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15个条目

企業倫理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重定向自Business Ethics)

企業倫理(Enterprise Ethics),也稱商業倫理(Business Ethics)

目錄

企業倫理概述

  所謂企業倫理(又稱為企業道德),是企業經營本身的倫理。不僅企業,凡是與經營有關組織都包含有倫理問題。只要由人組成的集合體在進行經營活動時,在本質上始終都存在著倫理問題。一個有道德的企業應當重視人性,不與社會發生衝突與摩擦,積極採取對社會有益的行為。

  企業倫理觀念是美國70年代提出的,最近幾年日本也開始對企業倫理問題進行研究。而我國對企業倫理的認識與研究尚處於起步階段,對企業倫理的內涵尚缺乏瞭解。有人認為,企業是將賺錢作為主要目標的,倫理則是追求的道德規範,企業的經營目標企業社會責任沒有必然聯繫,甚至是水火不相容的,因此認為企業的經營目標和經營倫理是相矛盾的。其實這不過是錶面現象,追求利潤為唯一目標的思維方式是落後於新時代的。在當今時代,如果企業只追求利潤而不考慮企業倫理,則企業的經營活動已越來越為社會所不容,必定會被時代所淘汰。也就是說,如果在企業經營活動中沒有必要的倫理觀指導,經營本身也就不能成功。樹立企業倫理的觀念,體現了重視企業經營活動中人與社會要素的理念。

企業倫理範圍

  企業倫理的內容依據主題可以分為對內和對外兩部份:

  • 內部:勞資倫理、工作倫理、經營倫理;
  • 外部:客戶倫理、社會倫理、社會公益。

  1、企業與員工間的勞資倫理:勞資雙方如何互信、勞資雙方如何擁有和諧關係、倫理領導與管理、職業訓練(員工素質的提升,包括職前訓練與在職訓練)。

  2、企業與客戶間的客戶倫理:

  • 最主要是服務倫理,服務的特質包括;無形性(intangibility)、不可分割性(inseparability)、異質性(heterogeneity)與易逝性(perishability)。
  • 客戶倫理的核心精神:滿足顧客的需求才是企業生存的基礎。顧客是企業經營的主角,是企業存在的重要價值。

  3、企業與同業間的競爭倫理:不削價競爭(惡性競爭)、散播不實謠言(黑函、惡意中傷)、惡性挖角、竊取商業機密…。

  4、企業與股東間的股東倫理:

  • 企業最根本的責任是追求利潤,因此企業必須積極經營、謀求更多的利潤,藉以創造股東更多的權益。
  • 清楚嚴格地劃分企業的經營權和所有權,讓專業經理人充分發揮、確保企業公司營運自由。

  5、企業與社會間的社會責任:

  • 企業與社會息息相關,企業無法脫離社會而獨立運作。取之於社會、用之於社會。
  • 重視社會公益,提升企業形象。
  • 謀求企業發展與環境保護之間的平衡。

  6、企業與政府間的政商倫理:政府的政策需要企業界的配合與支持,金融是國家經濟發展的重要產業之一,因而金融政策更是政府施政的重點,企業體必須不但要遵守政府相關的法規,更要響應與配合政府的金融政策。

倫理——企業賴以生存的基石

  2001年11月,安然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遞交文件,承認做了假帳,並與12月正式向法院申請破產保護,破產清單所列資產高達498億美元,成為美國曆史上最大的破產企業;2002年,安達信倒閉、世通公司財務醜聞等一系列惡劣事件震撼了美國與全球業界。曾屢次創造利潤神話,一度號稱“中國第一藍籌股”的ST銀廣夏,因偽造經營業績、虛報財務報表而受到中國證監會的處罰。由此可以看出,企業倫理已成為全球企業共同面臨的問題。

  企業倫理是企業在處理企業內部員工之間,企業與社會、企業與顧客之間關係的行為規範的總和。在競爭激烈、瞬息萬變的市場經濟社會裡,利潤關係到每一個企業的命運,因此有的經營者為了追求利潤,不把經營事業的目光放在“永續經營”上,而著眼於“短線操作”,為了實現利潤的最大化,不惜採取各種非法途徑去達到目的:假冒仿製、欺詐行騙、商業賄賂、行業壟斷等不正當競爭行為,猶如商海裡的一股逆流,擾亂了市場秩序,也使企業掉入火坑,萬劫不復。

  無視倫理準則,違反法律法規,不講公眾意識不正當競爭不僅損害了誠實經營者和廣大消費者的權益,企業本身也失去了公眾的信任。從這個意義上來講,不正當的市場競爭永遠沒有贏家。二十世紀七十年代起,在美國、西歐、日本的一些先進的企業,就已經在組織內部建立起嚴格的倫理制度和監管制度,企業不再認為企業的競爭是赤裸裸的鬥爭,不再認為打垮對手就是贏得了自己。這些認識,促使企業改變舊有的經營觀念,把企業定位在追求利潤與推動良性的社會變遷上,使企業能夠長久地生存下去。例如,美國的美體小鋪(body shop)創立之始就很註重企業倫理,《天下》雜誌在新聞媒體的專業倫理要求上也堪稱媒體之最,據瞭解,這兩家公司的獲利能力均超過同業水準。因此,要同時兼顧企業倫理與企業的生存絕非不可能,倫理是企業賴以生存的基石,有了它,企業可以同時擁抱利潤與靈魂。

  遺憾的是,近年來倫理問題並沒有引起我國大多數企業的重視,倫理道德的約束、調控仍然在不少企業的決策管理以及生產經營活動的範圍之外。不少企業經營者把倫理道德看作是游離於經濟建設之外的可有可無的東西,甚至理解為這是外部強加的一種精神文明建設的需要,這導致了對企業倫理的漠視。其實,企業倫理道德是企業一種極為寶貴的無形資產,會對人的經濟行為發生作用,從而促進對企業經濟目標的實現。因此,在現代企業制度建設中,必須加強倫理建設。

  企業可以從以下四個方面入手,推動企業倫理的建立:

  1、制定並執行企業倫理守則

  倫理守則所規範的主要內容是企業與其利益相關者??員工、顧客、股東、政府、社區、社會大眾等的責任關係,它同時包含公司的經營理念與道德理想,如同一般人的座右銘,多少可以反映公司的文化與行為、生存的基本意義和行為的基本方向。企業信奉的倫理守則應貫徹到經營決策的制定以及重要的企業行為中。在建立倫理法則的同時,通過一系列的獎勵、審核以及控制系統加以強化,並對破壞倫理規範的行為予以懲罰,公司必須讓大家都明白,組織里決不容許違反倫理的行為。管理人員對違規者的默許,將會嚴重破壞組織走向更具倫理氣候的環境。

  倫理法規要想更具效力,必須把組織里經理、員工的思想和政策信仰予以具體化。威塞里爾協會是一家小型的、威汽車行業提供電子部件的私人供應商,它擁有一本“質量擔保手冊”,是思想方針、行為指導、技術手冊和企業簡介的一個統一體,記錄了公司對於正直人格的承諾和關於正確行為的指導原則。公司從來不用銷售比賽等來激勵員工的個人工作表現,也不通過銷售數字來判斷競爭狀況,而是教育員工在制定決策時,既要考慮公司和個人的利益,也要考慮供應商、客戶以及社會的需求,絕對的誠實、禮貌以及尊重他人是公司業務程式的標準。自步入業界以來,威塞里爾的銷售收入不斷增長,在一個發展緩慢的行業里創造了奇跡。

  2、設定倫理目標

  企業倫理目標強調企業行為不僅具有經濟價值,還必須具有倫理價值。企業在追求經濟目標的時候,往往不由自主地將獲利作為衡量行為價值的惟一尺度,於是為了實現利潤最大化不惜損害他人利益的行為現實生活中是有發生,這說明企業的經濟目標需要倫理目標的調節和制約。企業目標制約下的行為不僅不能違背以法規形式體現出來的經濟活動的游戲規則,而且要進一步以倫理準則來約束自己,主動實現道德自律。經營者必須不斷提醒自己:企業生存的根本意義是什麼?企業的生存其實並不是一個目的,而是一個手段,是通過企業的生存,求得顧客的滿意。所以,當一個企業非要用不倫理的手段才能生存的話,它就不再有存在的意義和價值了。

  企業要想獲得持久的發展,其追求的經濟目標中應該包含有倫理道德的要求,應該是經濟目標與倫理目標的統一。實踐證明,企業經濟目標和倫理目標相輔相成,只有同時並舉,企業才能真正興旺發達。強生公司在發現其生產的泰諾膠囊被污染以後,當時的CEO詹姆斯?布克當即決定在全國範圍內回收所有的泰諾膠囊,這反映了強生公司經濟目標與倫理目標統一的企業文化。如果沒有一系列在企業內部根深蒂固的、被人們所共同享有的價值觀和指導原則,很難相信強生公司的反應能夠如此迅速、一致而且符合倫理道德。

  3、加強員工企業倫理教育

  現在不少國外的大企業,在員工的教育訓練課程中,邀請詩人、哲學家為員工上課,目的就是希望員工能對身邊的人與物有更高的敏感度,幫助員工在道德思想和行為中註入強大個人意志,防止破壞性的道德淪喪。企業也可參與一些有意義的社會活動,協助推動社會良性改革,這樣不僅可以提高公司的向心力,激勵員工士氣,同時也可提升個人的品質,滿足員工更高層次的精神需求。這種需求的滿足會進一步激發員工的積極性、創造性和敬業精神,從而更有利於企業經濟目標的實現。這樣,道德倫理風範不再是企業必須維持的一個負擔,而是統治一個企業的精神風貌。

  因此,企業應加強員工有關企業倫理教育,註重培養反應企業價值觀的態度觀念、思考方式等,讓員工深刻瞭解到企業更高一層的使命。比奇?魯特營養公司在發現公司的一家供應商提供的用於製作比特?魯特百分白純正果汁的蘋果濃縮液不過時化學添加劑和水的混合物以後,為了實現成本控制的目標,竟幾乎沒有人考慮公司對於消費者肩負的義務,也沒有人想過一旦問題曝光後的嚴重後果。最後,公司因為罰款、訴訟以及損失的銷售量而付出了2500萬美元的代價。

  4、由上層開始推動倫理建設

  事實上,作為成功的企業,應該是一個合乎高標準倫理的公司,在勞資關係、尊重知識產權、遵守法令等企業文化上,都有相當的進步;而成功企業中卓有成就、德高望重的領袖人物,恰恰是最又資格提升社會倫理道德的人物。因此高層領導的重要職責之一是賦予企業的指導價值觀以生命,建立一個支持各種道德行為的環境,併在員工中灌輸一種共同承擔的責任感,讓員工體會到遵守倫理是企業積極生活的一面,而不是權威強加於的限制條件。領導要敢於承諾,敢於為自己所倡導的價值觀念而採取行動,同時當道德義務存在衝突時,敢於以身作則。如果絕大部分的企業領袖能充分認識並致力於提高企業倫理,我們社會的人文精神、生活品質自然也就提高了。那時候,我們的經營環境會大大改善,產品的國際形象也會隨之“水漲船高”,企業也將得到他們應享的“回報”。

  企業管理的主要責任是教導、促進、啟發員工的誠實、正直、公正感。一個真正的企業家,應該是凈化社會風氣的先鋒。當年,張瑞敏自己掄起鐵錘砸掉了76 台冰箱,在家電行業里以“揮大錘的企業家”著稱。也正是這把大錘,為海爾走向世界立了大功。如今,“精細化,零缺陷”變成海爾全體員工的心愿和行動,那把大錘依然擺在展廳里,讓每一位新員工參觀時都能記住它。

  目前,中國企業處於公平開放的國際化競爭中,這更要求企業以誠信為本,在創造經濟利益的同時,將企業倫理作為體制改革的一個重要部分,在組織內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倫理監督機制,肩負起應盡的社會責任,共創人間凈土,實現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企業倫理建設

一、倫理與道德

  首先要對倫理與道德這兩個概念先有些瞭解。一般來說,倫理和道德都可以看作同義詞,基本上表示的涵義是一致的。

  “倫” 是指人的關係,即人倫,“理”是指道德律令和原則,所以倫理是指人與人相處應遵守的道德和行為準則。而西方主要是指風俗、風尚和性格等。道德的基本在實際運作中和倫理並沒有什麼區別,只是在學術上才有一些研究專家根據自己的需要而作區分。執照施泰困曼教授的觀點,道德是指一定的文化界域內占實際支配地位的現存規範,而倫理則是指對這種道德規範的嚴密方法性思考。按這種區分,倫理是傾向於一種理論,它是對道德的科學性思考,它高於道德的哲學,而道德則是倫理在實際中的規範。比如我們通常會說“一個有道德的人”,而不會說有倫理的人,同樣我們也只會說“倫理學”而不會說“道德學”。從這個角度說,在日常用法中,道德更多用於人,更含主觀、主體、個體的意味,而倫理則更具有客觀、客體、社會、團體的意味。

二、倫理道德在企業經營管理中的作用

  倫理道德以其特有的社會功能對企業發展施以影響。在企業內部,倫理道德規範作為一種校正人們行為及人際關係的軟約束,它能使企業人員明確善良與邪惡,正義與非正義等一系列相互對立的道德範疇和道德界限,從而具有明確的是非觀、善惡觀,提高工作效率道德水準。倫理道德以其規範力量,有助於企業確立整體價值觀和發揚企業精神,有助於群體行為合理化,提高群體績效。沒有倫理道德素質的普遍加強,最終將防礙企業發展的力度和速度,甚至將企業的發展引上歧路。

  在企業經營管理中,倫理道德方根發揮著以下作用:

  1、崇高的企業目標為企業發展指明瞭正確的方向。以發展生產力,提高經濟效益,企業的發展與國家、民族乃至人類社會的發展相聯繫的崇高的目標作為企業追求的目標,賦予了企業一種莊嚴的使命感,為企業發展指明瞭方向。

  2、提高員工的道德素質有利於企業人力資源物質資源的配置。

  3、管理者運用倫理手段可以調動員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有利於企業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立於不敗之地。

  4、管理者的人格魅力可以增加企業的內聚力。管理者的人格魅力主要由管理者的道德素質決定,它能產生威信,使管理者贏得員工的信任,有助於二者之間的溝通,它能產生感染力和號召力,使員工產生一種歸屬感、安全感、責任感,併進一步轉化為對企業的忠誠,產生強大的內聚力。

  5、產品倫理道德內涵是企業立足社會的保證。產品質量、企業信益和服務是一個企業立足社會的三大要素,產品倫理道德內涵意味著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堅持一流的產品意識,堅持信益高於一切和堅持一流的服務意識和行動。

  6、註重社會效益是企業長期發展的動力。企業在追求經濟效益的同時,註重社會效益,企業不僅為社會提供優質產品和服務,而且積极參与社會的公益活動履行社會的義務和完成社會的使命,樹立良好的企業形象。

  7、高尚的道德覺悟是企業間競爭與合作的基礎。

三、企業倫理是現代企業制度和管理中不可缺少的軟體

  企業倫理之所以成為現代企業存在和發展的重要條件,就是因為企業倫理是現代企業制度和管理中不可缺少的軟體。

  首先,企業倫理是企業正確認識和處理它在社會上、市場上的角色、功能、責任、義務所不可缺少的,可以為企業正確處理它和社會、生態環境之間的關係提供正確的指導原則。企業作為一種生產經營單位,它的經濟功能是為社會為市場提供有益的商品和服務,但是企業在提供商品和服務的過程中,會對社會和生態環境產生各種影響,有些影響是消極的負面的,社會為了剋服或忍受這種消極的負面的影響,常常要支付一定的社會成本,這就要企業對社會對環境承擔一定的義務和責任,要求企業分清有益和有害、正當和不正當、合理和不合理的倫理道德界限,要求企業提供有益的而不是有害的供求,採取正當的而不是不正當的手段,獲取合理的而不是不合理的利潤和效益,要求企業正確處理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環境效益三者之間的關係。

  企業倫理可以為企業處理上述問題和關係提供一種基本的理念、原則和方法,在企業和社會、環境之間建立一種融洽、和諧、協調發展的關係。這種關係既是現代社會、現代市場經濟發展所需要的,也是現代企業發展所需要的。在當代社會文化條件下,我們已經不能設想,一個同社會、環境處於尖銳矛盾、對立的企業能夠生存和發展下去;我們已經看到,那些對環境造成了嚴重污染的企業、那些違法經營的企業已經越來越難於逃脫法律的製裁和社會輿論的譴責。現代企業在社會上、市場上的競爭已不僅是經濟上的競爭,還是社會效益、環境效益上的競爭,是精神文化、倫理道德、文明程度上的競爭。在經濟效益相同的情況下,社會、市場肯定會選擇那些具有更好的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具有更好的思想道德文化的企業;在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環境效益發生衝突和矛盾的情況下,人們已更加清楚地認識到,為了一時的經濟效益而犧牲社會效益、環境效益,在根本上是不利於經濟和社會的持續發展的。

  其次,企業倫理是正確處理企業內部各種關係、化解企業內部的各種矛盾、增加企業內部的團結和凝聚力所不可缺少的。現代企業在管理過程中首先會碰到投資者、經營者、勞動者三者之間的責權利關係問題,這牽涉到如何認識和評價資本、勞動、管理在企業生存和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也牽涉到如何在分配過程中恰當地處理三者之間的利益關係,處理不當就會侵犯某一方的正當利益,影響某一方的積極性,而任何一方的正當利益受到侵犯、積極性受到影響,都不利於企業的生存和發展。

  然而,解決這類問題的複雜性還在於,這三者在生產經營過程中的貢獻及相應的利益關係,並不是完全能夠依據技術原則、經濟原則精確地定量確定的,目前已經採用的各種定量計算的方法實際上都存在著不確定的、不准確的方面,因此在處理這三者關係的時候,還不同程度地要依賴倫理道德原則,即在進行分配的時候,既要從技術原則、經濟原則出發,根據三者的貢獻去分配三者之所得,又要使三者所得的差距符合倫理道德上的公正合理的原則。

  現代企業管理過程中還碰到如何對待人和機器的關係問題。現代社會化大生產企業一般都是機械化乃至自動化的企業,人(無論是勞動者還是管理者)往往成為機械化、自動化機器體系中的一種附件。這就提出了一個問題:是把人作為機器體系的一個組成部分加以管理,還是把人同機器體系區別開來加以管理。如果按照前一觀點去管理,有可能忽視人所具有的特殊性;如果按照後一觀點去管理,有可能違反機器體系所具有的運動規律。顯然,解決這個問題,除了根據技術原則、經濟原則之外,還要根據倫理原則。在按照技術原則、經濟原則把人整合到機器體系中去的時候,要考慮對人的要求的倫理合理性;在按照科學的、技術的、經濟的原則對生產經營過程進行嚴格管理,以求得最有效地利用資源並獲得高效率、高效益的時候,不能違反尊重人的尊嚴、人格及各種基本權利的倫理原則。

  近幾年來,在私營企業三資企業外資企業中,都不斷發生在所謂嚴格管理的藉口下侵犯人的尊嚴、踐踏人的人格、破壞人的各種基本權利的事件。有些商業企業為了防止商品丟失、被盜,在商店中貼出了嚴重傷害顧客精神和心靈的不文明的刺激性用語。這些現象的存在表明,明確嚴格管理的倫理界限在我國今天還是很有現實意義的。物質利益原則是現代企業管理中重要的激勵原則,因為人們進入企業獲得一份工作,在現階段來說主要目的還是謀生,為了獲得一定的經濟報酬和物質利益。但是人們到企業來工作勞動還有各種社會的、精神文化的、倫理道德上的需要和追求,人們希望企業不僅是一個勞動場所,還是一個人們接觸社會、交往他人的社交場所,要求企業、車間、辦公室不僅具有工作勞動的環境,而且具有精神的、文化的、倫理道德的氛圍,這就要求我們在管理中除了貫徹物質利益、經濟報酬的原則之外,還要加強企業文化、企業精神、企業倫理的建設和培育,使人們在企業勞動和工作中同時得到文化上、精神上、倫理道德上的滿足、完善和發展。

  有必要指出,現在不少企業家對倫理道德在企業內部管理和建立現代企業制度中的重要性,還沒有充分足夠的認識。前面提到的中國零點市場調查與分析公司所作的調查表明,在被調查的300位企業家中,有50%的人認為商業道德的作用主要表現在企業和客戶的交往中,有19.7%的人認為主要表現在企業的形象上,而只有4.7%的人認為應該表現在企業和員工的關係中,只有2%的人認為應表現在企業和主管部門的交往中,只有3.3%的人認為應表現在企業領導人的自我修養上,只有5.3%的人認為應表現在企業員工素質的提高上。這說明我們仍然需要通過各種形式向企業家們宣傳企業倫理在企業內部管理上的重要性。

  總之,現代企業制度不過是處理企業內外各種關係的原則、方式、方法的經常化、持久化、穩定化、制度化的體現。它的建立和完善既要有經濟上、技術上的根據,又要有倫理道德、社會文化上的根據。現代企業制度必須在經濟上是有效率的,在技術上是科學的,在社會文化上是文明進步的,在倫理道德上是公正合理的。因此企業倫理建設是建立和完善現代企業制度所不可缺少的基礎建設、軟體建設,企業倫理中的根本原則應成為現代企業制度理論基礎中的重要構件,企業倫理中的各種具體規範、規則應成為現代企業制度的一部分,從事企業倫理建設的組織機構應成為現代企業組織管理機構的組成部分。可以這樣說,經濟倫理、企業倫理將具有日益顯著的地位、發揮日益重要的作用,這是當代市場經濟和企業發展的一種明顯的不可阻擋的歷史趨勢。

四、企業倫理建設中的誤區

  一個企業要在市場上生存和發展,其產品必須在市場上有銷路,其生產經營活動必須帶來經濟利潤,其資本必須不斷增殖並具有不斷擴大再生產的能力,因此資本、勞動、技術、管理、利潤對於企業生存和發展的重要性,人們很容易認識到。但是企業倫理對企業生存和發展的作用,卻並不那麼容易為人們所認識,而且往往存在著忽視或否認其重要性的各種認識上的誤區。

  誤區之一認為,企業是一種營利組織而非公益性慈善組織,其任務是生產分配交換物質財富和經濟價值,因此它和倫理道德無關,也無需講究企業倫理。這一認識的前提是正確的,但結論卻是錯誤的。和倫理道德不發生任何關係、超越社會倫理道德關係而採取所謂“倫理道德中立”的企業歷來不存在。企業這種社會經濟形式,從其歷史上產生的一天起就不可避免地處身於人、群體、社會所形成的各種社會關係之中,不可避免地在各種倫理關係中充當某種倫理道德的主體;作為企業人格化代表的企業家,既是經濟關係中的角色,也是倫理道德關係中的角色。經濟人和經濟單位只存在於經濟學家的理論抽象之中;現實生活中根本不存在無倫理的企業和企業家,只存在具有不同倫理道德觀念和態度的企業和企業家。因為企業和企業家的活動,無論從其目的還是從其手段來說,都存在著對人和社會發展的影響或價值關係問題;人們總是可以從人和社會發展的角度,對企業的活動作出是善的還是惡的、是有利的還是不利的評價。由於人和社會的發展是歷史地實現的,這種評價也是歷史地變化的;由於在人類發展的特定歷史階段上,社會成員分裂為利益彼此對立的階級、集團,人和社會的發展是矛盾地進行的,這種評價也是矛盾的、複雜的。由於在這樣的歷史階段上,人類和社會整體上的發展、社會少數人的發展,常常是在犧牲社會大多數成員發展的基礎上實現的,是在人的異化狀態中實現的,於是出現了經濟價值和倫理價值的矛盾問題(對社會大多數成員的發展來說);一個企業在實現經濟價值和物質財富增加的時候,很可能採取了不利於人的發展的手段和形式,很可能在倫理道德上成為有爭議的。上述情況的存在,說明企業不可能不具有倫理性質,不可能和倫理不發生關係。

  誤區之二認為,倫理上有問題的目的和手段,也可以達到企業利潤的最大化,因而無須講倫理。應該承認,由於市場經濟體制的完善常常需要一定的歷史過程、由於社會上不正當需求的存在,確有一些不義之商通過從事反倫理反社會的營利活動而大發橫財,即使在工業發達國家市場經濟法制建設十分完備的情況下,由於市場經濟體制本身固有的缺陷,上述情況也仍然存在。但是,非法的營利活動由於腐蝕、破壞著人和社會的進步和發展,歷來為社會的倫理道德所不容,也日益為經濟法律所不准,這類營利活動所賺的錢被人們貶稱為“黑錢”。因此,非法的營利活動雖有可能得逞於一時,但終究會有朝一日暴露而歸於失敗。即使從事合法的經營活動,如果不講倫理道德,也會使企業日益陷入困境。市場體制中的商品交換的特點是消費者的選擇自由,購買活動是消費者選擇和決策的結果。這種選擇和決策不僅取決於消費者自身的需求,而且還取決於消費者對所需商品的瞭解、偏好、信任的程度。在賣方市場的情況下,由於商品供不應求,消費者的選擇空間狹小,消費者只能降低對供方的要求,供方倫理道德上的種種缺陷和不足有可能不受到註意,即使商品和服務不盡人意甚至十分令人不滿,消費者也只能作出購買的選擇。但是,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隨著賣方市場轉變為買方市場,隨著消費者選擇空間的擴大,消費者對供應者的要求就會越來越高,供方提供商品和服務過程中的倫理道德態度就會被消費者越來越重視。講究倫理道德的營銷活動會在消費者心目中產生積極影響,提高企業在消費者心目中的信譽,使消費者為下次購買活動準備好心理前提;反之,不講究倫理道德的營銷活動,則會在消費者心目中產生消極影響,降低企業的信譽,增加消費者下次購買活動的心理障礙。這就是為什麼市場經濟越發展、市場越是成為買方市場,供方的企業就越是要講究形象和信譽、越是要註意企業形象的塑造和包裝的原因。因此,認為不講倫理道德對企業利潤最大化不會有妨礙,這實在是對現代市場和現代企業的不瞭解。

  誤區之三認為,講倫理道德會使企業增加投入減少收入,對企業來說是經濟上得不償失的事情。講倫理道德,當然意味著一個企業要從事倫理道德建設,制訂倫理道德原則和規範,對全體員工進行倫理道德教育,對生產經營活動進行倫理道德監督,還要設置從事倫理道德建設的組織機構,在實際的生產經營活動中要講究社會效益、生態效益,講究商品和服務的質量,這毫無疑問要加大投入;同時,講倫理道德當然也意味著不能去經營那些有巨額利潤卻有害於人和社會發展的供給需求,也不能採取有損於倫理道德的經營手段,這毫無疑問會減少收入。但是,應該看到,上述投入的增加歸根到底是有利於企業長遠發展的,這種投入的增長既是應該的又在長遠上會給企業帶來經濟效益;上述所謂減少了的收入本來就是不應該去獲得的那種不正當收入,企業不染指這種不義之財,在長遠上也是有利於企業的生存和發展的。

  應該看到,現代市場經濟正越來越成為一種規範經濟、信譽經濟、文明經濟、法制經濟,現代市場上的企業家已不是市場初生階段時那種很難同強盜、騙子區分清楚的形象,而是講法制、講規矩、講道德、講文明的現代企業家形象。前者在那時曾經是人們崇拜的英雄形象,但在今天卻成為人們鞭撻和譴責的對象,今天人們推崇的企業家典範則是後一種形象了。因此,在現代社會和市場中,一個企業越是具有倫理道德水平,就越有可能在市場上和社會上贏得消費者和同行的信任和聲譽。在一個講道德、倫理、文明的社會和市場中,企業的信用、聲譽是一種無形的資本、潛在的市場。這種無形的資本、潛在的市場是企業發展中長期起作用的因素。從這個角度看,企業倫理建設雖然直接提高的是企業的倫理素質、倫理水平、倫理價值、倫理形象,但這種倫理素質、水平、價值、形象的提高卻可以轉化為企業的經濟效益,轉化為企業在經濟上的利潤和收入。

五、強企業的倫理道德建設的途徑

  在企業法的經營管理中存在各種各樣的倫理道德問題,這些問題的解決,需要通過加強企業的倫理道德建設來完成,而倫理道德建設要從企業的內部與外部同時入手考驗做到更全面,更徹底。企業內部,企業管理者在思想上要澄清一些模糊和錯誤的認識,充分認識到企業倫理道德建設與盈利的辯證關係,認真處理好關係到企業生存和發展的利益與道德的關係,同時企業加強對員工的道德教育,提高員工的道德境界。

  加強社會監督,約束企業的行為

  企業作為社會的成員,其行為也處於社會的監督之下。對企業的監督應是一個全方位的監督,可以從法律監督、環境監督和自我監督三個方面來考慮。

  法律手段作為國家的一種強制性手段,具有到高無尚的權威。以法律監督為手段促進道德建設,首先可以提高道德的權威性。道德只是對人們行為(包括企業行為)的一種軟約束,而將一些道德觀念上升為法律,依靠國家強制力來執行,可以使其獲得社會的普遍認同,提高權威性,成為全體社會成員公認不違的原則。其次可以增強道德的規範性。道德具有明顯的社會效力,不能只是抽象的原則,必須使其變為具體明確的行為準則,而法律條文的制定,將一些道德要求條文化,制度化,做到有章可循。通過法律形式對企業行為加以具體的限制,也可使其行為規範化。第三,可以強化道德的監督性。道德固然以揚善為基本特征,但懲惡也是不可缺少的一個方面。法律監督以強製為特征,是更嚴厲的治惡性手段,以此來監督企業的行為,對各種非道德行為必定會起到震懾作用。法律監督手段可以強制性地為企業行為確定價值取向,有助於迅速扭轉企業行為失範的狀態。

  環境監督是檢驗企業是否履行道德義務必一種不可少的手段。如果道德環境過於寬鬆,沒有約束力,會有損道德行為的施行,嚴格的環境監督則能夠防患於未然,時時監督企業棄惡性從善,加速道德風氣的改善。環境監督包括三種方式:

  第一,傳播監督,即大眾傳播媒體對企業善行的褒揚和惡性行的譴責。這種監督無疑會產生巨大的社會輿論效力,使善行者受到社會的尊重,惡性行者受到鄙視,從而提醒企業時時檢查自己的行為。

  第二,人際監督。在道德環境空間增大,變動增加的情況下,企業的人際關係流動性與陌生性也相應增加,此時更須加強人際監督。現在,企業的競爭者、合作者、服務對象的範圍越來越廣,企業行為更加社會化,通過彼此的監督,才可以使各企業的行為進一步符合道德規範,這樣有利於企業間擴大交往,維護社會生活的正常秩序。

  第三,組織監督。通過建立一定的組織(如官方的、行業的、民間的)對企業行迷進行全方位的監督,使企業的非道德行為無處藏身,從而能有效促進企業日常行為的改善。

  道德行業最終要靠具體的行為個體來完成,如果個體的道德行為是在監督和強迫之下完成的,就算不上真正的道德行為。“道德的基礎是人類精神的自律”。每個道德主體需要將社會的道德要求要求內在的道德義務,用健全的道德性來指導其社會行為,從而達到隨心所欲而不逾矩的境界,其中道德認識的提高、道德情感的培養、道德意志的磨煉、道德修養的積累都是非常重要的,而自我監督是貫穿於其中的不可必少的環節。企業只有在自我不斷的對照、反省、提示、監督下道德境界才可能不斷提高,成為一個有高度道德覺悟的個體。

  1994年,美國、日本和歐洲的企業界領袖在瑞士通過的《CAUX圓桌會議企業商務原則》為企業經營提供了商業倫理的基本準則。CAUX圓桌會議認為:企業的經營活動應基於以“共生”和“人的尊嚴”二者為基點的倫理觀念中,這種基本的倫理觀念應該得到所有企業的普遍尊重和嚴格遵守。“共生”是指為全人類的利益和幸福而共同生活,共同勞作,使相互合作、共存共榮與正當、公平的競爭兩者並存;“人的尊嚴”則是指把個人的神聖不可侵犯性和真正價值作為終極目標,而不是簡單地作為達到他人的目的或獲得過半票數的手段,即實現真正的“人性化”。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422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評論(共15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企業倫理"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116.2.34.* 在 2010年12月24日 21:22 發表

該智庫很好!感謝創建者、支持者!

回複評論
183.15.216.* 在 2011年1月6日 17:54 發表

很好,受益了,在此謝過!

回複評論
27.18.8.* 在 2011年6月2日 22:16 發表

謝謝,發文的大神

回複評論
121.235.214.* 在 2011年9月12日 22:33 發表

不錯,非常簡要

回複評論
222.168.18.* 在 2011年9月20日 14:16 發表

加強企業倫理道德的建設我們任重而道遠、

回複評論
150.243.210.* 在 2011年12月8日 05:39 發表

大感謝!非常有用!!

回複評論
117.86.15.* 在 2012年5月6日 23:59 發表

3Q!!

回複評論
219.130.235.* 在 2012年10月18日 15:12 發表

太感謝了,真的救了我呀

回複評論
58.55.124.* 在 2012年11月30日 22:22 發表

很受啟發,感謝,企業發展的瓶頸找到了!

回複評論
王妞妞 (討論 | 貢獻) 在 2013年6月27日 19:36 發表

資料很多,智庫給了我很大幫助

回複評論
103.254.64.* 在 2015年8月21日 11:42 發表

超級贊!

回複評論
112.105.189.* 在 2015年10月29日 08:30 發表

GOOD

回複評論
202.101.72.* 在 2016年12月12日 12:51 發表

贊贊贊

回複評論
M id 17bd5ea0b90a1aa445f59ae33dd10fb2 (討論 | 貢獻) 在 2019年11月29日 04:43 發表

蠻好的

回複評論
M id 17bd5ea0b90a1aa445f59ae33dd10fb2 (討論 | 貢獻) 在 2019年11月29日 04:44 發表

不錯(*๓´╰╯`๓)♡

回複評論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