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47个条目

契約理論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契約理論(Contract Theory)

目錄

什麼是契約理論

  契約理論是研究在特定交易環境下,分析不同合同人之間的經濟行為與結果,往往需要通過假定條件,在一定程度上簡化交易屬性,建立模型來分析並得出理論觀點。但現實交易的複雜性,很難由統一的模型來概括,從而形成從不同的側重點來分析特定交易的契約理論學派。

  契約理論把所有的交易和制度都看成是一種契約,即雙方或者多方當事人之間的一種協議、約定,通俗地說就是合同,但是比合同的意義更廣泛。比如一個消費者購買了一張火車票,消費者和鐵路公司之間就有一個隱性契約:消費者支付費用,鐵路公司在規定時間內將消費者安全送到目的地。生產者和採購商之間簽訂的供貨合同則是一種顯性契約。在廣義上,所有的法律、制度都是一種契約關係。比如夫妻結婚、購買車險、買賣房子都是是契約的具體表現形式。

契約理論的起源及發展[1]

  經濟學領域的契約理論可以被認為始於1991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科斯1937年的經典論文《企業的本質》。科斯指出,“由於預測的困難,關於商品勞務供給的契約期限越長,那麼對買方來說,明確規定對方該乾什麼就越不可能,也越不合適”。這說明兩點:第一,科斯已經從契約的角度來理解交易行為了;第二,科斯暗示了,如果契約越不完全,那麼企業就越可能替代市場。

  此後,契約理論開始朝兩個不同的方向演進。

  一個方向是完全契約理論。完全契約理論認為:企業和市場沒有本質區別,都是一種契約委托人代理人能夠預見到未來所有的或然狀況,並制定最優的風險分擔和收入轉移機制來實現約束條件下的次優效率。它可以看做是委托代理理論的代名詞。

  • 科斯提出了“企業的本質是對市場的替代”這一論斷之後,阿爾欽德姆塞茨不同意這一觀點,認為企業和市場都是一種契約,兩者沒有本質區別。他們認為,企業的本質是一種團隊生產,而團隊生產的核心問題是對代理人努力的測度問題和代理人的搭便車問題,即單個代理人和多個代理人的道德風險問題。
  • 詹森和麥克林把企業看作一種法律虛構物,是契約的聯結(nexus of contracts),並且其特征是在組織的資產現金流上存在著可分割的剩餘索取權
  • 20世紀70年代,藉助博弈論信息經濟學的有利工具,米爾裡斯(Mirlees)、霍姆斯特姆(Holmstrom)等人建立了委托人-代理人框架下單個代理人和多個代理人道德風險模型的基本框架。
  • 此後,法碼(Fama)、拉德納(Radner)、布爾(Bull)將靜態的契約理論拓展到動態契約理論,從而將委托人的承諾問題以及代理人的聲譽效應引入長期契約。

  另一個方向是不完全契約理論。不完全契約理論認為,契約是不完全的,當事人的有限理性資產專用性會導致敲竹杠問題,可以採取產權安排來實現次優效率;當產權形式發生變化時,企業的邊界就發生了變化,因此企業和市場是有區別的。

  • 按照科斯的推理,期限越長,契約越不完全,即契約無法規定詳細的條款。如果契約是不完全的,當存在專用性投資時,當事人就面臨投資導致的準租金被另-方當事人攫取的風險,此即敲竹杠問題。
  • 克萊因等認為,通過縱向一體化(integration)可以解決企業之間的敲竹杠問題。
  • 在此基礎上,2009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威廉姆森(Williamson)從資產專用性、交易頻率和不確定性三個維度衡量交易費用,從而為不同類型的交易提供了對應的治理結構,並最終構建了一個交易費用經濟學框架。
  • 哈特等人認為威廉姆森忽視了產權的成本,並構建了一個形式化的企業的產權理論(property-rights theory of the firm),這形成了不完全契約理論的主流分析框架。

  按照brousseau & glachant的觀點,契約理論應包括:激勵理論(Incentive theory)、不完全契約理論Incomplete contract theory)和新制度交易成本理論(the new institutional transaction costs theory)。williamson指出,契約的經濟學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公共選擇、產權理論、代理理論交易成本理論四種。激勵理論是在委托代理理論(完全契約理論)基礎發展起來的,而布坎南提出的用契約研究公共財政的公共選擇方法主要用來分析“公共秩序”(public ordering,williamson)。契約理論主要包括委托代理理論、不完全契約理論以及交易成本理論三個理論分支,這三個分支都是解釋公司治理的重要理論工具,它們之間不存在相互取代的關係,而是相互補充的關係。

契約理論主要分支的爭論

  不完全契約理論對完全契約理論與交易成本理論的批評

  1991年Hart從代理理論的道德風險逆向選擇導致契約方衝突的觀點開始著手批判,他指出,按照這個觀點,由於信息不對稱的引入導致所有權與簽訂完全的(comprehensive)契約無關,因為它使得Arrow-Debreu狀態依存契約產生偏離,契約隨之成為次優狀態,進而無效率將成為信息不對稱函數的因素,這種函數關係取代了所有權,因此在一個交易成本巨大且契約不完全的世界中,代理理論顯然不能提供一個關於企業所有權概念的合理解釋。

  1995年Hart再一次對完全契約理論提出批評,認為完全契約理論由於把所有的簽約成本都歸結於觀察可變數的成本,若該變數可被雙方觀察到,即可無成本地納入契約之中。因為存在努力水平這種只能被一方觀察到的變數,最優契約不是最佳的,但是完全契約理論在最大程度上明確規定未來所有狀態下各方的責任,在這個意義上契約是完全的,結果將來各方不需要對契約修正或重新協商,如果要修改或重新協商就應該已經被預期到並已納入最初的契約之中。換句話說,給定一個在均衡路徑中重新協商的契約,都存在一個無需重新協商的等價契約。這與現實是不相符的,在現實中契約是不完全的,並且無時不在修改或重新協商之中。Tirole指出,委托人在完全契約條件下可能面臨著一定的福利損失(相比較不完全契約條件)。

  Hart也對交易成本理論提出了批評。交易成本理論認為爭論問題與套牢行為在單個企業內將會減少,但是缺乏對此種情況賴以發生的確切的機制解釋。假定代理者會自動地減少機會主義行為也難以理解,因為機會主義在企業內部並不總是減少的,否則的話,在一家大型企業內進行所有經濟活動必定是最優的。交易成本理論目前沒有對合併企業內爭論與套牢行為會減少的機制給出一個清晰的解釋。

  交易成本理論對完全契約理論與不完全契約理論的批評

  1998年Williamson指出:交易成本理論與代理理論的根本區別在於代理理論弄丟了的機會主義與有限理性,結果導致在代理理論中交易成本成為“無水之源”,因而產生了所謂的代理成本。更主要的是,因為代理理論迷失了有限理性,使得完全契約缺乏邏輯上以及實證上的支持。

  有意思的是,交易成本理論的學者經常將不完全契約理論稱之為產權學派,以示與之的區別。2002年Williamson對不完全契約理論提出了質疑。質疑之一,不完全契約理論是否建立在交易成本基礎上,質疑之二,交易成本理論是否如Hart批評的那樣:“若兩家企業合併成一家企業,成本如何變化?在這一點上交易成本理論似乎變得更加模糊了”。Williamson認為,不完全契約理論建立在交易成本基礎上只是部分正確,它在支付的共有知識以及討價還價的無成本假設方面存在著較大的問題,其次,交易成本理論一直在努力實證企業與市場的區別,產生了許多不可駁倒的結論以及許多實證的成功故事,相反Hart等不完全契約學者仍然停留在用案例闡述那些不可駁倒的結論,遺憾的是結論太少且缺乏實證檢驗的支持。

  2002年BrousseauFares也否認了不完全契約理論是模型化了的新制度經濟學(交易成本理論)的觀點,他們認為不完全契約理論中契約不完全性的原因來自於特定的有限理性,即只有仲裁人是有限理性的,而交易成本理論中契約的不完全性則根源於在不同經濟體系下的每個人的有限理性。 Milgrom和Roberts認為,如果無費用的短期契約存在,那麼長期契約的不完全性就不應該成為無效率的原因,因為市場交易費用歸根結底不是由契約的不完全性造成的,而是由短期契約的費用造成的(包括議價費用與影響費用)。

  MastenSaussier認為代理理論(含完全契約理論與不完全契約理論)與交易成本理論在契約期、契約設計、契約過程與垂直一體化等三個方面存在重大差異,並批評了代理理論在這三方面的不足:

  1.在契約期方面。

  完全契約理論由於假定契約是完全的,因此它考慮了所有的或然性,也就是說根本不需要事後修正,結合其法庭驗證無成本的假定,導致完全契約理論將契約期概念剔除出其理論框架;不完全契約由於風險分擔以及激勵安排使得不完全契約認定契約期正相關於不確定性的程度、努力的程度以及支付的信息完整性,而交易成本理論認為,簽訂契約的預期收益將增加專用性投資的價值,因此增加契約簽訂的可能性以及契約期的長度。

  2.在契約設計方面。

  完全契約理論由於制定最優激勵計劃的潛在複雜性以及他們對信息變化的過分敏感性,導致契約形式設計一般化過程明顯不足,至於不完全契約理論,其實是“掛羊頭,賣狗肉”,打著契約的招牌,其實是討論產權的理論。交易成本真正準確定位了契約設計:契約的環境不確定性程度越大,契約雙方越可能不追求契約中措辭的準確性和易讀性,而去選擇比較繁瑣的但是彈性的準確性稍差的契約措辭,併在契約內容中創建再談判的調整機制。

  3.在契約過程與垂直一體化方面。

  完全契約理論由於不能區分契約與其他組織形式,因此無法從中獲知在一體化和契約的選擇;不完全契約理論發展了專用性投資理論並解釋了企業的存在,進而能從中獲知一體化與契約的選擇,但是一體化與契約在不完全契約理論中並不是可以相互替代的選擇,不完全契約理論僅僅是在思考契約的雙方或多方誰應該擁有專用性資產。在交易成本理論中,實證研究的結果表明,當專有性投資增加時,總存在著一體化替代契約的偏好;此外不確定性和複雜性也降低了契約(相對於一體化)的吸引力。

  應該強調的是,上述不同的分支理論之間的爭論都是建立在建設性的基礎上,絕不能相互割裂,否則只能陷入為批評而批評的局面。

契約理論的整合

  契約理論的聯繫與統一

  1997年Salanie指出,不完全契約理論是建立在以CoaseWilliamson創立的交易成本理論上,是模型化了的交易成本理論。Hart 同他的合作者的重要貢獻在於解釋了交易成本是從哪裡產生的,什麼東西決定了交易成本?Hart明確提出交易成本的來源就是契約的不完全性,並且在完善交易成本理論的基礎上提出了著名的產權觀點,基於產權觀點解釋契約的不完全性。交易成本理論的創始人Williamson也將Grossman和 Hart等人創立的所有權概念融入交易成本的理論核心,如Williamson認可了不完全契約理論對交易成本理論中的垂直一體化做出的貢獻。

  1999年MaskinTirole提出了不相關定理,其內容實質是發現了在不完全契約條件下也可以設計出完全契約,使得完全契約與不完全契約的對立開始趨於緩和。與此同時2002年Laffont和Martimore指出激勵理論框架的第一部分以委托代理理論模型為基礎分析了三種類型的激勵問題:逆向選擇、道德風險以及不可驗證性,第三部分是研究在不完全契約的動態框架下,引入完備貝葉斯均衡分析不完全契約下的資源配置問題。

  正如前文指出的那樣,契約理論的三個分支分別解釋了契約的不同領域,不存在孰優孰劣的問題,更不存在誰代替誰的問題。契約理論的研究人員在比較不同的分支時十分註意這個問題,如1991年Williamson指出雖然不同的契約分支之間存在明顯的不同,但可以將之看做是相互補充的。再如在2002年Brousseau和Fares在比較交易成本理論於不完全契約時,特別指出,“我們應該表明這兩種理論之間的相容性和不相容性,並不說明它們之間存在優劣。”1999年Tirole在比較分析完全契約理論和不完全契約理論時,也強調完全契約理論雖不能解釋權威和產權,但不能說不完全契約理論就代替了完全契約理論,因為完全契約理論在解釋控制權的分配以及共同決策過程等方面具有很強的解釋力。

  正因為如此,契約理論三個分支的研究學者開始結合不同的契約理論來研究具體的經濟實踐活動,如1994年Holmsrtom和Milgrom在探討企業的內部治理時,就結合運用了激勵理論、不完全契約理論和交易成本理論來解釋現實現象。在統一契約理論方面,Williamson做出了重要的貢獻。 1994年Williamson提出了統一這些新的契約研究方法的設想,並設想會產生一個統一的企業、市場和混合組織形式的組織理論(但有待時間證明)。

  2002年Williamson又將完全契約理論、不完全契約理論以及交易成本理論劃入私人秩序(private ordering)的稍小一點的範圍內,完全契約理論(機制設計理論)和不完全契約理論主要討論前端激勵安排問題,而交易成本理論主要研究契約的實施問題(後端問題)。

  契約理論分支在挑戰與爭論中不斷趨於融合

  雖然契約理論不同分支之間在一些主要的觀點上還存在著較大的差異,但是在一些領域,契約理論分支已經表現出相當明顯的融合趨勢:

  1.公司治理領域。

  公司治理的問題最早由Berle和Means在1932年提出:由於所有權高度分散,以至於這些公司的管理者並不真正對公司的股東負責,這些管理者實際上已成為公司的實際控制者。1976年Jensen和Meckling用委托代理理論對Berle和Means問題重新展開了分析,發現了所有者與管理者在目標不一致情況下存在的代理衝突,如管理者的在職消費等。陸續有學者驗證了Jensen和Meckling結論的正確性,即外部股權的增加與基於管理者的代理成本成正比關係,如2000年Ang,Cole和Lin發現了外部股權比例與代理成本成正比關係(相對於內部人管理企業); Shleifer和Vishny、La Porta等人發現美國以外國家與發展中國家的股權是集中的,並且在形成控股股東後,所有者與管理者出現重合化趨勢,公司治理最主要衝突已由所有者與管理者之間的代理衝突演化為所有者之間,即控股股東與外部中小股東之間的代理衝突。控股股東主要利用契約的不完全性,通過將一部分公司資源轉移到己方手中對契約的其他方進行剝削。1999年Muller和 Warneryd指出,若企業內契約不完全,管理者會花費企業資源去擴大其在剩餘分配中的比例,從而導致企業出現福利損失,而外部股權不但擴大這一損失,形成代理問題,甚至還會形成其他的代理衝突。

  2.實證研究領域。

  交易成本理論註重藉助實證研究的工具,如2002年Lyons通過對英國製造業製造程式契約的調查,發現契約方對不確定性的反應既不是簽訂更繁瑣的契約(代理理論與機制設計理論),也不是風險中立地選擇使用一個特定質量與專用性作為再談判基礎(不完全契約理論),而是簽訂很少內容的契約。其原因是不完全契約主要是一次性契約,而沒有考慮企業間因為存在長期合作關係而導致專用性投資的形成。針對交易成本理論對不完全契約理論的“提醒式”批評,不完全契約學者也意識到了,僅僅依靠數學公式的嚴格推導與邏輯證明,難以準確解釋充滿複雜性的“不完全”的現實。因而部分不完全契約學者也開始逐步轉向實證研究,如2002年Rahman開始運用不完全契約理論實證檢驗了不完全的財務契約是公司治理(包括信息披露)的重要決定因素。

  2001年Bolton和Rosenthal以美國1819年經濟恐慌(該次恐慌導致了棉花價格的大幅下降)為實證研究基礎,指出政府對不完全債務契約的干預(允許對土地相關債務的延期支付),具有效率提升的作用。不完全契約理論若得到更多的實證研究的結果支持,對契約理論分支的整合無疑將起到巨大的促進作用。

參考文獻

  1. 聶輝華. 契約理論的起源、發展和分歧[J]. 經濟社會體制比較,2017(01):1-13.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90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評論(共5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契約理論"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152.78.159.* 在 2011年4月28日 17:50 發表

沒有解釋什麼是契約理論。。

回複評論
Yixi (討論 | 貢獻) 在 2011年4月29日 11:15 發表

152.78.159.* 在 2011年4月28日 17:50 發表

沒有解釋什麼是契約理論。。

添加了新的內容,希望對您有幫助!

回複評論
longcheng (討論 | 貢獻) 在 2016年10月14日 20:45 發表

152.78.159.* 在 2011年4月28日 17:50 發表

沒有解釋什麼是契約理論。。

同感。

回複評論
114.87.211.* 在 2020年11月12日 10:40 發表

longcheng (討論 | 貢獻) 在 2016年10月14日 20:45 發表

同感。

啥也沒說,就在哪裡疊文獻

回複評論
Llyn (討論 | 貢獻) 在 2020年11月17日 10:36 發表

114.87.211.* 在 2020年11月12日 10:40 發表

啥也沒說,就在哪裡疊文獻

補充了一些內容,如果您有其他更通俗的資料,歡迎一起完善MBA智庫百科~

回複評論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官方社群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