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5,894个条目

融資工具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融資工具(Financing Tools)

目錄

什麼是融資工具

  融資工具是指在融資過程中產生的證明債權債務關係的憑證。

  早期的信用是利用口頭承諾的方式進行的,這種口頭承諾局限性很大,毀約風險也大,於是人們通過書面證明來確認雙方的信用關係。它記載著融資活動的金額、期限、價格(或利息)等,對債權債務雙方具有法律約束效力。這種書面憑證反映了一定的信用關係,融通了貸借雙方的貨幣餘缺,因此融資工具也可稱為“信用工具”或“金融工具”。

融資工具的特點

  第一、償還期

  償還期是指債務人必須全部償還債務所經歷的時間。各種信用工具在發行時都有不同的償還期。償還期的不同可以滿足不同債權人和債務人對借貸期限的要求。由於信用工具是可以流通轉讓的,所以償還期的計算,只有相對於目前來考慮才有實際意義。比如1995年發行的10年期公債,從2002年來看,償還期還有3年。

  在融資工具的償還期中有兩種情況比較特殊,一是永久性公債,即公債發行人同意今後無期限地支付利息,但不償還本金股票的償還期也是無限的;二是銀行的活期存款,可以隨時兌現,償還期實際為零。

  第二、流動性

  流動性是指融資工具迅速變現而不致遭受損失的能力。除了現金和活期存款,各種融資工具都存在不同程度的不完全流動性。一般來說,流動性與償還期成反比,償還期越長,流動性越小,而流動性與債務人的信用成正比,債務人信譽越高,流動性越大。

  第三、安全性

  安全性是指收回購買融資工具的本金的保障程度。融資工具可能會遭受到兩類風險,一是信用風險,即債務人不履行合約,不按期歸還本金的風險,二是市場風險,即信用工具的市場價格下跌的風險。信用要受債務人的信譽和經營能力的影響,市場風險主要受市場利率變化的影響。一般來說,安全性與償還期成反比,償還期越長,可變性因素越多,風險越大,安全性越小。安全性與流動性成正比,與債務人信譽成正比。

  第四、收益性

  收益性是指信用工具能定期或不定期給持有人帶來收益的特性。信用工具有時就被稱為“金融資產”。信用工具的收益性大小用收益率來衡量。收益率有名義收益利率、即期收益率、實際收益率

  1、名義收益率:指融資工具的票面收益與票面金額的比率。

  2、即期收益率:指融資工具的票面收益與當時的市場價格的比率。

  3、實際收益率:指融資工具的票面收益加上(或減去)本金收益(或本金損失)後與當時的市場價格的比率。

融資工具的分類

  融資工具可以按不同標準進行分類:

  1、按融資工具的流動性(可接受性)可劃分為具有完全流動性的融資工具和具有有限流動性的金融工具。前者指的是鈔票和活期存款,它們在公眾之中已取得普遍接受的資格。後者是指在一定的條件下,可以流通轉讓被人接受的融資工具,如商業票據,存款憑證、股票、債券等。

  2、按發行者的性質可劃分為直接證券間接證券直接證券是指由工商企業、政府或個人所發行或簽署的股票、債券、國庫券、公債、抵押契約借款合同等憑證,間接證券是由金融中介機構所發行的鈔票,存款大額可轉讓存單人壽保險單等。

  3、按償還期限的長短可劃分為短期融資工具與長期融資工具。短期融資工具指期限在一年以下的信用憑證。如商業票據、銀行票據短期國庫券支票信用卡等,長期融資工具指期限在一年以上的信用憑證,如公債、股票、抵押契據等。

企業融資工具的選擇策略[1]

  融資作為金融體系的功能之一, 對於企業發展壯大極其重要。融資是所有企業都面臨的問題。無論是創辦一個新企業, 還是現有企業的擴張, 都需要融資。中國是一個資金短缺的國家, 融資難是中國企業面對的現實。但隨著資金市場的不斷開放, 融資渠道融資方式也在不斷增多。除了銀行貸款等直接融資方式外, 還有很多融資工具可供企業選擇。當前可供企業選擇的融資工具主要有: 短期融資券企業債券可轉換債券 分離與非分離、 股權融資項目融資權證等。本文主要探討短期融資券、 企業債券、 可轉換債券。

  1.短期融資券

  短期融資券是指企業依照相關規定的條件和程式在銀行間債券市場發行和交易並約定在一定期限內還本付息的有價證券。我國短期融資券自2005年7月開始至今已發行了4000多億元。這說明企業要充分利用新的融資工具, 越新審批越容易。

  (1)短期融資券的優勢。融資成本較少。10年期企業債券總融資成本約為4.7%-5.1%,1年期銀行貸款利率5.58%,1年期限短期融資券融資成本在3.5%左右。另外, 發行企業債券還必須提供擔保, 而短期融資券無需擔保,從而節約了擔保費用。發行門檻較低。企業只要具有穩定償債資金來源, 流動性良好, 最近一個會計年度盈利就具備了發行短期融資券的核心要件。審批程式比較簡單。短期融資券發行實行備案制, 其惟一管理機構中國人民銀行須在自受理符合要求備案材料之日起,20個工作日內通知企業是否接受備案, 並且允許企業自主決定發行時間和利率

  發行時機可由企業自主決定, 企業在中國人民銀行核定最高餘額範圍內, 可分期發行。具體發行時間自行確定, 只需在每期融資券發行日前5個工作日, 向中國人民銀行備案即可。

  (2)當前短期融資券環境。發行規模。一年時間, 企業短期融資券市場發行規模從109億元起步, 迅猛擴張至3000億元; 截止2006年5月底,50家上市公司通過發行短期融資券籌資700億元。目前參與發行短期融資券的企業達到了近100家, 除了上市公司外, 還有中國石油化工集團等大型國企。發行利率。以一年期短期融資券為例, 自2005年5月26日起, 發行利率保持在2.92%左右, 最高的 “05梅雁CP01” 為3.72%。發行期限。涵蓋3、6、9個月和1年期4個品種, 其中1年期短期融資券為主體, 占發行規模的73.26%, 這也是短券允許發行的最長期限。發行主體。不僅包括中電信、 中石化等國有特大型企業, 也有魏橋創業集團等集體企業橫店集團等私營企業以及翔鷺石化等外資企業

  信用評級。共有5家評級公司參與短券信用評級, 分別為中誠信、 聯合、 大公、 上海新世紀和上海遠東。

  2.企業債券

  (1)發行企業債券的要件。發行企業債券主要的法律法規依據是1993年的 《企業債券管理條例》 , 以下幾點值得註意:股份公司凈資產規模不低於3000萬元, 有限責任公司凈資產凈額不低於6000萬元; 近3個會計年度連續盈利; 債券餘額不得超過其凈資產的40%。用於固定資產投資項目, 累計發行額不得超過該項目總投資的20%; 企業債券的利率不得高於銀行相同期限居民儲蓄定期存款利率的40%。申請上市的企業債券的實際發行額在人民幣1億元以上債券信用等級不低於A級; 發行企業債券需要有實際償債能力的企業提供擔保。近期企業債券發行利率下限:5年期3.5%,7年期4.02%, 10年期4.22%,15年期4.5%。近期浮動企業債券發行利率: 基礎利率+1%, 基礎利率一般選擇1年期居民存款利率。

  (2)中國企業債券市場存在的問題。第一, 市場規模小。與發達國家相比, 例如2005年6月底, 美國債券市場餘額已接近25萬億美元, 是美國股票市值的1.6倍, 是美國國內銀行貸款的5倍。而中國目前企業債券大約只占到債券市場整體比重的4%, 債券總量只占GDP的24%, 企業債券占GDP的比例更小。與國內其它債券比, 企業債券規模遠遠小於國內其它債券同期規模, 截至2002年末, 我國國債餘額為1.6萬億元, 金融債券餘額接近1萬億元, 而企業債券餘額只有600億元, 僅為國債餘額的3.75%, 金融債券餘額的6%。第二, 從發行主體結構情況看, 企業債券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企業債, 而是具有 “準國債” 的性質。第三, 企業在發行債券過程中面臨著多頭管理, 由國家發改委負責額度審批, 中國人民銀行負責利率控制, 證監會主管上市流通。第四, 企業債券品種少, 結構單一。目前市場交易的品種只有按年付息和到期付息兩種, 以到期付息為主, 多為固定利息券, 大多數債券期限集中在5-10年。

  3.可轉換企業債券

  (1)可轉換企業債券的類別。可分為兩類: 分離型與非分離型, 分離型是指認股權證可與公司債分離, 單獨在市場上自由買賣, 非分離型是指認股權證不能與公司債券分開, 兩者應同時流通轉讓, 也就是現在的可轉換債券。

  (2)發行可轉換企業債券的要件。最近3個會計年度連續盈利; 最近3年及一期財務報表未被註冊會計師出具保留意見、 否定意見或無法表示意見的審計報告; 被註冊會計師出具帶強調事項段的無保留意見審計報告的, 所涉及的事項對發行人無重大不利影響或者在發行前重大不利影響已經消除; 最近 年以現金或股票方式累計分配利潤不少於最近3年實現年均可分配利潤的20%。最近3個會計年度加權平均凈資產收益率平均不低於6%; 本次發行後累計公司債券餘額不超過最近一期末凈資產額的40%; 期限最短為1年, 最長為6年; 自發行結束之日起6個月後方可轉換為公司股票; 轉股價格應不低於募集說明書公告日前 個交易日該公司股票交易均價和前一交易日的均價。

  而可分離的可轉換企業債券還有以下幾點規定值得註意: 公司最近一期末經審計的凈資產不低於人民幣15億元; 認股權證的行權價格應不低於公告募集說明書日前20個交易日公司股票均價和前一個交易日的均價; 認股權證的存續期間不超過公司債券的期限, 自發行結束之日起不少於6個月; 分離交易的可轉換公司債券募集說明書應當約定, 上市公司改變公告的募集資金用途的, 賦予債券持有人一次回售的權利。

  (3)可轉換債券市場發展及其概況。探索期。1991年曾發行深寶安轉債券, 是可轉債發展的萌芽階段, 但由於沒有及時根據公司股價調整轉股價格, 最後以失敗告終。試點期。1997年3月頒佈實施 《可轉換債券管理暫行辦法》 ,1998年開始進入試點階段, 當年發行了南化轉債、 絲綢轉債,1999年發行了茂煉轉債, 這3只轉債均是非上市公司發行的轉債;2000年以上海機場為首, 逐步演變為上市公司發行可轉換債券。發展期。2001年4月, 證監會頒佈實施《上市公司發行可轉換公司債券實施辦法》 ;2002年發行可轉債41.5億元, 共計發行5只;2003年至2005年, 共發行30只, 募集資金450億元左右;2006年5月, 頒佈實施 《上市公司發行證券管理辦法》 , 可轉換債券進入新的階段, 引入可分離公司附認股權證公司債券, 目前唐鋼股份、 雲天化等公司提出發行。

  (4)利潤分配與業績增長有利於實現股權融資。2002-2005年, 考察24家上市公司, 在轉股期間共有14家通過送股或資本公積金方式進行利潤分配, 平均送股為每10股送6.41股。2002-2005年前3季度利潤增長情況, 在轉股期間當期利潤平均增長29%, 而非轉股的前4年同期利潤平均增長率為12.3%, 前者明顯高出。

  4.3種融資工具的比較及選擇策略

  從表1可以看出, 短期融資券為人民銀行新推出來的融資品種, 且發行門檻較低, 程式環節簡單, 資金成本低, 報批通過的可能性大, 企業應積極利用, 但其期限短, 企業的財務壓力大。這個問題可利用銀行將來的票據發行便利(NIF) 工具來解決。企業債目前對中小企業來說不是理想的融資工具, 因為存在多頭管理, 效率低下, 目前實際上主要是中央直屬大企業才能發行債券。但企業債未來幾年在規模和品種上將有突破性發展, 中小企業應密切關註。可轉換債券是一個非常好的融資和投資工具。可轉換債券資金成本最低, 期限長, 企業還本付息的壓力小, 並且可轉換債券有轉股的可能, 一旦轉股, 由於在中國債權是硬約束而股權是軟約束, 這將消除還本付息的壓力。為了達到這個目的, 企業應創造條件讓可轉債轉股。另外可分離的可轉債是新推出來的融資工具, 上市公司應積極申報, 獲批的可能性很大。非上市公司可轉換債券的融資近幾年發展很快, 特別是在風險投資中得到廣泛的利用, 這對創投企業來說是一個不錯的融資選擇。

  表1 3種融資工具的比較

券種年成本約束期限門檻程式與環節發展趨勢
短期融資券3%-3.5%短期簡單向好
企業債券4.5%-5%中長期較複雜向好
可轉換債券2%中長期複雜向好

參考文獻

  1. 羅雁.企業融資工具的選擇策略.江西經濟管理幹部學院.江西農業學報2006年6期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16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鲈鱼,Yixi,Tears~,wasd,KAER,连晓雾,HEHE林,方小莉,Gaoshan2013,Tracy.

評論(共0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融資工具"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