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47个条目

Portal:企業風險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編輯  

企業風險定義

  企業風險是指企業在其生產經營活動的各個環節可能遭受到的損失威脅。
  企業風險成因
  ①外部環境。外部壞境是指企業的生存環境。任何企業都存在於一定的經營環境之中。
  ②內部條件。內部條件是指企業從事生產經營活動時所占有的有形及無形資源要素的總和。
  ③資源配置。資源配置水平是一個企業整體實力的綜合反映,企業的資源配置取決於企業所處的內、外部條件以及資源配置策略。
編輯  

企業風險微百科

編輯  

企業風險分類

編輯  

資訊

編輯  

企業風險識別

編輯  

定義

  企業風險識別是指對企業面臨的尚未發生的潛在的各種風險進行系統的歸類分析,從而加以認識與辨別的過程。...>>詳細<<

編輯  

方法

編輯  

企業風險評估

  企業風險評估是對所收集的風險管理初始信息和企業各項業務管理及其重要業務流程進行的風險評估,具體包括風險識別風險分析風險評價三個步驟...>>詳細<<
  企業風險評估方法
  1. 德爾菲法:也稱專家調查法,是一種採用通訊方式分別將所需解決的問題單獨發送到各個專家手中,徵詢意見,然後回收彙總全部專家的意見,並整理出綜合意見。
  2. 幕景分析法:是一種能識別關鍵因素及其影響的方法。一個幕景就是一項事業或組織未來某種狀態的描述,可以在電腦上計算和顯示,也可用圖表曲線等簡述。它研究當某種因素變化時,整體情況怎樣?有什麼危險發生?像一幕幕場景一樣,供人們比較研究。
編輯  

企業風險防範

  1.利用信息進行企業風險防範:
  a.信息在風險決策中的作用;b.風險信息的處理。
  2.利用合作博弈方法防範企業風險:
  a.競爭理念的演變:變競爭競合;b.利用合作博弈的方法防範企業風險的方式。
  3.利用風險過濾理論進行企業風險防範:
  a.建立健全風險防範管理系統;b. 應建立相應的工作程式,如國際上廣泛應用的5個過濾區:法律政策過濾區、技術考核過濾區、成本考核過濾區、規模生產過濾區、銷售策略過濾區。
編輯  

企業風險投資

  企業風險投資是指有明確主營業務的非金融企業在其內部和外部所進行的風險投資活動。...>>詳細<<
  企業風險投資形式
  一種是把用於風險投資的資金委托給專業的風險投資公司進行管理,由其成立的投資基金根據委托方的戰略需要選擇投資目標
  另一種是企業直接成立獨立的風險投資子公司,其運作方式與專業的風險投資公司相似。
編輯  

企業風險基金

Image:男性商業.jpg

  企業風險基金是指用於防範與補償企業風險損失的專項基金。...>>詳細<<

  企業風險基金作用

  1. 風險基金是防範企業風險損失的重要手段。
  2. 風險基金是補償企業風險損失的積極措施。
  3. 風險基金是增強企業競爭能力的重要途徑。
編輯  

文檔

編輯  

企業風險管理

  企業風險管理企業在實現未來戰略目標的過程中,試圖將各類不確定因素產生的結果控制在預期可接受範圍內的方法和過程,以確保和促進組織的整體利益實現。...>>詳細<<
  企業風險管理內容
  1. 協調風險容量戰略——管理當局在評價備選的戰略、設定相關目標和建立相關風險的管理機制的過程中,需要考慮所在主體的風險容量。
  2. 增進風險應對決策——企業風險管理為識別和在備選的風險應對,風險迴避、降低、分擔和承受之間進行選擇提供了嚴密性。
  3. 抑減經營意外和損失——主體識別潛在事項和實施應對的能力得以增強,抑減了意外情況以及由此帶來的成本或損失。
  4. 識別和管理多重的和貫穿於企業的風險——每一家企業都面臨影響組織的不同部分的一系列風險,企業風險管理有助於有效地應對交互影響,以及整合式地應對多重風險。
  5. 抓住機會——通過考慮全面範圍內的潛在事項,促使管理當局識別並積極地實現機會。
  6. 改善資本調配——獲取強有力的風險信息,使得管理當局能夠有效地評估總體資本需求,並改進資本配置
編輯  

企業風險案例分析

  一、案例回放

  2003年年底至2004年年初,中國國內棉花價格不斷上漲,這本來應該是所有棉農和棉花企業值得慶賀的日子,作為中國國有最大的棉儲企業——中國儲備棉管理總公司(以下簡稱“中儲棉”)卻愁眉苦臉。這家成立還不到一年的大型國有企業,由於決策失誤導致嚴重的經營危機,造成了巨額虧損。

  平衡市場 國賦重任

  棉花儲備一直是我國調節棉花餘缺、平衡市場供求、保護棉農利益、保證紡織工業生產和軍需民用的重要手段之一。長期以來,國家儲備棉保管業務由棉花企業承擔,棉花供大於求時國家收儲,棉花供不應求時國家拋售。隨著棉花流通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化,棉花市場化進程加快,過去的管理體制已不適應形勢的要求,急需設立直屬的棉花儲備庫和獨立的儲備棉管理機構。為此,國務院明確提出,對現行的國家儲備棉管理體制進行改革。2003年3月,中國儲備棉管理總公司成立,註冊資金10億元人民幣。成立之初,國家就為其定責為獨立承擔國家儲備棉的經營管理和中央直屬棉花儲備庫建設及管理任務,具體落實國家巨集觀調控措施。

  追逐暴利 忘乎所以

  2003年,國內主要產棉區大雨綿綿,造成棉花大面積減產,當年國內棉紡行業發展迅猛,國內棉花的需求量節節攀升。從8月開始,國內棉花價格迅速飆升,以致在2003年年底到2004年年初,“炒棉熱”在國內棉花市場暗流涌動。

  大量的市場需求,巨大的利潤空間使得中儲棉怦然心動,忘記了自己“平抑棉價,調控市場”的職責。同年10月,中儲棉突然決定進口15萬噸棉花。隨後幾個月又“毅然”決定進口了10多萬噸。據一些紡織業內人士反映,中儲棉在與外商簽訂進口合約,乃至棉花陸續進口後,作為業務指導部門的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也曾勸說該公司配合國家巨集觀調控政策,儘快以合適的價格組織銷售。但是,中儲棉並沒有聽從勸告。

  大禍釀成 孰是孰非

  2004年3月份開始,“炒棉熱”所醞釀的危機終於如火山般爆發了。原來一路飆升的國內棉花價格逐漸走低,不少參與炒作棉花的貿易企業相繼被套牢,而被寄予調控市場厚望的中儲棉也不幸陷入其中。

  事發後,有關業內人士估計,由於此次進口棉花被深度套牢。10億元人民幣註冊資金在不到兩年的時間里已至少虧折了一半。知情人士透露,目前中儲棉尚有20萬噸進口棉花在手裡。按照國家有關部門確定的不高於13100元/噸的價格收儲,其虧損在6億元左右。而根據中國棉花網公佈的動態行情,1月11日,國內標準級棉花價格為11789元/噸。以這個市場化的價格來計算,中儲棉虧損已近10億元。也就是說,按2005年的市場行情,中儲棉10億元註冊資金已虧損得所剩無幾。

  據有關記者採訪瞭解,財政部有關負責人明確表示,一直反對政策性儲備公司從事以營利為目的的經營性活動。對中儲棉進口20多萬噸棉花,財政部事先並不知情。國家發改委則表示,中儲棉此次經營進口棉花主要是企業經營行為,發放進口配額是給企業進口的機會,在配額量內進多少、何時進、按什‘麽價進,均由企業自行決定,盈虧也由企業自行承擔。中儲棉負責管理國家的棉花儲備。其棉花儲備業務由發展改革委員會指導,其經營性業務則不屬於發展改革委員會指導的範圍。

  有關知情人士透露:“進口這批棉花,中儲棉內部並沒有經過計劃、論證等科學決策過程,而是由主要負責人個人決策的。按當時的行情,進口20多萬噸棉花所需資金不少於50億元,由於是中儲棉‘自主經營,自負盈虧’的企業行為中國農業發展銀行不可能全部供應資金,以致中儲棉後來出現資金支付困難,部分棉花在到岸後無法提貨,無端地又增加了一筆滯留費用。”由於缺乏資金無法提貨,有些棉花在到岸後被迫在港口滯留長達3個月的時間,滯港費、滯箱費就高得驚人。

  據瞭解,在虧損發生後,中儲棉曾希望有關部門按他們的成本價格收儲這批棉花,但中儲棉的這一“企業虧損、國家埋單”想法終被否決,最後在多方協調下,國家有關部門同意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按13100元/噸收儲這批棉花。

  亡羊補牢 為時未晚

  “中航油”倒下了,“中儲棉”也倒下了……接著呢?在局外人看來,難免會有“倒了我一個還有後來人”的感覺。事實上,事件背後是無盡的悲哀,是對國有企業監管失控的追問,更是對國企“肇事者”職業良知乃至責任的拷問。

  亡羊補牢,為時未晚。有關部門應從顧客利益角度考試,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坦誠失誤,採取輓救措施,遏制和避免類似事件再度出現。

  首先,界定企業性質。中儲棉事件表明,國家有關部門有必要對181家中央企業進行一次甄別,把類似的承擔“政策性功能”的“企業”從央企中區別出來。讓事業法人性質“回歸”到它們本來的位置,解除它們的競爭性市場主體功能,同時進行專門的分類管理。過去,對於承擔“政策性功能”的“企業”,有關部門往往習慣於“政策扶持”,不僅賦予經營權力,而且多給予行業壟斷許可一一中儲棉就壟斷著棉花進V1權。事實證明,“政策扶持”不僅不利於這類“企業”做大做強,相反會導致它們功能混亂;市場經濟發達國家也有提供“準公共產品”的國有機構,其無不是處於功能單純狀態。

  其次,迫切需要對中央企業的出資人歸口和監管歸口進行新的梳理、劃分。中儲棉事件暴露出了多個部門負責,多個部門又都控制不力問題。在這方面,必須打破舊的既得利益格局。所謂既得利益不僅體現在經濟利益方面,人事任免權、業務控制權也是既得利益的重要組成部分。

  最後,加快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和完善法人治理結構的步伐。國資管理部門要進一步完善大型國有企業的董事會、監事會等制度,並嚴格執行。

  前事不忘,後事之師。中儲棉事件標志著以中央企業為代表的大型國企改革步伐必須加快。

  二、案例分析
  1.政府管理角色和出資人角色混雜,公司很難形成有效的治理結構

  中儲棉公司政府管理角色和出資人角色混雜,以致責任都無法落實,也沒人為此負責。中儲棉總經理雷香菊將虧損的主要原因歸咎於國家的巨集觀調控,雷香菊對此解釋稱,因為中儲棉管理總公司“是政策性公司,主要是調控市場的”,“我們的業務受發展改革委員會指導”,因此“我們每進一次棉花都要經過發展改革委員會同意”。財政部有關負責人明確表示,一直反對政策性儲備公司從事以營利為目的的經營性活動。對中儲棉進口20多萬噸棉花,財政部事先並不知情。發改委則表示,中儲棉此次經營進口棉花主要是企業經營行為,發放進口配額是給企業進口的機會,在配額量內進多少、何時進、按什麼價進,均由企業自行決定,盈虧也由企業自行承擔。中儲棉負責管理國家的棉花儲備,其棉花儲備業務由發展改革委員會指導,其經營性業務則不屬於發展改革委員會指導的範圍。依此看來,中儲棉公司的角色是雙重的,而國家履行完出資人外也置之不理了,這就很難形成有效的治理結構。

  2.中儲棉炒棉,完全由主要負責人拍腦袋,個人決策,根本無人監督

  作為國家巨集觀調控的政策性公司,中儲棉公司完全處於無人監督的境地。據一些紡織業內人士反映,中儲棉在與外商簽訂進口合約,乃至棉花陸續進口後,作為業務指導部門的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也曾勸說該公司配合國家巨集觀調控政策,儘快以合適的價格組織銷售。然而,如果說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對此表示,此次中儲棉進口棉花主要是企業經營行為,中儲棉負責管理國家棉花儲備,其棉花儲備業務由發展改革委員會指導,其經營性業務則不屬於發改委指導的範圍,那麼作為國家巨集觀調控的政策性公司,究竟由誰進行監督?中儲棉該穩定棉價而不執行時究竟又應該由誰下髮指令?由誰進行監督?

  3.中儲棉賭進口商品棉釀成悲劇,經營者追求利潤傾向

  其實,中儲棉釀成的悲劇是經營者追求利潤的結果,是忽視道德風險的結果。中儲棉的行為一開始就存在道德風險,但不管是公司內部,還是中儲棉的指導部門,都沒有對此予以關註。中儲棉嚴重忽視其應該承擔的社會責任:2003年度,儲存了大量棉花,待價而沽。此外,又把部分棉花銷售給作為中間商的各地省級棉麻公司,幫助它們層層加價。許多業內人士都認為,中儲棉的突然大量進口,還在一定程度上推高了國際棉價,據瞭解,中儲棉通過所謂的“內部獎勵機制”動員並鼓勵員工高價賣棉,價格越高,獎金就越多。一個本應承擔平抑價格,穩定市場,促進國家巨集觀調控政策實施的國有企業,在追逐巨額的利潤前,已經喪失了最後的理性,甩開膀子為正在興頭上的“炒棉熱”推波助瀾。

  4.無法剋服的制度性缺陷,所有權難以人格化,委托代理問題無法解決,難以界定人們如何受益如何受損

  中儲棉事件發生後,新聞媒體紛紛撰文質疑:作為國有企業,作為國家巨集觀調控的政策性公司,國家所有權是如何體現的,中儲棉向誰負責,責任到底歸誰。這些其實就是一個問題,那就是中儲棉的制度是如何設計的。令人難以置信的制度性缺陷、所有權非人格化、委托代理問題無法解決等面臨重大道德風險,而高級管理人員的不力也最終將道德風險引發了道德危機,以至於使國家蒙受重大損失、企業步入瀕臨破產的境地。

  三、幾點啟示
1.全力推進大型國有企業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結構
2.剋服制度性缺陷
3.進一步細化風險監控點,全面落實風險控制措施
4.加強監察稽核力量,不斷提高風險管理水平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官方社群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