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5,753个条目

不良资产剥离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录

什么是不良资产剥离

  不良资产剥离指的是国有商业银行将其部分不良资产债权依法转让给国家成立的资产管理公司,由其经营处置的一种债权转让行为。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几大商业银行所遗留下来的巨额不良资产(数以万亿计的难收回的贷款等),拨给专门为此成立的几家资产管理公司(华融,信达,东方,长城等),由后者追收、拍卖,尽可能的为国家挽回损失。

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剥离的特点

  1.主体资格的限定性。债权转让一般不限定当事人,但不良资产剥离对当事人双方均有限定,只能发生在国有商业银行与国家成立的四大资产管理公司之间,即有资格接受国有商业银行不 良资产的受让人为资产管理公司,其他法人 、个人不具备受让人主体资格。

  2.债权范围的限定性。债权转让一般不限定债权人转让的债权范围,但不良资产剥离中国家政策对商业银行所转让的贷款债权有限定,一般仅限于商业银行 的不良资产 ,包括“四级分类”中的呆滞 、呆账贷款或 “五级分类”中的次级 、可疑、损失类贷款。

  3.双方合意的限定性。债权转让以双方当事人合意为前提,只有双方协商一致 ,才能产生债权转让的法律效力。而不良资产剥离中双方当事人合意程度受到限定,以国家政策为指导 ,剥离资产的规模 、程序 、方式、利息豁免、资金清算等方面内容都由国家政策作出规定,双方当事人合意程度受到一定限制。

不良资产剥离的案例[1]

   自从信达、东方、长城、华融四家资产管理公司以后,不良资产剥离处置方式从分散模式转变为分散处置与集中处置并存的结构。

  • 第三次是2005年进行了第三次不良资产剥离工商银行4500亿元可疑类贷款分作35个资产包,按逐包报价原则出售,华融公司中标226亿元,信达公司中标580亿元,长城公司中标2569亿元,东方公司中标1212亿元;工商银行2460亿元损失类贷款委托华融公司处置。截至2005年第3季度,资产管理公司已经累计处置第一次剥离的不良资产7366.6亿元,处置进度已完成58.71%。

不良资产剥离对商业银行的影响[2]

积极影响

  1.不良资产的处置.对我国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将产生积极的影响。长期以来,由于受经济体制和政策导向的影响,我国国有独资商业银行,不是按照商业化的方式经营,而是依照国家政策导向和政府指令进行运作,从而形成了大量的表现为贷款形式的不良资产。随着我国经济市场化程度的快速提高,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的巨额不良资产不仅成为自身按照“自负盈亏、自我发展”的要求进行市场化操作的严重桎梏,而且成为诱发金融危机爆发的“定时炸弹”。

  2.加快了资产结构调整的步伐,对于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尽快走出经营困境将产生积极的影响。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发伐,以及所有制结构产业结构的调整速度,为银行业务的快速发展赢得了广阔的空间。但是,国有独资银行业务在快速增长的同时,效益却在不断下滑,存款逐年增大,赢利逐年减少。就笔者调查的行来说,1999年与1996年相比,存款余额翻了一番还多,但当年亏损1999年比1996年增加了83%。这种一方面业务不断发展,另一方面效益不断下滑的现象,其重要原因之一在于资产结构不合理。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资产结构不合理的基本表现,一是所有制方面,向国有企业投入的贷款量太大,国有企业经营陷入困境,必然导致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经营陷入困境;二是产业方面,向资本有机构成较低、技术含量不高的传统产业投入的贷款量大,向资本有机构成较高、技术含量较高的成长性产业投入的贷款量较小。随着产品更新换代的加快和市场的急剧变化,传统产业的劣势和高新产业的优势日益显现,不合理的产业投向导致国有独资商业银行陷入困境。

  3.集中暴露了信贷管理中的问题,对于深化经营体制改革,增强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力将产生积极作用。各家银行在寻找依据,在剥离工作中,发现了信贷管理中的许多问题。在对这些问题解剖、寻因的过程中,完善了信贷管理体制,对以后信贷资金按照“三性”要求运作将产生积极影响。

消极影响

  1.从商业银行现有的资产存量看。仍有进一步生成不良资产的可能性首先是表外资产转入表内的可能性=在近几年商业银行开展的以票据承兑担保等为内容的中间业务括动中,在资产负债表外,存在着太量的或有资产,在开出的承兑汇票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因为申请单位信用存在某些问题不能发放贷款而婕用的一种不归智办法,质量差,风险太。既有的银行贷款中,有一部分就是由表外资产转入来的。一旦表外资产进入表内,这些进人的资产很可能从一开始就是不良资产其次是既有存量资产中的正常贷款中存在不良资产化的可能性。在正常贷款中,有不少贷款属于贷款展期,有的甚至是多次展期。而有些贷款则是年束或季束放贷收息所形成的贷款,从表上看是正常赞莪、但实际上存在很多问题。这些贷款极有可能成为新的不良贷款

  2.传统银行业务萎缩与创新能力不足问题从近几年商业银行经营指标的分析来看,传统银行业务衰退期已经来临。此时期又恰逢经济结构调整经济转型和经挤增长放缓之际。更加速了传统银行业务的衰退程度。如何调整业务结构,尽快找到新的业务增长点和新的发展出路以渡过过个衰退期是商业银行必须尽快考虑的问题。而长期以来商业银行的业务创新能力不足.存在观念、技术人才资金规划五个不适应。这些问题短时问内银难完全解决。

  3.商业银行之间争夺优质增量资产的竞争将趋于激烈商业银行现存的信贷进入机制与现实的微观经薪主体的运行情况不尽吻合。在现代企业制度的确立过程中,商业银行对传统所有制企业的贷款供给过于饱和,而对一些按现代企业制度建立和成长起来的新企业偌货供给相对谨慎。不良资产剥高后,随着剥离资金的到位.商业银行势必要为这些新资金寻找恰当用途.以实现其收益最大化目标。可以预见,来米商业银行对于优质金融资产竞争将非常激烈。随着人世步俊的加速,金融服务领域对外进一步开放来自于外资金融机构的竞争压力将加剧这种竞争。

  4.金融资产证券化使商业银行面临新的挑战80年代中期,西方国家商业银行业务经营出现证券化趋势。金融资产证券化对商业银行的业务经营、管理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金融资产证券化使大量融资由银行贷款转为通过直接融资方式来实现,这对商业银行来说是一个极大的挑战。同时.金融资产证券化也为商业银行的业务经营与管理提供了新的空间,一方面金融资产证券化改变了商业银行在信贷业务中与客户之问固定的债权债务关系;另一方面为商业银行调整资产负债结构提供了便利条件这一发展趋势不可阻挡地要为我国商业银行所接受、所运用,我国商业银行应采取有效措施顺应金融业务发展的潮流。

  5.新技术革命商业银行提出丁新的要求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和银行之间的竞争加剧,使各国商业银行广泛运用电子化技术,大大推动了银行业务自动化、综合管理信息化和客户服务全面化我国金融电子化由于受到信息革命金融发展的双重影响发展迅速,但是还相当不成熟,主要表现在:一是我国金融电子化工作缺乏科学系统的思想方法的指导;二是金融机构在发展电子化过程中系统开发和合作开发能力低:三是金融电子化工作一直围绕着传统柜台业务计算处理的开展,对业务创薪的综舍管理信息化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

相关条目

参考文献

  1. 不良资产剥离.和讯银行.2008-11-07
  2. 李琼.论不良资产剥离后商业银行的资产管理〔D〕.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纸.2001
本条目对我有帮助6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认为本条目还有待完善,需要补充新内容或修改错误内容,请编辑条目投诉举报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刘维燎.

评论(共0条)

提示:评论内容为网友针对条目"不良资产剥离"展开的讨论,与本站观点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请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有关规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