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5,837个条目

可持續就業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什麼是可持續就業

  可持續就業是指要求在可持續發展系統的承載範圍內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與就業條件,形成公平的勞動交換體系,使得每個勞動人口都能獲得充分公正的就業機會、良好的就業環境和就業發展能力,勞動效應得到最大釋放,勞動者獲取極大勞動收益,以充分滿足本人及其家庭的生存和發展需求,提高發展質量,同時就業增長不以犧牲經濟社會和資源環境條件為代價,進而不危及其他人及子孫後代的勞動就業需要。[1]

可持續就業的目標定位[1]

  從內涵角度看,可持續就業的實質是以追求人的生存和發展能力的可持續性為基本前提,其基本目標是基於可持續發展的基本架構與內在要求,旨在推動全社會持續有效的就業創造,不斷提升就業質量,充分滿足勞動者的就業發展需求,而根本目標是實現可持續發展系統中勞動要素的有效配置,構築勞動與人口、經濟社會及資源環境系統的和諧發展關係。

可持續就業的戰略要求[1]

  1.可持續就業首先要求能夠創造出與現有勞動人口及勞動能力相適應的充分就業機會

  可持續就業首先要求就業機會的創造反映社會經濟發展對勞動的需求程度,決定勞動需求量既存在某種最低剛性約束,更受經濟發展理念、發展政策等因素影響,不同發展格局下的就業彈性效應存在顯著差異,在可持續就業發展理念下,應將就業增長作為重要發展目標,要求在經濟發展中確立發展與就業增長同步甚至勞動就業優先原則,強調在現有生產體系和要素組合下,儘可能多地創造就業機會,推動充分有效就業發展。

  2.可持續就業要求實現就業的公平性

  首先是就業機會的公平。在初始就業崗位分配上,要通過形成一個健全有效的勞動力市場體系和競爭機制,推進勞動力資源的優化配置,甄選人才,使得每個勞動者都能獲得與其勞動能力相適應的就業崗位競爭機會,實現人盡其才;與此同時,還要註重勞動者在就業中獲得公平化、均等化的就業能力培訓與提升機會。其次是就業收益分配的公平性。要按照按勞分配原則,形成公平合理的勞動績效考評機制,建立起以勞動績效為主要衡量依據的初次分配體系;政府和社會要通過稅收、轉移支付等手段,熨平不同行業領域收入差異,防止收入惡性不平等。第三是就業發展的代際公平。在追求本代人的就業發展時,不能以損害後代就業機會為前提,要追求集約型就業,實現就業資源的可持續性,反對各種“寅吃卯糧”掠奪式就業、粗放型短期就業行為。

  3.可持續就業還要求實現就業發展的和諧性

  和諧發展是可持續發展的核心要義。可持續就業的和諧性要求,表現為:一是實現勞動關係的和諧,追求體面勞動。體面勞動概念最早是由國際勞工局局長胡安·索馬維亞於1996年世界勞工大會提出,體面勞動強調除了保障勞動者必要的公平就業機會和報酬收入之外,還要重視維護勞動者的尊嚴和權利,提升勞動者的幸福感,企業應重視社會責任,特別是要賦予勞動者必要的勞動安全條件、基本社會保障、勞動者情緒和積極性的改善等,以實現勞資雙方關係和諧。二是就業發展與資源環境的和諧,追求綠色就業。衡量就業質量,既要看勞動產出效率,更要看對資源環境的消耗程度。可持續就業發展要求就業發展不能以損害環境、浪費資源為代價,在實施經濟結構轉型發展中,要註重實現產業結構環境資源消耗型向迴圈經濟型、低碳型轉型,在此基礎上,推動就業發展由重數量擴張型向質量提升轉型,由非綠色型就業向綠色就業轉型,鼓勵企業採用各類先進的清潔生產節能減排綠色生產技術,通過培訓使得勞動者加以掌握運用,推動資源節約和環境友好發展模式下的有效就業增長。

可持續就業的實現機制[1]

  實現可持續就業發展是一個複雜的系統工程,涉及到多層相關促進機制。

  (一)確立以就業優先為重要目標的巨集觀發展理念與發展戰略

  實現可持續就業,首先要大力倡導“包容性”增長理念,重視把經濟發展與民生就業目標統籌兼顧,經濟增長不以犧牲民生福利為代價,構築以民眾持續充分有效就業為重要載體的發展成果共用機制和社會和諧發展體系;其次要重視制定系統科學的就業發展戰略規劃,合理配置就業資源,以實現不同地區、群體、代際人口之間以及不同階段的就業統籌發展與可持續;還應促進經濟發展方式轉型。人力資本是推動經濟增長的最終源泉,而人力資本的積累和效能發揮與人的勞動就業過程密不可分,因此,要把推動充分有效就業作為一種人力資本戰略納入經濟發展方式轉型的重要環節,以就業質量的提升促進區域創新創業發展,形成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內在動力。

  (二)構築多層次的可持續就業發展中觀支持體系

  圍繞實現充分的就業創造和就業質量提升的基本目標,形成多層次的可持續就業發展支持體系:首先是資源配置上,要基於就業民生優先的發展導向,優化全社會要素資源配置方式和分配結構,要求在不損害產出效率的前提下,努力提高勞動要素的配置比例,逐步提升勞動收入GDP的比重。其次在產業發展上,一方面要立足可持續發展架構下積極尋求產業與就業的良性融合發展,通過大力發展高科技產業、低碳產業,在實現產業轉型升級的同時,創造更多的知識密集型、綠色工作機會和就業崗位,推動就業結構的轉型升級,以減少對環境的壓力;另一方面,當兩者面臨衝突時要堅持協調發展。當前我國傳統產業面臨結構調整要求,但如果處理不當,將形成巨大的結構性失業風險,這就要求慎重地對待產業轉型與結構調整,要堅持科學合理的發展思路,反對少數地區超越客觀條件地一味盲目追求產業結構過高、過快升級,要走一條不以犧牲就業和勞動者權益為代價的漸進式產業轉型發展模式,對待傳統勞動密集型產業,不能一砍了之,而要強調運用現代生產要素進行改造,通過強化技術、知識等現代要素註入,重視對勞動者就業技能培訓,走內部型結構升級道路,"實現產業發展水平與勞動就業水平的漸進式提升。第三,在經濟形態上,要積極促進具有“就業蓄水池”效應的經濟形態發展,要大力扶持發展非公經濟與民營經濟,扶持發展第三產業現代服務業,促進中小企業特別是勞動密集型中小企業發展,鼓勵民眾自主創業,帶動就業發展。

  (三)落實可持續就業發展的微觀促進機制

  要強化企業的社會責任。企業在為股東謀求最大利潤的同時,應積極履行社會責任,關心勞工權益。通過制度與非制度等多途徑,激勵與約束企業改善員工的就業環境和勞動條件,建立科學合理的員工勞動契約管理體系,並確保常態化勞動收入與企業利潤協調增長機制,保障員工合法勞動權益;加強員工人文關懷,讓他們充分享受各項社會權利與尊嚴,實現體面勞動。建立企業勞動違法懲處機制,促使企業經營者增強勞動保障法律意識,尊重勞工的基本生存、社會和工作權利,營造良好的用工環境。

  註重勞動者人力資本投資。伴隨經濟發展和科技進步,推動勞動就業層次結構的不斷升級,客觀上需要更多的高素質勞動者,要高度重視全社會人力資源開發,通過發展各類教育、職業培訓,不斷提高全體勞動者的智力、技能水平,打造學習型企業組織,構築員工終生學習機制,培育一種具有可持續屬性的勞動者就業能力動態成長與發展機制。以滿足可持續發展的人才需求

  (四)構築可持續就業發展的外部環境保障體系

  可持續就業發展離不開有效的外部環境體系支持:一是完善勞動就業法雄法規。要以《就業促進法》為核心,構建全社會關註就業、扶持就業發展的法律制度環境,制定落實各項勞動就業政策法規,保障每個勞動者享有公平的就業機會、就業條件、勞動報酬以及勞工權益,強化執法力度,及時查處各類勞動違法行為。二是推動勞動就業市場體系建設。深化勞動用工體制改革,逐步消除城鄉、區域、部門之間的二元就業結構與勞動市場分割,破除各類阻礙勞動力自由流動的制度性與非制度性壁壘,努力構建一體化公平競爭的勞動力市場體系,建立系統性社會化就業創業服務體系,積極探索新興就業發展形態,如非正規就業、勞動時間儲蓄等,創新相應的勞動就業管理政策,不斷提升就業深度和質量。三是健全社會保障制度。建立健全適應現代市場經濟要求的職工養老、醫療、失業以及工傷社會保險體系,以努力化解勞動者的“後顧之憂”。

參考文獻

  1. 1.0 1.1 1.2 1.3 陳浩.可持續就業的理論詮釋(D).江蘇:江蘇大學.2011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0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Mis铭,寒曦,Lin,Tracy,苏青荇,刘维燎.

評論(共0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可持續就業"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