡市;苏州市所属吴县的工业增长幅度也成倍高于苏州市。二是在城市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中,商贸服务业的发展势头越来越高于工业,就业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中心城市的服务功能从主要服务于市区,向同时服务于所属县区和周边地区发展。苏南模式的成功,说明一个现代化城市可以没有发达的工业,却不可能没有高度发育的商品市场。可见,当前的中心城市的功能与城市工业化时期的城市功能相比,已发生根本性变化。同时,城市黄金地段土地用于商贸服务业,其土地效益大大高于工业,而且还可从根本上消除环境污染、水电供应紧张、道路交通堵塞等一系列“城市病”。在明确城市这种新功能与发展目标后,就应强调从区域位置、产业特点、资源禀赋、社会文化特点等具体市情出发,选择符合本市产业特点的市场发展方向,培育与城乡区域经济相协调的、能提供配套服务的商品市场。因此,把工业推向农村广阔天地,让商贸服务业在城市树立优势,使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都向中心城市商品市场聚集。

  5.参与国际经济分工的需要。城市经济要发展,必须在经济外向化、国际化上做文章,经济国际化实际上是本地区市场经济在空间地域上的大拓展,表现在3个方面:一是经济贸易外向化,商品流通向国外辐射;二是资本融通全球化,。国际性收支额占本市经济收支总额的比重较大,外资投入和资本输出对本市经济发展有举足轻重的影响:三是交通电讯和信息网络化,拥有全方位开放、通达性很强的商品流通网络和电讯信息网络。这三化无一不是以大市场、大商贸、大流通为依托的。城市参与国际经济分工主要体现在城市商品市场与国际市场联系高度紧密,经贸活动中有相当比重是跨国性的,城市商品及资本的支配力及流动范围具有国际性。在这一进程中需有十分发达的商品市场。此外发育城市商品市场还有利于促进国内统一市场的形成,促进城乡通开、地区通开,形成四通八达的流通网络。

城市商品市场的发育目标[2]

  1.中国城市商品市场发育的总体目标。我国幅员辽阔,经济发展不平衡,大中小不同类型城市具有不同的功能和作用,在全国统一的市场体系中,各城市的商品市场互相依存、互相促进,都有其存在和发展的客观必然性。我国长期形成的城乡二元结构并存的局面在短期内还不可能消除,城市市场农村市场在不同轨道运行及本质差别还将延续一个时期,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商品市场同时存在和共同发展就更具必然性。每个城市的市场建设和发育都应贯彻扬长避短、发挥优势的原则,从追求速度的粗放型向讲求经济效益的集约型转变。城市商品市场的结构必须要有利于本市产业结构的优化,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因而,模式多样化将是我国城市商品市场发育的一个重要特征。一个城市商品市场的开发,一般要经历极点开发、点轴开发、网络开发3个不同的阶段。所谓极点开发,就是选择具有聚集、扩散力强的优势产业形成专业市场,进行重点开发。待到经济实力增强,聚集一定的能量,具有进行较大规模市场开发能力之后,即可进入点轴开发阶段,即沿城市的重要交通干线扩展,形成更大规模商品市场带或商品市场群。第三阶段为网络开发,即选择与本市经济关系紧密的若干个城市,发展广泛的横向联系,实行分工协作,通过各种网络与原有的重点开发轴线连结成一个有机的市场网络整体,逐步实现城市商品市场群体化和城乡商品市场一体化,通过带动周边地区和广大农村的发展,而达到缩小城乡市场本质差别的目的,同时也促进城市商品市场的吸引、辐射、媒介功能得到更充分的施展,使城市本身具备更充沛的活力。

  2.大城市商品市场的发育目标——国际性中心市场。城市又分为3个层次:50—100万人口即为大城市,100万人口以上为特大城市,300万人口以上为超级城市。世界上100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不少已成为国际性的商贸中心。我国多数大城市具有优越的自然条件和区位条件,流通效益大大高于中小城市,如100万人口以上的特大城市流通资金周转次数要高于全国城市平均效的l/3以上。大城市聚集效益、规模效益高,能充分满足社会化大生产及现代工业对物资供应、市场、运输、科技、信息、服务等方面的需要,便于把生产要素、物质条件和科技文化等力量汇聚在一起,形成整体优势,以较少投入而带来较大的产出,这是中小城市所不及的。经过15年来市场取向的改革,大城市的商品市场‘已基本具备全国性统一市场的特点,下一个目标是向国际性中心市场迈进。为此,·必须在进一步发展对国内的聚集力和辐射力的基础上,使城市商品市场的影响力超越国界,扩大市场的交换广度和深度,把越来越多的商品投入世界市场,并为国际贸易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促使城市产业结构及贸易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带动国内市场的全面振兴和整个经济的腾飞,并在强化综合竞争能力的基础上,在国际市场各个领域占据主动地位,使城市经济现代化、国际化达到一个新水平。

  3.中等城市商品市场的发育目标——全国性统一大市场。人口在20一50万之间的中等城市大致有两种类型:一种是一定地区的经济、政治、文化中心;一种是历史文化城市、新兴工业城市、港口或交通枢纽以及旅游城市等,即具有某种专门特色的城市。中等城市一般都有自己的主导产业,在全国市场体系中地位重要,不少在专业市场方面还起着商品聚散的中枢作用,而且经济适应性较强,能应付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等城市大多数处于规模扩展阶段,与大城市相比,中等城市数量多,分布范围广,作为城市商品市场网络中连接大城市和小城市的纽带,起着承上启下的中介作用。一般而言,中等城市商品市场的发育受到3个方面的制约:地理及区位条件往往限制资源利用的范围;科技教育力量和城市综合功能不如大城市;产业结构不完善,关联度较差,缺乏自我调节和自我平衡的能力,经济实力远不如大城市,在发展中具有某种不稳定性。因此,中等城市在商品市场的发育过程中,需要经常研究周边地区的发展势态,以确定或调整本身的发展战略。在市场发育总体规划中要注意扬长避短,形成特色,打破地区封锁,加强横向联系,提倡互保互补,走联合发展,共同振兴的道路,使本市的一切商品交换以全国范围为活动的空间。中等城市商品市场发育的目标就应充分体现全国性统一大市场的特点,即在全国范围内,商品自由流通,市场要素统一运动,市场机制统一调节,市场主体支配商品交换的空间活动具有主动性和广泛性。衡量这一目标是否达到的标志主要是:是否打破了地区封锁和部门分割的局面,使商品真正按照供求规律价值规律和自然流向规律在全国范围内自由流通;是否使商品市场和其他要素市场相互融合、协调和流动,使商品经济渗透到每一个角落;是否具备全国性的商品集散能力,交通条件、通讯设施和物流设施是否能为全国市场网络的统一性提供保障;是否与全国各地商品市场发生广泛的经济联系,充分体现各地区之间社会分工协作的特点等。

  4.小城市商品市场的发育目标——地区性城乡一体化市场。20万人口以下的小城市,大多数是县级市。县级市占整个城市数的609《以上,比重最大。从小城市的人口规模来分析,市区非农业人口在15万以上的和10—15万的分别只有60多个,也就是说,具有初步聚集功能,够得上城市起始规模的还不到半数。但近年来,小城市在国民经济中的地区有所上升,以工业产值进行比较,如果以大城市增长率为100%,则中等城市增长140%,小城市增长251%。大多数小城市虽暂不具备发展国际市场和全国市场的条件,但也有大中城市无可比拟的有利条件,如人口密度小,地价便宜,市场建设费用低,发展余地大,产业结构单一,市场适应性强。尤其是小城市更加接近农村,同广大农村联系紧密,是最基本的地区社会经济中心,是连接城乡市场、集散农副产品、促进城乡结合的桥梁和纽带,是带动农村共同富裕的前沿阵地。因此,小城市商品市场的发育目标应定位于发展地区性的城乡一体化市场。这一市场在全国大市场体系中起着“蓄水池”和“中转站”的作用,是区域市场和全国市场最基本的据点。正是由于众多的小城市商品市场的互相辐射、互相渗透、互相连接,才冲破了地方“行政势力”的割据和封锁,使城乡市场以及大中小城市市场的边缘地带交叉重叠,形成联系紧密的市场网络。城乡一体化市场的发展目标主要是:市场封锁和条块分割局面不复存在,与乡镇和周边县市的商品交换和经济技术协作十分广泛,形成了城乡商品交流的大网络;具有相当规模的活跃的商品市场,并且涌现一批专业市场和批发交易中心,成为城乡和地区之间商品交换的场所和重要渠道;具有完善的商业中介组织系统、农业生产资料供应系统、农副产品收购系统和农村社会服务系统,成为引导农民进入市场的向导和农村连接城市的桥梁,交通建设、市场建设等硬件设施达到现代化水平,具有向全国性市场过渡的基本条件。

  当然,以上3个层次的市场发育目标也不是绝对的,而且是可互相转化的。如许多大城市尚不具备与国际市场对接的条件,因而在一段时期内还要集中精力发展国内市场。而一部分沿海、沿边的中小城市,外向型经济发展很快,把产品打入国际市场,同样是大有可为的。

城市商品市场发育的对策[2]

  (一)加快改革步伐,实现经营规模化

  首先要尽快使城市商品流通体系转变到市场经济的轨道上来,彻底纠正“重生产、轻流通”的思想和商业单纯安排市场供应的。自我服务”观念,树立起。大市场、大商贸、大流通。的新观念。“三大。的主要特点:一是更大的贸易自由,形成全国统一市场,推进内外贸紧密结合,迅速与国际市场接轨,二是建立起现代化流通企业制度,有一批规范化、现代化的大型企业集团、综合商社和连锁商店;三是实现社会经济商品化,包括货币、证券、劳动力、房地产、科技、信息、文化、艺术等都纳入商品交换范畴,各类要素市场发育完善,商业中介活动兴旺活跃,从而促进城市商品市场向高层次发育:四是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元的商业所有制结构,城市流通管理机构突破按行业分设主管部门各成封闭系统的状况;五是商品市场的规范化和法制化,政府通过各种经济杠杆和法律、法规对市场实现有效的管理和调控,六是更大规模的商品集散和商业组织,更高层次的现代化流通设施和管理手段。城市国合商业产权制度改革的思路是:在撤销商业行政主管局,成立集团公司的基础上,逐步转变为行业国有资产经营公司或控股公司,把集团公司所属企业变成控股企业,各种所有制可互相参股,成为混合所有制企业,实行市场经济通行的董事会制和按股分红制;小型商业企业区别不同情况,一部分转为国有控股企业的连锁店,一部分面向社会拍卖或出租,或实行。国有民营”,所有企业都应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再加上自生自灭,都可依法破产和互相转让。吞并和收购,加快经营规模化、企业股份化和组织集团化的步伐。城市各类批发企业都要在转轨上下功夫,要通过母体裂变、多种经营、联合、兼并改组破产等多种形式重组城市商业批发体系。

  要深化城市流通体制改革,加快培育和完善商品市场体系,建立开放的多元化的要素市场,在发展现货市场的同时,有步骤地完善期货市场,按国际规范实行会员制、标准合同制、中央结算制和保证金制。要强调流通与生产的分工,把产品销售生产系统中分离出来,生产资料流通要广泛推行代理制。要大力发展个体、私营、乡镇、合资外资等非公有制商业,创造规范的、一视同仁的竞争环境,将国有商业企业真正推向市场。没有各种非公有制商业的充分发育,就不会形成完全充分的竞争,没有真正意义的竞争,就不会有发达的市场经济。但是,城市商品市场又不是完全放任的市场,而是政府可以调控的市场。国家要对重要的商品进行供需总量平衡,组织必要的储备,建立市场调控基金,通过对大型企业集团、跨地区性批发市场、期货市场的控股等手段来调控全国城市的商品市场。

  (二)合理规划布局,实现设施现代化

  要将商业网点布局和市场建设纳入城市总体规划之中,根据城市规模、购买力水平以及流动人口聚散等因素合理确定商品市场建设的规模、结构和档次,形成不同层次的商业服务中心。逐步改变技术装备落后的状况,提高商业设施装备的现代化、国际化水平。

  第一层次是搞好居民小区的商业网点布局,动员社会力量发展零售网点和集贸市场,方便群众生活。

  第二层次是建设好各地段的商业眼务中心,即按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的原则,配合旧城改造和新区建设,在城市各区段以及名胜旅游区建设空间配置网络化、功能齐全、设施现代化、网点大面积聚集的区段商业服务中心,形成各具特色的购物街,成为区内外顾客和游客集中购物、消费娱乐商业场所

  第三层次是建设城市“中心商务区”(CBD)。城市布局的调整必须以土地市场为主要调节手段。要充分运用级差地租原理,发挥各产业在使用土地上的边际效益,促使商业、金融、娱乐等高收益行业自然聚集于市中心黄金地段。要以房地产开发为手段,围内外招商成片批租,通过土地置换,形成城市的中心商务区。中心商务区以流通和眼务为主要功能,这是城市功能的完善和集中,也是城市商品市场成熟的标志。只有当这些功能在城市某个地区聚集到一定规模,形成与城市其他部分性质不同的特殊地段,且成为区域发展体系中不可缺少的核心时,城市商品市场向外辐射功能才能得以形成。

  (三)调整经营结构,实现商品多元化

  这不仅是城市商品市场满足城市居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精神生活需要的客观要求,而且是本市产品得以在全国流通和打入国际市场的前提。城市商品市场的变化应紧紧跟上城市消费风潮的变化。当前我国大中城市居民消费出现了八大变化,即消费需求由供给型向选择型转化,消费渠道由单一型向多渠道型转化,消费水平由生存型向发展型转化,消费模式由雷同型向多样型转化,消费行为由实用型向感情型转化,消费领域由狭窄型向宽广型转化,消费模式由乡土型向国际型转化。因此,城市产业结构和市场经营结构的调整,就要适应这种消费多元化、高档化、国际化的需要,改变商品档次低、式样旧、包装差的落后面貌,重点开发附加值高、技术含量高、创汇高,能源和原材料消耗低的产业和产品;商品经营要从大批量进货向“小批量、多品种、勤变化”转变;要下大力气更新换代大部分种类的商品,家电、日用品和食品要注重功能设计和个性设计;要讲究商品的外观造型,改进商品包装,树立品牌形象,努力提高商品的附加价值和名牌商品比重;传统农产晶要从粗加工、无商标、无包装向精细化品牌化、包装化发展。

  城市商品市场还担负着满足和引导城市居民消费的重要任务,在商品的组织和供应方面要适应城市居民多层次的需要。首先要满足居民基本生活需求,抓好“菜篮子”工程和副食品、日用工业晶的流通和供应,既要放开价格,又要把物价上涨幅度控制在工薪阶层能够接受的水平。在此基础上要逐步拓宽城市居民的消费领域,把城市居民的消费重点由“吃、穿、用”向“住、行、玩”转变。为此要在城市大力发展与“广厦工程”相配套的建笛装饰材料市场、家庭居室用品市场,而且要让小轿车陆续进入居民家庭。还要大力提高城市居民的精神消费力,发展精神文化消费,文化娱乐商品市场必须从质和量上来一个飞跃。

  (四)采用先进技术,实现管理科学化

  城市商品市场在管理手段上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实现管理现代化、科学化,这是我国城市商品市场与国际市场对接,提高规模效益和宏观调控能力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在零售商业方面,要逐步实现微机化、条码化和电算化。条形码技术具有识别速度快,准确、经济、方便的特点,是随着计算机的应用和发展应运而生的,它进一步满足了市场对信息管理的要求,同时也是国内商业走向世界市场的通行证。这些技术的运用在商业零售领域集中体现在POS系统。POS系统一般译为销售时点管理系统,是适时地按商品品种类别进行销售数据收集、处理的计算机商业管理系统,具有自动订货、自动库存管理、自动结算等多种功能。;POS的引入无疑是城市商业管理的—次革命。

  在批发交易方面要求大型专业市场具有远程、高效的国际性传输设施,计算机管理系统应与进场客户微机联网,能为各种客户提供市场行情等信息,而且中心的信息数据库必须与国内其他信息数据库联网,以增强市场的信息服务功能。期货交易更需完备的、现代化的、国际性的结算、信息与传输网络,具有更完善的网络技术及先进设备计算机信息系统。对外贸易要推广EDI技术,它是以电子计算机和数据传输网络为基础的一门综合性信息技术,其基本功能和特点是通过电子方式将标准化的商业交易文件由一部独立的计算机程序向另一部独立的计算机传输,进而实现文件交换全过程的自动化和高速化。此外,在商品过境报关、商品检验、商品储存养护方面都要逐步采取国际通行的先进技术和手段。

  (五)拓展辐射功能,实现流通网络化

  交通和区位优势是城市商品市场赖以依托的主要优势。要充分利用这种优势拓展流通功能,扩大商品市场的集散和吞吐能力。要跳出狭隘的地方圈子,大力组织跨省甚至跨国的贸易往来和商品集散。要建立跨地区购销、集约经营、多功能服务,辐射全中国乃至亚太地区的以商品集散和吞吐为主的大型批发交易市场,形成纵横交错的大流通网络。在统一规划、合理布局、逐步发展的原则下,重点建立全国性的机电、汽车、棉花、酒类等大型专业市场。特别在一些城市群组成的经济区域,如江苏“苏常锡”地区、湖南“长株潭”地区、广东珠江三角洲地区等,要发挥城市的群体优势,组建统一的商业批发网络、商品零售网络和商品运输网络,加快在各城市结合部大型集散市场的开发。各城市还要充分利用各自的历史人文优势,适时举办全国性乃至国际性的交易会、博览会和有地方特色的会节活动,实行经济与文化联姻,以独特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吸引各地客商,造成百货荟萃、万商云集的态势,使城市成为国内外享有盛名的商业都会,成为连结各地市场和国际市场的重要贸易通道。

  为了实现流通网络化,还必须尽快改善城市的交通、水电和通讯状况,拓展和健全物流设施,使物流辐射能力和商流辐射能力相一致,以推进商品市场现代化、国际化进程。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相当部分交易是通过无形市场来进行的,如各种期货交易、函电来往交易等,这就必须加强市场信息网络体系的建设,要有现代化的通讯设施相配套。就大多数城市目前的情况采看,要特别解决好商品流通的这些。瓶颈。问题。还要建立健全全国联网的金融网络,完善包括信用卡票据资金结算外汇交易证券交易等在内的金融服务系统。

  (六)发展外向商业,实现贸易国际化

  发育城市商品市场要大力发展外向型商业,首先要彻底改造目前的外贸体制,实现内外贸一体化。要允许具备进出口条件的商业企业拥有进出口权,鼓励企业通过合资等途径获取外贸经营权。在发展商品贸易的同时,大力发展服务贸易,促进资讯业、信息咨询业、广告业、会计业等服务业的国际化。放宽对商业资本、商品、技术、劳务等的进出口限制,打破内外贸易分工的格局,外贸企业和商业企业都具有大致相等的权限,没有人为原因所造成的差别。外贸企业要加快集团化、实业化、国际化进程,发挥外贸企业对国际市场信息敏感的优势,通过自办、联营、控股、参股等方式,大力兴办出口创汇型实业。要打破外贸收购的行政区划限制,使大中城市成为区域性出口商品的集散地。招商引资应由集中指向生产领域逐步向商业、市场、流通倾斜,应允许外资或中外合资在大中城市办零售商业,并鼓励外地资金和其他产业资本向城市商品市场投入。要逐步取消对大部分商品价格的管制,捅开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的藩篱,使两种市场的差别降低到最低限度。要逐步缩小内陆城市与沿海城市在政策上的差异,应允许内陆大城市设立保税区、铁路自由港和航空自由港,并以此为依托逐步形成自由贸易区

  外向型商业有两种形式可以尝试。一是走出国门,进入国际市场,如组织商品出口、扩大劳务和期货贸易,到国外投资办店,从事第三国贸易等。二是请进国门,如从国外组织货源向国内进口,开展易货贸易、承揽代理业务,引进外方先进技术、资金,开办合资商业企业,直接对外商租赁、承包,聘请外方专业人才参与企业经营管理等。还要大力发展创汇商业,包括设立外汇商场、免税商店、开展小额对外贸易、门市零售收取外汇、建立收取外汇的综合性和专业性邮购商店,以及开发旅游商品市场,优化对外的餐饮、宾馆、导游等服务事业,组建企业集团应逐步向跨国化经营发展,要以具备进出口业务自营权的商业公司为龙头,发展内外贸兼营的,以资金为纽带,收购兼并为主要手段的跨国公司、大型综合商社,并与外向型工业、外向型农业、外向型科技企业实行一定形式的联合或进行互相参股组建。

相关条目

参考文献

  1. 刘天祥编著.中国商品市场运行概论.中南大学出版社,2010.01.
  2. 2.0 2.1 2.2 2.3 2.4 柳思维.中国商品市场发育研究.湖南出版社,1996年12月第1版.
  
本条目对我有帮助0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认为本条目还有待完善,需要补充新内容或修改错误内容,请编辑条目投诉举报

评论(共0条)

提示:评论内容为网友针对条目"城市商品市场"展开的讨论,与本站观点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请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有关规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官方社群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