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奧運效應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後奧運效應(Post-olympic effect)
目錄 |
後奧運效應,又叫後奧運低谷效應。指的是奧運會主辦國及主辦城市在奧運會後出現的經濟衰退現象。奧運會主辦城市乃至主辦國的經濟發展態勢從籌辦奧運開始時是一直持續加速增長的,到舉辦前一年和舉辦當年時達到高峰,但在奧運會結束後,這個增長的勢頭就會產生不同程度的衰減,旅游、商業等迅速陷入衰退、體育場館閑置、失業人數增加、大量投資帶來的地方財政負擔等共同作用,使得這時的經濟發展曲線呈現出低谷的狀態。 後奧運效應與一個國家的經濟規模及舉辦城市在這個國家經濟中所占的比重有關。發生的原因主要有:奧運籌備階段,投資劇增,消費收入激增,奧運會後大量體育設施閑置並產生龐大的維護成本等。
奧運會作為一項重大的國際體育賽事,自然會對主辦國的經濟和社會產生重大影響,經濟學家稱之為“奧運效應”。不過奧運效應有正負之分。如果做得好,奧運可以成為推動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助推器,產生正的奧運效應;如果做不好,奧運也會不利於經濟和社會的發展,產生負的奧運效應。
傳統的“奧運效應”研究,往往過多地關註了“奧運經濟效應”,就是奧運經濟一般可以帶來三種正向效應:凝聚效應、輻射效應、瞬間放大效應。凝聚效應是指藉助奧運,使大量的技術、資金、人才向主辦地凝聚;輻射效應是指舉行奧運會,可以對鄰近城市、相關產業甚至是整個國民經濟起到帶動作用;瞬間放大效應則是指,因為舉辦奧運會,經濟會在很短的時間內飛速發展起來,GDP在很短的時間內快速增長。近幾屆奧運會經驗證明,舉辦奧運會將有效地促進舉辦城市,乃至整個國家的經濟增長。但是,奧運建設投資在拉動經濟增長的同時,如不註意提前預防,也存在著負面影響。這主要體現在,奧運會後投資需求會大幅度下降,大量體育場館和設施被閑置或利用不足,一些與奧運相關的行業可能出現衰退,即出現負的奧運效應—“後奧運低谷效應”。
圖:舉辦過奧運會的國家奧運前後經濟狀況走勢圖
(一)奧運會前期的盲目投資
一般來說,奧運投資包括直接投資和間接投資兩種。奧運直接投資是指直接用於奧運比賽場館和服務配套設施的投入以及組織工作的支出等。而奧運間接投資是指為改善舉辦奧運城市的環境、交通通訊等基礎設施而進行的投入。相應地,奧運收入也包括直接收入和間接收入兩種。直接收入包括奧運紀念品銷售、奧運贊助商及合作伙伴所提供的贊助及電視轉播銷售權等方面。除了這幾項直接收入外,主辦奧運會的城市還會吸引大量的游客前來觀光旅游,參加為奧運會舉辦的多種文化活動,游客停留期間的旅館住宿費用以及其他消費也給主 辦國帶來就業和收入的增加,這些因奧運效應而給主辦國帶來的收入可以稱為間接收入。
每一屆奧運會舉辦前期都會刺激主辦國的投資需求,但並不是所有的投資都會得到較高的回報,往往奧運收入低於奧運投資。歷屆奧運會主辦國所宣佈的有關舉辦奧運的盈虧報告都是指奧運的直接投資與直接收入間的比較,並不包括大規模進行基礎設施的投資及收益。由於發達國家的奧運主辦城市已具備較完善的城市基礎設施,不需要進行大規模的城市建設和基礎設施的改造,因此這些國家的奧運直接投資占全部投資的大部分。比如2000年悉尼奧運會,澳大利亞聯邦政府共投資3.2億美元,而用於悉尼城市改造的費用僅有1.9億美元。按照北京2008年奧運會的投資預算,北京將為舉辦奧運會進行奧運史上最大規模的投資,總投資額預算為350億美元,其中大部分將用於改善城市的基礎設施,用於奧運比賽場館建設和運營費用等直接投資約為35億美元。對於這近35億美元的奧運直接投資,如果北京奧運組委會合理運作,收回成本甚至盈利是非常有可能的。但是,對於規模為直接投資近10倍的用於城市基礎設施改造以及美化環境的間接投資如何回收仍是一個難題。因此,對所有有關奧運的投資都報有樂觀回報預期的想法顯然是不理智的。
(二)奧運場館的賽後利用率低下
許多奧運會需要的大量比賽場館在奧運賽事結束後,都面臨著場館閑置和支付巨額養護費用的矛盾。從近五屆奧運會的情況看,無論是開商業運作先河的洛杉磯奧運會,還是被譽為最成功的悉尼奧運會,都不同程度上出現了體育場館閑置、奧運村樓宇銷售困難、基礎設施使用率不高、投資難以得到回報等問題。以雅典奧運會為例,希臘在奧運場館賽後利用方面動作遲緩,除了主會場和足球場還時常舉行一些體育比賽和文藝活動外,絕大多數場館基本處於塵封之中,既沒有開始商業化運作,也沒有開始社會化利用。奧運村原打算作為經濟適用房,出售給低收入的家庭和2000年大地震的受災家庭,但由於政府和工會在房價問題上相持不下,目前仍然閑置。
而中國比賽場館建設費用90%還是由政府承擔,如果建成後的場館閑置或利用率低下,政府投資不但難以收回,體育場館巨額的養護費用也會成為政府沉重的負擔。如2005年南京奧體中心作為十運會主會場,總投資22億元。十運會後,要維持這個占地面積達89.6公頃的龐然大物,每月光水電費就高達150-180萬元,物業管理費每年1000萬元,加上職工工資、經營、維修等費用,每年總的經營成本不會少於6000萬元,而這些幾乎都由政府“埋單”。
泡沫經濟,是指經濟運行狀態像泡沫一樣,繁榮的錶面終究難逃破滅的結局。據分析,最可能導致奧運泡沫經濟的是高房價,這也是人們普遍擔心的問題。特別是北京,在國家連續兩年強力調控下,在包括上海等城市房價漲勢有所放慢的情況下,北京房價依然漲勢迅猛。原因很多,其中炒作“奧運概念”是一個主要原因。可以說,從前國際奧委會主席薩馬蘭奇宣佈北京成為2008年奧運會主辦城市那天起,就開始有人炒作北京房價了。高房價在刺激房產供給的同時,也抑制了消費增長,大大降低了普通民眾的生活質量。更為嚴重的是,高房價極有可能導致奧運泡沫經濟,這個泡沫一旦破裂,對經濟造成的損害是十分嚴重的。
2007年12月,北京奧組委顧問、北京奧運經濟研究會會長魏紀中在2008《財經》年會上表示,必須警惕“綁架奧運會”的現象。
不斷有專家指出,對於一些經濟總量比較大的國家,“後奧運效應”並不明顯,中國是大國,自然也不會有什麼“後奧運效應”。這種說法過於簡單,事實上,縱觀現代奧運史,幾乎沒有哪個國家的主辦城市能完全擺脫“奧運陷阱”。確實,美國、德國等國家的“後奧運效應”不明顯,但這除了與其大國、富國的身份有關之外,更與其主辦城市的“精心籌劃、合理佈局、勤儉節約”有關。
就領土和GDP總量而言,加拿大都應該不小。但是,奧運史上最深刻的教訓“蒙特利爾陷阱”,就發生在加拿大。1976年的蒙特利爾奧運會一度被稱為“納稅人的噩夢”。由於投資失去控制,奧運成本竟超過預算20倍。奧運會後,蒙特利爾公民承擔了一個新的稅種——奧運特別稅,而且一交就是30年,直到2006年11月才還完債務。
被誇大的奧運效應扭曲了投資者的心態,正如有人所言,奧運會後的低谷效應是由供給過剩、有效需求不足導致的。“一定程度上前期投資拉動作用越大,在奧運投資周期結束後,對主辦城市和國家的經濟衝擊就越大。”據我所知,北京市已經把2010年乃至更長一些時間的投資與建設項目“提前支出”。相對於洛杉磯、亞特蘭大奧運會,北京新建的場館數量更多、投資更大、營運費用更高。在賽後,這些都是十分複雜的難題。
巴塞羅納原奧委會秘書長曾忠告道:“在籌辦奧運會時,不要老想震驚世界,想舉辦一屆過程快樂、轟動世界的奧運會,結束之後必然收穫痛苦。”
(一)雅典奧運會前後希臘總體經濟狀況變化
2004年雅典奧運會的總體費用超過100億歐元,大大超出了先前46億歐元的預算,是繼1980年莫斯科奧運會後,支出最多的一屆。而2004年希臘的國家財政赤字也隨之增加並繼續保持在國內生產總值的3%以上,超過了歐盟《穩定公約》的規定。巨額超支影響了希臘在奧運後經濟的持續增長,2005年希臘的經濟增長因此下降至了9年來的低點。希臘副財長佩屈斯杜卡斯明確表示,“短期內”舉辦奧運會的成本不可能收回。希臘人為了奧運會可能要背負近10年的債務。
(二)悉尼奧運會前後澳大利亞總體經濟狀況變化
澳大利亞和新南威爾士州在2000年悉尼奧運會中獲得了63億美元的收益。賽前新南威爾士州GDP增長最快,奧運會當年並沒有實現最高增長率,奧運後增長率出現了小幅下滑的趨勢。在籌備奧運的前四年投資出現了大幅增長,儘管個別年份略有波動,但增長的平均幅度大大高於1996年以前的水平。賽後投資不僅大幅下滑,而且出現了負增長,2002年以後才逐漸恢復,2003年投資增長率回升到10%,恢復至了賽前的狀況。但是在2004年之後,奧運會的基礎設施已經不再吸引任何人,卻繼續對納稅人造成沉重的負擔。只是藉助每年2680萬歐元的津貼,這些場館才能繼續開放。由於負債130萬歐元,超級圓頂體育館的股東們不得不進行了資產變賣。不過,在奧運會舉行期間,由於上座率達到了91%(由此帶來了4.88億歐元的收入),並且奧運會衍生產品銷售情況非常好,所以奧運會主辦方成功地收回了開支。
(三)亞特蘭大奧運會前後佐治亞州總體經濟狀況變化
1996年亞特蘭大奧運會為舉辦地—美國佐治亞洲帶來的總效益為51億美元。但相對於巨額的支出來說,還是出現了幾千萬美元的虧損。奧運會前後佐治亞洲GDP的增速一直比較平穩,沒有出現大幅度的波動。從經濟結構內部來看,受奧運影響幅度較大的產業部門如酒店和交通業波動較大。酒店業、建築業以及交通市政設施等部門賽前增速較快,併在奧運年實現了最高增長率,在奧運結束後的頭一年增速放緩,尤其是酒店業在賽後出現了負增長,1998年以後雖然開始恢復,但增長率明顯低於賽前的水平。
(四)巴塞羅那奧運會前後西班牙總體經濟狀況變化
1992年巴塞羅那奧運會給加泰羅尼亞地區(Catalonia) 帶來了260.48億美元的經濟效益。由於奧運會促進了城市基礎設施等方面的建設,為巴塞羅那市經濟持續增長創造了條件。目前,巴塞羅那的經濟增長率高於全國和歐洲的水平,被譽為歐洲經濟的發動機之一,人均GDP已經達到2萬美元,超過西班牙和歐洲的平均水平。從西班牙整個國家的經濟狀況看,政府消費和私人消費在奧運會前增速比較平穩,在奧運會前一年實現了最高增速,奧運年反而增幅減小,奧運會後逐漸恢復,但略低於賽前的增長水平。投資一直波動很大,總體上賽前的增長水平較高,從1991年開始投資出現負增長,奧運會後跌幅更大,1994年以後才逐漸恢復,但這種變化與整個歐洲經濟不景氣密切相關,不完全是由奧運因素造成的。
(五)漢城奧運會前後南韓總體經濟狀況變化
按照南韓官方說法,1988年漢城奧運會為南韓帶來了22億歐元的收入,創造了3.4萬個工作崗位。但是,總體費用支出也突飛猛漲(僅體育設施一項就耗費了10億歐元)。由於漢城奧運會的重要場館和基礎設施等大規模的投資活動在奧運會舉辦前兩年已基本完成,奧運會年經濟增長速度稍有放緩,賽後的前兩年未出現“奧運低谷效應”,經濟增長略有提速, 1991年後經濟增長逐步進入正常的發展軌道,增速約在八個百分點左右。1985年至1990年,南韓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從2300美元增加到6300美元,實現了從發展中國家向新興工業國家的轉變。另外,南韓利用漢城奧運會成功提高了本國企業在世界範圍的知名度。同時南韓的國際形象也由一個封閉的國家轉變為開放的國家。漢城奧運會不僅為南韓帶來了3億美元的盈利,而且也使南韓經濟得以順勢快速發展。目前,南韓和現代等N多的企業仍在繼續利用奧運來推動自身的發展。
(六)長野冬季奧運會
1998年日本舉辦長野冬季奧運會,政府花費了190億美元建造高速火車和滑雪跑道等設施。奧運會後,對場館設施的高額維護費導致了長野經濟的大衰退。1999年長野的製造業以30%的速度下降,211家企業宣佈破產,下降速度創造了二戰以來地方經濟衰退的最高紀錄,在奧運經濟史被稱為“長野後奧林匹克衰退”,這與1964年東京舉辦奧運會後的“日本奧運景氣”,一起成為了後奧運效應最有名的的正負標誌。
魏紀中:後奧運效應不會發生。
2008年4月22日,在接受《華夏時報》的採訪時,北京2008奧組委高級顧問魏紀中先生認為,後奧運效應不會發生。
魏紀中說道,所謂的“後奧運”效應不會發生。後奧運的前提是經濟的發展完全靠奧運來推動,一旦奧運會結束,經濟的發展便喪失動力。但是奧運會對於中國經濟增長的作用並沒有想象中的那麼大。
比如北京場館建設和市政建設投入3000億,這3000億按照7年攤算,一年不到500億,根據北京市統計局的統計,奧運前7年的場館和基礎設施投資對於北京GDP的拉動貢獻了0.8個百分點。而北京的GDP的平均增長是12%,北京的GDP占全國的GDP不到4%。這麼一算,會發現,北京奧運會的投資對於國家經濟總量的增長,影響還是很小的。
魏紀中說:“事實上,奧運會對中國經濟的影響並非數量上,而是質量上的。籌備奧運會這幾年,給北京經濟結構帶來優化的作用是很明顯的。2007年初,北京GDP的結構裡面,第三產業也就是現代服務業的比重占到70%以上,製造業和農業的比重已經很低了,那麼,70%是什麼概念呢?這個數字已經接近紐約的水平。而這些變化就發生在籌備奧運會的這幾年。這種經濟結構的優化,還將緩解就業壓力。而且它增加的都是高附加產業的就業,對北京的大學畢業生的就業壓力也能有所緩解。這些,才是北京奧運會對中國的真正意義。”
趙晉平:‘後奧運效應’對中國經濟的影響是很有限的。
2008年1月,在首太平路新聞中心舉行的“中國經濟發展情況和未來發展方向”的研討會上,中國國務院經濟研究中心對外經濟研究院副部長趙晉平博士說,“奧運後結束後,與奧運會相關的行業仍會推動中國經濟的持續增長”,“考慮到這些,我個人認為,‘後奧運效應’對中國經濟的影響是很有限的。”
“隨著奧運會的臨近,奧運會後中國經濟的走向成為人們談話的話題”,他說,“很多人認為,奧運會後中國經濟將會出現像日本及其他很多辦過奧運會的國家的所謂的‘後奧運效應’。實際上,‘後奧運效應’對中國的影響已經在2007年至2008年開始顯現出來,因為這段時間里,與奧運相關的主要投資項目基本上都已結束。”
他說,總的說來,奧運對中國經濟的影響是很有限的。從奧運籌備開始,在奧運方面的直接和投資總計500億美元左右,但是在奧運投資投放最高的 2004年,奧運對中國經濟增長的貢獻也只占當年GDP的1%,而北京經濟只占到全國經濟的的4%至5%。“這與東京非常的不同,”趙博士說,“東京的經濟占到了日本經濟總量的10%。所以,東京‘後奧運效應’對日本經濟的影響要比北京奧運對中國經濟的影響大得多。”
他補充說,奧運會後,許多與奧運相關的行業仍會對中古經濟起到推動作用,比如與奧運相關的旅游業,奧運會結束後,奧運設施仍是很重要的旅游項目,在一定程度上會增加旅游業在GDP中的比重。此外,因為奧運會舉辦而得到提高的金融產業及體育產業等,會繼續對奧運後經濟起到支撐作用。並且,奧運會後中國還會有很多重大的項目,比如2010年在上海召開的世博會,總投資2000億元人民幣的京滬高鐵,及南水北調工程等,都會增加對基礎設施的投資,拉動經濟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