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外匯風險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旅游外匯風險(Foreign Exchange Risk in Tourism)
目錄 |
什麼是旅游外匯風險[1]
旅游外匯風險是指在旅游服務貿易中,由於一定時期的外匯匯率變動,引起以外幣計價的旅游債權與債務、資產與負債價值漲跌的不確定性所造成的收益或損失的可能性。
根據旅游外匯風險概念和產生的原因,在旅游服務貿易中的外匯風險,主要有交易風險、結匯風險、經營風險、會計風險和經濟風險等五種形態。
1.交易風險(transaction risk),是指旅游企業在旅游服務貿易中,以外幣計價的業務交易因匯率變動而引起損益的不確定性。.交易風險作為旅游服務貿易中最主要的外匯風險,是由於國際旅游服務結算的特殊性所決定和產生的。在國際旅游服務貿易中,不同國家的旅游企業按合同規定提供旅游服務時,通常是先預付部分旅游費用,在完成全部旅游服務後,再結清合同規定的全部整個旅游費用。於是,由於簽約時間與結算時間的不同,隨著匯率變動就產生了交易風險,從而引起不同國家旅游企業之間債權和債務損益的不確定性變化。
2.結匯風險(sell&buy risk),是指旅游企業在向銀行買進或賣出外匯時,因匯率變動而引起損益的不確定性。通常,旅游企業在經營出入境旅游業務時,必然要涉及外匯買進或賣出的結匯業務,即按照外匯牌價(匯率)向銀行買進外匯或賣出外匯。在匯率波動情況下,旅游企業不僅向銀行買進或賣出外匯時的匯率不同,而且在進行旅游服務結算時所依據的外匯牌價,與其到銀行結匯時的外匯牌價也往往不同,從而給旅游企業帶來損益的不確定性,形成了旅游服務貿易中的結匯風險。
3.經營風險(operate risk),是指在匯率發生變動的情況下,以外幣計價的原材料、勞動力、管理費用等方麵價格的變動,引起旅游經營成本、市場價格的變化等,從而影響到旅游企業的銷售額和獲利的不確定性變化。隨著旅游服務貿易的發展,為了滿足國際旅游者在境內的消費需求,往往需要進口某些旅游商品及材料,聘用國外旅游管理人員,到國外進行宣傳促銷。若外匯匯率上升,就會使上述費用的本幣價格相應升高,導致經營成本增加,造成旅游企業的經營風險損失。
4.會計風險(accounting risk),是指進行全球性經營活動的旅游企業,根據國際會計規則和國內有關規定,為了把以外幣計價的收入和費用、資產和負債合併到本國貨幣賬戶內,必須把上述項目的發生額按本國貨幣進行折算重新表述,於是,在折算重新表述中就會因匯率的變化,引起資產負債表上某些項目價值變化的不確定性,故又稱為折算風險。對折算風險的處理,必須按母公司所在國政府或公司自己確立的規定進行。
5.經濟風險(economic risk),是指由於匯率變動,引起整個旅游企業經營發展,乃至整個國家旅游增長和旅游結構的不確定性變化。通常,當外匯匯率上漲時,表明本幣幣值下降,使同等數量的外幣購買力增強,從而促進入境旅游人數增加,出境旅游人數減少;當外匯匯率下跌時,表明本幣幣值上漲,使同等數量的外幣購買力減弱,從而使入境旅游人數減少,出境旅游人數增加。總之,不論外匯匯率是上漲還是下跌,都會給旅游企業經營發展帶來經濟風險,並影響到國家整個旅游增長和旅游結構的變化,造成一定時期內旅游收益發生變化。
在旅游服務貿易中,必須高度重視對外匯風險的預測和分析,因為匯率波動不僅在旅游服務結算中造成債權和債務損益的變化,直接影響到旅游服務貿易的收益;而且會對一個國家的旅游發展造成重要的影響。
1.外匯風險對旅游產品報價的影響。在旅游服務貿易中,國際旅行社作為入境游客的接待社,必須向對境外組團旅行社(或旅游團)提供其旅游產品的報價。通常,國際旅行社從進行產品策劃、宣傳促銷,開展外聯招徠業務,與境外組團社簽訂合同,到接團開展旅游活動,往往需要歷經幾個月甚至更長的時間,於是在實行浮動匯率情況下,匯率的波動必然給國際旅行社的外聯、報價帶來不確定性,從而造成旅游產品報價的外匯風險。如果國際旅行社過分考慮外匯風險,提高旅游產品報價,就會使價格缺少合理性和市場競爭力;如果國際旅行社要提高旅游產品報價的競爭力,就可能使報價偏低而潛藏著一定的外匯風險。因此,匯率變動不僅給國際旅行社的旅游產品報價帶來外匯風險,而且使國際旅行社在規避產品報價外匯風險時處於兩難的境地。
2.外匯風險對旅游收入和效益的影響。在旅游服務貿易中,國際旅游收入通常都是以外幣計價,於是隨著匯率的波動必然對旅游收入和效益帶來一定的風險影響。因為,當外匯匯率上升時,以外幣計價的外匯收入折算為本幣就會增值,從而使旅游總收入增加;反之,當外匯匯率下跌時,以外幣計價的外匯收入折算為本幣就會縮水,從而使旅游總收入減少。3.外匯風險對旅游增長和結構的影響。根據前面對旅游外匯的經濟風險分析,不論外匯匯率是上漲還是下跌,不僅直接給旅游企業的經營發展造成一定的影響,而且會影響到整個國家的旅游增長和旅游結構的變化,造成一定時期內旅游收益格局發生相應的變化。以我國為例,隨著人民幣匯率(對美元)的繼續增長,一方面使我國入境旅游面臨著更大的挑戰,不僅入境旅游人數的增長幅度將受到影響,而且實際旅游總收入也面臨縮水的突出問題;另一方面,隨著我國出境游目的地的不斷增加(已達80多個國家和地區),我國已成為亞洲第一大客源輸出國,而人民幣的升值將進一步使出境旅游快速擴大和發展。因此,外匯匯率的變化,必然對整個旅游增長和旅游結構產生重要的影響作用。
4.外匯風險對旅游目的地競爭力的影響。在旅游服務貿易中,旅游產品價格始終是反映旅游服務競爭力的重要因素,是不可違背的客觀經濟規律。因此,外匯匯率的變動必然引起旅游產品價格的相對變動,從而對旅游目的地的市場競爭力造成一定的影響。因為,當外匯匯率上漲時,意味著相同數量的外幣在旅游目的地能夠獲得更多的旅游服務,從而相對提高了旅游目的地的市場競爭力;相反,當外匯匯率下跌時,意味著相同數量的外幣在旅游目的地能夠獲得的旅游服務也相應減少,或者要付出更多的外幣才能夠獲得同等的旅游服務,從而相對降低了旅游目的地的市場競爭力。目前,儘管我國旅游的國際競爭力在世界上居於前列,使外匯匯率的適當變化對入境旅游的影響不大;但如果美元匯率持續走低,人民幣持續大幅升值,必將使我國入境旅游價格相對提高,意味著入境游客在我國的旅游花費也相應大幅增加,這樣將使我國旅游的國際競爭力相對減弱,從而使入境游客的增幅受到影響。
旅游外匯風險的管理[1]
在旅游服務貿易中,為了有效地規避旅游外匯風險,必須加強對旅游外匯風險的管理。根據規避外匯風險的理論,結合旅游服務貿易的實踐,加強旅游外匯風險管理包括以下方面的內容。
(一)提高外匯風險管理意識和能力
加強旅游外匯風險管理,首先必須增強旅游外匯風險意識,提高旅游外匯風險管理能力。一是要加強對旅游涉外人員、企業財務人員的培訓,增強他們的外匯風險意識,提高對匯率變動的預測分析能力和有效規避外匯風險的能力;二是要加強旅游企業內部管理,構建適應現代旅游服務貿易要求的財務決策機制,能夠靈敏地反映和預測外匯風險的產生,及時採用各種規避外匯風險的措施,以避免或降低旅游企業的外匯風險損失;三是要切實加強內部各部門之間的溝通和合作,使各部門和各有關人員之間加強溝通、緊密合作,不斷提高外匯風險管理的能力和水平,才能降低整個旅游企業的外匯風險和經營風險,促進旅游企業持續健康地發展。
(二)加強對匯率變動的分析和預測
加強旅游外匯風險管理,必須準確把握國家的巨集觀政策和外匯管理政策,重視和加強對外匯市場的研究,密切關註外匯市場匯率變動情況和影響因素,及時分析和預測匯率變化的趨勢,並結合旅游企業的經營實際,採取有效的規避外匯風險的必要措施。如根據外匯匯率的走勢,合理調整旅游產品的價格和對外報價,儘量避免旅游產品價格突然漲落帶來的負面影響,充分考慮對外報價中的外匯風險,努力減少或合理分攤外匯風險造成的損失;在外匯買進或賣出過程中,努力規避外匯風險,減少不必要的損失;加強財務結算管理,儘量減少時間因素造成的外匯風險損失等。總之,加強對匯率變動的分析和預測,不僅是旅游企業規避外匯風險的重要前提,也是加強旅游外匯風險管理的重要措施,因此旅游企業應把它作為一項經常性、長期性工作,持續不斷地開展下去。
(三)重視對計價貨幣的選擇和搭配
在旅游服務貿易中,旅游產品報價是一項十分重要的活動,其不僅體現著旅游產品在市場上的競爭力,對招徠入境旅游者數量具有重要的影響;而且對有效規避外匯風險,避免或降低外匯風險造成的損失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因此,在旅游產品報價時,必須按照有利於吸引客源、增加利潤、方便結算的原則,重視對計價貨幣的合理選擇和搭配。具體方法有以下幾方面:
1.選擇本幣作為計價貨幣。對於旅游服務貿易出口的企業,選擇本幣作為計價貨幣進行對外報價,一般不涉及貨幣兌換,基本上沒有外匯風險。因此,目前許多旅游發達的國家,尤其是一些儲備貨幣發行國家,如美國、英國、德國、法國等,大部分旅游服務貿易出口都是以本幣進行報價和結算的。但是,選擇本幣計價並不是任何國家的貨幣都可以,通常必須是國際通用貨幣才能用於國際支付,並且必須是交易雙方都認可的。
2.選擇自由兌換貨幣作為計價貨幣。選擇自由兌換貨幣作為計價貨幣,有利於外匯資金的調撥和運用,一旦出現外匯風險可以立即兌換成其他有利的貨幣,以轉移貨幣的匯價風險。在選擇自由兌換貨幣時,應重視對匯率變化趨勢的分析,選擇匯率有上升趨勢的貨幣(即,硬”貨幣)作為計價貨幣,這是規避外匯風險的根本性措施。
3.選擇多種貨幣同時作為計價貨幣。在外匯市場上,各種貨幣的匯率的走勢是不同的,從而形成了計價貨幣的有“軟”有“硬”。通常,把匯率走勢好的貨幣稱為“硬”貨幣,把匯率走勢差的貨幣稱為“軟”貨幣。因此,在選擇多種貨幣同時作為計價貨幣時,應按照“收硬付軟”的原則,合理安排“軟”貨幣和“硬”貨幣的比例,用“硬”貨幣計價結算帶來.的收益,彌補因使用“軟”貨幣計價結算帶來的損失,以保證既增加入境游客數量,又規避外匯風險,實現外匯收入總額的平穩增長。
(四)靈活運用旅游合同的條款
加強旅游外匯風險管理,還可以靈活運用旅游合同條款來規避外匯風險,其通常是採取以下兩方面的常用方法和具體措施。
一方面,可通過在合同中加列保值條款來規避外匯風險。保值條款,是經過交易雙方協商,同意在旅游合同中加列分攤未來匯率風險的貨幣收付條件。其做法是在簽訂合同時充分考慮外匯風險的影響,在保值條款中的交易金額以比較穩定的貨幣或綜合貨幣單位保值,如“硬”貨幣保值、黃金保值等;在清算時按支付貨幣對保值貨幣的當時匯率加以調整,以達到規避外匯風險的效果。
另一方面,可通過在合同中明確規定接待細節來規避外匯風險。由於結算時間的遞延是外匯風險產生的主要原因,因此在簽訂旅游服務合同時,應明確規定和細化旅游活動的行程,包括旅游線路安排、活動內容、導游服務、住宿餐飲等接待條件及其他各項條款,儘量使各個環節都有明確規定,有標準可依,以避免合同履行中產生爭議,造成結算拖延或拒絕付款,甚至為對方轉嫁外匯風險損失提供條件。
(五)採取平衡抵消風險的方法
在現代旅游服務貿易中,各國之間的國際旅游往來,往往都是互為旅游目的地和客源地的,從而為採取平衡抵消外匯風險提供了有利的條件。因此,旅游企業要善於利用互為旅游目的地和客源地的條件,在大力發展入境旅游業務的同時,積極發展對應的出境旅游業務,從而採取平衡抵消方法來規避外匯風險。具體的方法和措施主要有以下兩種。
1.配對法(matching),是指開展旅游服務貿易的旅游企業,在接待某國的入境旅游團隊的同時,以該國為旅游目的地而組織出境旅游團隊,並儘可能使兩個旅游團隊的旅游費用、結算貨幣、結算日期基本一致,從而把兩次經營活動面臨的外匯風險相互抵消。對於國家之間有長期業務合作的旅游企業而言,配對法不僅能夠有效地規避外匯風險,而且有利於簡化交易結算,促進相互之間業務開展,實現交易雙方互利雙贏、共同發展。
2.組對法(pairing),是指開展旅游服務貿易的企業之間,通過利用兩種資金的流動對衝來抵消或減少外匯風險的方法。如國外許多大的旅行商都擁有包機公司,因此旅游企業在接待國外旅行商的入境旅游團隊時,可以通過利用國外旅行商的包機業務,來實現資金的流動對沖,從而抵消或減少外匯風險。組對法與配對法的區別在於,配對法是基於同一種業務和貨幣的對沖,而組對法則可以是兩種以上業務或貨幣的對沖。因此,組對法比配對法更具有靈活性和運用性,其缺點是組對不當有可能產生新的經營風險,因此必須註意對組對業務和貨幣進行正確的選擇。
(六)合理開展各種結匯業務
加強旅游外匯風險管理,旅游企業除了應留存足夠的外匯額度,以避免由於外匯資金緊張而被迫在匯率低時與銀行結匯,造成外匯風險損失外,也可以通過與銀行合理開展各種結匯業務,來規避或降低外匯風險。具體方法和措施主要有以下幾種。
1.即期合同法(spot contract),是指旅游企業通過採用即期外匯交易來防範外匯風險的方法。具體做法是:當旅游企業在近期預定時間內有旅游服務出口收匯時,應與銀行簽訂出賣相應金額外匯的即期合同;當旅游企業在近期預定時間內有旅游服務進口付匯時,則應與銀行簽訂購買相應金額外匯的即期合同;以通過外匯資金的反向流動來規避和消除外匯風險。
2.遠期合同法(forward contract),是指旅游企業通過採用遠期外匯交易來防範外匯風險的方法。具體做法是:當旅游企業簽訂旅游服務出口合同後,應按當時的遠期匯率,與銀行簽訂賣出合同金額和幣別的遠期外忙合同,在到期收匯後,再按賣出合同確定的匯率與銀行進行交割;當旅游企業簽訂旅游服務進口合同後,應當時的遠期匯率,與銀行簽訂買進合同金額和幣別的遠期外匯合同,在到期支付外匯後,再按買進合同確定的匯率與銀行進行交割。遠期合同法的優點在於:一方面將防範外匯風險的成本固定在一定的範圍內,有利於旅游成本的核算;另一方面,將不確定的匯率變動因素轉化為可計算的因素,能在規定的時間內消除外匯的時間風險和價值風險。
3.借款法(borrowing),是當旅游企業有確定的遠期外匯收入時,可以通過向銀行借入一筆與遠期收入相同幣種、相同金額和相同期限的貸款來防範外匯風險的方法。其特點是現在把未來的外幣收入從銀行借出來供支配使用,屆時外匯收入進賬後正好用於歸還銀行貸款,從而規避了因時間因素造成的匯率變動的外匯風險。
4.投資法(investing),是當旅游企業有確定的一筆遠期外匯支出時,可以將閑置的資金換成與遠期支付相同幣種、相同金額和相同期限的外匯進行投資,待未來支付外匯日期到來時,就用投資的本息(或利潤)付匯,從而規避了因時間因素造成的匯率變動的外匯風險。一般投資的市場應是短期貨幣市場,投資的對象為規定到期日的銀行定期存款、存單、銀行承兌匯票、國庫券、商業票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