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47个条目

享樂主義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重定向自Hedonism)

享樂主義(Hedonism)

目錄

什麼是享樂主義

  享樂主義是一個哲學思想,認為享樂是人類最重要的追求。詞語的來源是從希臘語的"ἡδονή(hēdonē)"(享樂)加上尾碼"ισμός(ismos)"(主義),柏拉圖的學生,昔蘭尼的阿瑞斯提普斯被認為最早提出了享樂主義的思想。

  享樂主義是所有動作皆可被一個人會產生的享受與痛楚所決定,力求將享樂與痛苦的距差增至最大。19世紀英國哲學家約翰·斯圖爾特·密爾邊沁由他們的功利主義的倫理理論提出了享樂主義的基本原理。享樂主義是功利主義的價值觀之先驅:所有行為皆是基於要給最多的人數獲得最大的快樂。   

享樂主義的學說

  伊壁鳩魯學說

  伊壁鳩魯的倫理學說認為快樂是生活的目的,是天生的最高的善。但是,應當區分不同的快樂。解除對神靈和死亡的恐懼,節制欲望,遠離政事,審慎地計量和取捨快樂與痛苦的事物,達到身體健康和心靈的平靜,這是生活的目的。伊壁鳩魯強調,在我們考量一個行動是否有趣時,我們必須同時考慮它所帶來的副作用。在追求短暫快樂的同時,也必須考慮是否可能獲得更大、更持久、更強烈的快樂。

  基本倫理學

  基本倫理學理論認為最大化良好結果單單經由快樂與痛苦來評價者,稱為享樂主義(Hedonism)。

  亞里士多得學說

  亞里士多得學說認為因為我們生活中具有快樂和痛苦,我們就採取相應的行為,我們追求給予我們快樂的事物,而避開引起我們痛苦的事物。這種觀點稱為享樂主義(hedonism),它是弗洛伊德本我或伊特概念的基礎。按照強化概念享樂主義在很大程度上是內隱性的。

  享樂主義通常與個人主義拜金主義等掛鉤,其實質為狹義的享樂主義,即極端享樂主義。與我們所知的享樂主義截然不同的是,伊壁鳩魯抵制“動態的快樂”或者“積極的快樂”,宣稱“性交從來不曾對人有過好處;如果它不曾傷害人的話,那就算是幸運了”。他很喜歡(別人的)孩子,但是要滿足這種趣味他似乎就得有賴於別人不聽他的勸告了。事實上他似乎是非常喜歡孩子,竟至違反了自己的初衷;因為他認為婚姻和子女是會使人脫離更嚴肅的目標的。盧克萊修是追隨著他貶斥愛情的,但是並不認為性交有害,只要它不與激情結合在一起。   

享樂主義的產生和發展[1]

  享樂主義作為一種人生觀不是從來就有的,而是社會發展到一定歷史階段的產物。

  在人類歷史發展的初期,由於生產力水平的極度低下,物質財富是極其有限的。在這樣的生存環境中,不可能出現放縱、奢侈的生活方式。享樂主義生活方式的產生是以生產力一定程度的發展,使人類創造的物質財富在滿足人類生存的基礎上有了一定的剩餘為前提的。

  在古代希臘時期,由於人類文明的發展,快樂主義和享受人生的思想與生活方式開始得以孕育和產生。黑格爾在《歷史哲學》中把古希臘人喻為“自由自在,猶如天中歌唱的小鳥”。“世界是美麗的,生活是歡樂的。人們在這個世界中興高采烈地生活。這是希臘精神的特征。”古希臘人對快樂生活的享受和崇尚,導致了快樂主義的產生。伊壁鳩魯是最早從理論上論述快樂主義的思想家。他認為,人生的目的就是追求快樂,趨樂避苦是人的自然本性。“不能為了別人而犧牲自己的享樂”,最能說明快樂主義的利已主義和個人主義性質。伊壁鳩魯主張,“快樂是幸福生活的開始和目的。因為我們認為幸福生活是我們天生的最高的善,我們的一切取捨都從快樂出發;我們的最終目的乃是得到快樂,而以感觸為標準來判斷一切的善。”他提倡的快樂主義十分強調肉體或感官的快樂,這種快樂是一切快樂的起源和基礎。他說,“一切善的根源都是口腹的快樂;哪怕是智慧與文化也必須推源於此。”希臘快樂主義在理論上的另一種表現形式是理性快樂主義。這種理論認為,只有精神快樂才是持久的、穩定的、深刻的,精神快樂高於肉體快樂,快樂“並不是指放蕩者的無痛苦和靈魂的無紛擾”,而是“不動心”、“內心的寧靜”。

  中世紀是禁欲主義占絕對統治地位的時代。對那個時代的人來說,現實生活是充滿罪惡的,人生下來就有原罪,追求享受的欲望是人的一種罪惡。人們只有拋棄肉體享受和世間的快樂,信仰上帝,才可能獲得靈魂的自我拯救。因此,這種人生觀要求人們放棄一切人世間的享樂,特別是感官享受。顯然,中世紀的禁欲主義是與古代希臘的快樂主義相對立的。

  在經歷了中世紀的漫漫長夜之後,歐洲人迎來了文藝復興時期。文藝復興的主題是崇尚理性和科學,用人學取代神學,使人的本性得到了空前張揚。在人文主義思潮的影響下,人們徹底拋棄了禁欲主義的生活方式,“人擺脫了禁欲主義與教會的統治,懂得關心自然界,享受人生;年深月久的約束鬆弛了;對於強壯、健康、美和快樂開始感到興趣。中世紀的精神到處在變質、瓦解。”在這一背景下,快樂主義再一次盛行起來,但卻逐漸走向了它的極端形式———享樂主義。“文藝復興時期的過剩的精力,漫無限制的發泄,變成窮奢極欲”。與享樂主義相聯繫,文藝復興時期也是利己主義盛行的時代。對那一時代的絕大多數人而言,生活就是享受,就是無節制地滿足自己的欲望。到17世紀,隨著資本主義制度在歐洲各國相繼建立,資本主義生產關係取代了封建主義的生產關係。資本主義生產關係的確立,使享樂主義的生存和發展獲得了新的土壤。因為,在資本主義社會,追求利益成為一種時代精神,追求財富成為最重要的事情。“人生的目的不是要去戰鬥、去祈禱、去沉思、去創造、去享樂,或者去變成什麼樣子,而是要去圖利,如果他是個主人,就是為自己圖利,如果他是個僕人,就是為別人去圖利。這就是人的責任。”在這種利益觀和人生觀的影響下,享樂主義逐漸成為占統治地位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併成為維護資本主義秩序的精神支柱。同時,資本主義生產關係的確立所帶來的生產力的快速發展和物質財富的巨大增長,又為享樂主義的蔓延提供了物質基礎。至此,古希臘的快樂主義在經過了近代資產階級的複活和極端發揮以後而成為具有廣泛影響的享樂主義人生哲學

  享樂主義作為一種人生觀、價值觀,它的產生和發展有著深刻的社會根源。按照唯物史觀,人生觀作為觀念形態的東西,是受制於社會關係、社會存在的。恩格斯指出,“一切社會變遷和政治變革的終極原因,不應當在人們的頭腦中,在人們對永恆的真理和正義的日益增進的認識中去尋找,而應當在生產方式交換方式的變更中去尋找;不應當在有關的時代的哲學中去尋找,而應當在有關的時代的經濟學中去尋找”。列寧也指出:唯物史觀的基本思想是“把社會關係分成物質的社會關係和思想的社會關係。思想的社會關係不過是物質的社會關係的上層建築,而物質的社會關係是不以人的意志意識為轉移而形成的,是人維持生存的活動的(結果)形式”。在階級社會中,人生觀常常同人們所處的社會地位社會環境有著直接的關係。不同階級和階層的人,由於他們在社會生活中的地位不同,政治主張和經濟利益各異,從而會形成不同的人生觀價值觀。享樂主義人生觀則是與私有制相適應的人生觀,在本質上反映了剝削階級的利益和要求。

  人生觀的形成受社會存在影響的另一個原因,還在於一個社會中占統治地位的統治階級為了維護自己的社會制度,往往把本階級的人生觀強行灌輸給社會中的每一個成員。歷史上存在的任何一種社會形態,無論哪個階級和社會集團都要對所有社會成員灌輸本階級或社會集團的意識形態。一般來說,這種社會教化包括四個層次的內容:第一層次是社會基本的共同規範,即法律和道德;第二層次是社會集團和組織章程、守則和紀律;第三層次是一定社會的一般公共社會規則;第四層次是社會習俗。因此,享樂主義的流行,與統治階級向人們灌輸的人生觀有著密切的關係。

  享樂主義的形成還源於人們對自己實際生活過程的認識和經驗總結。單純就個體而言,人生觀的形成並不是簡單地反映社會存在和外部世界。毫無疑問,人們的人生觀離不開人們生活的客觀環境,但一個顯而易見的事實是,在同樣的社會歷史條件下、甚至在同樣的生活環境中,包括同一個家庭內,人們的人生觀卻可能存在著明顯的差別。這種現象往往反映著個人在道德觀方面的差異。因為,一個人的道德觀作為基本價值判斷依據,決定著他對包括人生在內的存在意義的理解,併進一步決定著其人生目的與人生道路的選擇。而一個人道德觀的形成又與其特殊的個人經歷、個性特征相聯繫。這說明,享樂主義人生觀的形成同個人對自己具體的生活經驗的認識有關。   

享樂主義的學派

  儘管功利主義合乎享樂主義對快樂的追求,邊沁密爾的享樂主義價值觀與功利主義對功利的闡釋有微小的分歧。以下是兩個享樂主義的學派:

  邊沁乃其中之一的學派的創始人,主張快樂可以數量化。最重要的是,他相信快樂的量可以用其強度乘以其持續時間計算。所以這不僅僅是快樂的數量,而是它們的強度與其持續時間亦要被考慮。

  享樂主義的其他擁護者主張"定性化"的方式。約翰·斯圖爾特·密爾相信快樂有不同的層次:稍高層次的快樂較稍低層次的快樂為佳。約翰·斯圖爾特·密爾亦主張較簡單的生物可較容易地進入簡單的快樂,由於它們不能看到生命的其他層面,故可放縱於享樂之中;稍為複雜的生物傾向於思考較多在其他的事物上,故可減少其用於單純享樂的時間。所以他們較難放縱於單純的享樂。部分人對"定性化"的批評主張其有數個問題。他們斷言在普遍的情況中,快樂並不必定要分享以共同的特性。   

享樂主義的危害[1]

  享樂主義以個人欲望上的貪得無厭和行為上的自由放縱為主要特征,其實質是以暫時的短期的安逸舒適為代價換取最終的毀滅性後果。

  從個人的自我發展和完善的角度看,享樂主義最終會將個人引向敗德亡身。在長期和平環境中和優越的物質條件下,如果居安忘危,放鬆警惕,極易使人滋長貪圖享樂的情緒,消磨掉積極進取的精神,進而滑進自我毀滅的深淵。在現實生活中,我們有些領導幹部一步步墜入貪權、貪財、貪色的泥潭,落得個身敗名裂,最終受到法律嚴懲,無不是從追求生活享受開始的。對此,我們必須保持高度的清醒和警覺。

  社會及文明演化的角度看,享樂主義會導致國家和民族的衰落,乃至文明的毀滅。眾所周知,歷史上曾經鼎盛一時的古羅馬帝國之所以最終走向分裂和崩潰,正是由於社會中享樂之風盛行、生活奢靡、道德淪喪所致。當初,羅馬帝國是何等繁華和強大,“如果從外表看,如果在兩千英尺高空的飛機上俯瞰地面,真是一派繁榮興旺的景象,從約克到昔蘭尼,從裡斯本到安提俄克,到處是巨大的、建築得很好的城市,有廟宇、戲院、圓形露天劇場、市場等等;成千座這樣的城市,有巨大的高架渠、有極好的公路,它們雄偉的遺跡至今令人驚訝不止,還有富饒的耕地。”但是,如此繁華強大的帝國卻頃刻之間轟然倒塌了。這其中原因很多,如文明與野蠻的衝突、帝國的高度專制、政治腐敗、無休止的戰爭等等,然而,奉行“金錢沒有臭味”的極度享樂主義不能不說是羅馬帝國快速衰敗的重要原因。中國幾千年的歷史,也為我們提供了驕奢淫逸之風盛行導致政衰人亡的許多例證。

  就人類而言,享樂主義泛濫會導致人類的最終毀滅。享樂主義是以消耗資源為基礎的。長期以來,人們普遍認為,自然界的資源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今天,人類已經深刻地認識到這種價值觀所帶來的生態危機。人類對自然界的過度利用和征服導致的生態環境的破壞、可耕作土地的日益減少、可利用資源的逐漸枯竭等,已直接威脅到人類的生存和發展。正是在這一背景下,人類深切地意識到只有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協調人與自然界的關係,才能使人類文明得以延續。而享樂主義恰恰是同可持續發展觀相違背的。因此,從人類生存的整體利益考慮,我們必須反對享樂主義,確立科學的、合理的幸福觀。人類生活的實踐表明,過度的享受未必能夠產生更多的幸福和快樂。統計證明,生活在20世紀90年代的人們比生活在19世紀末的他們的祖先們平均富裕四倍半,但是他們並沒有比他們的祖先們幸福四倍半。有學者甚至認為,“消費者社會,似乎是通過提高我們的收入而使我們陷入貧困的”。所以,無論就個人、國家還是人類而言,享樂主義都是十分有害的。

  在我國,由於封建社會的漫長歷史,作為剝削階級人生觀的享樂主義至今還有存在的社會基礎,加之對外開放的不斷擴大和資本主義不斷加強對我實施“和平演變”戰略,西方資產階級的享樂主義人生觀滲入我國並對人們的思想產生了不可忽視的影響。同時,隨著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市場經濟的消極方面也對社會產生了多方面的負面影響,導致近年來享樂主義在我國社會中開始蔓延。事實說明,高度重視科學的人生觀、價值觀和傳統美德教育,引導人們樹立正確的幸福觀,努力消除享樂主義思潮的影響,是保證我國社會健康發展的客觀要求。

參考文獻

  1. 1.0 1.1 張文鏑.享樂主義論析.南京政治學院學報.2004.6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26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otf125.

評論(共0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享樂主義"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官方社群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