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5,837个条目

不良資產剝離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什麼是不良資產剝離

  不良資產剝離指的是國有商業銀行將其部分不良資產債權依法轉讓給國家成立的資產管理公司,由其經營處置的一種債權轉讓行為。20世紀80年代以來我國幾大商業銀行所遺留下來的巨額不良資產(數以萬億計的難收回的貸款等),撥給專門為此成立的幾家資產管理公司(華融,信達,東方,長城等),由後者追收、拍賣,儘可能的為國家輓回損失。

國有商業銀行不良資產剝離的特點

  1.主體資格的限定性。債權轉讓一般不限定當事人,但不良資產剝離對當事人雙方均有限定,只能發生在國有商業銀行與國家成立的四大資產管理公司之間,即有資格接受國有商業銀行不 良資產的受讓人為資產管理公司,其他法人 、個人不具備受讓人主體資格。

  2.債權範圍的限定性。債權轉讓一般不限定債權人轉讓的債權範圍,但不良資產剝離中國家政策對商業銀行所轉讓的貸款債權有限定,一般僅限於商業銀行 的不良資產 ,包括“四級分類”中的呆滯 、呆賬貸款或 “五級分類”中的次級 、可疑、損失類貸款。

  3.雙方合意的限定性。債權轉讓以雙方當事人合意為前提,只有雙方協商一致 ,才能產生債權轉讓的法律效力。而不良資產剝離中雙方當事人合意程度受到限定,以國家政策為指導 ,剝離資產的規模 、程式 、方式、利息豁免、資金清算等方面內容都由國家政策作出規定,雙方當事人合意程度受到一定限制。

不良資產剝離的案例[1]

   自從信達、東方、長城、華融四家資產管理公司以後,不良資產剝離處置方式從分散模式轉變為分散處置與集中處置並存的結構。

  • 第三次是2005年進行了第三次不良資產剝離工商銀行4500億元可疑類貸款分作35個資產包,按逐包報價原則出售,華融公司中標226億元,信達公司中標580億元,長城公司中標2569億元,東方公司中標1212億元;工商銀行2460億元損失類貸款委托華融公司處置。截至2005年第3季度,資產管理公司已經累計處置第一次剝離的不良資產7366.6億元,處置進度已完成58.71%。

不良資產剝離對商業銀行的影響[2]

積極影響

  1.不良資產的處置.對我國防範和化解金融風險將產生積極的影響。長期以來,由於受經濟體制和政策導向的影響,我國國有獨資商業銀行,不是按照商業化的方式經營,而是依照國家政策導向和政府指令進行運作,從而形成了大量的表現為貸款形式的不良資產。隨著我國經濟市場化程度的快速提高,國有獨資商業銀行的巨額不良資產不僅成為自身按照“自負盈虧、自我發展”的要求進行市場化操作的嚴重桎梏,而且成為誘發金融危機爆發的“定時炸彈”。

  2.加快了資產結構調整的步伐,對於國有獨資商業銀行儘快走出經營困境將產生積極的影響。1992年,鄧小平同志南巡講話發伐,以及所有制結構產業結構的調整速度,為銀行業務的快速發展贏得了廣闊的空間。但是,國有獨資銀行業務在快速增長的同時,效益卻在不斷下滑,存款逐年增大,贏利逐年減少。就筆者調查的行來說,1999年與1996年相比,存款餘額翻了一番還多,但當年虧損1999年比1996年增加了83%。這種一方面業務不斷發展,另一方面效益不斷下滑的現象,其重要原因之一在於資產結構不合理。國有獨資商業銀行資產結構不合理的基本表現,一是所有制方面,向國有企業投入的貸款量太大,國有企業經營陷入困境,必然導致國有獨資商業銀行經營陷入困境;二是產業方面,向資本有機構成較低、技術含量不高的傳統產業投入的貸款量大,向資本有機構成較高、技術含量較高的成長性產業投入的貸款量較小。隨著產品更新換代的加快和市場的急劇變化,傳統產業的劣勢和高新產業的優勢日益顯現,不合理的產業投嚮導致國有獨資商業銀行陷入困境。

  3.集中暴露了信貸管理中的問題,對於深化經營體制改革,增強參與國內外市場競爭力將產生積極作用。各家銀行在尋找依據,在剝離工作中,發現了信貸管理中的許多問題。在對這些問題解剖、尋因的過程中,完善了信貸管理體制,對以後信貸資金按照“三性”要求運作將產生積極影響。

消極影響

  1.從商業銀行現有的資產存量看。仍有進一步生成不良資產的可能性首先是表外資產轉入表內的可能性=在近幾年商業銀行開展的以票據承兌擔保等為內容的中間業務括動中,在資產負債表外,存在著太量的或有資產,在開出的承兌匯票中有相當一部分是因為申請單位信用存在某些問題不能發放貸款而婕用的一種不歸智辦法,質量差,風險太。既有的銀行貸款中,有一部分就是由表外資產轉入來的。一旦表外資產進入表內,這些進人的資產很可能從一開始就是不良資產其次是既有存量資產中的正常貸款中存在不良資產化的可能性。在正常貸款中,有不少貸款屬於貸款展期,有的甚至是多次展期。而有些貸款則是年束或季束放貸收息所形成的貸款,從表上看是正常贊莪、但實際上存在很多問題。這些貸款極有可能成為新的不良貸款

  2.傳統銀行業務萎縮與創新能力不足問題從近幾年商業銀行經營指標的分析來看,傳統銀行業務衰退期已經來臨。此時期又恰逢經濟結構調整經濟轉型和經擠增長放緩之際。更加速了傳統銀行業務的衰退程度。如何調整業務結構,儘快找到新的業務增長點和新的發展出路以渡過過個衰退期是商業銀行必須儘快考慮的問題。而長期以來商業銀行的業務創新能力不足.存在觀念、技術人才資金規劃五個不適應。這些問題短時問內銀難完全解決。

  3.商業銀行之間爭奪優質增量資產的競爭將趨於激烈商業銀行現存的信貸進入機制與現實的微觀經薪主體的運行情況不盡吻合。在現代企業制度的確立過程中,商業銀行對傳統所有制企業的貸款供給過於飽和,而對一些按現代企業制度建立和成長起來的新企業偌貨供給相對謹慎。不良資產剝高後,隨著剝離資金的到位.商業銀行勢必要為這些新資金尋找恰當用途.以實現其收益最大化目標。可以預見,來米商業銀行對於優質金融資產競爭將非常激烈。隨著人世步俊的加速,金融服務領域對外進一步開放來自於外資金融機構的競爭壓力將加劇這種競爭。

  4.金融資產證券化使商業銀行面臨新的挑戰80年代中期,西方國家商業銀行業務經營出現證券化趨勢。金融資產證券化對商業銀行的業務經營、管理產生了較為深遠的影響,金融資產證券化使大量融資由銀行貸款轉為通過直接融資方式來實現,這對商業銀行來說是一個極大的挑戰。同時.金融資產證券化也為商業銀行的業務經營與管理提供了新的空間,一方面金融資產證券化改變了商業銀行在信貸業務中與客戶之問固定的債權債務關係;另一方面為商業銀行調整資產負債結構提供了便利條件這一發展趨勢不可阻擋地要為我國商業銀行所接受、所運用,我國商業銀行應採取有效措施順應金融業務發展的潮流。

  5.新技術革命商業銀行提出丁新的要求信息技術的迅速發展,全球經濟一體化進程的加快和銀行之間的競爭加劇,使各國商業銀行廣泛運用電子化技術,大大推動了銀行業務自動化、綜合管理信息化和客戶服務全面化我國金融電子化由於受到信息革命金融發展的雙重影響發展迅速,但是還相當不成熟,主要表現在:一是我國金融電子化工作缺乏科學系統的思想方法的指導;二是金融機構在發展電子化過程中系統開發和合作開發能力低:三是金融電子化工作一直圍繞著傳統櫃臺業務計算處理的開展,對業務創薪的綜舍管理信息化與發達國家相比還存在很大的差距。

相關條目

參考文獻

  1. 不良資產剝離.和訊銀行.2008-11-07
  2. 李瓊.論不良資產剝離後商業銀行的資產管理〔D〕.湘潭大學社會科學學報紙.2001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6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刘维燎.

評論(共0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不良資產剝離"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