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位勢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
區位勢是指經濟地理位置和交通地理位置在空間地域上有機形成的吸引人們活動量的能力。
區位勢的內容[1]
20世紀40年代,西方學者將物理學的“位勢”概念移植到區位相關問題的分析,建立起空間相互作用理論的“區位勢”模式。所謂區位勢,是指區位具備的使某一地方獲得更高利益或效用的能力。即在其他條件相同的條件下,純粹是由於空間區位的差異而導致的收益或效用的差異。客觀上,在區位勢較強的地區隨著區位要素的聚集表現出欣欣向榮的景象,同時區位勢的提高又進一步吸引相關區位要素在區位上的聚集;在區位勢較低甚至弱化的區位則表現出相對蕭條的現象,且不足以吸引更多的區位要素,造成惡性迴圈。因此,區位勢具有自我強化和自我弱化的能力。
區位勢包括地理區位勢、經濟區位勢、交通區位勢、社會管理區位勢等內容,反映的是某一地方的區位條件和發展潛力。其通用模式的數學表達式為:
式中:Vi表示地方區位勢;Pj表示圍繞地方i的j地區位要素供應量,一般採用人口規模指標;rij為兩地區間的距離;β為距離摩擦繫數。
本文采用類似於變形後的經典Cobb-Douglas生產函數模型來建立區位勢增長與交通可達性及綜合集聚規模間的函數關係模型。其表達式為:
式中:LP表示區位勢;k表示比例繫數;b表示其他因素;A表示交通可達性,反映場站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及旅客出發到達的便捷性;q表示聚集規模質因數;s表示聚集規模量因數;β表示其他因素對區位勢增長貢獻的彈性繫數;x表示交通可達性因數對區位勢增長貢獻的彈性繫數;δ表示綜合聚集規模因數對區位勢增長貢獻的彈性繫數,反映集聚效應和比鄰效應。
相對區位勢能的定義為交通區i的區位勢能與標準區位的區位勢能的比值,其模型為:
Y = LPi / LP0
亦即:
為了使計算簡化,假定,並令Ai / A0 = A,qi / q0 = Q,si / s0 = S,則上式可簡化為:
區位勢的影響因素[2]
區位勢的影響因素或區位因素可以歸結為影響人們的區位勢預期水平以及區位選擇或決策的主要元素,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而。
- (1)自然資源。
主要指可利用的地方性的自然條件,如土地而積、地形地貌、礦產資源、地質條件、生態環境、氣象條件等。
- (2)物質資本。
主要指可利用的廠房,設備,資金,原材料,燃料,水,電,氣,交通和通訊設施,中問產品,廢物處理設施等。
- (3)生產技術。
- (4)人力資源。
主要指地方可用勞動力的數量和質量。區位勞動力數量包括地方性勞動、外部性勞動、地方性服務、外部性服務等。區位勞動力質量就是指人力資本,包括營養、健康狀況、智力、技能、知識、受到的正式教育和在職培訓等,也包括勞動者在就業機會、職業選擇、勞動報酬、勞動條件等方而的反應,即勞動力的觀念和行為。
- (5)創新資本。
主要指地方性的企業家隊伍,研發創新能力、成果、效益,創新機制及知識產權保護等。
- (6)社會資本。
主要指地方性契約的實施效率、法律法規、公民的自山程度、政治風險、政治暴力、治理質量、規則可信度、價值觀、道德規範、非正式網路、社團、俱樂部、信任度、社會分化、文化傳統、宗教信仰、市場規模、市場化程度等。
- (7)特殊區位要素。
主要包括區位運輸成本、交易成本、協調成本、要素流動成本和決策者個人偏好和預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