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仿型創業者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隱藏] |
什麼是模仿型創業者[1]
模仿型創業者中的創業者不是在自己原來熟悉的領域(行業)中發展,而是換了一個新的行業,重新創業,由於對個人來說有較大的改變,會遇到許多原來沒有遇到的問題,事業有可能成功,也有可能失敗,但這種新事業新創造的價值並不多,個人卻要買著比較大的風險,而且新創造的價值也不一定與自己的期望值相一致。對創業者來說,通過這種類型的創業要比較謹慎。許多失敗的創業,往往是因為採用了這種創業方式。
模仿型創業者創業認知的影響因素及構成研究[2]
1.模仿型創業者創業認知的影響因素由Bandura的觀察學習理論可知,影響創業認知的兩個關鍵因素是示範事件的特征和模仿型創業者的特征。觀察學習理論中示範事件的特征包括顯著性、複雜性、新穎性和熟悉性及功能價值。模仿型創業者的特征包括接受創業教育的程度和工作與創業經驗(範巍和王重鳴,2005)。
2.模仿型創業者創業認知的構成根據前人的研究可知,創業認知表現出兩個特征:一是感知並掌握確定機會必需的信息,與風險知覺相關(Keheta1,2002);二是具有開發機會所必須具備的認知屬性(Shaneand Venkataraman,2000)與創業效能感相關(Kruger,2000)。
風險知覺。所謂風險被定義為“損失的可能性”。風險知覺是指個體對於損失的可能性和概率的感知,風險定義包括三層含義:潛在的損失、這些損失的顯著性和損失的不確定性(YatesandStone,1992)。也有學者認為包括自我損失(自尊心損失)、機會損失、金錢損失和時間損失四種(Roselius,1971)。總體而言風險分成五種類型,即心理風險、財務風險、性能風險、身體風險和社會風險(JacobyandKaplan,1972)。此處採用Slimon等(2000)的定義,即風險知覺是指創業者在創業過程中對風險的感知。
創業效能感。創業效能感(entrepreneurialefficacy)是基於自我效能感的概念發展而來的。班圖拉提出的自我效能感的概念很有代表性,他認為過去的理論和研究把主要註意力集中於人們的知識獲取或行為的反應類型方面,忽視了支配這些知識和行為之間相互作用的過程。自我效能感是指一個人對其完成某一特定工作或任務所需能力的自我判斷或自我評估,也是對其能勝任特定工作或任務的信心或信念。有學者將創業效能感定義為一個人能夠成功地扮演和完成創業者角色任務的信念的強度。此處認為創業效能感是個人相信自己能夠創業成功所擁有信心的程度。
模仿型創業者創業動機的構成
McClelland(1961)認為對成就、權利/控制和歸屬的需求屬於人類高層次的、社會性的需求,是創業動機的主要內容,並建立了需求與績效之間的關係。Kuratko和Naffziger(1997)和Robichaud等(2001)分別提出創業動機由外部報酬、內部報酬、獨立性和保障需求構成。本書認為創業動機是創業前個體所表現出來的目標或遠景,強調創業動機不是一個抽象的觀念,而是內化為創業者個體的目標,激勵創業者的行為。借鑒學者對創業動機的度量,此處認為創業動機的三個關鍵性維度即為成就需求、獨立性需求和保障需求。成就需求為所提到的外部報酬和內部報酬;而獨立性需求指個體為了獲取獨立自主而進行創業的需求,保障需求即為家庭保障需求。Kuratko和Naffziger(1997)對創業動機的度量與Robichaud等(2001)對創業動機的度量對比見表1。
在班圖拉(1989)的社會學習理論中,觀察學習過程主要包括觀察和學習兩個階段,即認知階段和決策階段。認知並不一定產生行為,只有在動機的刺激下才能產生行為,認知和動機對於個體的行為來說是不可缺少的兩個條件。模仿創業決策模型主要有認知模型和決策模型。其中,認知模型是示範事件如何影響模仿型創業者的創業認知,而決策模型是創業認知和創業動機如何影響創業決策。
模仿型創業者認知模型,主要討論示範事件如何影響模仿型創業者的創業認知及模仿型創業者特征對創業認知中的創業效能感的影響,如圖2所示
1.示範事件對模仿型創業者創業認知的影響
1)示範事件對模仿型創業者創業效能感的影響
示範事件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創業效能感,潛在創業者看到其他與自己相似的人的成功,也增強了自己創業的信心(BrownandInouye,1978),也可以使觀察者提高效能的自我知覺(Banduraeta1.,1982)。
2)示範事件對模仿型創業者風險知覺的影響Fornahl(2003)認為在區域創業活動中,榜樣的積極作用即本書研究中的示範事件能夠對創業者的風險知覺產生影響。由於榜樣的存在使得創業者在評價風險時產生偏見,低估風險從而增加了創辦企業的可能性。楊靜文(2004)指出集群內中小企業“群雄並起”式的蓬勃發展,與部分帶頭企業和個人的創業示範作用是具有緊密相關性的。在集群環境下,領先型創業者(“龍頭企業”、“焦點企業”)的示範作用主要在於知識擴散而帶來的外部學習效應,企業之間通過近距離的觀察、相互學習和創新,降低了潛在創業者的創業風險,從而增加了創業的可能性。
2.模仿型創業者特征對創業者創業認知的影響研究
模仿型創業者特征指模仿型創業者接受創業教育的程度和工作與創業經驗,是創業者的外在表現。從以往的研究發現,創業者特征與風險知覺之問並沒有相關關係。風險知覺與認知偏見之間存在負相關關係,Simon(2000)指出認知偏見中的過度自信、控制幻覺、相信小數定律等影響了風險知覺,使創業者感知到的風險更小,更容易產生創業行為,但是創業者特征和風險知覺之問並沒有相關關係。因此,本書只討論模仿型創業者特征對創業效能感的影響。創業者特征主要指接受創業教育的程度和工作與創業經驗。
1)接受創業教育的程度對創業者創業認知的影響創業課程對創業者提供了觀察已創業成功榜樣的機會,從而得到很多學習的知識。這些課程通常都是當地成功的創業者通過案例教學的方式講述自己創業的經歷。創業方面的教育家也會使用社會勸說來提高學生的創業效能感。而且正規教育能夠提供成功創業者生活和工作方式的例子,以幫助模仿型創業者實現成功的動機(Stumpfeta1.,1987)。所有這些學習機會都會帶來一些好的結果,創業者也會認為這些好的結果是來自於他們的能力,這些歸因能導致創業效能感的增加。Zhao等(2005)的實證研究結果表明,創業相關課程的正規學習與創業效能感正相關。
2)工作和創業的經驗對創業者創業認知的影響
創業者以前的創業經驗為個人提供了親自獲得成就的機會,對於創業者來說很重要的技能和戰略都是從以前的創業經歷中獲得的,即使是失敗的經驗對創業者來說也具有指導意義(Minnitieta1.,2001)。因此創業者以往的創業經驗可以看成是其獲得成就的一種形式,也會增加他們的效能感。Zhao等(2005)的實證研究證實了創業者以往的創業經歷和創業效能感正相關。Chen等(1998)指出創業者的年齡、性別和創業效能感的相關性不大,而工作經驗和創業效能感正相關。
模仿型創業者的決策模型,主要研究的是創業認知和創業動機對模仿創業決策的影響,如圖3所示。
1.創業認知對模仿型創業者決策的影響
1)創業效能感對模仿型創業者創業決策的影響
Chen等(1998)指出創業效能感高的個體成為一個創業者的可能性更大。Boyd和Vozikis(1994)指出創業效能感是決定創業意圖強度並且將這種意圖轉化為創業行為的決定性因素。Krueger和Brazeal(1994)認為創業效能感是潛在創業者轉變為創業者的決定性條件。Noble等(1999)提出在同樣的環境中,高創業效能感者的眼中是充滿機會的,而低效能感者的眼中是代價和風險,就算是感覺到同樣不確定、風險和艱難的環境,高效能感的人也比低效能感的人感覺到在解決這些問題時更有競爭力。Chen等(1998)實證研究的結果也表明,具有高創業效能感的人比低創業效能感的人更有可能具有創業行為。Zhao等(2005)實證研究進一步證實,創業效能感與創業意圖正相關。從以上學者的研究表明創業效能感與創業決策之間存在一定的關係。 2)風險知覺對模仿型創業者決策的影響風險知覺構成個體和組織對風險和機會的評價,會影響其創業行為。因為風險知覺會影響創業者對獲得利潤的判斷(ShaneandVenkataraman,2000)。風險總是蘊涵在決策的執行過程中。當感受失敗的可能性很低時,創業者會將一個想法看成是一個可行的、值得進一步考慮的機會,因而推動其創業的意向和行為。創業者能感知較低的風險水平,Cooper(1988)發現95%的創業者認為他們的企業會成功,但是最後的實踐卻證明有一半的企業倒閉了。同樣的,Palich和Bagby(1995)也發現創業者比經理人員感知機會的能力更強,但是感知風險和威脅的能力更弱。三分之二的高技術企業的創業者承認他們創業時很少考慮風險(Cormaneta1.,1988)。有學者認為創業者之所以進行創業決策是因為他們感知到的風險比大多數人感知到的風險小(KahnemanandLovallo,1994),即使在同樣環境下,也會有一些人認為環境充滿了風險而另一些人認為沒什麼風險(Nutt,1993)。那些比其他人感知到的風險更少的人會不知不覺地採取風險行為,而由此提出的理論假設,即感知低水平的風險和創業決策是相關的,但卻沒有進行進一步的實證研究(Simoneta1.,2000)。
2.創業動機對模仿型創業者決策的影響
1)成就需求成就動機被認為是對創業者研究中最普遍的特征之一。McClelland(1961)在創業文獻中建立了成就需求模型,指出高成就需求的個體奮力的目的是尋求創業角色而不是其他管理角色,滿足個體需求。他採用了來自美國、義大利和波蘭的大量樣本,研究表明創業是將成就需求轉化成經濟增長和發展的行為。John—son(1990)對成就需求與創業活動之間的關係進行了調查研究,研究結果表明,成就需求與創業之問存在著很大的關聯,創業者與非創業者之間的成就需求是不一樣的。Collins等(2000)研究結果首次表明,成就需求與創業是顯著相關的,用成就需求來區別創業者與非創業者是有效的,但是用來區別創業者與經理人員是無效的。而且他還進一步指出成就需求用來區別成功的創業者與失敗的創業者也是有效的。因此,成就需求對於創業者的創業行為起到一個很重要的作用。其他學者的研究也表明企業的創立者們對成就的追求比經營管理者們相對較高(BegleyandBoyd,1987;Minereta1.,1989)。成就需求成為個體創業的拉動因素,呈現出較高的創業水平,創業者表現出較高的冒險精神和創新精神。
2)獨立性需求獨立性需求指個體為了獨立自主的目的而進行創業的需求。Kuratko和Naffziger(1997)提出了個體創業可能來源於為了個人自由、自我雇佣、自己成為老闆或者能夠自主決策來控制自己的命運。在“拉推動機理論”中,獨立性動機是個體來自其內心的一種催化作用,拉動個體進行創業。許多調查都認為,個人為了獨立的目的而進行創業。Hisrich(1985)對美國女性創業者的定性調查研究表明,女性創業的主要動機就是為了追求獨立性。另外,許多實證研究的結果也表明創業者的獨立性更高。由此可見,獨立性需求是導致創業者進行創業的原因之一。
3)保障需求
保障需求指的是為了獲取個體或者家庭的生活保障而創業的需要。Kuratko和Naffziger(1997)在創業動機實證研究的結論中指出創業者受家庭保障需求的影響比外部報酬、內部報酬和獨立性需求影響的程度更深。Robichaud和Roger(2001)經過大量的訪談和實證研究認為個體創業可能受家庭保障或者個體保障需求的驅使,甚至可能是為了建立一個家族企業而使之世代延續下去而創業。
通過以上分析,基於創業者的角度,應用結構方程方法,本書建立基於科技型新創企業集群的模仿創業決策模型,如圖4所示。集群中最先進入的領先型創業者的創業行為作為示範事件,從而引起了模仿型創業者進入集群創業的決策。模仿型創業者在示範事件的影響下,通過觀察學習,使自己獲得了某項技能,再加上創業動機的刺激作用最終實施模仿創業的行為。
在模型的實證研究中,利用sPssl3.o統計軟體對模型中各要素進行描述性統計分析,運用AMOS4.0軟體包對理論模型的擬合度和相關假設進行檢驗。
模仿型創業者的樣本與數據
數據來自於課題組對長春市高新區軟體產業集群內企業的調研。課題組派出了近20名調查員對長春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的企業按名錄隨機發放問卷。共發放170份問卷,收回有效問卷120份,有效回收率70.59%。有關描述性統計分析的結果如下,樣本企業註冊時間分佈情況如表2所示,其中註冊最早的是在1993年5月,最晚的是在2006年1月。樣本企業的行業分佈情況為軟體企業占49.4%、電子信息企業占44.8%、光機電一體化企業占3.4%、生態環保業占1.1%和其他企業占1.3%;而79%的創業者接受創業教育的程度集中在中等和較高層次;62.1%創業者是有創業經驗的。
此處研究的是基於集群的模仿型創業者決策行為,研究對象主要是模仿型企業。而領先型企業定義為在創業時間上領先於其他企業、目前(調研時間為止)仍然存活的企業。在本次樣本企業中,1993--1996年成立的企業僅有7家(占5.83%)屬於領先型企業,而其餘則為模仿型企業。
1.模仿型創業者特征
此處所指的模仿型創業者特征僅指創業者的創業教育程度、工作和創業的經驗。
2.示範事件
示範事件在模仿型創業者決策行為模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也是研究模仿型創業者在集群中創業的最重要原因之一。Bandura提出示範事件具有顯著性、可分辨性、複雜性、新穎性、熟悉性及功能性的特征。此處根據示範事件的特征確定其度量指標。
3.創業認知
(1)在借鑒Drnovsek和Glas(2002)、Daniel(2005)、Chen等(1998)的研究基礎上,此處對創業效能感的度量主要採用7個指標,如表3所示。
(2)借鑒Williams(1999)和Williams等(2002)等的研究,此處對風險知覺的度量主要採用5個指標。
4.創業動機
Kuratko和Naffziger(1997)提出了“創業動機度量量表”,Robichaud和Roger(2001)則對Kuratko和Naffziger(1997)的問卷進行了修改和驗證。根據研究需要,此處在借鑒Robichaud和Roger(2001)量表的基礎上做了相應的修改,採用包括成就需求、獨立性需求和保障需求三個維度共15個指標對創業動機進行度量。
5.創業決策
根據對創業決策的定義,對模仿型創業者最終決策結果(包括產品或服務、企業所處地理位置、進入市場的時間、市場、顧客、管理模式和供應商)與領先型企業的相似(相近)程度進行度量。
以上度量指標中,對模仿型創業者特征主要在創業者背景中度量,其中創業經驗採用是、否的選項,受創業教育的程度則設定包括很低、低、中等、高和很高五個等級,其他變數度量均採用Likert 5標度打分法,1表示“根本不贊同”或“根本不符合”,5表示“很贊同”或“很符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