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47个条目

搭便車者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重定向自免费搭车者)

  搭便車者((Free Riders),也稱“免費搭車者”

目錄

什麼是搭便車者

  在財政學上,免費搭車是指不承擔任何成本而消費或使用公共物品的行為,有這種行為的人或具有讓別人付錢而自己享受公共物品收益動機的人成為免費搭車者。

  搭便車者消費者在自利心理的誘惑下,將試圖不需要由自己提供的公共產品或者不必由自己為公共產品提供付費,而希望坐享他人提供公共產品。由於消費時的非排他性非競爭性,使得這類產品只要有人提供了,則其效應所及範圍內,人們都是天然能夠消費的而不管它是否為其消費提供了成本費用

  免費搭車現象緣於公共物品生產和消費的非排他性和非競爭性。

  免費搭車行為往往導致公共物品供應不足。

解決搭便車者的方法[1]

  針對例如“搭便車”現象的公共困境問題,哈丁(1968,1998)提出了“彼此監督、相互認同”以控制過度消耗傾向的觀點。該觀點包括以下幾種方案:

  公共資源的結構性改變

  結構性改變包括將共有的資源私有化,例如劃分領地歸個人所有而不是大家分享整個區域。形式上可採取普拉特(1973)的主張,即對保護行為增加獎勵和對過度獲取進行懲罰。

  改變參與者之間社會關係

  實驗室模擬情境發現,通過社會關係改善對公共資源的管理,允許或鼓勵參與者育其他人就有關收益的策略進行交流也能促進資源保護(Bousa & Komorita,1996)。得到反饋和交流的群體能特別成功地維繫公共資源(Jorgenson & Papciak,1981)。

  決策的制定和實施

  另外,領導者進行的決策或制定的規則影響著公眾困境的結果。西皮(1978)的研究發現,成員參與選擇領導者以及參與關於如何使用有限資源的決策,有十分成功的保護結果。對其他群體成員的認同和群體內部凝聚力引導親生態的收益選擇(Brewer & Kramer,1986;Kramer & Brewer,1984),增加群體成員間的吸引力也有幫助。

相關條目

參考文獻

  1. (美)保羅·貝爾等著.環境心理學[M],朱建軍等譯.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9:467-468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13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Vulture,Yixi,Tiffany,nonameh.

評論(共0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搭便車者"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官方社群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