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47个条目

能源生產結構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什麼是能源生產結構[1]

  能源生產結構是指生產能源的各工業部門的產量在整個能源工業總產量中所占的比重。

優化我國能源生產結構的對策[2]

  1.有效利用我國煤炭資源

  煤炭是我國的基礎能源,這決定了我國能源生產結構以煤為主的格局在今後一段時期內不會改變。我國的優質煤炭資源較少,在既要增加煤炭供給又要減少環境污染的前提下,還要保障煤礦生產安全。所以我們要提高潔凈煤技術水平,實現煤炭的清潔利用;繼續推進煤炭資源開發整合;促進與相關產業協調發展,構建新型煤炭工業體系。

  (1)推進潔凈煤技術產業化,實現煤炭清潔利用

  煤炭仍將在我國未來能源供應體系具有基礎的地位,一定要做好煤炭的清潔利用工作。一方面要加大對優質煤炭資源的勘探和開發工作,另一個更為重要的方面是要大力發展和推廣潔凈煤技術。未來應大力發展煤炭清潔利用技術,推進潔凈煤技術產業化,這既立足我國國情又是我國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尤其是煤的洗選、型煤、動力配煤、水漿煤、煤氣化聯合迴圈發電技術(IGCC),煤的氣化、液化、焦化、燃料電池磁流體發電技術,煙道氣凈化和開發利用煤的流化床和迴圈流化床燃燒技術,先進的粉煤燃燒器技術。這些技術的利用不僅能夠提高煤炭的利用效率又能夠提高我國的環境質量。

  (2)繼續推進煤炭資源整合開發

  傳統的煤炭工業發展模式已經問題眾多,兼併重組整合是加快煤炭工業科學發展的正確選擇,而且慢不得,更等不得。這樣才能加快煤炭工業集約化發展步伐,這也是煤炭產業自身結構優化的內在要求。煤炭是典型的高危行業和資源、資本密集型產業,必須走以大企業為主、規模化生產、集約化發展的路子。目前,美國年產煤10億噸左右,前4家公司占70%,澳大利亞年產煤近4億噸,前5位公司占71%;印度年產煤4.5億噸,1家公司占90%。相比而言,我國煤炭工業差距很大,提高集約化發展水平的緊迫性很強。穩定煤炭經濟,最直接、最管用的辦法就是通過推進煤炭企業兼併重組整合,提高產業集中度,形成競爭合力。因此我們還要繼續推進煤炭資源整合開發,主要是實行區域集團化,進一步優化煤炭產業結構。2009年,我國的產煤大省山西省已經開始了煤炭行業的整合工作,取得了初步的成果。

  (3)促進與相關產業協調發展

  我們要堅持煤炭開發與地方經濟和社會發展相結合的原則,合理開發利用煤炭資源,促進煤炭、電力、冶金、化工等相關產業的聯合和煤炭就地轉化,帶動地方經濟和社會協調發展。積極採取措施,改善運輸條件,提高煤炭運輸能力,緩解交通運輸對煤炭工業發展的制約。堅持”三個轉化”的原則,鼓勵煤電一體化發展,加快大型坑口電站、煤化工和建材項目建設。

  2.優先發展新能源可再生能源

  由於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具有良好的發展前景,所以要優先發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這是調整能源結構也是實現低碳經濟的必由之路。優先發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需要解決好以下三個問題:

  (1)要突破體制障礙,加強政策扶持

  我國“十一五”期間要重點發展資源潛力大、技術基本成熟的風力發電、生物質發電、生物質成型燃料、大陽能利用等可再生能源,以達到規模化建設帶動產業化發展。雖然新能源在理論上具有良好發展前景,但要現實大規模產業化發展還需要很長一段時間。新能源開發通常需要先進行大量投資,而且投資想在短期內得到理想回報是很困難的。新能源開發的投資主體通常為政府機構。目前包括美國、日本、歐盟等發達國家和地區在內,新能源消費比例相對油氣、煤炭等常規能源來說,也處於較低水平。這需要體制機制的深刻變革。從中外新能源產業發展情況看,要想讓全社會在發展新能源問題上達成共識,要取決於社會成員和組織是否能夠放棄當前利益尋租,樹立當前利益與長遠利益統籌兼顧的理念。要取得這樣的共識,僅靠個體力量是不夠的,還要加強政策扶持。

  (2)要突破技術屏障,提高自主創新能力

  在新能源產業發展的障礙,主要是系列重大技術障礙。國內外新能源產業的科研工作雖然已經取得了一定進展,但是科技成果與大規模工業應用之間存在一定的距離。以風力發電為例,我國風電設備技術比較落後,目前進口風電機組在我國占有很大的市場份額。又由於對風電的技術難度估計不足,導致引進的設備風機不能在國內得到廣泛利用和推廣。我國政府應採取各項措施大力扶持國內風電設備生產企業。我國光伏產業鏈中各環節發展不協調、不平衡,每個生產環節都需要從國外引進設備,而且出現了上游比下游薄弱的狀態。再以生物能源產業為例,其核心技術在國內仍是空白。世界生物資源產業化經驗說明,生物質能源的開發與高新技術有著極強的關聯性。這些技術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新能源產業化的發展,因此我們要提高自主創新能力。

  (3)要突破成本壁壘,增加市場空間

  新能源產業運營及生產成本高已成為全球性問題。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一是產業發展的規模程度不夠,二是沒有形成完善的市場體系和良好的產業發展空間。比較傳統能源,風能太陽能地熱能等新能源的開發前期投入大,風險高,還沒有形成規模效應。以可再生能源發電為例,目前國內該產業除小水電外,其餘可再生能源發電成本遠高於常規能源發電成本,當前小水電發電成本約為煤電的1.2倍,生物質發電和風力發電成本則為煤電的1.7倍,光伏發電成本更高,約為煤電的11~18倍。(周鳳起,2006)儘管我國的可再生能源具有巨大資源潛力,並且部分技術實現了商業化,但大多數可再生能源產業的運行成本過高和市場的容量相對狹小。由於成本居高不下、市場容量狹小,又進一步縮小了其成本下降的空間,形成惡性迴圈。嚴重抑制了該產業的進一步發展。這種制約新能源產業發展的成本壁壘是必須要突破的。

  3.鼓勵能源生產新技術的研發利用

  能源結構的優化和調整要以能源技術做支撐。遵循科學技術發展規律和特點,我國應鼓勵積極開發和推廣能源的節約、替代、迴圈利用技術,大力促進治理污染的先進適用技術。主要做好以下工作。

  (1)大力發展和推廣節能技術

  我國是能源資源嚴重短缺的國家,與能源短缺形成強烈反差的是,能源浪費驚人。我國能源效率只有33%,比國際先進水平低10%左右。我國應該把節能技術的發展和利用放在優先地位上。除了要攻剋高耗能領域的關鍵節能技術,提高一次能源終端能源利用效率。還要引導社會向節能技術投資,實施對節能技術的發明人的獎勵政策。我國在工業、交通運輸建築等行業的能源浪費嚴重,要著重研究這方面的節能技術與設備,實現可再生能源與建築一體化。

  (2)推進關鍵技術的創新

  我國應鼓勵推進關鍵技術創新。解決煤炭清潔利用的關鍵性技術主要包括:推進煤炭氣化及加工轉化技術,推廣整體煤氣化聯合迴圈、超臨界、大型迴圈流化床等先進發電技術,發展以煤氣化為基礎的多聯產技術。這些技術可以實現煤炭的清潔利用。為了更好的發展我國的核電能源,要掌握第三代大型壓水堆核電技術,攻剋高溫氣冷堆工業實驗技術。還要發展複雜地質油氣資源勘探開發和低品位油氣資源高效開發技術,這樣可以增加油氣產量。還要鼓勵發展替代能源技術,優先發展可再生能源規模化利用技術,可以提高再生能源的比重。穩步推進正負800千伏直流輸電和1000千伏交流特高壓輸電技術和增強電網安全技術等技術,是增強我國電力供應的保障。

  (3)採用國際先進技術提升裝備製造水平

  高效的能源技術是增強我國整體經濟效益、提高國際競爭力的最重要手段。裝備製造業是能源技術發展的基礎。裝備製造業技術主要有發展煤礦綜合採掘設備、開發大型煤化工成套設備、發展大型高效清潔發電裝備、發展石油天然氣勘探、鑽採裝備。我國還可以採取“以市場換技術”、以“技術與貿易相結合”的方式引進國外先進的技術,儘快提高國產大型能源動力設備的製造能力。儘早採用目前國際先進的主流技術和裝備武裝我國的能源工業,使其在較短時期內擺脫整體技術落後水平。

  (4)加強前沿技術研究,增加未來競爭力

  前沿技術是能源發展的潛力,是可以引領能源產業和能源技術實現跨越式發展的。這類技術主要是一些可在生能源技術。主要包括生物質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制氫、經濟高效儲氫及輸配技術;燃料電池基礎關鍵部件製備及電堆集成、燃料電池發電及車用動力系統集成技術;突破化石能源微小型的燃氣輪機等終端能源轉換、儲能及熱電冷三聯產技術;氣冷快堆設計及核心技術;磁約束核聚變和天然氣水合物開發等技術。這些技術會大大增加可在生能源的生產比重,對優化我國能源生產結構會產生良好的影響,會增加我國將來競爭力。

  (5)開展基礎科學研究,加強能源科技人才培養

  基礎研究既是自主創新的源頭,又能決定能源產業發展的實力和後勁。我國要逐步建立以企業為主體、以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加強基礎科學研究。我國研究重點應放在化石能源高效潔凈利用與轉化的基礎理論;高性能熱功轉換和高效節能儲能的關鍵原理;規模化利用可再生能源的基礎技術,規模利用核能、氫能技術等基礎理論。與此同時還要大力加強能源科技人才培養,加強能源計量控制監督管理,建立一套完整的節能技術服務體系。要為能源技術發展創造良好條件。

  4.進一步放開能源價格管制

  (1)能源價格改革遵循的原則

  一是市場導向原則。市場配置資源的作用主要是通過價格信號來實現,價格市場機制的核心。所以價格改革要堅持市場化的方向,才能最大限度地運用市場機制,理順能源價格關係。二是節約優先的原則。根據科學發展觀的要求,能源價格改革要有利於促進能源節約、有利於解決能源短缺問題的原則。三是統籌協調原則。能源價格直接關係生產者、經營者、消費者、上下游產業等各方面的利益,因此要統籌協調、綜合平衡,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才能避免出現新的矛盾和問題。

  (2)制定能源價格的形成機制

  國家信息中心石油問題專家牛犁(2009)指出:“中國的能源價格調整過程就是利益再分配的過程”。因此能源價格形成機制主要包括以下內容:一是要合理界定能源成本。要考慮能源本身的價值(即能源地租),還要制定對能源地租進行量化的依據和方法,以後,資源定價需要充分考慮獲取能源的成本、環境破壞和環境治理成本、能源開采和能源利用的收益、能源的稀缺性、能源的合理補償等各方面因素。二是要科學確定價格水平。針對各種能源的特點,採用相應的能源價值測算方法和價格模型,對能源價值進行定量分析,科學確定能源價格的水平,使能源定價有科學依據。三是要理順能源比價關係。重點是調整原油、天然氣和發電用煤之間不合理的比價關係,這有利於能源結構的優化和調整。四是要規範政府定價程式。隨著政府依法行政的積極推進和人民群眾維權意識的增強,對政府價格管理在規範化、科學化、透明化的要求越來越高。程式規範是政府定價科學合理的重要保證。政府定價程式一定要合法、公開、公平、公正,才能得到各方面的認同。

  (3)政府與市場共同作為定價主體,穩步推動能源價格改革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讓市場決定能源的價格,雖然可以促進資源利用效率的提高,但是只有市場機制遠遠不夠,市場價格不能完全反映能源使用者的成本。因此,為實現能源開采、使用的代際公平和合理補償,要調整市場價格以反映社會成本同時兼顧公平,這需要政府加以干預。合理的能源定價主體應是市場與政府相結合,在市場形成價格為基礎上,輔之以必要的政府干預。既保證自然資源效用最大化目標的實現,又堅持了能源的可持續採用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2009年註定成為能源價格調整年。但旨在提高資源配置效率,實現產業轉型經濟政策,中國社科院財政貿易經濟研究所研究員溫桂芳表示,改革和調整是不可避免的,關鍵是步子別太大,採取“小步快跑”的策略,在老百姓能承受的基礎上逐步的推出措施。這也就是說要穩步推動能源價格改革。

參考文獻

  1. 呂時達,張忠修,聶景廉等.簡明經濟學辭典[M].蘭州:甘肅人民出版社
  2. 姚叢笑.我國能源生產結構優化研究[J].長春理工大學,2010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4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y桑,Gaoshan2013,Lin,Mis铭,寒曦,苏青荇,刘维燎.

評論(共0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能源生產結構"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官方社群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