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47个条目

供應鏈協調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供應鏈協調(supply chain coordination)

目錄

什麼是供應鏈協調

  供應鏈協調是指兩個或兩個以上的企業為了實現某種戰略目標, 通過公司協議或聯合組織等方式而結成的一種網路式聯合體。[1]

  供應鏈體系協調的首要內容是目標協調,使各企業的目標與供應鏈的目標兼容;其次是運作的協調,具體包括業務運作如生產製造、設計開發等的協調,主體企業利益衝突的協調和文化的協調等。

  協調是供應鏈穩定運行的基礎。供應鏈協調的概念隨著供應鏈體系的發展其內涵在不斷地豐富。鑒於供應鏈體系在全球的飛速發展,供應鏈成員間的協調成為困擾眾多企業的一個問題,大量缺乏合作或利益衝突的具體問題造成整個供應鏈效率低下

供應鏈協調的層次[2]

  Bhatnagar 等將供應鏈協調分為兩個層次:一般協調(General Coor-dination)和多工廠協調(Multi-Plant Coordination)。其中,一般協調問題又可以進一步分為三個方面:供應—生產活動協調、生產—分銷活動協調、庫存—分銷活動協調。多工廠協調主要是研究生產計劃和生產、庫存數量方面的問題。Thomas 等把供應鏈協調分為三個方面:買—賣協調(Buyer-Vendor Coordination)、生產—分銷協調(Production-Distribution Coordina-tion)、庫存—分銷協調(Inventory-DistributionCoordi-nation)。

  馬士華認為供應鏈協調有兩種劃分方法;根據協調的職能可劃分為兩類:一類是不同職能活動之間的協調與集成,如生產—供應協調、生產—銷售協調、庫存—銷售協調等協調關係;另一類是根據同一職能不同層次活動的協調,如多個工廠之間的生產協調。根據協調的內容劃分,供應鏈的協調可劃分為信息協調和非信息協調。陳劍等也將供應鏈中的協調分為兩個層次:企業內的協調和合作伙伴間的協調。企業內部的協調是指供應商製造商和銷售商企業內部各部門之間各項活動的協調,包括物流資金流信息流的協調;合作伙伴間的協調是指供應商、製造商和銷售商之間的相互協調,供應商製造商和銷售商之間的有效協調能夠降低成本,提高整個供應鏈的管理水平和運作效率,從而提高供應鏈整體績效。商品除了將供應鏈協調分為企業內的協調和合作伙伴間的協調外,還根據企業在供應鏈中所處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將供應鏈協調分為垂直協調(VerticalCoordination)和水平協調(Horizontal Coordination)。垂直協調是指貫穿於整個產品生命過程的相關企業之間的協調,也就是說從原材料採購到產品的生產、銷售直到最終顧客的相關供應商、製造商、銷售商之間的協調;而水平協調是指供應鏈中處於同一地位的各個企業之間的協調,例如在各個零售商之間的協調。

供應鏈協調的內涵[3]

  首先,供應鏈協調以合作競爭為指導思想,包括競爭關係的管理、合作競爭關係的管理和合作關係的管理。

  其次,供應鏈協調的對象包括信息(知識)流、物料(零部件)流、資金流、增值流、業務流等的協調管理,這5種流分佈在供應鏈的戰略、戰術、運作等不同層面,流與流之間也存在許多需要協調的關係。

  第三,供應鏈協調問題的解決途經可以歸納為供應鏈協調模式機制的建立、維護、改善和高效率、低成本協調渠道的建立、維護和改善兩個方面。

  第四,供應鏈體系的協調應建立在風險共擔、利益合理分配的基礎之上,是供應鏈成員目標在行動、目的、決策、信息、知識和資金等方面的聯合。

  最後,供應鏈協調的目標是實現供應鏈整體功能和效益的提高。

供應鏈協調的機制[2]

  由於供應鏈管理涉及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獨立企業,並且為了實現供應鏈整體績效,需要合作方之間能就各自的戰略、技能、管理流程和創新等進行充分的協調,從而達到多方能力之間的一種均衡,並能發揮出大於單個企業績效整合效應。一旦相互之間無法形成這種狀態或以後難以再達到這種狀態,必然就會產生矛盾和衝突。供應鏈協調機制正是基於供應鏈成員之間這種利益矛盾的現實提出的,它決定著成員企業的協作效率,是供應鏈管理的重要內容。供應鏈契約是供應鏈協調機制實施的具體形式有效的供應鏈契約有兩個主要的作用:一是可降低供應鏈的總成本、降低庫存水平、增強信息共用水平改善節點企業相互之間的溝通交流、產生更大競爭優勢,實現供應鏈績效最優。二是可實現風險共擔。供應鏈中的不確定性包括市場需求提前期、銷售價格質量、核心零部件的生產能力及研發投入等。契約是雙方共擔由各種不確定性帶來風險的重要手段。

  常見的供應鏈契約有:數量折扣契約(Quantity-discount Contract)、彈性數量契約(Flexibility-quantityContract)、期權彈性數量契約(Flexibility-quantityContractwithOptions)、價格折扣契約(Price-discountsharing Contract)、線性定價契約(WholesalePrice-onlyContract)、回購契約(Return Contract or Buy-backContract)、收益共用契約(Revenue-sharing Contract)、利潤共用契約(Profit-sharing Contract)、備貨契約(Backup Agreement)、返利契約(Sales-Rebates Con-tract)、削價契約(Markdown contract or Price Protec-tion Contract)等

供應鏈體系協調管理的模式[3]

  協調模式(Coordination Mode)可以認為是協調各個活動(或參與者)之問的渠道或方案,它是各種協調管理途徑的不同組合方式。Van(1976)定義了3種不同的供應鏈協調模式:(1)非個人協調模式(Impersonal Coordination Mode),包括規則、過程、計劃和調度;(2)個人協調模式(Personal Coordination Mode),包括垂直渠道和水平渠道;(3)團體協調模式(Group CoordinationMode),如計劃或非計劃的團體會議。

  由於信息共用是供應鏈體系協調的基礎,我們將其歸類為兩種建立在信息共用基礎上的協調模式:

  (1)減少信息不完整的協調模式。其重點就是試圖縮短提前期、延遲產品的個性化實現,從而減少供應鏈中需求信息不完整的程度,具體方法包括:

  a、模塊化設計方法(Modular Design):將產品設計成模塊,從而可以並行化生產以縮短提前期。

  b、延遲(Postponement):延遲某些個性化部件的製造或者延遲某些運作過程及工序

  c、製造過程次序調換(Proces Sequencing):調換某些模塊的生產次序,從而縮短差異性程度較高模塊的提前期。

  d、快速反應方法:可以認為是一種直接縮短產品提前期的延遲,其具體運作方式有直接縮短提前期、縮短渠道(直銷戰略)、多次訂貨和生產的運作策略。

  (2)減少信息不對稱的協調模式。其模式的目標在於改進運作機制,促進供應鏈成員的信息溝通機制由訂單的環環相扣(不對稱)轉向一定程度的信息(特別是原始數據)共用,使需求信息能夠真實及時地傳遞,協調的具體實現方式分為3種:

  a、直接的信息共用合約,其供應鏈協調的目標是促使上下游及時地共用原始的需求數據和實時信息,其具體實現方式包括採用POS和EDI系統使訂單和庫存信息共用、電腦輔助訂貨CAO及網上訂貨、第三方建立信息流通機制。

  b、通過戰略合作改進信息溝通。它通過轉移管理權,使上下游及時地共用原始的需求數據和實時信息。具體實現方式包括賣方管理庫存(VMI)、連續補充計劃(CRP)、有效率的消費者響應(ECR)。

  c、避免信息扭曲。目標是改進短視不合理的運作制度,減少訂單的扭曲程度,主要是採用諸如穩定價格和控制短缺等措施解決供應鏈成員的投機性行為。

相關條目

參考文獻

  1. 張翠華,葛亮,範岩,於海斌.基於二層規劃理論的供應鏈協調機制.東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6年第27捲第10期.
  2. 2.0 2.1 趙林度.供應鏈協調與契約——使供應鏈成員靠得更近.東南大學學報.
  3. 3.0 3.1 陳原.供應鏈體系協調管理途徑和模式研究.2007年.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23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Gaoshan2013,Lin.

評論(共0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供應鏈協調"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官方社群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