簇群經濟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簇群經濟(Cluster Economy)
目錄 |
以大企業、大集團為核心,一大批上下游中小企業集聚其周圍,從事配套加工生產的集群發展模式,稱為簇群經濟。這既不同於一些大企業把生產分工內部化的組織形式,因為中小企業是各自獨立的法人實體。也不同於中小企業分散分佈、缺乏聯繫的無序狀況,因為專業化的橫向聯繫與縱向聯繫把一個地區內的中小企業有機地組織起來。
在這個意義上說,美國哈佛大學管理學教授波特把它概括為企業簇群(Clusters of Enterprises),義大利學者伯卡逖尼(Becattini,1991)以義大利中小企業網路化發展為背景將其稱之為專業產品區(IndustrialDistricts)。國內的一些學者用“產業簇群”、“地方企業網路”、“塊狀經濟”等概念描述這種現象。結合現階段中小企業在行政區域範圍內的專業化分佈與發展特點,將其稱為專業鎮經濟。即簇群經濟是以大量的中小企業在產業上的集中和地理位置上的集聚為特征的地區經濟。相對來說,使用這個概念可以更突出地把握地區經濟特征。
發達國家和先進地區的經驗表明,發展簇群經濟不僅有利於產業鏈的重組和延伸,而且能有效帶動產業的整體升級,大幅度降低物流成本,從而全面提高產業競爭力。我國區塊狀經濟發達,但缺少大企業、大集團的輻射和帶動,產業組織化程度和發展層次不高。因此,要加快引進一批關聯度大、牽引力強、科技含量高的大企業、大集團、大項目在沿灣地區落地生根,促進塊狀經濟向簇群經濟轉型。同時,“三沿”產業帶的開發不能演變成沿線開發,要走園區化發展道路,促進相關產業的集中集聚,形成“長藤結瓜式”產業帶。對同構、過小或空殼的產業園區要予以整合、擴容和提升。
簇群經濟是由每個企業構成的,而一旦形成了簇群經濟,它就成為了每個企業生存與發展密切相關的外部環境。每個企業無法支配和改變這種外部環境的變化,但是,可以藉助於這種外部環境獲取更多的外部性收益,如獲取技術與知識資源,更廣泛地交流供求信息,實現專業化分工與合作收益等,這就是簇群經濟對大量中小企業進入的吸引力所在。而一旦外部性收益降低,企業就會退出,如果退出的企業越來越多,簇群經濟就走向了衰落。這也是中小企業十分關註其所在的簇群經濟興衰的原因。
國內外的簇群經濟,大約有兩種生成機制,一種是地方政府通過設計加以推動的,如創新科技園、出口加工區和經濟特區等。另一種是以每個企業的自由選擇而自發生成的。如在發達的市場經濟國家中,主要集中在義大利東北部的大約70多個小企業專業區。
日本集中在東京都大田地區的金屬製品小企業集群;
在發展中國家中,玻利維亞集中在Santa Cruz Dela Sierra的服裝企業簇群;
集中在迦納Kumasi地區的汽車配件製造專業區;
宏都拉斯在 SanPedroSula地區的傢俱、金屬製品專業區、印尼的AentralJava地區的棕櫚糖加工區、巴西的SinoValley地區的製鞋專業區等;
在我國浙江省大約形成的300多個小企業專業區和廣東省已經具有一定規模的30多個專業產品區等。
當然,在這種類型中,由於內部與外部因素的影響程度不同,還需要對此做進一步分類,如由跨國公司等外部資源進入形成的中小企業專業區,我稱其為嵌入型簇群經濟。廣東省東莞市的IT產品專業區就屬於這樣一種類型。20世紀90年代以來,隨著台資電腦相關企業紛紛來此設立加工廠,已經逐漸形成了以大企業為中心,大量專業化分工協作的配套企業、關聯企業和下游企業網路化入駐的IT製造業格局,並帶動了本地一大批生產配套型企業的興建。方圓25公裡以內已形成PC生產 95%的配套能力。經過多年的發展,東莞生產的電腦信息產品在全球市場占有相當的份額:電腦磁頭、電腦機箱及半成品占40%,敷銅板、電腦驅動器占 20%,高級交流電容器、輸出變壓器占25%,電腦掃描儀、微型馬達占20%。
東莞電腦資訊製造業強大的配套能力,反過來吸引了更多國內外的大廠商紛紛將加工廠或採購點設在這裡,從而更加強化了東莞作為全球重要PC業加工基地的地位。據統計,目前已有30多家臺灣上市公司在東莞投資設廠,港資上市公司更多,達130多家。
從現有的文獻看,許多學者和國際經濟組織都以不同的理論框架解釋了簇群經濟的發展類型與階段性過程。最早描述企業簇群現象的學者是19世紀末期的馬歇爾(Marshall),他把英國斯塔福德郡的陶瓷生產和貝德弗德郡的草帽生產等產業集聚概括為“產業區”(IndustrialDistricts)。隨後,許多學者以中小企業在地理和產業上的聚集著重研究了它的形成、作用和影響。直到近年來,隨著企業簇群現象在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普遍興起和多樣化發展,人們才開始把它的演化納入到研究視野之中。
到目前為止,對企業簇群的演化過程的研究主要從分類角度加以展開。如範迪克(M.P.VanDijk,1999)從企業簇群的內在聯繫和地區專業化功能的角度將其分為地理位置型簇群、市場型簇群、勞動分工型簇群、創新型簇群、多邊聯繫產業區和技術發展極等6個階段,並分析了每個階段的內部機制與地方政府的支持系統與政策取向。塞格列和迪尼根據宏都拉斯、尼加拉瓜、墨西哥和牙買加等拉美洲等發展中國家的經驗,從投資項目角度提出了中小企業網路化發展的4個不同階段:
以少數有影響力的企業家來組織和推動中小企業網路形成的階段;
形成戰略計劃階段,包括分析共同的問題和機會、制定共同的工作步驟和組成聯合的企業組織等;
啟動有利於網路組織中的每個企業發展的共同項目,如聯合採購原材料、聯合推銷產品、設計合作組織規則等;
選擇戰略性項目進行實施的階段;這集中在企業之間以產品和生產過程形成的專業化分工聯繫。
我國改革開放以來,簇群經濟之所以在某些地區得到快速的發展,是因為這個地區的某一個產業有著悠久的歷史,簇群經濟的發展與當地的歷史有關。從許多地方簇群經濟產業的發展來看,簇群經濟與其歷史有著必然的密切聯繫,最起碼在人力,技術,資源,市場的某一方面有著某種優勢。如我國江、浙一帶的絲織業,早在清朝,由於織造衙門的建立,在那些地區就已形成一定的規模。“家家織機聲,戶戶織布忙”就是當時江、浙地區有織造地區的真實寫照。
在江、浙地區,可以毫不誇張的說,在清朝時,那個地方的許多農戶就幾乎可以達到人人都可以織布,個個都會織布。還有山東的昌邑市,由於在清朝就引進了蘇州的織造技術,因此也形成了和江浙一樣的情況。而且很早就已形成了自己各自的銷售渠道。其中許多地方的產品也早就進入了國際市場。多年來形成了一套有效的生產、銷售的組織和技術人才的聚集。
由於這些地方在織布方面歷史上就有著比較悠久的歷史,有著許多織造人才,因此,當我國改革開放以後,這些地區在織造方面最先崛起,迅速形成了一定規模的地區經濟優勢。現在江、浙的許多地區和山東的昌邑等已都是我國重要的紡織基地。同時,各地區在改革開放以來的二十多年裡緊緊圍繞著紡織這個主業,對紡織行業進行了大量的技術改造,在改造的同時,由於該地區產業的密集,又吸引和逐漸興起許多與紡織有關的上、下游企業,如紡織製造業,化纖行業,服裝行業以及與服裝行業有關連的配套企業如紐扣,拉練,絲線等,這些企業的發展又反過來進一步促進了該地區紡織行業進一步的發展。
如廣東的虎門。目前虎門鎮已擁有上規模服裝制衣企業1000多家,各種配套集群如運輸,市場,客戶等近數千家。其中,僅是上、下游配套企業(如織布,定型,漂染,拉鏈,刺繡等)就有上百家。
還有如景德鎮的日用陶瓷,廣東的建築陶瓷,淄博的琉璃等均有著悠久的歷史。這些地區在本地悠久的特色產品的生產中,積累了大量的人才,建立了自己各有特色生產基地,銷售渠道,組織形式,並且擁有了其他地區所無法比擬的技術優勢。
1、簇群以勞動密集型產業為主,產品檔次低
簇群經濟中,紡織、服裝、玩具、陶瓷、食品、傢具、燈飾、五金製品等傳統的勞動密集型產業占八成以上,大都集中於回收期短、風險小、充分競爭性的行業,在產業技術選擇上也基本上局限於低技術行業,缺乏創新,設備落後,沒掌握模具、晶元等關鍵零件和技術,產品走不出仿製、組裝、沿襲過去的圈子,主要以中低檔產品為主。
2、技術創新動力不足
受簇群內各企業技術與知識的高度外溢和技術創新投資風險大的影響,眾多產業為減少研發投資成本和降低創新風險,都想坐享創新外溢的好處,而不願自行研發進行創新,所以,集群內的技術模仿動機遠遠超過其創新動機,企業都願意成為“免費搭車者”。這種“搭便車”思維和行為的廣泛存在,不僅大大削弱了企業的創新活力,引發了簇群內企業的創新惰性,所採用的技術多為引進或模仿,而且也嚴重削弱了簇群應對外部環境變化的能力。
3、嵌入型企業簇群的根植性弱
企業簇群最突出的特點是以“嵌入型”企業簇群為主,這種“嵌入型”企業簇群主要依靠地緣優勢、政策優勢、低成本優勢吸引外來企業直接投資,建立外向型加工製造企業基地,並且逐漸形成了產業積聚規模。然而,這種“嵌入型”為主的企業簇群並未真正嵌入或根植於當地,這些外資企業對當地相關產業前、後向關聯效應差,沒有完全把當地企業納入其商品鏈中,外生型企業在當地的集聚是所謂“複製群居鏈”,即一些有著產業聯繫的上下游生產企業“一窩蜂”的相繼前來投資辦廠,以維持原來的生產聯繫。
這種企業集群模式具有“可遷移性”或“可複製性”,當區位條件發生變化時,容易發生遷移。近年來,珠三角地區部分外資企業向長三角的遷移證明瞭珠三角簇群經濟的弱根植性。如東莞清溪電子產業簇群以台資為主導,該產業簇群與國際產業體系的聯繫嚴重依賴台商作紐帶,無論是核心大企業或周圍配套的中小企業均是外資主導,其市場、資金、技術均在外,僅加工環節在本地,這種“松腳型”簇群在本地扎根不深,台資企業內部聯繫多,與本地企業還僅僅是基於產品鏈的簡單勞動分工,未把當地企業納入其產業鏈。
4、內生型簇群的企業管理水平落後,家庭企業文化成為簇群成長的障礙
內生型簇群以家庭企業和民營企業為主體,所有制形式主要是個體、私營性質,然而這種企業組織和治理結構卻面臨著以血緣結成的關係網契約、法律關係轉變的挑戰,同時,隨著產業簇群的發展和簇群規模的擴大,家庭企業文化中的重用親信、排斥外來人才,家族企業只能由家人掌管,企業興衰繫於其後續接班人的能力,企業領導人的獨斷專行等表現出的狹隘性成為了簇群進一步成長的障礙。
5、簇群內產業分工和關聯度低下
從生產組織聯繫上看,珠三角絕大多數專業鎮經濟是以橫向分工聯繫為主,在一個企業簇群中聚集了生產同類產品的企業,但這些企業之間卻沒有建立起經濟學家所談的那種上下游的產業鏈條關係,很多情況下在每個企業內部就可完成從原材料到最終產品的全加工過程。如虎門的上千家服裝企業都生產不同款式、品種和類型的服裝,但每個服裝企業基本上從進料、設計、加工和銷售都是在企業內部完成的,遠未達到形成產業縱向鏈條提升整個產業增值的效果。東從的傢具、南海西樵的紡織等都具有這種特征。這種缺乏深層次的分工,使企業難以享受到企業內部的規模經濟和範圍經濟。
為改變珠三角簇群經濟大部分企業專業化層次低、創新能力弱、產品低質的局面,實現產業高級化,必須在簇群中具有推進技術創新的載體,應用高新技術改造和提高傳統產業產品的科技支撐條件。積極培育和發展技術市場、信息市場,為簇群企業建立提供服務的技術開發中心和信息服務網路體系,發展一些支持的基礎機構,如培訓組織、技術轉移和研發機構等,並引進與之相適應的高素質人才。
2、建立和完善風險投資機制,促進簇群技術創新
簇群企業往往傾向技術模仿而不去創新,技術創新不足制約著珠三角產業簇群的持續成長和產業層次提升,嚴重束縛著簇群的競爭力,因此,應儘快建立和完善風險投資機制,由政府引導商業銀行、民營大企業等投資主體,建立風險投資基金、中小企業發展基金等專業風險投資機構,設立種子基金、創新基金、產業發展基金和風險投資基金,對中小企業,特別是高科技中小企業進行扶持,使企業和本地機構共同分擔高風險,高投資和高收益、高回報的超額利潤。
3、強化外資嵌入型簇群的根植性,依靠內源力量培育產業簇群
對外資嵌入型產業集群,應積極尋求區內各經濟主體交流和互動的“膠”鏈,促進區內外資企業與非外資企業的整合以增強地區性粘結。但是,推動一個國家或地區經濟發展的最終和持久力量是內源性因素,因此,不能單純依靠外來資本和區域自然資源稟賦等外力來促進簇群的發展,而應註重依靠內源力量來培育區域的產業簇群。
積極發展民營企業簇群,進行產權改革,完善治理結構,建立現代企業制度,政府部門、管理服務機構要對企業家進行積極引導,加強人力資源開發和管理,積極引進外部人才,轉變人才使用本地化和用人唯親的局面,完善民營企業簇群與外資型、內生型企業簇群的產業配套體系,使簇群內各行為主體建立長期穩定的關係,結成一種合作網路,共同造成一種獨特的區域經濟環境。
4、深化簇群企業的分工協作
產業簇群大多是以“一鎮一品”的形式存在,企業之間的分工合作仍處於較低層次。因此,簇群中的大中企業應圍繞自身核心資源展開技術改造和規模擴張,而將一般零部件及半成品通過產業簇群的專業化協作網層層擴散到中小企業去,通過分包關係把大量中小企業網路在自己周圍,形成大、中、小企業的協作生產體系,如此,大企業只需保留人才、商譽和技術秘密有關的核心資源,而將非核心資源的生產製造環節、售後服務等外包給中小企業,也可組織中小企業定期參觀大企業,瞭解大企業的生產流程,分析在整個生產鏈條上有哪些生產環節可由中小企業完成,在交流中,大企業也能發現已具備一定實力的中小企業成為自己的供應商,通過對其進行技術指導等,使它們能夠生產出滿足大企業要求的產品,使簇群內分工向縱深發展。
5、促進跨區域產業簇群協調
腹地狹窄是制約簇群發展後勁的一大阻力,因此,拓展發展腹地,將成為提升地區簇群的重要舉措,為此,須加快本土企業向國內外具有競爭力和承接能力的地區轉移或延伸產業鏈,讓企業做大做強,將各“邊緣地市”、“增長極”的發育與產業簇群整合,產業鏈延伸有機結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