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產品期貨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
什麼是農產品期貨[1]
農產品期貨是種植業產品期貨的總稱,主要包括穀物、肉類和熱帶作物等三大類初級產品期貨合約。同其他期貨合約一樣,在農產品期貨合約中也對買賣雙方將來必須履行的權利和義務作出了明確規定,例如.交易雙方必須按預先給定的交割日期、產品質量標準、數量和交貨地點進行農產品實貨的交割。農產品期貨是期貨交易的起源性商品,它始終是商品期貨的一個重要部分。目前,上市交易的農產品期貨主要包括如下幾個大類:穀物類,主要包括玉米、大豆、小麥、啤酒大麥、紅小豆、油菜籽等;肉類,主要包括生豬、冷凍豬肉、活牛、小牛等;熱帶作物類,主要包括可可、咖啡、糖、棉花、橙汁、天然橡膠等。
農產品期貨基本類型[2]
和普通期貨交易一樣,根據交易者交易目的不同,農產品期貨交易行為可分為三類:套期保值、投機、套利,下麵分別介紹這三種期貨交易。
- 一、套期保值
套期保值是指把期貨市場當作轉移價格風險的場所,利用期貨合約作為將來在現貨市場上買賣商品的臨時替代物,對其現在買進準備以後售出商品或對將來需要買進商品的價格進行保險的交易活動。具體來說,農產品套期保值就是買入(賣出)與現貨市場數量相當、但交易方向相反的期貨合約,以期在未來某一時間通過賣出(買人)期貨合約來補償農產品現貨市場價格變動所帶來的實際價格風險。套期之所以能夠保值,是因為同一種特定商品的期貨和現貨的交貨日期前後不一,而它們的價格,則受相同的經濟因素和非經濟因素影響和制約。而且,期貨合約到期必須進行實物交割的規定性,使現貨價格與期貨價格還具有趨合性,即當期貨合約臨近到期日時,兩者價格的差異接近於零。因此,在到期日前,期貨和現貨價格具有高度的相關性。在相關的兩個市場中,反向操作,必然有相互沖銷的效果。
保值的類型可分為買入套期保值和賣出套期保值。買入套期保值是指通過期貨市場買入農產品期貨合約以防止因農產品現貨價格上漲而遭受損失的行為;賣出套期保值則指通過期貨市場賣出農產品期貨合約以防止因農產品現貨價格下跌而造成損失的行為。
不論是向市場提供農副產品的農民,還是向市場提供基礎原材料的企業,作為社會商品的供應者,為了保證其已經生產出來並準備提供給市場或尚在生產過程中將來要向市場出售的商品的合理的經濟利潤,防止正式出售時價格的可能下跌而遭受損失,均可採用賣期保值的交易方式來減小價格風險,即在期貨市場以賣主的身份售出數量相等的期貨作為保值手段。
對於經營者來說,他所面臨的市場風險是商品收購後尚未轉售出去時,商品價格下跌,這將會使他的經營利潤減少甚至發生虧損。為規避此類市場風險,經營者也可採用賣期保值方式來進行價格保險。
對於加工者來說,市場風險來自買和賣兩個方面,他既擔心原材料價格上漲,又擔心成品價格下跌,更怕原材料上升、成品價格下跌局面同時出現。只要該加工者所需的材料及加工後的成品都可進入期貨市場進行交易,那麼他就可以利用期貨市場進行綜合套期保值,即對購進的原材料進行買期保值,對其產品進行賣期保值,以解除他的後顧之憂,鎖牢其加工利潤,從而專門進行加工生產。
對套期保值者來說,基差的變化至關重要。基差是某一特定地點某種商品的現貨價格與同種商品的某一特定期貨合約價格間的價差。基差=現貨價格-期貨價格。若不由加說明,其中的期貨價格應是離現貨月份近的期貨合約的價格。基差並不完全等同於持倉費用,但基差的變化受制於持倉費用。基差是現貨價格與期貨價格的變動幅度和變化方向不一致所引起的,所以,只要套期保值者隨時觀察基差的變化,並選擇有利的時機完成交易,就會取得較好的保值效果,甚至獲得額外收益。同時,由於基差的變動比期貨價格和現貨價格相對穩定一些,這就為套期保值交易創造了十分有利的條件。基差的變化主要受制於持倉費用。一般比觀察現貨價格或期貨價格的變化情況要方便得多,所以,熟悉基差的變動對套期保值者來說是大有益處的。
套期保值是期貨市場產生的原動力:無論是農產品期貨市場還是金屬、能源期貨市場,其產生都是源於生產經營過程中面臨現貨價格劇烈波動而帶來風險時自發形成的買賣遠期合同的交易行為。這種遠期合約買賣的交易機制經過不斷完善,例如將合約標準化、引入對沖機制、建立保證金制度等,從而形成現代意義的期貨交易。可以說,沒有套期保值,期貨市場也就不是期貨市場了。
- 二、投機
“投機”一詞用於期貨、證券交易行為中,並不是貶義詞,而是中性詞,是指根據對市場的判斷,把握機會,利用市場出現的價差進行買賣並從中獲得利潤的交易行為。投機者可以“買空”,也可以“賣空”。相信價格會漲並買入期貨合約稱“買空”或稱“多頭”,亦即多頭交易;看跌價格並賣出期貨合約稱“賣空”或“空頭”,亦即空頭交易。投機的目的很直接,就是獲得價差利潤。所以,投機者一般只是平倉了結期貨交易,不進行實物交割。如預計11月小麥期貨價格上升,則10月份決定買進11月小麥合約若幹手,待小麥價格上升後,在合約到期之前,賣出合約平倉,扣除手續費後獲凈利。若預計錯了,則受損失,並支付手續費。如預計11月小麥期貨價格下跌,則應做空頭,然後待機補進以獲利。進行價差投機的關鍵在於對期貨市場價格變動趨勢的分析預測是否準確,由於影響期貨市場價格變動的因素很多,特別是投機心理等偶然性因素難以預測,因此,正確判斷難度較大,所以投機的風險較大。
根據持有期貨合約時間的長短,投機可分為三類:第一類是長線投機者,此類交易者在買人或賣出期貨合約後,通常將合約持有幾天、幾周甚至幾個月,待價格對其有利時才將合約對沖;第二類是短線交易者,一般進行當日或某一交易節的期貨合約買賣;第三類是逐小利者,又稱“搶帽子者”,他們的技巧是利用價格的微小變動進行交易來獲取微利,一天之內可以做多個回合的買賣交易。
期貨投機者承擔了套期保值者力圖規避和轉移的風險,使套第四章l窒亡雖塑堡塞魚期保值成為可能。投機者頻繁地建立倉位,對沖手中的合約,增加了期貨市場的交易量,這既使套期保值交易容易成交,又能減少交易者進出市場所可能引起的價格波動。
各期貨市場商品間價格和不同種商品間價格具有高度相關性。投機者的參與,促進了相關市場和相關商品的價格調整,有利於改善不同地區價格的不合理狀況,有利於改善商品不同時期的供求結構,使商品價格趨於合理,並且有利於調整某一商品對相關商品的價格比值,使其趨於合理化,從而保持價格體系的穩定。投機者在價格處於較低水平時買進期貨,使需求增加,導致價格上漲,在較高價格水平賣出期貨,使需求減少,這樣又平抑了價格,使價格波動趨於平穩,從而形成合理的價格水平。投機者是農產品期貨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期貨市場必不可少的潤滑劑,也是期貨市場正常運營的保證。
- 三、套利
套利是指同時買進和賣出兩張不同種類的期貨合約。交易者買進自認為是“便宜的”合約,同時賣出那些“高價的”合約,從兩合約價格問的變動關係中獲利。套利交易可以為避免始料未及的或因農產品價格劇烈波動而引起的損失提供某種保護,但套利的盈利能力也較直接交易小。套利的作用還包括幫助扭曲的市場價格恢復到正常水平以及增強市場的流動性。在農產品期貨市場中,投機的功能是發現價格,而套利的功能就是發現市場的相對價格。另外,套利的依據是價格的關係,投機操作的依據是價格水平,而價格關係能夠反映價格水平的合理程度。因此,研究套利對判斷市場的投機狀態以及價格水平是否合理大有裨益。在進行套利時,交易者註意的是合約之間的相互價格關係,而不是絕對價格水平。套利一般可分為三類:跨期套利、跨市套利和跨商品套利。
套期保值、投機、套利作為期貨市場交易的主要形式,具有相同的特點:首先,三者都是期貨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期貨市場的作用相輔相成;其次,三者都必須依據對市場走勢的判斷來確定交易的方向;第三,三者選擇買賣時機的方法及操作手法基本相同。但三者又有一定區別:第一,交易目的不同。套期保值的目的是規避現貨市場價格風險;投機的目的是賺取風險利潤;套利則是獲取較為穩定的價差收益。第二,承擔的風險不同。套期保值承擔的風險最小,套利次之,投機最大。保值量超過正常的產量或消費量就是投機,跨期套利、跨市套利如果伴隨著現貨交易,則也可以當作保值交易。
世界農產品期貨的發展歷程[3]
期貨交易是從現貨遠期交易發展而來的。最初的現貨遠期交易是雙方口頭承諾在某一時間交收一定數量的商品,後來隨著交易範圍的擴大,口頭承諾逐漸被買賣契約代替。這種契約行為日益複雜化,需要有中間人擔保,以便監督買賣雙方按期交貨和付款,於是便出現了1570年在倫敦開設的世界第一家商品遠期合同交易所——皇家交易所。
現代意義上的期貨市場最早誕生於美國芝加哥。19世紀中葉,芝加哥成為美國國內農產品的主要集散地之一。由於糧食生產特有的季節性,加上倉庫不足,交通不便,信息不暢,糧食供求矛盾突出,價格波動劇烈。為了改善交易條件,穩定產銷關係,82位商人於1848年聯合組建了一個集中的交易場所——芝加哥期貨交易所(CBOT),開始從事穀物遠期合約交易。由於遠期合約交易中交貨期和商品品質缺乏統一的標準,導致違約現象時有發生。1865年芝加哥期貨交易所推出了期貨標準合約,對商品數量、質量、交貨時間和交貨地點都作出了明確規定,這標志著現代期貨交易的產生。此後,CBOT又實行了保證金制度,成立了結算公司,成為嚴格意義上的期貨市場。為適應農業生產發展的需要,CBOT相繼推出了玉米、小麥、大豆等穀類期貨。19世紀後期到20世紀初,新的交易所在芝加哥(如芝加哥公開貿易局)、紐約(如紐約棉花交易所、可可交易所)、倫敦(如可可交易所、聯合糖類交易所)、巴黎(如巴黎商品交易所)陸續成立。從交易的品種看,新的上市品種有棉花、咖啡、可可等經濟作物以及黃油、雞蛋、生豬等畜產品。到20世紀70年代之前,農產品和金屬礦產品期貨交易占據期貨市場交易的主導地位。以CBOT為例,從1848年到1972年間,農產品和金屬礦產品交易占其總交易量的99%。
世界農產品期貨的發展趨勢[3]
20世紀70年代以來,全球期貨市場進入了蓬勃發展的時期,期貨創新層出不窮,金融期貨大量出現。1975年5月,美國芝加哥商品交易所首次推出了以美元報價的包括英鎊、加拿大元、聯邦德國馬克、法國法郎、日元和瑞士法郎在內的外匯期貨合約。1975年10月,CBOT推出了利率期貨合約,其他國家也紛紛效仿,金融期貨迅速發展起來。到20世紀80年代,金融期貨在整個期貨市場的占有率已全面超過傳統的商品期貨。20世紀90年代後,期貨市場藉助現代信息技術進入了一個全新的發展階段,其標誌是全球交易執行系統(GLOBEX)的建立。GLOBEX使全世界的交易者可以通過這個系統的終端進行全天24小時的期貨交易。到2000年,全球期權(現貨期權和期貨期權)交易總量第一次超過了期貨交易總量。2005年,全球場內金融期貨與期權成交量是92.1億張合約,占全部成交量的92.3%。其中,農產品期貨僅占3%左右,貴金屬占1%,賤金屬占1%,能源產品占3%。
雖然農產品期貨的相對比重有所下降,但交易量持續增加,如CBOT農產品期貨交易從1960年的247.9萬手增加到1996年的5080.6萬手,到2003年達到6011.8萬手。農產品期貨品種推出速度減慢,但新的合約仍不斷推出。在1998--2003年,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共批准上市新的農產品合約如豬肚、活牛、牛奶等共12個品種。為了給交易者提供完善的避險工具,各個交易所在推出期貨交易的同時,很快推出期權交易,有的交易所甚至期貨和期權同時推出,CBOT1999年後推出的農產品期貨全部都採取期權和期貨同時推出。
各期貨交易所經營品種增加的同時,專業化分工程度不斷提高。各大交易所都有各自的骨幹品種,重覆交叉很少。如CBOT的主要品種是穀物、大豆,紐約商品交易所則以經營皮革、橡膠為主。另外,期貨市場向大型化、綜合化和國際化方向發展,市場集中度進一步提高,如悉尼期貨交易所兼併紐西蘭期貨交易所。日本的商品期貨交易所最多時曾達27家,到1990年,通過合併減少到16家,1997年11月減至7家,形成以東京工業品交易所、東京穀物商品交易所為中心的商品期貨市場。在歐洲,倫敦國際金融期貨期權交易所於1992年兼併了倫敦期權市場,1996年又收購了倫敦商品交易所。目前,國際上85%的穀物類農產品期貨交易集中在芝加哥。
隨著科技進步,期貨交易的電子化趨勢日益明顯,電子報價系統、微波與衛星通訊系統、電腦清算系統得到了全面更新和飛速發展。農產品期貨市場自身也不斷向規範化、制度化的方向發展,這為期貨市場交易以標準合約為載體、以經紀人中介交易為特點、以買空賣空為主題、以轉移風險為宗旨的運行機制提供了更加完善的技術和制度保障。
作為一個高風險的市場,各國政府監管部門對期貨市場無一例外地進行嚴格監管。特別是1995年,具有百年曆史的英國巴林銀行因其交易員在新加坡國際金融期貨交易所從事日經225股票指數期貨交易時違規操作,造成數十億美元的損失,最終導致該銀行倒閉的嚴重事件發生後,從監管部門到交易所以及投資者都對期貨市場的風險更加重視,對期貨交易中的合約設計、交易、結算、交割等環節進行深刻的反思和檢討,以求控制風險,更好地發揮期貨市場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