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增產不增收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農民增產不增收、增產不增收
目錄 |
農民增產不增收是指農民生產的產品使用價值量雖然不斷增加,但產品的價值量尤其是利潤量卻未相應增加甚至還有可能減少。
農民增產不增收的原因分析[1]
1、從農業的基本特征看,決定了農民增產卻不能增收
首先,農業具有先天弱質性。表現為:
- 一是我國人多地少,土地承載人口的壓力大,受資源束縛的制約加上傳統落後的經營方式,土地難以給農民帶來可觀的收入;
- 二是農業生產具有明顯的季節性和周期性特點,使得它不能通過適時減產來減少損失,也不能通過適時增產來抓住市場需求擴大的機會,因此很難通過農產品產量的適時調整來穩定市場價格;
- 三是生產要素一旦投入生產就會成為無法回收的沉澱成本,生產規模難於調整,沒有明顯的規模經濟性。
其次,農產品是屬於需求彈性小、供給彈性大的商品,農產品需求既缺乏價格彈性,也缺乏收入彈性,農產品漲價需求基本不下降,降價需求也基本不增加,居民收入的增長也不會導致需求的大幅增加。這一特征就意味著農產品的增產一般都只會導致農產品價格下降,因為由於價格微漲而導致供給增加,供給增加了需求卻不增加,價格只能下降。
再次,從農產品市場類型看,農產品市場屬於完全競爭市場,這一市場類型的特點決定了市場上有眾多的農戶供給產品,每個農戶所占市場份額微不足道,每個農戶都沒有左右價格的能力,只能被動地接受市場定價,當農產品供求大體趨於平衡時,這一價格只是生產成本加上一個微小的平均利潤,當農產品產量增加較大明顯超過需求時,平均利潤這一微小的收益就可能難以實現,甚至連成本都無法在售價中得以補償,因此農產品市場作為完全競爭的市場,其市場價格形成機制決定了增收必然導致降價而無法獲取利潤。
最後,由於中國農業缺乏比較優勢,加之受國際貿易農產品市場非關稅壁壘的限制,農產品在國際市場上缺乏競爭力,國內市場不能消化的那部份農產品通過出口無法解決,必然導致國內農產品價格由於供過於求而加劇下降,最終導致增收了反倒農民獲得的利潤降低了。
2、從生產環節看,技術進步,管理科學等原因只會帶來產量的增加,同樣不能帶來農民收入的增加
一方面,技術進步、管理科學等原因雖然可以使農產品生產成本下降,但由完全競爭的特點決定,成本的下降必然導致價格下降,因為成本下降競爭者必然增多,結果導致產量增加,這樣最終只能以降價的方式維持儘管很低的成本,所以成本下降的好處只會通過市場競爭很快就會以價格下跌的方式轉移到買者手中,農民並不能從這種成本下降中得到多大的好處;另一方面,技術進步雖然能提高農業生產的勞動生產率,但在總需求存在明顯上限的情況下,勞動生產率提高帶來的超過需求的產量增加並沒有意義,因為要控制總產量使之與總需求平衡而採取措施必然會迫使勞動力從農業中釋放出來,形成技術對勞動力的擠出效應,這些富餘的勞動力如果不能二、三產業充分吸收,就只能以隱性失業甚至顯性失業的方式滯留在農村,這種局面顯然不能實現農民收入的普遍增長。
3、從消費環節看,農業效率增長“陷阱”的自動減效機製作用不斷增強
農民增收必須依賴於“三農”外部的城市居民和工商企業為農民所提供的市場,市場越大,農民增收的可能性就越大。但是城市居民提供的市場受凱恩斯定律和恩格爾定律雙重限制,隨著人均收入的增長,其收入中用於積累的份額會增大,用於消費的份額會下降,而農業是消費資料生產部門,人們的消費需求的相對縮小必然限制農業效率的增長,因此,當人們的農產品消費基本滿足後,農業的自動減效機制就會發生作用,儘管產量是在不斷增加,但是效率始終無法提高,效率無法提高,農民的收入就難以有根本性的提高。
農民增產不增收的影響[2]
- (一)導致農副產品生產的波動,從而加深農副產品的供求矛盾
第一,增產不增收對農民的生產積極性是一個沉重的打擊。“不能不種,不能多種”。因此,增產不增收必然使下列本已存在的問題更趨嚴重:(1)農民用日益粗放的經營代替精耕細作,(2)對增產行之有效的許多勞動積累措施逐漸被遺棄,(3)農戶的生產資金、勞動力等要素過度向非農產業分配甚至將生產資金轉為生活消費資金,種植飼養業產值由於絕對額的減少在農村經濟中的份額繼續下降。
第二,增產不增收客觀上使農戶的一部分生產性投入未得到補償,必然削弱農戶再進行生產投入的能力。對於大多數農戶而言,不會在這種情況下壓縮生活消費資金來彌補這部分未得到補償的生產支出。要維持原有投資規模已非易事,增加投入的可能性就更小了。
第三,增產不增收還沉重打擊了基層各級政府組織農業生產的積極性。有的地方不惜血本增加農業投入,辛勤努力的結果換來的是“白條子”、壓級壓價甚至拒收等等,使基層政府組織抓農業生產的難度更大了。
- (二)政府難以利用豐收的機會進行相應的改革
政府改革須要顧及國民經濟全局,需要各方面良好的環境。對農副產品而言,需要的是生產的穩定,以保障基本供給。農副產品的大豐收對改革是一個很有利的機會,但大豐收之後隨之而來的波動使這個機會一閃而逝。
- (三)直接導致了工業品市場的疲軟
農民增產不增收的1989年和1990年兩年,也正是全國市場陷於疲軟的兩年,兩者在時間上的一致性並非是一種偶然的巧合,它體現了一種必然的聯繫。從農民對市場的影響力來看,農民的購買力強弱對整個市場狀況的好壞起著舉足輕重的影響作用。農民在非農產業減收和農業的增產不增收之後購買能力減弱,很大程度上造成了其他產品市場的大面積萎縮。這是使整個市場陷於結構性的疲軟的一個重要原因。
- (四)影響了政府與農民的關係,以及城鄉和工農關係
“賣糧難”和工業品(尤其是農業生產資料)價格的不斷上漲,使農民的收入預期極不穩定,因而深深地感到不安。甚至產生了各種抵觸情緒。問題的嚴重性還在於負擔的不均衡,一邊是農民對減收的默默的承受,一邊是城鎮居民收入的不斷增長。城鎮居民收入的不斷增長加上農民可望不可及的社會福利與農民實際收入減少的對比,損害了工農、城鄉關係。
總之,受增產不增收影響的不只是農民,事實上在目前農業專業化和商品化程度極低的情況下,農民可以通過在生產上縮小經營規模,在生活上減少商品性消費來過一種自給自足的生活。影響最大的最終將是城鎮居民、工業和整個國民經濟。因此,保證農民在增產之後相應地增收,不僅是為了保護農民權益,更是保證國民經濟正常運行。
需求 // 供給