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经济学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老年经济学(Mature Economics)
目录 |
老年经济学是以老年经济问题为研究对象的一门新兴学科。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一些国家老龄化问题越来越严重,引起了人们对老龄问题的关注,有关著述接踵而至,特别是老年经济问题是各种著述中的核心论题,因此建立老年经济学已被提到日程上来。
老年经济学的研究内容是:
(1)老年社会保险问题。包括研究养老保险金的筹集和管理、老年保险特征,保险制度的改革、不同类型老年保险问题,等等。
(2)老年福利问题。
包括研究老年福利的特殊性、老年福利的层次,等等。
(3)老年再就业问题。包括研究老年就业形式、老年就业特点、老年就业报酬,等等。
(4)老年消费经济。包括研究老年消费在社会再生产中的地位、消费特点、消费需求规律、需求结构,等等。
(5)人口老化对经济发展各方面的影响。
老年经济学体系包括:老年社会保险学、老年福利学、老年消费经济学、老年再就业学、老龄人口经济学等部分。老年经济学涉及到入口学,社会学、心理学、医学及相关的各种经济学。
(1)行为人有限理性及代理决策假设。这是老年经济学研究的第一个前提。老年人的经济行为实际上是一种决策行为,而这种行为应该是理性的。但是,当一个人进入老年后,其决策能力将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有可能下降甚至丧失,这种情况一般会导致其他人的代理决策的现象。因此,我们关于老年经济学的研究必需是以有限理性和代理决策为前提。
(2)个人资源生命周期合理配置假设。一个人的一生是个人资源不断开发和使用的过程,但是这些资源的开发和使用在生命周期各个阶段的意义有很大的差别。如果我们把一个人的生命周期划分为成长期、工作期和退休期的话,那么在成长期,个人是以个人资源的开发为重心;在工作期则是个人资源的开发和使用并重,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使用将超过开发;在退休期则是以个人资源的使用为主。就老年经济学而言,虽然从表面上看是研究老年人的经济特征及其影响,但是,本质上应该是研究一个人一生中的资源配置问题,即以生命周期为基础的个人资源开发(包括生育、人力资本投资、社会资本投资)与个人资源的合理配置。
(3)社会资源代际转移假设。在现代经济条件下,一个人一生拥有的个人资源包括了家庭内部以及社会范围内的转移资源。家庭内部资源的代际转移主要通过人力资本投资、遗赠、赡养等形式实现,而社会资源的代际转移则主要通过社会保障制度来实现。当然,资源的代际转移有两种流向:一是从前代流向后代;二是从后代流向前代。而老年经济学关注的是后一种流向。在传统的社会中,家庭内部的资源代际流动是资源代际转移的主要形式,这是一种封闭式的代际资源转移模式。在现代经济条件下,以社会保障为基础的开放性的社会资源代际转移已经成为主导模式。因此,在老年经济学的研究中,社会代际资源转移是一个重要的理论前提。
(4)生命周期个人福利最大化原则。老年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原则是个人福利最大化。传统经济学中消费者行为理论、家庭效用理论的基本原则是在资源约束条件下如何实现效用最大化,但是其方法论的基础是时期分析。这个原则在老年人经济行为(特别是消费行为)的分析中依然成立。但是如果从生命周期角度考虑,基于时期分析的原则就远远不够了。换言之,老年经济学研究的对象虽然是老年人,但是我们必须把老年人的整个生命经历考虑在内。一个人在老年时期的经济状况、经济行为与其生命周期的其它阶段的经历是密切相联的。作为一个理性的人,当其具备自主意识、自主能力的时候,老年时期的生活安排(收入、风险等)就在其决策范围之内。因此,从生命周期角度考虑,效用最大化原则就必须修正为个人生命周期福利最大的原则。这个新原则的另一个特性还包括了个人资源的开发和配置。个人资源开发主要包括人力资本投资、社会资本投资(婚姻、社交等)和生育。而个人资源的生命周期配置包括了个人时间资源、经济资源、家庭资源在生命周期各个阶段的合理配置,以实现个人生命福利的最大化。
(5)代际利他与利己均衡原则。老年经济学的研究视野中还包括代际关系,虽然这种代际关系与老龄化经济学中所研究的代际关系不同。老年经济学中的代际关系是指家庭内部的代际关系,即父母与子女之间的(经济关系)。基于这种关系,也就必须为老年经济学确立另一个重要原则:利他主义与利己主义的均衡,理想的状态是家庭资源代际公平分配。一般来说,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包括了利他和利己两种倾向。利他倾向和利己倾向可以有不同的类型:按照行为人的主观动机和客观结果可以分别划分为主观利他和客观利他、主观利己和客观利己。父母的利他倾向既有生物学基础(例如,在动物界,亲代对子代哺乳完全是一种利他行为。当然,我们也可以说,动物之所以必需这样做是种群生存的需要),也有社会学原因,但同时也有经济学的动机。生育经济学理论认为,父母之所以生育孩子,是因为他们既可以从孩子身上获得心理和情感上的满足,也可以从子女那里得到经济和保障方面的收益。实际上,父母的利己倾向也非常明显,孩子经济和保障价值的降低使得许多人减少了生育就是证明。另一方面,子女的利他倾向和利己倾向对老年人的经济影响更为明显。因此,在研究家庭内部的代际关系时必须关注利他倾向和利己倾向。这将是未来老年经济学研究的一个重点领域,我们或许可以称其为“家庭政治经济学”。
(6)人口队列(cohort)。老年经济学虽然研究老年人的一般经济特征和经济行为,但是应该注意的是,不同国家或即使是一个国家但处于不同经济发展时期的老年人之间可能存在着差别,甚至可能存在非常明显的差别,特别是当社会和经济处于转变迅速的条件下,更可能如此;所以,我们可以根据规范性研究来推断老年人一般经济特征和经济行为。但实际上,各个国家或者同一国家不同时期的老年人的行为方式却存在着明显的差别。例如,一个人进入老年以后,其储蓄倾向是否会降低?从目前的有关研究文献看,还没有看到一致性的结论。因此,在老年人经济学研究中应该注意“队列”分析方法。其基本前提是,同时出生或者经历相同的老年人一般具有相同的经济特征和经济行为模式。例如,老年人的消费倾向、消费方式、储蓄倾向、就业模式等都与其过去的社会和经济经历有密切的联系。在这种方法中,注意区别的是“此时的老年人非彼时的老年人”。特别是在我国,由于经济发展与社会变革都非常迅速,队列分析方法的意义也就更加突出。
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方老年经济学和老龄化经济学研究出现了三个重要趋向:
第一,老年经济学和老龄化经济学研究的政治化。可以说,这种趋向是政治经济学的复归。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剧,西方国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建立的高福利制度遇到了严重的挑战,甚至导致了一些国家社会保障制度的危机。但是,这场挑战和危机的本质并非资源短缺,而是资源代际转移和公平分配关系问题,因此,代际关系变得更加敏感和复杂。这种关系的表现已经不仅仅表现在伦理和道德层面上(是否承认老年人过去对社会所做的贡献、如何评价老年人的社会和经济地位、老年人的社会经济角色等),而且更突出地表现在经济利益和政治利益的矛盾和冲突上(资源和机会如何实现代际转移、权利和义务怎样均衡、老年人和其它年龄人口的公平竞争等)。此外,在一些民主选举的国家,由于老年人口规模的增长,使得政治家们开始把老年人作为一个重要的选票来源,因此,在这些国家,老年人的政治影响力有扩大的趋势。在这种政治背景下,世代之间的经济和政治力量的均衡关系也面临着新的调整。
第二,加强了对综合性政策方面的研究。由于老年人口规模的迅速增长和老龄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对经济运行的各个领域的影响日益明显,并导致了一些重要的经济问题,如劳动力供给和社会负担加重、社会福利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面临的冲击、代际经济利益冲突的加剧等,而这些问题的解决及矛盾和冲突的缓解都需要从综合的角度来考虑,特别是各项相关制度与政策之间的协调已经成为政府和学者关注的焦点。
第三,开始重视对老年消费品及其服务市场和老年产业发展的研究。在许多西方国家,目前的老年人享有很高的社会保障水准,而随着这些国家老年人口规模的迅速增长和寿命的延长,老年人专用和专注商品(服务)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市场。在这种背景下,老年经济学研究中出现了对于老年消费品市场和老年产业发展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