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57个条目

金融电子化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金融电子化(electronization)

  金融电子化是20世纪下半叶,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及其在金融行业的广泛渗透而兴盛起来的.它的出现不但极大地改变了金融业的面貌,扩大了其服务品种,而且已经并且继续在改变着人们的经济和社会生活方式.现今,一切社会组织及个人无论其自觉与否,无不直接或间接地感受到金融电子化的存在,无不享受其提供的服务。

目录

金融电子化的概念

  金融电子化,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在银行及其它金融机构的业务处理和管理领域的应用.早期的金融电子化主要是把计算机应用于银行传统的存,贷,汇业务处理中,实现会计帐务和各项金融业务的电子数据处理.主要目的是提高业务处理的效率,减轻劳动强度,增强服务能力

  70年代以来随着计算机和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金融计算机网络日趋成熟和扩大,以银行为主的金融界再也不能满足于对传统的存,贷,汇业务实现了电子数理处理,推出了许多新的金融业务服务品种。

  如自动存取款机(ATM),商业网点电子资金自动转账(EFT-POS),电话银行,家庭银行以及最新出现的网上银行.以信用卡为代表的各种金融卡的广泛使用与普及,既为银行和其客户增添了新的消费信贷服务项目,又为人类通向无现金社会展示了美好的前景;以处理纸张,票据为主的金融业正在转向以处理,加工信息为主,金融界向企业和个人提供的服务也不再仅仅是资金的借贷,结算,而且能提供信息服务,信息咨询.

金融电子化的特点

  金融电子化是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和金融工程相结合的综合系统,它除了具有一般IS的特点外,还有自己的一些特点:

  ⒈金融计算机应用软件兼容性,移植性较好.虽然我国各银行机构众多,但业务处理方式,会计核算方法和转帐结算制度,大都遵循较统一的处理模式.   各行的差别主要体现在分工不同和经营,管理方法的微小区别.银行内各分支机构的差异,主要体现在服务范围的大小,客户数量,营业业务笔数的不同.银行计算机应用软件的数量大,品种少.

  ⒉金融计算机应用软件开发和使用严格分离.银行业务涉及金钱,货币,业务处理不仅要分段进行,而且要多人进行双向处理,以保证帐务准确和银行,客户双方权益不受损害.以计算机为核心的金融电子化系统,为适应这个特点,一是应用软件要采用严密的处理算法,保证帐务纵,横平衡;二是将应用软件系统的开发与应用严格分离.

  ⒊大多数银行业务,必须实时处理,对应的信息系统应是实时处理系统,这就决定了软件系统开发的技术复杂,正确性,可靠性高.

  ⒋金融电子化系统的维护工作量大,维护要求高.其使用地点和使用人员遍及各分支机构,而开发维护人员又相对集中,这就要求金融电子化系统必须具备较高的可维护性.

  ⒌金融电子化系统中使用的硬件设备种类繁多,而且多为专用设备.如:ATM,POS,微缩胶片阅读机,电子保安设备,印鉴与签名识别等硬件设备.

  ⒍金融电子化系统的安全保密要求高.由于银行是与金钱紧密相关的,有关银行的计算机犯罪较多,因此系统的安全保密工作对金融电子化系统特别重要.

我国金融电子化建设现状

  我国金融电子化相对西方国家起步较晚,但在金融电子化建设进展神速,在金融通信网络和金融业务处理等方面已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已建成的电子化金融系统对加强金融宏观调控、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加速资金周转、降低经营成本和提高金融服务质量发挥了重要作用,推进我国国民经济金融快速、健康和稳定发展。

  我国金融电子化大致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70—1980年,银行的储蓄、对公等业务以计算机处理代替手工操作。

  第二阶段大约是80年代到90年代中,逐步完成了银行业务的联网处理。

  第三阶段,大约从90年代中到90年代末,实现了全国范围的银行计算机处理联网,互联互通。

  第四阶段,从2000年开始,隔行开始进行业务的集中处理,利用互联网技术与环境,加快金融创新,逐步开拓网上金融服务,包括网上银行、网上支付、手机银行等。

  全国银行营业网点业务处理实现计算机化、网络化。据不完全统计,全国金融行业拥有大中型计算机700多台套、到小型机6000多台套,PC及服务器50 多万台,电子化营业网点覆盖率达到95%以上。

我国金融电子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金融电子化建设从无到有、从单一业务向综合业务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已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金融业务的处理模式,建立了以计算机和互联网为基础的电子清算系统和金融管理系统。但是国内金融企业在实施电子化建设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五方面:

  第一、金融电子化缺乏战略性规划

  由于我国计算机硬件平台和软件依赖于国外,目前各银行机型、系统平台、计算机接口以及数据标准的不统一,许多银行重复开发,都有自己的体系和应用系统,差异比较大。体系不统一,造成人力、物力的高投入,维护高成本。而且正在运行的很多系统相互独立,难以完成系统之间的动态交互和信息共享,系统整合比较困难,标准化难以实施。

  第二、全国性支付清算体系建设面临很多困难

  金融电子化建设中,金融企业之间的互联互通问题难以得到解决。如国内众多的银行卡之间要实现互联互通,似乎需要经过一番长途跋涉。因为银行卡的联通意味着小银行可以分享到大银行的资源,大银行当然不愿意。因此,金融企业的互联互通,必须找到一种市场驱动机制下的利益平衡点。

  第三、服务产品的开发和管理信息应用滞后于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和业务的快速发展

  目前国内金融企业的计算机应用系统偏重于柜面、核算业务处理,难以满足个性化金融增值业务的需要。同时,缺乏对大量管理信息、客户信息、产业信息的收集、储存、挖掘、分析和利用,信息技术在金融企业管理领域的应用层次较低,许多业务领域的管理和控制还处在半电子化阶段。

  第四、网上金融企业的认证中心建设速度缓慢

  目前我国各金融企业的客户很多,都是网上的潜在客户,然而由于国内金融企业在建设认证中心的意见上难以统一,使得网上金融的认证标准没有统一。而外资金融企业又虎视眈眈,一旦外资进入,美国标准、日本标准将在中国大行其道。分析人士认为,网上认证中心不解决,网上金融将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网上金融。

  第五、金融信息安全建设水平在很大程度上仍滞后于电子化水平

  信息安全问题日益突出:

  一是新型网络金融服务拓展了金融服务的外延和范围,其安全性面临新的考验;

  二是金融数据处理集中后,带来了技术风险的相对集中,对安全运行提出了更高要求;

  三是跨部门网间互联、内部业务网与国际互联网互联的需求急剧增加,使安全控制变得更加复杂;

  四是引入社会第三方服务的发展趋势,带来了可管理性、可控性等新的安全课题;

  五是信息技术本身的新发展,引发了新的、更多形式的安全威胁手段与途径,要求不断采取新的、更高强度的安全防护措施。

我国金融电子化发展展望

  随着以计算机、通讯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的发展,特别是Internet技术的迅速发展,美国未来学家托夫勒所描述的信息化社会正在成为现实。

  随着我国计算机硬件技术、软件开发能力和网络安全技术进一步增强,国家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设,网络的带宽和规模不断扩大,网络将无处不在,一个数字化的中国,与世界相联。金融业务高度网络化,电子商务、电子银行十分普遍,网上交易十分频繁。

  以中国现代化的支付系统为核心的中国支付清算体系将十分完善,资金支付清算畅通无阻。货币实现电子化,真正实现一卡在手,走遍神州,走遍世界。金融电子化前景将十分光明,我国将与世界各国一起进入信息时代、金融电子化的时代。

  网络银行是指金融机构利用Internet网络技术,在Internet上开设的银行。这是一种全新的银行客户服务渠道,使得客户可以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只要能够上网,无论在家里、办公室,还是在旅途中,都能够安全便捷地管理自己的资产和享受银行的服务,是Internet 上的“虚拟银行”柜台。

  在信息时代,每个银行都被迫面对不断增长的信息量,如果不能有效地管理这些数据,并将其转化为真正可供决策利用的支持信息,因而银行必须有效地管理已有的信息,并使用各种新的技术和方法对信息进行加工,特别是对客户信息进行有效加工,以便进一步将经营模式转变为客户主导型,通过个性化服务,特别是定制的服务满足市场需求。

本条目对我有帮助17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认为本条目还有待完善,需要补充新内容或修改错误内容,请编辑条目投诉举报

评论(共0条)

提示:评论内容为网友针对条目"金融电子化"展开的讨论,与本站观点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请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有关规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官方社群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