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47个条目

實物類流動資產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什麼是實物類流動資產[1]

  實物類流動資產是指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為銷售或使用而準備的具有實物形態的流動資產,包括庫存材料在產品產成品庫存商品低值易耗品等。

實物類流動資產的構成[2]

  實物類流動資產包括:

  (1)儲備資產包括原料及主要材料輔助材料、燃料、修理用備件、包裝物、低值易耗品和外購半成品等。

  (2)生產資產即處於生產加工過程中的在產品和自製半成品

  (3)成品資產主要是已完工入庫待售的產成品,以及外購商品

實物類流動資產的特點[3]

  (一)流動性

  實物類流動資產的流動性是其主要的特征,也是評估中應當充分註意的-—點。企業的生產就是從貨幣資金到實物類流動資產再到貨幣資金的過程,因此實物類流動資產總是處於不斷迴圈流動,不斷變換形態的過程中。

  (二)多樣性

  企業的實物類流動資產形態多樣,品種繁多,不同的企業、不同的行業由於生產經營的特點不同,使得流動資產呈現多種形態。

  (三)變現能力較強

  實物類流動資產由於其流動性,使得其變現的能力較強。其變現能力不如債權類流動資產,但比固定資產其他長期資產的變現能力強。

實物類流動資產的評估[4]

  實物類流動資產主要包括各種材料、在產品、產成品、低值易耗品、包裝物等。實物類流動資產是流動資產評估中的主要對象。

庫存材料的評估

  企業中的材料按其存放地點,可以分為庫存材料和在用材料。在用材料在生產過程中已經形成產品半成品,不再作為單獨的材料存在,因此這裡所說的材料評估主要是對庫存材料的評估。庫存材料包括原材料、各種主要材料、輔助材料、燃料、修理用備件、包裝物、低值易耗品等。低值易耗品的評估在後面有專門的介紹,這裡主要介紹對前面幾種材料的評估。

  庫存材料具有品種多、數量大、金額大,而且計量單位、購進時間和自然損耗等各不相同的特點,在評估時註意以下幾點。

  (1)進行實物盤點,使其賬實相符。

  在進行材料的價值評估前,首先應進行材料清查,做到賬實相符。與此同時,還應查明材料有無霉爛、變質、呆滯、毀損等情況。

  (2)根據不同評估目的和待估資產的特點,選擇相應的評估方法。

  在評估方法的選擇上更多的是採用成本法市場法。因為材料等流動資產的功效高低取決於其自身,而且是生產過程中的“消費性”資產,所以,即使在發生投資行為的情況下,仍可採用成本法或市場法。就這兩種方法而言,在某種材料存在活躍市場、供求基本平衡的情況下,成本法和市場法二者可以替代使用。如不具備上述條件,則應分析使用。

  (3)運用存貨管理的ABC分析法,突出重點。

  由於企業的材料品種、規格繁多,而且單位價值不等,在實際進行資產評估時,可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要求,對材料按照ABC分析法進行排隊,分清主次,突出重點,著重對重點材料進行評估。

  對庫存材料進行評估時,可以根據材料購進情況的不同選擇合適的評估方法。

  1.近期購進庫存材料的評估。近期購進庫存材料的庫存時問較短,在市場價格變化不大的情況下,其賬面值現行市價基本接近,評估時可以採用市場法或成本法,這兩種評估方法得出的評估結果相差不大。

  【案例1】被評估企業中A材料系兩個月前從外地購進,材料明細賬的記載為:數量6000公斤,單價500元/公斤,運雜費為600元。根據材料消耗的原始記錄和清查盤點,評估時庫存尚有1000公斤。根據以上資料,可以確定材料的評估值為多少。註意:各項綜合費用的分攤問題。

  材料評估值=1000×(500+600/6000)=500100(元)

  2.購進批次間隔時間長、價格變化較大的庫存材料的評估。這種庫存材料的評估可以採用以下兩種方法:一種是以最接近市場價格的那批材料的價格作為評估的計價基礎;另一種是直接以評估基準日時的市場價格作為評估的計價基礎。

  這裡需要註意的是,各企業對材料的購進時間和購進批次等的核算在會計上採用不同的方法,如先進先出法後進先出法加權平均法等,這使得材料的賬面餘額不盡相同。但核算方法的差異對評估結果並無影響,評估時的關鍵還是準確核查庫存材料的實際數量,在此基礎上確定庫存材料的評估價值。

  【案例2】要對被評估企業的庫存B材料進行評估,評估基準日為2003年12月31日。該材料分兩批購進,第一批購進時間為2002年1月,購進1500噸,單價為450元/噸,第二批購進時間為2003年11月,購進2000噸,單價為300元/噸。截至評估基準日,2002年購入的還剩IOO噸,2003年購人的還沒有使用。因此,尚需評估的材料數量為2IOO噸,應按照現行的市場價格300元/噸計算評估值如下:

  材料評估值=300×(1000+2000)=630000(元)

  3.購進時問較早,市場上已脫銷,沒有現行市價的庫存材料的評估。這類庫存材料無法直接從市場上找到它的現行價格,只能採用其他的方法來確定。

  (1)通過尋找替代品的價格變動資料來修正該材料的價格

  (2)通過分析該材料在市場上的供需情況的變化來修正該材料的價格。

  (3)通過市場上同類材料的平均物價指數來修正該材料的價格。

  4.呆滯材料(超儲積壓物資)價值的評估。

  呆滯材料是指企業從庫存材料中清理出來需要進行處理的材料。這部分材料由於長期積壓或保管不善等問題使使用價值下降。對這類材料的評估首先是對其數量和質量進行核查和鑒定,然後區別不同情況來進行評估。對其中失效、變質、殘損、報廢、無用的。應通過分析計算,扣除相應的貶值數額後,確定其評估值。

  5.盤盈、盤虧材料的評估。

  (1)盤虧材料的評估。盤虧材料並無實物,不存在評估的問題,應直接從待估材料申報中剔除。

  (2)盤盈材料的評估。因為盤盈材料並沒有歷史成本資料,應採用現行市價法或重置成本法進行評估。

在產品價值的評估

  企業的在產品包括產品生產過程中尚未加工完畢的在製品和已加工完畢但不能單獨對外銷售的半成品。其中,外購的半成品視同材料評估;可直接對外銷售的自製半成品視同產成品評估。

  在產品的評估應註意以下幾個問題:首先,在產品變動頻繁,流動性大,數量不太容易核查清楚,要合理地選擇評估時點,力求核實準確;其次,在產品是未完工產品,在評估時應註意確定其完工程度,第三,註意企業成本核算資料是否真實可靠,與同行業一般產品成本是否相一致,以及社會平均成本水平如何,所以對在產品的評估應結合它的特點,採用成本法或市場法。

  1.成本法在產品評估中的應用

  成本法是指根據清查核實、技術鑒定和質量檢測的結果,按評估時的相關市場價格及費用水平重置同等級在產品所需要的合理的料、工、費來確定在產品的評估值。這種方法適用於仍需繼續生產、銷售並有盈利的在產品的評估,而且主要適用於生產周期較長的在產品的評估。對於生產周期較短的在產品,主要以其實際發生的成本作為評估依據,在變現風險很小的情況下,也可以根據其賬面值進行調整。成本法中的具體方法有以下3種。

  (1)價格變動繫數調整法

  價格變動繫數調整法是指以產成品實際發生的成本為基礎,根據評估基準日的市場價格變動情況進行調整,得出產成品的重置成本的方法。這種方法主要適用於生產經營正常,會計核算水平較高的企業。具體評估方法和步驟是:

  ①對被評估在產品進行技術鑒定,將不合格在產品的成本從總成本中剔除;

  ②分析原來成本的構成,將不合理的費用從總成本中剔除;

  ③分析構成在產品的材料從生產準備開始到評估基準日的價格變動情況,測算出價格變動繫數;

  ④分析在產品中的工資、燃料、動力及製造費用等從開始生產到評估基準日的變動情況,測算出調整繫數;

  ⑤根據技術鑒定、原始成本的構成分析和組成部分的價值變動繫數的測算,調整成本,確定評估值,必要時,從變現的角度修正評估值。

  需要說明的是,在產品的成本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製造費用和借款費用4部分。製造費用屬問接費用,直接人工儘管是直接費用,但在實際計算中較難確定,所以在評估時把它和製造費用等合併作為一項費用來進行測算。借款費用一般用於需要經過相當長時間的構建或者生產活動才能達到預定可使用或者銷售狀態的存貨。

  計算公式如下:

  在產品的評估值=原合理材料成本×(1+價格變動繫數)+原合理工資、費用(含借款費用)×(1+合理工資、費用變動繫數)

  公式中工資雖為直接費用,但在實際計算中較難確定,所以把它和費用等合併作為費用來計算。

  【案例3】某企業處於某一生產階段的在產品300件,已知每件的鋁材消耗50公斤,每公斤市場單價5.00元;在產品累計單位工時定額20小時,每定額小時的燃料和動力費用定額0.45元、工資及附加費定額10.00元、車間經費定額2.00元,企業管理費用定額4.00元,該在產品不存在變現風險。則該在產品的評估值計算如下:

  原材料成本=300×50×5.00=75000(元)

  工資成本=300×20×10.00=60000(元)

  費用成本=300×20×(2.00+4.00)=36000(元)

  燃料和動力成本=300×20×0.45=2700(元)

  該在產品評估值=75000+60000+36000+700=173700(元)

  (2)社會平均工藝消耗定額和現行市價法

  這種方法是指按照重置同類資產的社會平均成本確定被評估資產的價值。在用此方法之前先要掌握以下幾點:

  第一,被評估在產品的完工程度;

  第二,被評估在產品有關工序的工藝定額

  第三,被評估在產品耗用材料的近期市場價格;

  第四,被評估在產品的合理工時取費標準。

  此方法的基本計算公式如下:

  在產品的評估值=在產品實有數量×(該工序單件材料工藝定額×單位材料現行市價+該工序單件工時定額×正常工資費用)

  對於工藝定額的選取,首先考慮行業統一標準;沒有行業統一標準的,按照企業的現行標準。

  (3)約當產量法約

  當產量法是指將在產品的數量,按其完工程度折算為相當於完工產品的數量(即約當產量),然後根據產成品的重置成本和約當產量計算在產品評估值的方法。計算公式為:

  在產品評估值=產成品重置成本×在產品約當產量

  在產品約當產量=在產品數量×在產品完工程度

  其中在產品的完工程度有很多種確定方法,可以根據已完成工序(工時)與全部工序(工時)的比例來確定,也可根據生產完成時間與生產周期的比例來確定。

  【案例4】某工廠在評估時,有在產品20件,材料隨生產過程陸續投入。已知這批在產品的材料投入量為75%,完工程度為60%,該產品的單位定額成本為:材料定額3800元,工資定額為400元,費用定額為620元。現確定該批在產品的評估價值如下:

  在產品材料約當產量=20×75%=15(件)

  在產品工資、費用約當產量=20×60%=12(件)

  在產品評估值=15×3800+12×(400+620)=69240(元)

  2.市場法在在產品評估中的應用

  市場法是用同類在產品的市場銷售價格,扣除銷售過程中預計發生的費用後確定在產品評估值的方法。一般來說,在產品的通用性強,能用於產品配件更換或用於維修等情況下,其評估價值也較高;若在產品屬於很難通過市場出售或調劑出去的專用配件等,則只能按廢料回收價格進行評估。

  基本計算公式如下:

  (1)在產品評估值=在產品數量×市場可接受的不含稅價格-預計銷售過程中發生的稅費

  (2)報廢在產品的評估值=可回收廢料的數量×廢料的單位現行回收價格

產成品及庫存產品的評估

  產成品及庫存產品,是指企業已經完工入庫和已經完工並經過質量檢驗但尚未辦理入庫手續的產成品和商品流通企業的庫存商品等。對於此類存貨應依據其變現的可能和市場接受的價格進行評估,通常可採用成本法和市場法進行評估。

  1.成本法在產成品及庫存產品的評估中的應用

  用成本法來進行評估,主要根據生產、製造該項產成品全過程中發生的成本費用來確定產成品評估值。具體可分為以下兩種情況進行。

  (1)歷史成本法

  評估基準日與產成品完工時間較接近,且物價變動不大時。這時可以直接按產成品賬面成本確定,計算公式為:

  產成品評估值=產成品數量×產成品賬面單位成本

  (2)重置成本法

  評估基準日與產成品完工時間相距較長,成本費用變化較大時。這時的產成品評估值可按下麵兩種方法進行。

  1)產成品評估值=產成品實有數量×(合理材料工藝定額×材料單位現行價格+合理工時定額×單位工時合理工資及費用開支)

  2)產成品評估值=產成品實際成本×(材料成本比率×材料綜合調整繫數+工資、費用成本比率×工資費用綜合調整繫數)

  借款費用一般用於需要經過相當長時間的構建或者生產活動才能達到預定可使用或者銷售狀態的存貨

  【案例5】某企業評估時產成品實有數量為100台,每台實際成本500元,根據會計核算資料,該產品生產成本中材料與工資、其他費用的比例為3:2,根據目前價格變動情況和其他相關資料,確定材料綜合調整繫數為1.20,工資、費用綜合調整繫數為1.10,由此可以確定該產品評估值為:

  產成品評估值=100×500×(60%×1.2+40%×1. 1)=58000(元)

  2.市場法在產成品及庫存產品的評估中的應用

  市場法是指按不含稅的可接受市場價格,扣除相關費用後確定產成品評估價值的方法。

  產成品評估值=產成品實有數量×產成品不含稅的現行市價-減值因素

  運用市場法評估產成品,原則上可根據《資產評估操作規範意見(試行)》第四十三條的要求,對於十分暢銷的產品,根據其出廠銷售價格減去銷售費用和全部稅金確定評估值;對於正常銷售的產品,根據其出廠銷售價格減去銷售費用、全部稅金和適當數額的稅後凈利潤確定評估值;對於勉強能銷售出去的產品,根據其出廠銷售價格減去銷售費用、全部稅金和稅後凈利潤確定評估值;對於滯銷、積壓、降價銷售產品,應根據其可收回凈收益確定評估值。

  運用市場法評估時應註意以下幾點。

  (1)產成品的使用價值。評估人員要對產品本身的技術水平和內在質量進行鑒定,明確產品的使用價值及技術等級,進而確定合理的市場價格。

  (2)分析產品的市場供求關係和被評估產品的前景。這樣做也有利於產品的市場價格的合理確定。

  (3)市場價格的選擇應以公開市場上形成的產品近期交易價格為準,非正常交易情況下的交易價格不能作為評估的依據。

  (4)對於產成品的實體性損耗,如錶面的殘缺等可以據其損壞程度,確定適當的調整繫數來進行調整。

  採用市場法進行評估時,市場價格中包含了成本、稅金利潤的因素,對這部分利潤和稅金的處理,應視產成品評估的目的和評估性質而定。

  (1)如果產成品的評估是為了銷售,應直接以現行的市場價格作為評估值,不需要考慮銷售費用和稅金的問題。

  (2)如果產成品的評估是為了投資等,這時稅金要流出企業,銷售費用也可得到補償,應從市價中扣除各種稅金作為產成品的評估價值。

  【案例6】某廠生產的產品,評估基準目的賬麵價值為392500.54元,評估中根據廠方提供的年度會計報表及評估人員的清查得知,評估基準日該產品的庫存數量為50ooo件,單位成本50元/件,出廠價60元/件(含增值稅),該產品的銷售費用率為3%,銷售稅金及附加銷售收入的2%,利潤率為15%,該企業的增值稅率為17%。計算過程如下:

  產品的評估值=50000×(60/1.17)×(1-3%-2%-15%)=50000×51.28×0.8=2051200(元)

低值易耗品價值的評估

  低值易耗品是指雖不構成固定資產,但能多次使用而基本保持其實物形態的勞動資料。特點:一方面,低值易耗品能多次使用並基本保持其實物形態,在使用過程中需要進行維修,報廢時也有一定的殘值,這與固定資產類似;另一方面,因為低值易耗品的價值較低,常作為材料進行管理

  可見,低值易耗品是一種特殊的勞動資料。不同行業對固定資產和低值易耗品的劃分標準是不完全相同的,在評估過程中判斷勞動資料是否是低值易耗品,應視其在企業中的作用來定。

  1.低值易耗品的分類

  低值易耗品的種類很多,從評估的角度主要按以下標準進行分類。

  (1)易耗品的用途分類。可以分為一般工具、專用工具、替換設備、管理用具、勞動保護用品和其他低值易耗品等。

  (2)易耗品的使用情況分類。可以分為在庫低值易耗品在用低值易耗品

  2.低值易耗品的評估方法

  (1)在庫低值易耗品的評估

  在庫低值易耗品的評估可以根據具體情況,採用與庫存材料評估相同的方法。庫存材料評估的方法前面已進行了介紹,這裡不再贅述。

  (2)在用低值易耗品的評估

  在用低值易耗品的評估,可以採用成本法進行評估。計算公式為:

  在用低值易耗品評估值=全新低值易耗品的成本價值×成新率

  全新低值易耗品的成本價值可以按以下方法進行確定:

  1)在物價變動很小的情況下,直接採用低值易耗品的賬目價值;

  2)在物價變動較大的情況下,可直接用評估基準日的市場價格,還可以用賬目價值乘以物價變動指數來確定。

  由於低值易耗品的使用期限比較短,一般不考慮其功能性損耗經濟性損耗,在確定成新率時,應根據其實際損耗確定,不能按照其攤銷方法(一次攤銷或分次攤銷)確定。成新率的計算公式為:

  成新率=(1-實際已使用月份/可使用月份)×100%

  【案例7】某企業的某項低值易耗品原價為800元,預計使用期限為1年,截止到評估基準日已使用了9個月,該低值易耗品的現行市場價格為1000元,則該項低值易耗品的評估值為:

  低值易耗品的評估值=1000×(1-9/12)=250(元)

相關條目

參考文獻

  1. 王玲主編.資產評估理論與實務.清華大學出版社;北京交通大學出版社,2010.01.
  2. 羅生寶.資產評估 組織管理與評估操作.科學出版社,2000年03月第1版.
  3. 王富煒 馬建梅 李紅勛主編.現代經濟與管理系列教材 資產評估與管理.中國林業出版社,2000年09月第1版.
  4. 闞春燕主編.簡明資產評估學.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08.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0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连晓雾,KAER,Gaoshan2013,寒曦.

評論(共0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實物類流動資產"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官方社群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