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15个条目

凱恩斯的國家干預理論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重定向自国家干预理论)

目錄

凱恩斯的國家干預理論簡介

  20世紀30年代初資本主義世界出現空前的經濟危機,使得傳統的經濟理論對此束手無策。這時凱恩斯(Keynes)的《就業、利息和貨幣通論》順時應勢出版。此書的出版,標志著巨集觀經濟學的產生,也使得國家干預經濟理論由配角變成了主角。

  凱恩斯全面地論述了其經濟理論和政策主張,認為“薩伊定律”並不成立,供給不能自動創造需求,資本主義經濟也不能自動地達到均衡。因為,在邊際消費傾向一般比較穩定的情況下,人們總是把所增加收入的大部分用於儲蓄,而不是消費,這使得有效需求經常地表現為不足,社會總供給社會總需求難以自動實現均衡。所以,為瞭解決有效需求不足的問題,凱恩斯主張放棄經濟自由主義,代之以國家干預的方針和政策。國家干預的最直接的表現,就是實現赤字財政政策,增加政府支出,以公共投資的增量來彌補私人投資的不足。增加公共投資和公共消費支出,實現擴張性的財政政策,這是國家干預經濟的有效方法。由此而產生的財政赤字不僅無害,而且有助於把經濟運行中的“漏出”或“呆滯”的財富重新用於生產和消費,從而可以實現供求關係的平衡,促進經濟增長

  凱恩斯認為,政府通過擴大支出,包括公共消費和公共投資,可以改善有效需求不足的狀況,從而減少失業,促進經濟的穩定和增長。政府支出具有一種大於原始支出數額的連鎖效應,一筆政府支出可以取得幾倍於原始支出額的收入水平。這種現象被稱之為“乘數效應”。“我們稱K為投資乘數,這個乘數告訴我們,當總投資量增加時,所得之增量將K倍於投資增量”。

  所以,K=1/(1-b)。其中,b為邊際消費傾向,b=Δc/ΔY, Δc為消費增量,ΔY為國民收入增量。可見,邊際消費傾向越大,支出的乘數效應也越大。也就是說,在乘數原理的作用下,政府每增加一筆支出ΔG,經濟就相應增加了K倍於ΔG的國民收入。即K·ΔG。為了達到增加國民收入,促進經濟增長的目的,政府實行擴張性的財政政策,就一定會不斷擴大政府支出規模。

  凱恩斯最後得出結論:資本主義市場中不存在一個能把私人利益轉化為社會利益看不見的手,資本主義危機和失業不可能消除,只有依靠看得見的手即政府對經濟的全面干預,資本主義國家才能擺脫經濟蕭條和失業問題。為此,凱恩斯主張政府通過收入分配政策刺激有效需求來達到充分就業。為刺激社會投資需求的增加,他主張政府採取擴大公共工程等方面的開支,增加貨幣供應量,實行赤字預算來刺激國民經濟活動,以增加國民收入,實現充分就業。

凱恩斯的國家干預理論淵源

  傳統的經濟學認為國家的經濟職能只存在於市場失靈的領域,即提供公共產品和服務。霍布斯是較早提出公共產品思想的人。他的《利維坦》一書對公共產品論產生了兩點主要影響:一是社會契約論;二是利益賦稅論。之後,休謨在《人性論》中認為,人們具有隻追求眼前利益而不顧長遠危害的弱點,這隻有依靠執行正義的政府的作用才能夠剋服。他舉了一個公共牧地排水的例子來說明在公共產品的供給及費用承擔中,人們都會存在一種“搭便車”即坐享其成的心理,結果就是無人提供公共產品而只有依靠政府。

  1776年,亞當·斯密出版了他的名著《國民財富的性質和原因的研究》。他在著作中提出“看不見的手”定理,主要理論為:在競爭條件下,利潤效用最大化行為通過市場力量,將會使千百萬經濟主體的活動轉化為社會最優狀態。由此可見,他是反對國家對經濟活動進行過多干預的。但是斯密又指出,本性自由的市場經濟制度需要君主去執行三個基本的職責和功能,即:

  1、保護社會不受別國社會的破壞和侵犯的職責。

  2、儘可能地保護每個社會成員不受其它成員的侵害或壓迫的職責。

  3、維修某些公共工程公共設施的職責。

  斯密明確地從市場失效的角度論述了公共產品,他指出:“建設並維持某些公共事業及某些公共設施(其建設與維持絕不是為著任何個人或任何少數人的利益),這種事業與設施,在由大社會經營時,其利潤常能補償所費而有餘,但若由個人或少數人經營,就絕不能補償所費。”這表明斯密已經認識到市場在某些領域是無法有效地配置資源的。

  薩伊認為資本主義自由競爭機制具有自動調節的作用,同時竭力反對國家干預經濟生活。他斷言:“在以產品換錢、錢換產品的兩道交換過程中,貨幣只一瞬間起作用。當交易最後結束時,我們將發覺交易總是以一種貨物交換另一種貨物。”但是儘管如此,他也聯繫財政問題分析考慮了政府的職能。薩伊在《實用政治經濟學教程》中詳細地列舉了政府的種種正當職能。他認為對諸如公用建築、橋梁、運河、船塢等公共工程,雖然它們的收入不足以抵償利息和維持費用,但只要它們能夠構成很大的公共利益,其費用應由整個社會償付。他同時還主張公辦教育和國家對技術研究進行資助。

  庇古《福利經濟學》中認為,亞當·斯密的“看不見的手”的原理雖然正確但並不是無條件的。他認為只有在不存在一點外部性的條件下,市場才能使社會資源得到最優配置,消費者才能得到最大效用,即“帕累托最優”狀態。如果存在外部性,就無法實現帕累托最優狀態。不幸的是外部性是廣泛存在的,因此國家就要對經濟進行干預以消除外部性對經濟的影響從而使資源配置達到最有效率的狀態。庇古還研究了收入分配的問題。他認為,由於邊際效用遞減規律的存在,一個人所得收入越多,則其在總收入中用於消費的比例就越小。因此,若把相對富裕者的部分收入轉移給窮人,必會使窮人增加的滿足程度大於富人減少滿足的損失,從而有利於社會總福利的增加。基於此,他認為國家應該加強對收入分配的干預,通過收入分配政策來增加經濟福利。通過以上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到,這一階段的經濟理論普遍認為市場是資源配置的主要手段。經濟通過市場上自由競爭總會自動調節以達到充分就業均衡境地,從而不可能發生普遍性生產過剩或生產不足的經濟危機和經濟蕭條,而國家的干預只有在市場失靈的地方纔發揮作用,如公共產品的提供,涉及國家安全和存在外部性影響的領域。

後凱恩斯主義的國家干預理論

  以薩繆爾森為首的新古典綜合派認為傳統經濟學偏重於個量分析而凱恩斯則偏重於總量的變化,這兩者的理論具有一定的互補性。所以他們將兩部分理論進行整合從而開創了新古典綜合經濟學。薩繆爾森以燈塔為例專門說明瞭國有化的必要性,他寫道:燈塔的光亮有助於每個看到它的人,企業家不會為了贏利而建造它,因為要向每一個使用者收費會引起很大困難,這肯定是政府要做的一件事。

  漢森認為,現代資本主義社會是一種“混合經濟”制度,即私人經濟和政府經濟並存。在19世紀,歐洲各國採用的是自由的資本主義經濟;20世紀開始後,由於手段社會化和收入及消費社會化的貨幣日益顯著,國家對經濟的影響作用也日益增大。於是,人們預期公私經濟的混合經濟制度有取代以往自由主義制度的可能。漢森把這種經濟制度稱為“兩重經濟”。

  凱恩斯主張國家通過預算赤字來刺激有效需求,實現充分就業,他認為財政政策是重要的而貨幣政策只起輔助作用。但新古典綜合派認為經濟是呈現周期性的特點,即有時候處於蕭條時期,而有時候則處於繁榮時期。在蕭條即危機之中應該依照凱恩斯的理論實行擴張的政策,但是在繁榮時期則應該實行收縮的政策。他們依據希克斯和漢森創造的IS—LM模型分析,肯定了貨幣政策與財政政策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

  新古典綜合派的另一代表人物詹姆斯·托賓認為經濟周期是不可避免的,而政府則有責任消除經濟增長過程中的波動,從而“使經濟接近穩步的實際增長”。

  與新古典綜合派相對應的新劍橋學派認為,經濟基礎的變化引起經濟學說的發展,經濟學說具有明顯的階級性,它是為一特定階級服務的:“我們已經看到,重商主義者是海外貿易商的擁護者;重農主義者衛護地主的利益;亞當·斯密和李嘉圖則相信資本家(他們賺取利潤,為的是進行再投資,擴大生產)。馬克思則把他們的論點倒轉來為工人辯護。現在,馬歇爾站出來充當食利者(財富所有主,他們借款給生意人並從貸款利息獲取他們的收入)的戰士。”新劍橋學派認為,在經濟的增長過程中,工資和利潤在國民收入中所占的相對份額將朝著不利於工人的方向發生變動。因此他們主張實行政府干預,不主張實行自由放任,但是,干預的方向主要不是直接或間接去增加總需求,而是調節收入分配,理順階級關係,創造社會穩定的經濟環境來推動經濟增長。

凱恩斯國家干預的政策主張[1]

  凱恩斯關於國家干預的政策主張有兩大特點:其一是以穩定經濟為目標;其二是強調財政政策在穩定經濟中的重要作用。

  在穩定經濟的政策考慮上,凱恩斯依據不同時期的經濟背景,提出兩方面的政策主張。在面對1929一1933年危機,凱恩斯主張要依靠國家的干預來刺激有效需求,保證整個社會充分就業狀況的實現。戰後,英國政府發表的《就業白皮書》(1945年)和美國的‘就業法案”(1946年通過)都反映了凱思斯的這一思想。另一方面,凱恩斯的《就業、利息和貨幣通論》出版後不久,第二次世界大戰就爆發了。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的經濟就轉入了戰時經濟的軌道,這時它們面對的國內經濟問題,不是供給過度,而是供給不足,不是蕭條,而是通貨膨脹,不是失業,而是缺乏勞動力。這樣,在政府還來不及運用刺激總需求的手段以減少失業人數的時候,經濟政策的重點就變為如何抑制總需求以防止通貨膨脹的來臨。為了防止出現通貨膨脹,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不久,凱恩斯提出應當抑制戰時消費需求,增加儲蓄。

  從上述內容可以看出,凱恩斯經濟穩定政策主張的特點是:強調在經濟蕭條時,採用擴張性的巨集觀政策而經濟過度膨脹時,採用緊縮性的巨集觀政策.因此,後來的西方經濟學者把凱恩斯的國家干預政策主張稱為是“逆經濟風向的”和“斟酌使用”的巨集觀經濟政策

  凱恩斯巨集觀經濟政策主張的第二個特點是強調財政政策在穩定經濟中的作用.財政政策發生作用的關鍵在於國家擁有越來越龐大的預算。凱恩斯認為,要使財政政策起到穩定經濟的作用,必須打破財政預算年度平衡的原則.這種年度平衡的財政原則在第一次經濟大危機之前是被普遍接受的。但凱恩斯等人認為,這種年度平衡的預算財政會加劇經濟波動的嚴重性。因為,在衰退時,稅收必然隨收入的減少而減少。為了減少赤字,只有減少政府支出或提高稅率,結果會加深衰退;通貨膨脹時,稅收必然隨收入的增加而增加.為了減少盈餘,只有增加政府支出或降低稅率,結果加劇了通貨膨脹.在打破平衡預算財政原則的同時,凱恩斯主義者又提出了職能財政的主張,即認為財政政策的責任在於保證經濟社會處於持續增長的、沒有通貨膨脹的充分就業狀態。為此,在經濟衰退時,政府應實行赤字預算;通貨膨脹時,政府財政預算應有結餘.因此,這種不平衡的職能財政在目標和政策手段方面都具有錐大的靈活性。

參考文獻

  1. 吳大琨.《當代資本主義:結構·特征·走向》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36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評論(共0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凱恩斯的國家干預理論"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官方社群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